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奉皇遗事续编 > 第17章 第 17 章

奉皇遗事续编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老白涮肉坊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0:28:54 来源:文学城

萧玠把自己关了整整三天。

三天后,他打开房门,坐在门槛上的阿子应声抬头,眼前,是萧玠浮肿的脸庞和红肿的双眼。

萧玠笑了笑:“劳你帮我梳洗一下吧,我实在没有力气了。”

阿子连忙答应,扶他去屋里坐下。窗下铜镜蒙一层淡尘,不等阿子拿帕子,萧玠已经抬起手掌,从镜中擦出一张自己苍白的脸。

他瞧着镜子,突然道:“太医说,还有一年。”

阿子拾起梳子给他梳头,心中难受,正要劝慰,萧玠已经打断:“太医说话有宽限,那其实只有不到一年。我不一定能挨到明年春天。”

阿子垂泪道:“殿下别讲这样的丧气话,太医的话且听着,殿下洪福齐天。”

萧玠没有接话,打开镜边奁盒,里头是厚厚一摞信封:“等陛下回来,我会和他再闹一场,说要回南秦去。如果他到时候没回来……你就说我闹脾气,自己走了。我大概今年年底离开,从明年开始,你每两个月给陛下送一次信件,说是我从南秦寄给他的。日子我都标好了,这些刚够两年,等我把剩下的写好,再一块交给你。”

阿子顺他的动作看去,在匣顶阴影和阳光交界之处,他看到信封上冰冰冷冷的几个字,梁皇帝陛下亲启。萧玠甚至在仿效冷战后应有的语气。

“临走前,我会把虎符交给尉迟将军,到时候召集几位重臣,作个见证。”萧玠说着,从镜中瞧见他神色,笑道,“别等我事情都嘱咐完,你连头都没帮我梳好。”

阿子答应一声,忙帮他插簪束发。等打理好,萧玠又道:“帮我请老师来一趟,帮我看住门,任何人不许进来。”

他如今尚有精神,平日又多病容,是以夏秋声见他并没有察觉十分明显的异样。萧玠迎他进屋,手依旧有些凉,待他坐下后,开门见山道:“行宫中春玲儿卢小青两桩命案,老师想必已有耳闻。”

夏秋声道:“臣正要讲这件事。行宫已多生事端,殿下身为国本,不宜只身险境。臣这两天已经拟好折子,准备奏请陛下迎殿下回宫。”

萧玠道:“老师,卢小青住处发现了存贮官银的痕迹,那他背后很可能是贪墨,甚至谋逆。”

夏秋声神色也十分肃穆,“此案已提交刑部,由大理寺协同审理。殿下安心。”

“我没法安心。”萧玠看向他,“卢小青案导向官银,却把他和春玲儿的相关掩盖掉。老师,你以为他为什么要杀春玲儿?是我察觉行宫中有朝廷的爪牙,我在查这件事,我查到了春玲儿头上。我在她那里拿到了那支钗子,当日她便被卢小青杀死在清心阁里。卢小青干系官银,若非不得已绝不会妄动,那说明春玲儿相关,是比官银偷窃更可怕的事。”

萧玠从袖中取出钗子,灯火下,钗头点翠如活鸟的羽毛。他轻轻道:“受到老师提点,我叫人去打听了命妇名单,也询问了点翠的事。宫中的记录,点翠技艺在灵帝朝兴起,但当时只作后宫之用,到了肃帝朝才投入到命妇衣饰的规制当中。怀帝登基后,点翠成为她一人专用,至陛下登基,禁止国朝再作点翠技艺。这支钗子是三羽两珠的花钗,而灵帝后宫最低的规格也是四羽;怀帝所用奢靡,更不是她所取用。那这支钗子的主人,只能是肃帝朝四品以上的命妇。”

萧玠手指微微颤抖,“老师,肃帝所封四品以上的诰命只有三人,其中两位都是追封,当时觐见受封的,只有河阳郡夫人。”

夏雁浦的发妻,夏秋声的生母,河阳郡夫人柳氏。

夏秋声看看那支钗子,已然分辨不出母亲妆奁之中有否此物。他深吸一口气,“殿下……怀疑背后是臣指使。”

萧玠脸上产生一道裂痕,他轻轻说:“我没有。”

夏秋声看向他。

萧玠道:“老师待我之心天地可鉴,我不是瞎了眼,我没有怀疑过老师。我只是很害怕,我不知道里面到底出了什么事。我既怕他们会危害陛下,又怕他们要把你搅进去。刑部已经介入了,我希望他们能查明真相,但如果这个真相牵扯到你,怎么办?”

在萧玠颤抖前夏秋声握住他的手。

他叹口气,对萧玠说:“臣教给过殿下,清者自清。”

萧玠靠与他相握的力气站立,低声道:“这是书本上的东西,但老师,我见过太多清者不清的事。当年……文正公要推立新法,受世家百般阻拦。如果清者自清,裴兰桥焉需以血证道,他又岂会当街惨死?他们哪个不是朝廷重臣、一人之下,竟因为人言落得如此下场……我已经送了他一次,我还能再送你一次吗?”

萧玠声音有些哑,却没有流泪:“我知道做我的老师,让您两头为难,我也知道老师为了我不惧一死。今日我把这件事告诉您,不是要一个解释,我想请老师今后……不要一颗心放在我身上,多为自己考虑。您在世族跟前别太偏帮我了,有害,无益而已。”

夏秋声骤然心中惶惶。

萧玠素日知礼懂事,可如今这番话已是泣血之言。若是平时,何至于此?

他连忙搀住萧玠,“殿下,你告诉臣,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萧玠已无摇摇欲坠之态,抬首时已面带笑意,紧紧回握他,“老师瞧,我虽说禁足,但想见您却没人阻止。您应该也听说了,虎符已经交到我手上。陛下宽待我,能有什么事?”

他神情太过坦然,夏秋声虽然担忧,却也没有确凿的证据。二人话毕,萧玠起身相送直至门口,夏秋声行时回首,见春夜沉沉,冷月如钩,萧玠素衣大氅立在门前,与平素并无不同。

待夏秋声走远,萧玠才咳嗽出声,向快步迎上来的阿子笑笑,“太医到了吗?哦,既到了,便请他到阁中来吧。”

***

太医再见萧玠时有些诧异。

短短三天,萧玠已经平和得像一个另一个人,似乎是面对无关于己的病情,做出无关于己的回应。太医给他把脉时,只觉他不是在看自己的手腕,而是一截砍断的树根。

萧玠问:“如何?”

太医尚在斟酌言辞,便听萧玠笑道:“我晓得了。听说我的病情您的确没有上奏,这件事,您做得很好。我还有一个请求。”

“太医既瞒了一时,我想请您帮我再瞒一世。”

太医大惊失色,连连道:“殿下玉体关乎国本,隐瞒何止欺君大罪,即为天下人之罪人。干系重大,臣只怕……”

“太子关乎国本,陛下则是千秋之业。太医,陛下的身体也是由你看顾。他如今在外奔波劳累,以他如今的身体,一年之内受不受得住这个打击,我相信你比我更清楚。你放心,这件事我并非欺君,我想等御驾回銮之后,找一个合适的时机亲口告诉陛下。陛下虽然性情温厚,但若由你禀报,说我命不久矣,他有没有可能在急痛急怒之下,将你当场处死?”

太医心中咯噔一下。

皇帝有多看重太子天下皆知,未必不会如此行事。

萧玠徐徐道:“至于我死后国本是否无继,这件事我会跟陛下商讨,这是我为人臣的职分,也是我为人子的本分。太医,这不是外人可以僭越的事。”

太医久久不语,萧玠也不着急,瞧着他的眼睛,目光温温润润,“你记得,这不是我有事相求,而是东宫的令旨。如果我发现你言行不一……”

他轻声道:“太子六率,会帮我解决一些麻烦事。”

以命要挟!

在萧玠的最后筹码押上不久后,太医缓缓撩袍跪地,萧玠在他的叩首声里听到天平彻底倾斜的声音。这是他第一次用威势压人,他别无选择。

片刻后,太医俯首叩道:“臣谨遵令旨。”

萧玠道:“太医请起吧,还要劳烦您给我开些维持精气神的药。这件事,不能叫人知道的那么早。”

周旋一日,萧玠已然没了力气,便叫阿子送太医出去。待阿子折返,萧玠新点了蜡烛伏案书写。手边已搬过脸盆架,架上搁一块打湿的手帕。他略写几行,便要取帕子揾面。

阿子瞧见信封,心中一阵酸楚,劝道:“殿下缓缓再写吧。”

萧玠把帕子握在左手,道:“我现在手上还有力气,写字不抖。再过几日,估计身体就不成了。陛下敏锐,说不定从字迹上瞧出痕迹,那这些力气就白费了。”

阿子忍不住道:“殿下,知子莫若父,就凭这些信,您真觉得能瞒住陛下吗?”

萧玠道:“多瞒一日是一日吧。”

他写完一封,要取新纸,便要下榻。阿子赶忙跑到书案上取了一叠新纸笺来。

萧玠静静看他忙活,开口讲:“和老师说完话,我其实有些明白他们为什么要揪住我不放。”

“世族一开始弹劾我,是在陛下查处贪贿之时,后来形势最烈,就是在陛下要出京巡视的时候。他们是要用我把陛下拦在京城。阿子,他们知道陛下有多在乎我,却不惧天子一怒,几次三番朝我发难,我不敢想象,他们在地方到底做出多么穷凶极恶的事。这时候我如果告诉陛下,我活不长了,陛下就会因为我留在长安,那些事就很难彻查,他们就真正得逞了。不能因为我一人的生死就枉顾数万百姓的生死。”

萧玠提笔在手,眼睛瞧着烛火,“老师说,在其职当谋其政。我是个没用的太子,叫他们白白供养了十多年,现在,算是我为他们做的第一件,也是最后一件事。”

阿子扭过脸,鼻翼轻轻抽动,依旧不讲话。

萧玠放下笔,将阿子拉到身前,温声道:“阿子,如果陛下只是阿爹,我不会瞒他。我会告诉他,我没有那么怨怼他,我好爱他,我想最后一段时间有他陪着。可是阿子,不成,他是陛下,他身体受不了这种打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啊。”

萧玠笑了笑:“我和他闹,陛下会难过,但他最大的意志是我好好的。只要我好好的,他为了我也会撑着。八年了,不一直是这样吗?”

最后,萧玠轻轻一叹,他握紧面前这个一直照顾自己的男孩子的手,低声道:“这是我最后的一点心愿。阿子,我求你了,好吗?”

阿子带着哽咽,点头应了一声。

萧玠笑了,笑意从眼睛里溢出来,发自内心地。他当夜写完了死后第三年送给萧恒的六封信,第二日便一病不起。病中时光如水,今日还是春天,开窗就流到了夏天。行宫夏日浓荫移入窗来,绿油油的萧玠似乎那么生机勃勃。萧玠从小就是伪装技巧的大集成者,如今更是将幼时手段运用到炉火纯青,这些用汤药、屏风和借口生造而出的盎然的假象连秋童和阿双都一概骗过。就算他脸色出了纰漏,但对他的身体来说,生病也是常有的事。

他如果清醒,还是会做做早课,抄一些《明王经》,但如今的身体状况不容他割血祝祷,只得作罢。有一次秋童来,带了新鲜的荔枝,萧玠一直没动,秋童只当他苦热没有胃口,却不知他是连剥荔枝的力气都没有。秋童没有多想,只说了一件萧玠关心的事,“行宫里的卢小青案有所推进,殿下猜猜谁是头功?这个人满朝野都想不到,正是殿下的老师夏相公。”

从秋童口中,萧玠隐约得知,夏秋声在暮春突然当廷上奏,指认姨表弟王云竹参与官银贪墨一事,并由此牵涉出京都地方上下勾结的一桩贪贿大案。留守在京的杨峥直接以此开刀,作为刨除世家根瘤的第一战。

萧玠立马想到,只怕河阳郡夫人那支点翠钗的干系是落在这位外甥身上。他依稀也记得,夏雁浦当年外放州郡,夫人柳氏陪同,夏秋声年幼,便被柳夫人托付在京中亲妹家里。这位姨母对夏秋声有养育之恩,儿子更是和夏秋声情同手足。

夏秋声这次和天子站在同一战线,无疑是在世族和家庭中间刻下裂痕。他是为了公义,但他更为的是谁,萧玠心知肚明。

收了消息,萧玠一言不发,重新在榻上躺下。不过一刻,额头便一层冷汗。阿子打湿手巾替他拭面,巾帕落入水中,搅碎一盆浓碧,等那张帕子再被拾起,水底沉的夏景已黄,拿帕子的手腕所披也从薄衫换成秋衣。那张帕子擦拭的颧骨逐渐凸起,脸颊上的血色也一寸一寸减退下去。

为了强健他的精神,阿子日日都会捡些时事说给他听。哪位大臣又同杨相公吵架啦,谁家里又搜出赃款啦,渐渐地,话题转换到教坊新演的曲子是琵琶还是琴鼓,以及陛下的信件。是的,萧恒每月必有两封书信送来,多与他讲些地方风物,信中也夹送些小玩意,明显是地方的特色,有一次还有两颗晶莹剔透的石子,明显经过打磨。萧玠将它串成链子戴在颈上。萧恒溢出来的牵挂,就是那点冰冰凉凉的重量。

这时候,萧玠就要撑起来给他写信。怕被萧恒看出字迹变化,一封信就要写废好多次。萧玠收到最近一封信已至立秋,萧恒写道,会赶回家陪他过仲秋。

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这个天子曾满宫明灯的日子。

一个人的生日。

萧玠先是欣慰,又察觉一丝异样。

这才外出半年,萧恒应当没有巡幸完毕。但他不是因私废公之人,绝不会为了陪萧玠过个仲秋就这么跑回来。现在回銮,可能是地方案有了全新进展,甚至有指控京官的直接证据。

萧玠多少还是惴惴,不知夏秋声会不会被这场风波再度卷入其中。但同时,也有些期待。

见一面吧,再见一面,这样启程离开,也能了无遗憾。

萧恒回京的消息已至,行宫上下也整肃起来。众所周知,皇帝回京的第一处一定是太子所在。

萧玠也早吃了一副提神的汤药,梳洗整齐,等待萧恒到来。

迎接皇帝的鼓吹声自清晨便响起,但至下午,皇帝依旧没有踏足。

萧玠精神不济,伏案小憩一会。一见他醒,阿子便奉上一只匣子,神色有些奇怪,“嘉国公世子刚刚来过一趟,送来一份节礼,请殿下亲启。”

他兀自嘟哝:“殿下吩咐过,仲秋节礼一应送去东宫,偏嘉国公府另有讲究。碍着前朝上柱国的威名,陛下对他们虞氏一直颇为礼待,却连殿下的话都听不到耳朵里……”

萧玠已打开匣子,见内里无物,只有一张字条。

他展开来瞧,见只有四个字:

速至承天。

萧玠浑身一紧,忙对阿子道:“世子在哪里,请他进来!”

“世子放下东西便走了,走了有一会了。”阿子忙道,“奴婢这就截他回来!”

阿子扶萧玠坐下,当即出门叫人,却被一个冲进门内的身影一撞。

竟是秋童满头大汗地跑进来。

萧玠一颗心都提到嗓子眼里,忙拉住秋童,“承天门出了什么事?陛下呢,怎么不见陛下?”

秋童上气不接下气:“陛下……陛下召集禁军封锁承天门,眼看就要大动干戈了!”

萧玠脑中一响,“什么干戈,为什么动干戈?是贪墨案主犯揪出来了吗,要明正典刑吗?夏相公呢,夏相公如何?”

“不是贪墨案!”秋童急声道,“陛下御马刚到承天门,那群接驾的大臣跟商量好似的,堵在门前请陛下册立皇后,说殿下失于教养,是无母之过。而天下无母,则乱象将生……殿下您赶快去吧,再晚点只怕要血流成河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