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风吹忆江南 > 第2章 天台,汤面与临时起意

风吹忆江南 第2章 天台,汤面与临时起意

作者:叙杭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4 20:39:00 来源:文学城

江州大学的午后,时光仿佛被秋阳晒得融化,流淌得格外缓慢。

梧桐的阔叶在微风里沙沙作响,像是为这慢节奏的生活打着拍子。

空气里浮动着桂花若有若无的甜香,混着老建筑砖石特有的、被岁月浸润过的温润气息。

暮云倦趴在图书馆四楼靠窗的老位置,下巴抵着摊开的《中国古典园林赏析》,眼神却飘向了窗外。

楼下的小径上,几个学生慢悠悠地骑着自行车,车篮里装着从校外小吃街淘来的零嘴,笑声被风送上来,碎成一片叮叮当当的愉悦。

他喜欢这种无所事事的充盈感,像一只真正倦怠的云,飘到哪儿,就在哪儿歇脚。

直到对面传来一声极轻的、敲击键盘的停顿声。

他抬眼,看见忆南枝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眉头微不可察地蹙着,修长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似乎在斟酌某个词句。

午后的阳光恰好穿过窗格,在他微卷的眼睫上投下一小片扇形的阴影,让他那张总是过分冷静自持的脸,平添了几分生动的困惑。

暮云倦觉得有趣。

这位名叫“南枝”的学霸,人如其名,像一棵生长在南方向阳处的树木,挺拔、清醒,带着一种生人勿近的疏离秩序感。是什么难题能让这棵“南枝”也犯难?

他正漫无边际地想着,口袋里的手机嗡嗡震动起来,打破了这一隅的宁静。

是他们在三天前刚建好的微信群,群名被沈蓦阑大手一挥定为“江州男子天团预备役”。

发信人正是沈蓦阑。

【江州男子天团预备役】(6)

沈蓦阑(大艺术家):@全体成员紧急集合!天台!立刻!马上!再不来太阳就下山了,辜负此等秋光是要遭天谴的!

后面紧跟了一张照片,是从他们宿舍楼天台拍的,视角开阔,能望见远处蜿蜒的运河、鳞次栉比的灰瓦屋顶,以及被夕阳染成金橘色的天空。

高敬漓(老父亲):?刚睡醒。说人话。

何岭绪(小天使):蓦阑你是不是又不想一个人去食堂?[看穿一切的眼神.jpg]

左叙词(左老二):理论上,现在距离太阳落山还有一小时二十八分钟,你的“立刻马上”存在夸张修辞。另外,我需要在三十分钟内完成这段代码调试。

沈蓦阑(大艺术家):@左叙词左大学霸!收起你的理性分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阳台空对月!@高敬漓敬漓哥!管管你家属!@何岭绪小绪绪,你怎么能如此误解我赤诚的邀约!我这是为了增进我们预备役的团队凝聚力!

暮云倦看着屏幕上瞬间刷过的信息,嘴角弯了弯。他手指动了动。

暮云倦(倦哥):【举手.jpg】南枝同学好像遇到了世纪难题,一时半会儿走不开。over。

他发完,故意抬眼去看忆南枝。

对方果然从屏幕前抬起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他,眼神里带着一丝“你在胡说八道什么”的询问。

“沈蓦阑呼叫天台集合。”暮云倦压低声音,用口型解释,顺便把手机屏幕朝他晃了晃。

忆南枝看了一眼,没说什么,只是重新将目光投向屏幕,但手指在触摸板上滑动了几下,似乎加快了速度。

“五分钟。”他声音很轻,没什么情绪,却像是一种许可。

暮云倦笑了,低头打字。

暮云倦(倦哥):报告组织,南枝同学批准了,五分钟后天台见。

沈蓦阑(大艺术家):得令!还是倦哥有面子!/抱拳

---

宿舍楼的天台,算是这栋老楼给学生们的一份意外之喜。

面积不大,但视野极佳,几盆不知谁搬来的绿萝在角落里顽强地生长着,给这片水泥地增添了几分生气。

暮云倦和忆南枝一前一后走上来时,其他四人已经到了。

沈蓦阑正张开手臂,做拥抱夕阳状,嘴里还念念有词:“啊!生命!啊!自由!”

高敬漓靠在天台边缘的栏杆上,手里拿着一瓶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看着沈蓦阑,眼神里带着一种年长者看自家调皮弟弟的无奈和纵容。

他确实比大家都大上一岁,是复读考来的,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老父亲”般的角色。

何岭绪则安静地坐在一个小马扎上——这马扎估计是他带上来的——手里在剥着一个橘子,橘皮完整地摊在膝盖上,像一朵黄色的花。

他总是这样,体贴又细心,默默地照顾着所有人。

左叙词靠在门边,手里还拿着手机,屏幕上隐约是代码界面,显然刚才的“立刻马上”并没完全打断他的工作。

他身形挺拔,气质沉稳,光是站在那里,就自带一种“年级第二”的靠谱气场。

“哟,我们的‘南枝栖倦鸟’驾到!”沈蓦阑一回头看见他们,立刻结束了他的抒情表演,挤眉弄眼地调侃。

这个CP名是沈蓦阑在得知暮云倦和忆南枝被分到同一个专业课小组后,当场拍板定下的,美其名曰“意境契合,天生一对”。

暮云倦当时听得耳根一热,却见忆南枝只是抬了抬眼,没承认也没反驳,一副“随你怎么说”的淡然模样。

暮云倦已经习惯了沈蓦阑的口无遮拦,懒洋洋地回击:“沈大艺术家,您这开场白能换点新意吗?每次都是这句。”

“经典永流传,懂不懂?”沈蓦阑走过来,哥俩好地揽住暮云倦的肩膀,又看向忆南枝,“南枝学霸,什么世纪难题把你都困住了?说出来让兄弟们乐呵乐呵。”

忆南枝没理会他的插科打诨,言简意赅:“一篇论文的文献综述。”

“听听!这就叫专业!”沈蓦阑夸张地竖起大拇指,又转向其他人,“人都齐了,我宣布,‘江州男子天团预备役’第一次非正式非官方天台茶话会,现在开始!议题是——今晚吃什么?”

何岭绪适时地把剥好的橘子分成几瓣,递给每人一瓣。

橘子很甜,汁水充沛,瞬间缓解了秋日午后那一点微燥。

高敬漓接过橘子,笑了笑:“绕这么大圈子,就为这个?食堂呗。”

“食堂?!”沈蓦阑痛心疾首,“敬漓哥,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怎么能把宝贵的夜晚浪费在食堂的土豆炖鸡块和番茄炒一切上?这是对生命的亵渎!”

左叙词终于收起手机,推了推眼镜,冷静分析:“根据概率,校外小吃街、后门烧烤摊、以及市中心商业区是除食堂外的三大主要选择。考虑到现在晚高峰将至,市中心往返时间成本过高。小吃街和烧烤摊,二选一。”

“看看!这就是学霸的效率!”沈蓦阑一拍大腿,“我投烧烤摊一票!啤酒配烧烤,友谊天长地久!”

暮云倦吃完橘子,舔了舔嘴角的甜意,慢悠悠地开口:“我听说……西门出去,沿着运河往南走大概二十分钟,有个很隐蔽的面馆,做的苏式汤面是一绝。老板脾气怪,每天就卖那么多碗,卖完就打烊。”

他这话一出,几个人眼睛都亮了亮。

连忆南枝都侧头看了他一眼,似乎对这个信息有点兴趣。

“苏式汤面?”何岭绪轻声重复,“是那种汤头很鲜,面很细的那种吗?”

“对,”暮云倦点头,“听说浇头也很讲究,枫镇大肉、苏式爆鱼……尤其是那个鳝糊面,据说做得比姑苏城里的老字号还地道。”

沈蓦阑咽了口口水:“倦哥!亲哥!有这种好地方你不早说!还等什么?出发啊!”

高敬漓看了看时间,又看了看众人跃跃欲试的表情,笑了笑:“行吧,那就去吃面。走过去二十分钟,就当散步了。”

左叙词已经低头开始用手机搜索路线:“最优路径已规划。预计步行二十三分钟。面馆名字?”

“好像叫……‘老顾面馆’。”暮云倦回忆了一下。

“确认存在,评分4.8,口碑极佳。”左叙词迅速报出结果。

“完美!”沈蓦阑欢呼一声,拉起还在小马扎上的何岭绪,“走走走!为了美食,冲鸭!”

六个人,浩浩荡荡又散漫随意地下了楼。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交织在一起,像是某种亲密无间的宣告。

走在古老的校道上,穿过红砖拱门,出了西门,便是一条沿着运河的青石板路。

河水是沉静的碧色,偶尔有乌篷船慢悠悠地驶过,船桨划破水面的声音欸乃作响。

两岸是白墙黑瓦的民居,偶尔有老太太坐在门口拣菜,或用吴侬软语闲聊着,看到他们这一群青春洋溢的少年,会投来温和善意的目光。

“这地方真不错,”高敬漓走在最前面,双手插在裤袋里,感受着拂面的晚风,“比在宿舍打游戏强。”

“那是,也不看是谁提议的。”沈蓦阑得意洋洋,然后凑到左叙词身边,“词哥,你看这落日,这河水,这老房子,像不像一幅画?要不要我给你当模特,来一张?”

左叙词面无表情地推开他凑过来的脸:“像素不够,装不下你的脸。”

众人哄笑。

沈蓦阑捂着脸做伤心状:“左叙词!你伤害了我这颗追求艺术的心!”

何岭绪笑着打圆场:“蓦阑,我帮你拍吧。”说着拿出手机,认真地找着角度。

暮云倦和忆南枝落在最后面。

暮云倦走路习惯性地有点慢,带着他那标志性的“倦”意。

忆南枝步伐稳健,却不快,似乎刻意配合着他的节奏。

“你怎么知道那家面馆的?”忆南枝忽然问,声音在傍晚的风里显得很清晰。

暮云倦有点意外他会主动问起,笑了笑:“上次一个人瞎逛,偶然发现的。不过那天吃太饱,没进去。听说很难找,而且老板看心情营业。”

“嗯。”忆南枝应了一声,没再说话。

暮云倦却觉得,这简单的对话里,有种不同于往常的平和。

他偷偷瞄了一眼忆南枝的侧脸,在夕阳余晖里,那轮廓似乎也柔和了许多。

按照左叙词的导航,他们果然在一条更窄的巷子口找到了那块不起眼的木招牌——“老顾面馆”。

门面极小,里面只摆得下四五张旧桌子,却收拾得干干净净。

此刻已经坐了两三桌客人,都是本地老街坊的模样。

一个系着围裙、面色严肃的中年男人正在灶台前忙碌,应该就是老板老顾。

“还好还好,还没打烊。”沈蓦阑松了口气。

六个人挤挤挨挨地在一张靠墙的长桌坐下。

老板头也没抬,递过来一张手写的菜单,上面只有寥寥七八种面。

“要什么快点,面快卖完了。”老板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没什么温度。

几人迅速点了单:暮云倦要了鳝糊面,忆南枝点了素浇面,高敬漓和左叙词都要了枫镇大肉面,何岭绪点了爆鱼面,沈蓦阑则豪气地要了双浇——大肉加爆鱼。

等待的间隙,小店里弥漫着浓郁的面汤香气,混合着淡淡的猪油和葱香,勾得人馋虫大动。

面很快上来了。

粗陶海碗,汤色澄澈,泛着诱人的油光,细如银丝的面条整齐地码在汤里,上面铺着各自的浇头,色泽诱人。

“我先开动了!”沈蓦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

一时间,桌上只剩下吃面的细微声响。

暮云倦挑起一筷子面,吹了吹气,送入口中。

面条软硬适中,极富弹性,汤头鲜美醇厚,是那种用多种食材文火慢炖出的、层次丰富的鲜,鳝糊处理得毫无腥气,只有滑嫩和咸香。

他满足地眯起了眼,像一只被顺毛的猫。

“好吃!”何岭绪小声赞叹,眼睛亮晶晶的。

高敬漓点点头:“这汤底确实地道。值了。”

连左叙词都难得地给出了正面评价:“性价比高于平均值百分之三百。”

忆南枝吃相很文雅,速度却不慢,碗里的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显然也很合他口味。

沈蓦阑一边大口吃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倦哥,以后这种级别的美食情报,请务必第一时间共享!组织不会亏待你的!”

暮云倦笑着应了,一抬眼,却发现忆南枝正看着他,眼神里似乎含着一丝极淡的笑意,像是在说“看,你推荐得不错”。

暮云倦心里微微一动,像被羽毛轻轻搔过。

吃完面,浑身都暖洋洋的。

付钱时,老板看着他们六个大小伙子风卷残云般把面吃完,严肃的脸上似乎也松动了一丝,难得地说了句:“下次早点来,今天的浇头卖得快。”

这算是来自怪脾气老板的最高赞誉了。

走出面馆,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深蓝色的天幕上缀着几颗早早亮起的星子。

运河两岸亮起了灯笼,暖黄的光映在水面上,随着波纹荡漾,碎成一片流动的金。

回程的路,大家走得更慢了。

吃饱喝足,吹着晚风,看着夜景,谁也不愿意匆忙结束这惬意的时光。

“哎,你们说,我们六个人,以后会不会一直这么好?”沈蓦阑忽然问道,语气里少了几分平日的戏谑,多了点认真。

高敬漓拍了拍他的肩:“这才哪到哪,大二刚开始呢。”

左叙词接口:“根据统计,大学期间建立的友谊稳定性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没有直接利益冲突的前提下。”

何岭绪温声道:“我觉得会。只要我们愿意像今天这样,一起吃饭,一起散步。”

暮云倦没说话,只是看着前方被灯光点缀的古老校门,又看了看身边这些性格迥异却意外合拍的人。

他觉得,这样慢悠悠的日子,有这样一群人陪着,似乎很不错。

忆南枝走在他旁边,沉默依旧,但暮云倦能感觉到,他身上那种惯有的、与世界隔着一层的薄膜,在此刻,仿佛变薄了一些。

回到宿舍楼下,天台茶话会的提议者沈蓦阑又有了新主意:“各位!为了纪念我们‘男子天团’的第一次集体行动,我建议,周末我们去操场上露营吧!就支个小帐篷,看星星!我负责搞到帐篷!”

这个提议太过突然,以至于大家都愣了一下。

高敬漓失笑:“你又抽什么风?”

“浪漫!懂不懂!”沈蓦阑据理力争,“秋高气爽,繁星满天,少年意气,对酒当歌!哦不对,当果汁!多么美好的青春记忆!”

左叙词皱眉:“操场管理规定,不允许私自搭帐篷过夜。被保安抓住的概率是百分之百。”

“我们可以选个隐蔽的角落嘛!”沈蓦阑不死心。

暮云倦看着沈蓦阑那亮得惊人的眼睛,又看看其他人神色各异的反应,忽然觉得,这个提议……似乎也不是完全不可行?他看向忆南枝,用眼神询问。

忆南枝接收到他的目光,顿了顿,出乎意料地开口:“如果左叙词能计算出被保安发现的概率低于百分之三十,并且沈蓦阑你能确保帐篷来源合法,我可以考虑。”

“哇!南枝学霸都松口了!”沈蓦阑像是得到了尚方宝剑,“词哥!靠你了!计算一下!倦哥,小绪绪,敬漓哥,投票!投票!”

何岭绪抿嘴笑,点了点头。高敬漓无奈地摊手:“少数服从多数。”

暮云倦笑了:“我弃权,看戏。”

左叙词面无表情地开始操作手机,嘴里念念有词,似乎在输入各种参数。

夜色渐浓,宿舍楼的灯光一盏盏亮起,像无数双温暖的眼睛。

六个少年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口,关于周末“非法”露营的争论和笑语却还隐约可闻。

在这个江南秋深的夜晚,少年们的故事,就在这一碗热汤面、一次临时起意的散步,和一个看似荒唐的提议中,悄然写下了第一个生动的注脚。

慢生活的真谛,或许就在于这些不期而遇的陪伴,和随时可以开始的、小小的冒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