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凤归朝 > 第17章 第 17 章

凤归朝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梦溪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09 01:20:05 来源:文学城

【有点不对。】

公主手指纤长,青葱一样,岁月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落在陆惟掌心,先是羽毛一般轻轻痒痒,然后一点点加重,像真有支笔,弱而有骨。

陆惟垂目扫过去,为了不引起旁人注意,又很快滑开。

公主写道:【我们的面具,跟那些客人不同,与数珍会的人也不同,恐怕会被发现不妥。】

刚刚她观察了一下,客人们的面具虽然花纹不同,但是右颊统一都有绿色藤萝,而朱管事等数珍会中人的面具,则眉心都有一点朱砂。

唯独他们俩,两样都没有。

不仅他们,虬髯汉子也没有,也许这是区分数珍会核心人员与外围人员的方式。

所以,哪怕凭着金饼混进来,隐在人群之中,他们还是有被认出来的风险。

百密一疏,谁能想到数珍会在此处埋下伏笔。

陆惟沉默片刻,眼下已经进来了,一动不如一静,只能先静观其变。

【我也发现一件事,那个穿绛袍的,我仿佛见过,但一时想不起。】

陆惟反手也在公主手心写了一行字。

公主:【地方?中枢?外廷?内廷?】

内廷?

电光石火的,陆惟无声倒抽一口冷气!

内廷!

公主最后两个字竟然提醒了他!

此人的确是一名内宦。

但对方平日并不在皇帝身边伺候,陆惟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职位,只是有一回觐见时间太长,宫门将落,天光昏暗,他在禁卫军和内侍的带路下匆匆穿过宫墙,一名内宦正好低着头迎面走来,彼此擦身而过,陆惟连他的脸都记不清,却记得对方形容身材,记得他步履抬起落下时袍角掀起的弧度。

【他左手拇指的扳指,可能是宫中制物。】

公主等不到他的回答,也没有卖关子,直接就将自己的发现道出。

而这发现,正好跟陆惟对上了。

这不是寻常的扳指,扳指用的是上好羊脂玉,玉上雕刻梅、兰、竹、菊,所以一共有四款,扳指边缘会随着款式不同雕刻形状不同的凸起,跟一般边缘平滑的扳指不同,还分别嵌了四色宝石。

她少年时曾经很喜欢这些珠光宝气的玩意儿,经常将这四枚扳指拿来把玩,后来之所以没带去柔然,是因为这扳指尺寸是男人的,她戴不了,也不想便宜了柔然人,才留在宫里。

那绛袍人手上的扳指,虽然隔得远,可扳指特殊的形制和上面的宝石,还是让她一眼就认出来,那正是“四君子”里的菊款。

【殿下应该没有看错。】

陆惟回了她这么一句话。

彼此心里有数,两人的小动作就此停止。

但陆惟内心的波澜并没有因此平息。

他之前已经想到了,数珍会背后的人,可能是某位军中人物,握有军权,否则不可能在这汉地与柔然边境地下当个土皇帝还安然无恙。

但现在,对方背后的势力显然已经超出他的预期。

越发棘手了。

也,越发有意思了。

两人思索间,拍卖品又上了两轮,都很快被拍下。

能来这里的人不缺钱,他们只缺新鲜珍奇的玩意儿。

越是世间难寻,才越有资格在数珍宴上出现。

一件件珍品拍下之后,数珍会令人包好送到竞拍者身边,拍卖结束后也会一路护送他们直到离开地下城为止,以数珍会的信誉,绝无中途调包的事情发生。

这些说一不二的信誉,在乱世之中尤为出彩。

想要保证这样的信誉不容易,数珍会的主人却办到了。

终于,越到后面,竞拍品就越是珍贵。

那些耐着性子没有出手的客人,终于等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一顶珍珠头冠。

这不是普通的珍珠头冠,是金子掐丝再累丝堆叠出来的头冠,每根金线末端衔着一颗颗浑圆大小一般的珍珠。

在累丝编股最后将头冠做成之前,珍珠就已经在累丝上,这样做的好处是除非金冠散架,否则珍珠绝对不会掉落,而且这些珍珠被编在金冠上时,正好是九九八十一颗,在金冠缀成头尾相连的福与寿二字,浑然天成。

如今累丝还有不少老工匠会做,但这种在金冠上通过累丝编织,自然而然缀珠成字的手艺,却已几乎绝迹。

据说最后一个会此手艺的匠人,死在了几十年前的战乱里。

“这难道是,南面辰朝赵皇后的珍珠头冠?!”

头冠刚亮相,就有人叫起来。

朱管事颔首:“贵客好眼光,这正是辰朝前皇后赵氏的珠冠。”

众人发出细微骚动。

名贵的珠冠有许多,这顶珍珠头冠之所以有名,不仅是因为工艺精湛,无法复现,更因为关于这顶珠冠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典故。

据说赵氏年少即有美貌,被乡里士绅之子聘为正室,夫妻恩爱两年,随后家道中落,丈夫病故,赵氏新寡,为郡守所觊,纳为妾室,又过了几年,郡守高升,携爱妾赵氏入京,宴会上临川王对其一见倾心,与赵氏私通,郡守得知此事,虽然又惊又怒,却最终迫于威逼,不得不将赵氏献上,至此赵氏从一名乡间寡妇,一跃成为临川王宠妾。

可这还不算完,又过了几年,辰朝内乱,临川王在兵灾中横死,他的内眷或被流放,或被充入教坊,唯独赵氏不知所踪,不久之后,皇帝就多了一位赵妃,对其爱重有加,甚至不惜废后,就为了封赵妃为后。

自赵氏登后位,南朝第一美人的称号也不胫而走,皇帝为她寻觅名匠,不仅订制了这顶举世闻名的珍珠头冠,还做了一套十二花神美人屏风,据说屏风上十二花神,栩栩如生,各有风姿,其容貌却都是以赵氏为原型来临摹描绘的。

这位美艳绝伦又堪称传奇的赵皇后为皇帝生下一双儿女,皇帝对其所出宠爱异常,人人都以为皇帝会立赵氏的儿子为太子,但就在此时,南朝再度发生宫变,皇长子率兵逼宫,逼死了老皇帝,杀了赵氏所出的儿女。

而赵氏本人,也在这场宫变中不知所踪。

有人说她最终惨死,死状可怖;有人说她再度被巧取豪夺,纳入新皇后宫,只是新皇顾忌世人非议,不敢再明目张胆宣告,赵氏从此也成了禁脔;更有人说赵氏压根就没死,反倒趁乱逃出生天,从此逍遥自在。

这些,已经是三十年前的旧事了。

珍珠头冠随着那场宫变和赵氏的香消玉殒,最终不知去向。

但南朝第一美人的名声却由此流传下来,在文人墨客笔下,这位赵皇后有着天上人间独一无二的容貌风姿,是神仙下凡,也是妖妃再世,她能一笑倾人城,也能顷刻颠覆一个王朝的安宁。

托赵皇后的福,这顶珍珠头冠也声名鹊起,却无人知其下落,直到此刻。

没有人能在这顶头冠上作假,因为夜明珠的辉映下,头冠上收尾相连的珍珠正好连成福、寿二字,与传说一般无二。

可这件珍品,还不是今日数珍宴的重头戏。

众人兴奋起来。

知晓其来历的议论纷纷,对其一知半解的交头接耳询问旁人,一时间热闹非凡。

在朱管事报了一个底价之后,许多人按捺不住纷纷出价,最终珍珠头冠以二十片金叶子的价格成交。

时下富贵人家流行将金子压成薄片再折叠,方便携带,一片金叶子大概是一两上下,或有些微出入,二十片金叶子就相当于二十两金子,相当于二百到三百两银子左右,南北地域不同,金银兑换比值也会随之变化。

公主记得,之前陆惟曾说过,如今京城一户普通人家,辛苦经营一年下来,可能也只有四五两,还得养活一家人。

而这些人,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数十倍于此的金银,来买一顶头冠。

她从前是不会去想这些的,但不知何时起,就从偶尔想,不经意想,到常常想。

二十片金叶子用匣子装了,当场验货,金灿灿的光仿佛隔了老远都能被看见。

朱管事却面不改色,司空见惯,他身边戴着扳指的绛袍人也一动不动,镇定自若。

显然,珍珠头冠虽然贵重,他们却也见多了这种稀罕宝贝。

不过,到珍珠头冠售出,氛围就彻底热烈起来了。

数珍会既然连这件宝物都能寻来,后面必然是更加稀罕的宝贝。

紧随其后的,是一座玉山。

这座玉山一搬出来,众人都能感觉周身为之一凉,原本被地龙烧得暖烘烘的室内,须臾就如多了股寒意,若是放在夏日,连冰和扇子都可以省了。

玉山不大,通体晶莹,内里似乎还有水流动静,细看却是光线映照下的错觉。

毫无疑问,这也是一件珍奇。

但由于少了珍珠头冠那样香艳的渊源,反倒少了几分神秘感,相当一部分人对此表现平淡,没有方才那样兴趣盎然。

玉山很快也成交出去,价格没有头冠高。

公主移开视线,目光落在后面出现的新物件。

面具下,她轻轻挑起眉毛。

这件东西,她不仅识得,还曾将其拿在手上;不仅曾拿在手上,还曾当着草原诸部的面,用它来抽过人。

也不知道上面的血迹擦干净没有。

北方璋朝,以章为国姓,比如公主章玉碗。南方辰朝,以陈为国姓,很好记。

周末愉快鸭

——

作者有话说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