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风过军绿,情系藏蓝 > 第2章 交锋

风过军绿,情系藏蓝 第2章 交锋

作者:等某年的章警官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3 06:50:24 来源:文学城

市公安局刑侦支队的会议室内,烟雾与咖啡的气息交织,沉闷得像一块浸了水的海绵。长条会议桌两侧坐满了人,每个人眼底都带着掩不住的疲惫,唯有桌上摊开的卷宗和投影幕布上定格的现场照片,透着刺骨的凝重。

连环命案已发生三起。受害者身份各异,一名建筑工程师,一名小学老师,一名自由职业者,表面毫无关联,却都在深夜被发现死于家中,致命伤均为精准的颈动脉割裂,现场没有留下任何强行闯入的痕迹,唯一的共同点是死者手边都放着一枚磨损严重的黄铜纽扣。

章晓瑜坐在会议桌左侧靠窗的位置,指尖夹着一支铅笔,笔尖在笔记本上快速滑动。她穿着一身熨帖的藏蓝色警服,长发利落地挽成发髻,露出光洁的额头和线条利落的下颌线。作为市局最年轻的痕迹学专家,她已经连续四十八小时没合眼,双眼布满红血丝,却依旧保持着极致的专注,视线死死盯着投影幕布上那枚黄铜纽扣的特写照片。

“……第三起案件受害者李梅,32岁,小学美术老师,昨晚十点被邻居发现遇害。现场勘查结果和前两起一致,门窗完好,没有搏斗痕迹,致命伤为单刃锐器造成的颈动脉破裂,死亡时间推断在昨晚七点到九点之间。”负责现场勘查的老刑警王队声音沙哑,语气里满是挫败,“我们排查了三名受害者的社会关系,没有找到任何交集,监控也只拍到模糊的可疑身影,像是故意避开了所有主摄像头,反侦察能力极强。”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偶尔的叹气声。三起案件,作案手法高度一致,凶手显然是有备而来,可线索却少得可怜,仿佛凶手是从空气里来,又消失在空气里。

章晓瑜放下铅笔,清了清有些干涩的嗓子,声音清冷却清晰:“王队,我补充一点。三枚黄铜纽扣虽然外观相似,但经过微量元素检测,成分略有不同。第一枚含锌量较高,第二枚掺了少量铅,第三枚是纯铜材质。而且纽扣上的磨损痕迹方向一致,都是左侧磨损更严重,推测凶手长期习惯用左手操作某种需要固定纽扣的工具,或者……纽扣是某个特定物品上的部件,长期使用导致的定向磨损。”

她顿了顿,调出自己做的检测报告投影在幕布上,继续道:“另外,第三起案件现场的地板缝隙里,我发现了一点极细微的蓝灰色纤维,经过初步检测,是军用帐篷专用的防水纤维。前两起现场我也重新勘查过,没有发现类似纤维,推测可能是凶手在第三起作案时不小心遗留的。”

“军用帐篷纤维?”有人低声议论,“凶手是军人出身?还是接触过军用物资?”

章晓瑜摇摇头:“目前还不能确定,这种纤维也可能通过二手市场、户外用品店等渠道流通,需要进一步扩大排查范围。”

就在这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支队支队长老周带着一个男人走了进来,打破了室内的讨论声。

男人穿着一身黑色的休闲装,身形挺拔得像一杆标枪,肩宽腰窄,周身透着一股与会议室氛围格格不入的凌厉气场。他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五官轮廓深邃分明,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过在场众人时,带着一种不加掩饰的审视感,仿佛能穿透人心。

“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周的声音带着几分郑重,“这位是程杰同志,现役军官,之前是特种部队的顶尖狙击手,现在以安保顾问的身份加入我们专案组,协助调查这起连环命案。程杰同志有丰富的野外追踪、危险预判和实战经验,相信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突破口。”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一片哗然。让一名现役军官、狙击手来协助查连环命案?这在市局的历史上还是头一遭。大家看向程杰的目光里,有好奇,有疑惑,也有几分不服气。

程杰微微颔首,没有多余的寒暄,声音低沉有力,带着军人特有的简洁:“大家好,程杰。我已经看过三起案件的卷宗和现场报告,有一些想法,想和大家交流。”

他直接走到会议桌主位旁的空位坐下,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章晓瑜抬眸看了他一眼,恰好对上他投过来的视线,那目光太过锐利,让她下意识地皱了皱眉,又很快移开了视线。

她不否认狙击手的实战经验可能有用,但连环命案的侦破,靠的是蛛丝马迹的拼凑、逻辑的推演和细致的排查,不是光靠“预判”和“经验”就能解决的。军人的果断和刑侦的谨慎,本身就存在天然的冲突,她心里隐隐有些不安。

老周示意程杰继续说,程杰便直接点开了自己准备的PPT,屏幕上出现的不是现场照片,也不是检测报告,而是一张市中心区域的地图,上面用红色标记了三个受害者的住址,用蓝色画了几条交错的路线。

“首先,三名受害者的住址看似分散,但都位于老城区边缘,彼此之间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三公里,且都靠近废弃的铁路沿线。”程杰的手指点在地图上,语气肯定,“凶手选择这三个目标,绝不是随机的,而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废弃铁路沿线地形复杂,有很多隐蔽的小巷和废弃建筑,便于凶手潜伏、作案后快速撤离,而且铁路沿线的监控覆盖率极低,正好符合凶手反侦察能力强的特点。”

他顿了顿,切换到下一张PPT,上面是凶手在监控中留下的模糊身影:“从监控画面来看,凶手身高在175到180厘米之间,体态偏瘦,动作敏捷,尤其是转身和撤离时的姿态,有明显的军事化训练痕迹——步频稳定,重心压低,观察四周的角度精准,不是普通罪犯能具备的。结合章警官发现的军用帐篷纤维,我推测凶手大概率有过军旅经历,甚至可能是退役或逃兵。”

这个推测和章晓瑜之前的判断有相似之处,但程杰接下来的话,却让章晓瑜立刻皱紧了眉头。

“基于这些判断,我的调查方向是,立刻对废弃铁路沿线三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废弃建筑、空置房屋进行地毯式搜查,重点排查有军用背景、近期单独居住、行踪诡秘的男性。同时,调取近一个月内铁路沿线所有便利店、小卖部的监控,凶手作案后需要补充物资,大概率会在附近出现。”程杰的语速很快,逻辑清晰,“另外,我认为凶手不会停止作案,下一个目标很可能还在这个区域内,我们需要尽快划定高危人群,进行重点保护。”

“不行。”章晓瑜几乎是立刻开口反驳,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切,“程顾问,你的推测太冒险了。首先,军用背景的范围太广,退役军人数以万计,仅凭一个模糊的体态和一点纤维,就把排查范围锁定在这个群体,很可能会遗漏真正的凶手,也会造成大量的无效工作。其次,废弃铁路沿线三公里范围内的废弃建筑和空置房屋不下百处,地形复杂,警力有限,地毯式搜查不仅效率低下,还可能打草惊蛇,让凶手提前逃窜。”

她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她和程杰身上。章晓瑜没有回避,迎上程杰看过来的视线,语气坚定:“我们目前掌握的核心线索是那三枚黄铜纽扣和蓝灰色纤维。当务之急应该是深入调查这两样东西的来源——黄铜纽扣的生产厂家、销售渠道,蓝灰色纤维的具体型号、使用单位,通过这些线索锁定凶手的活动范围和身份信息,而不是仅凭推测就进行大规模搜查。刑侦办案讲究的是证据链闭环,每一步都要谨慎,不能冒进。”

程杰的眉头微微蹙起,眼神里多了几分锐利的锋芒:“章警官,我理解你的谨慎,但连环命案的关键在于‘快’。凶手作案间隔越来越短,从第一起和第二起之间的七天,到第二起和第三起之间的四天,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等你把所有线索都查证清楚,可能已经出现第四位受害者了。”

“效率不等于冒进。”章晓瑜寸步不让,“没有明确方向的大规模搜查,只会浪费宝贵的警力和时间。我们已经排查了三名受害者的社会关系,没有发现交集,说明凶手的作案动机可能不是私人恩怨,而是某种特定的执念或仪式感。那三枚黄铜纽扣,很可能就是这种仪式感的体现,找到纽扣的来源,就能找到凶手的核心特征,这比盲目排查要精准得多。”

“执念和仪式感不能当证据。”程杰的声音沉了几分,带着军人特有的不容置疑,“现场没有留下指纹、DNA,唯一的纤维线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