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凤凰图腾 > 第42章 四十一

凤凰图腾 第42章 四十一

作者:轩辕天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2 18:37:36 来源:文学城

四十

张宏的死,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看似平静的朝堂下激起了汹涌暗流。赵祯在御书房听取了包拯的详细禀报,看着那本记载着累累罪证的账册和那块天青色衣角,沉默了许久。

帝王的面容在烛光下显得有些晦暗不明,最终,他只说了八个字:“按律查办,一追到底。”

有了皇帝的明确旨意,包拯再无顾忌。开封府联合皇城司,以雷霆之势,依据账册名单和永丰粮行搜出的密信,开始了一场不动声色却迅猛异常的清洗。数日内,名单上数名中低级官员被悄然带走,或下狱,或革职查办。动作之快,让许多人尚未反应过来,便已身陷囹圄。

朝堂之上,一时间风声鹤唳。与张宏有过往来的官员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刻开封府的差役就会出现在自己面前。原本针对包拯和开封府的弹劾浪潮,在这股肃杀之气下,竟奇异地平息了不少。谁都看得出,皇帝此次是动了真怒,决心要剜掉朝中的毒疮。

然而,真正的核心人物,那位隐藏在张宏背后的“大人”,却依旧隐在迷雾之后,未曾显露踪迹。张宏的死,掐断了最直接的线索。那块天青色衣角,经查证,八贤王府上虽有此色衣料,但八贤王当夜有明确的不在场证明,且其素行端方,为国操劳,嫌疑很快被排除。线索似乎就此中断。

这日午后,展昭正在开封府整理卷宗,试图从张宏的过往交际和永丰粮行的资金流向上寻找蛛丝马迹。连日来的奔波劳碌,加上前几日夜探永丰粮行时手臂被暗器划伤的伤口有些隐隐作痛,他下意识地抬手揉了揉左臂。

恰在此时,八贤王前来开封府与包拯商议边关军务。议事完毕,八贤王走出书房,正好看见廊下揉着手臂的展昭。阳光透过廊柱,清晰地照在展昭因动作而微微敞开的衣领处,一抹温润的白色若隐若现。

八贤王目光如炬,脚步倏地顿住。他凝神细看,那分明是一块质地极佳的白玉佩,样式古朴,上面雕刻的云纹……他心头猛地一跳,这纹路他太熟悉了!

“展护卫。”八贤王出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颤。

展昭闻声立刻放下手,转身恭敬行礼:“王爷。”

八贤王走近几步,目光依旧落在展昭颈间那若隐若现的玉佩上,语气尽量平和地问道:“展护卫,恕本王冒昧,你身上佩戴的这枚玉佩……样式颇为别致,不知是从何而来?”

展昭微微一怔,虽觉八贤王此问有些突兀,但仍如实答道:“回王爷,此玉佩乃是家母遗物。展昭自幼佩戴,从未离身。”他说着,下意识地将玉佩从衣内取出。那玉佩通体洁白无瑕,云纹流畅自然,中间似乎还暗嵌着一个极小的“静”字,需得极近才能看清。

“令堂……遗物?”八贤王瞳孔微缩,盯着那玉佩,尤其是那个隐约的“静”字,脸上的血色褪去几分,眼神变得极其复杂,有震惊,有恍然,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哀伤与追忆。他喃喃低语,“像……太像了……”

展昭见他神色异常,不禁问道:“王爷认得此玉?”

八贤王猛地回过神,意识到自己失态,迅速收敛了外露的情绪,恢复了一贯的沉稳。他深深看了展昭一眼,那目光仿佛要穿透岁月,看清某些被尘封的真相。他摇了摇头,语气恢复了平静:“不,只是觉得这玉质地极好,纹路也清雅。既是令堂遗物,展护卫当好生保管。”他顿了顿,似是不经意地又加了一句,“令堂……她是个怎样的人?”

展昭虽心中疑惑更甚,但仍恭敬回答:“家母温婉贤淑,只是体弱多病,在展昭年幼时便已仙逝。”关于母亲,他的记忆其实已经有些模糊,只留下一个温柔而病弱的轮廓。

“体弱多病……仙逝……”八贤王低声重复了一遍,眼神再次黯了黯,他轻轻叹了口气,拍了拍展昭的肩膀,“好孩子……你,很好。”说完,不再多言,转身离去,只是那背影,似乎比来时沉重了几分。

展昭看着八贤王离去的方向,眉头微蹙。八贤王方才的反应实在有些奇怪,尤其是看到玉佩时的震惊与失态,绝不像是仅仅欣赏一块美玉。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胸前的玉佩,母亲温柔而模糊的面容在脑海中一闪而过。这玉佩,难道还有什么特别的来历吗?

他摇了摇头,暂时压下心中的疑虑。眼下追查辽国暗桩和内奸才是重中之重。

就在这时,公孙策拿着一份刚收到的边关邸报,面色凝重地走了过来。

“展护卫,你看这个。”

展昭接过一看,眉头立刻锁紧。邸报上说,辽国边境驻军近日异动频繁,以小股部队不断袭扰宋境哨卡,虽未爆发大规模冲突,但挑衅意味十足。同时,辽国方面再次就榷场税额问题向边境宋军施压,言辞比之前更为激烈。

“耶律宗真这是在试探。”包拯不知何时也走了出来,声音沉肃,“他在汴京失了永丰粮行这个重要据点,张宏这条线也断了,心中必然恼怒。边境陈兵施压,是想找回场子,也是在警告我们,他手中仍有筹码。”

展昭放下邸报,眼神锐利:“大人,我们不能坐视辽人如此嚣张。必须尽快揪出朝中内应,断了他们兴风作浪的根基。”

“谈何容易。”公孙策叹了口气,“对方行事谨慎,张宏一死,所有明面上的线索都断了。暗查至今,进展甚微。”

包拯踱步到窗前,望着院中萧瑟的秋景,缓缓道:“或许,我们该换个方向。”

展昭与公孙策同时看向他。

包拯转过身,目光深邃:“对方既能迅速灭口张宏,说明其对我们的动向有所察觉。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计就计,引蛇出洞?”

“大人的意思是?”

“那份名单,我们并未完全公开。”包拯道,“名单末尾有几个名字,官职不高不低,看似无关紧要,但根据账册记录,他们与张宏的资金往来却颇为蹊跷,数额不大,但次数频繁,不像是寻常贿赂,倒像是……情报费用。”

展昭立刻明白了包拯的意图:“大人是想,故意放松对这几个人的监控,制造我们已将注意力从他处移开的假象,诱使他们与幕后之人联系?”

“不错。”包拯点头,“同时,加大对边境军情的关注,做出被辽人边境异动牵制了大量精力的姿态。双管齐下,或能令其放松警惕,露出马脚。”

“此计可行。”公孙策捻须沉吟,“但需做得自然,不能让其看出破绽。”

计划既定,开封府与皇城司便开始悄然调整部署。明面上,对名单上主要涉案人员的追查似乎陷入了僵局,开封府的人手更多地被派去协助处理边境传来的军务。而对那几名被选中的“诱饵”,监控则故意显露出几分疏漏。

展昭则主动向包拯请缨,加强对汴京城内各处要害,尤其是使馆区附近的巡查。耶律宗真与萧挞览所住的辽国使馆,更是他重点关注的目标。

这日,展昭巡街至使馆区附近,远远便看见辽国使馆门前颇为热闹。几名辽国侍卫正抬着几个大箱子往馆内搬运,看那沉甸甸的样子,似是金银之物。萧挞览站在门口,正与一名宋国官员模样的人交谈,脸上带着惯有的倨傲笑容。

那宋国官员背对着展昭,看不清面容,但身形有些眼熟。展昭不动声色地靠近了些,借着街角杂货铺的遮掩,凝神细听。

“……使者放心,贵国所需之物,下官已尽力筹措,不日便可送达。”那宋国官员的声音压得颇低,带着几分讨好。

萧挞览哼了一声,用生硬的汉话道:“最好如此。耶律大王的耐心是有限的。若误了大事,你们谁都担待不起。”

“是是是,下官明白。”那官员连连躬身,“只是近日风声紧,开封府查得严,还需小心……”

“那是你们的事!”萧挜览不耐烦地打断他,“我们只要结果!”说完,不再理会那官员,转身便进了使馆。

那宋国官员在原地站了片刻,擦了擦额角的汗,这才转身快步离开。在他转身的刹那,展昭看清了他的侧脸——竟是工部郎中,刘明远!

展昭心中一震。刘明远官职不高,但掌管部分军器监造事宜,职权颇为敏感。他怎么会与萧挞览私下接触?听其对话,似乎是在为辽人筹措什么东西?

他立刻悄然跟上刘明远。刘明远显得十分警惕,专挑人多的小巷穿行,不时回头张望。展昭凭借高超的轻功和对地形的熟悉,始终缀在其身后,未被发觉。

只见刘明远七拐八绕,最终闪身进了离使馆区不远的一家名为“墨香斋”的书画铺子。展昭记得,这墨香斋的老板似乎与某些文官交往甚密。

他没有贸然跟进,而是在对面茶楼要了个临窗的雅座,暗中观察。约莫过了一炷香的功夫,刘明远从墨香斋出来,手中多了一个卷轴,神色似乎轻松了不少,匆匆离去。

展昭沉吟片刻,决定暂时不打草惊蛇。刘明远不过是个小角色,他背后定然还有人。这墨香斋,恐怕是个联络点。

当晚,展昭将日间所见告知了包拯与轩辕天一。

“刘明远……墨香斋……”包拯沉吟道,“看来,对方并未完全蛰伏,仍在活动。刘明远筹措的,恐怕不是普通货物。”

轩辕天一慵懒地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扶手:“军器监造的郎中,能筹措什么?无非是弓弩箭矢,乃至……更重要的东西。”她看向展昭,“那个墨香斋,有点意思。我让暗羽去查查它的底细。”

两日后,暗羽的消息传来。墨香斋的老板姓吴,是个落第秀才,表面上经营书画,实则与多名官员有暗中往来,铺子后院有个隐蔽的仓库,时常有不明货物夜间进出。更重要的是,暗羽发现,吴老板与宫中的一位采办太监过往甚密。

“宫中采办?”展昭敏锐地抓住了关键。

“嗯。”轩辕天一点头,“负责采买部分宫内用度,有机会接触一些……特别的东西。”她语气平淡,但展昭却听出了其中的深意。宫中采办,若被收买,能弄到的东西,可就不仅仅是军械了。

线索似乎开始向宫廷延伸。这印证了之前的猜测,宫内有他们的眼线,而且位置可能不低。

就在展昭与包拯商议,是否要对墨香斋和刘明远采取行动时,八贤王再次来到了开封府,神色比上次更为凝重。

“包卿,展护卫。”八贤王屏退左右,沉声道,“本王回去后,仔细回想,又查阅了一些旧档。关于那批账目有异的东海明珠……本王怀疑,其背后可能牵扯到一桩旧事。”他的目光不经意间再次扫过展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深意,“此事,或许与宫闱有关。”

宫闱!又是宫闱!

包拯与展昭心中俱是一凛。张宏案牵扯出的内奸,王瑾的失踪,如今八贤王又提及宫闱旧事……这一切,似乎都指向了那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深处。

“王爷可知具体详情?”包拯问道。

八贤王摇了摇头,眉头紧锁:“年代久远,许多事情已难以查证。但本王依稀记得,先帝在位时,曾因一批贡品遗失之事,责罚过数名内侍宫人,其中似乎就涉及东海明珠。而当时……静妃娘娘恰好……”他说到这里,突然顿住,看了展昭一眼,没有再说下去。

静妃?展昭心中莫名一动。他记得母亲的名字里,似乎也有一个“静”字。是巧合吗?

八贤王转移了话题:“本王已命人暗中追查那批明珠的最终流向,一有消息,会立刻告知包卿。当务之急,是找到王瑾,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然而,王瑾就像人间蒸发了一般,开封府和皇城司掘地三尺,也未能找到他的踪迹。墨香斋的吴老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刘明远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变得异常安分,每日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工部点卯,再无任何异常举动。

案情再次陷入了僵局。对方仿佛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幽灵,总能抢先一步掐断所有线索。

夜色深沉,展昭回到筱悠别院,眉宇间带着难以化解的疲惫与凝重。接连的挫折,幕后黑手的狡猾,以及八贤王那意有所指的话语和看向玉佩时复杂的眼神,都让他心绪不宁。

轩辕天一看着他紧锁的眉头,没有多问,只是递给他一杯安神茶。

“八贤王今日又来了。”展昭接过茶杯,将八贤王提及宫闱旧事和静妃的话说了出来,也提到了自己心中的疑惑,“他看到我的玉佩时,反应很异常。还有静妃……我母亲的名字里,也有一个‘静’字。”

轩辕天一静静地听着,眸光沉静如水。她伸出手,指尖轻轻拂过展昭胸前那枚温润的玉佩,动作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柔与……了然。

“这玉佩,确实非同一般。”她缓缓开口,声音平和,“它曾是宫中之物。”

展昭猛地抬头看她:“天一,你……你知道这玉佩的来历?”

轩辕天一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看着他,眼神深邃:“有些真相,需要时间去揭开。现在知道太多,于你并无益处。你只需记住,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是展昭,是开封府的展护卫,是我的夫君。”

她的话如同暮鼓晨钟,敲打在展昭心上。他看着她沉静而坚定的眼眸,心中的迷雾仿佛被拨开了一丝。是啊,他是展昭,他有自己要坚持的道,有要守护的人。身世之谜固然重要,但眼前的职责与身边的人才更值得他倾注心力。

他深吸一口气,将那些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反手握住了轩辕天一的手,坚定地点了点头:“我明白。”

无论前路还有多少迷雾,多少艰险,他都将秉持本心,一往无前。而身边的她,将是他最坚实的依靠与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