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焚兰心兮还洲山 > 第10章 疯癫

焚兰心兮还洲山 第10章 疯癫

作者:砂金流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0:40 来源:文学城

清仁四年,北昭国祚衰薄。天灾人怨,大批百姓成为流民,于北昭国土谋生不得,大举北迁、南迁。军兵设卡,阻拦平民迁徙,执意叛国者应做处置,一时间牢狱俱满,刑场刽子手的快刀卷刃。

举朝上下,大兴迷信之风,道说道有常,佛说佛有理。北地、南洋来的奇妙贡物,皇家、士族照单全收,于是乎朝中盛行灵玉之攀比,都说这些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灵石可助人修行、得道成仙。有仙可做,可还做官乎?有人求长命百岁,有人求叱咤江湖,有人求能者垂青。皇帝反倒是不重要的了。

北地新产一种黑铁,须得从产地附近的火山借火种来,在锻造炉中日夜不息地燃烧,才可加以锻造这黑铁。一旦锻成,便是神武无双。各方世家争夺开采黑铁,复由拥兵。南洋则有无穷无尽宝岛,有游民驻岛,自己做岛屿的皇帝。

北昭陆地萧索了,兵疲民累,一层层倾轧,皇帝追究臣子,臣子追究百姓,丈夫追究妻儿,妻儿追究的只能是自身性命,故婚娶、幼儿甚少。这衰败的迹象实在明显,各地之乱不知是因还是果。

再见俞知路,他戴一顶极宽的乌黑斗笠,穿凌乱补丁武袍。袍上的补丁各有来处,全是思念故人。

有武将官袍胸口处的蝙蝠纹,有暗卫常穿的暗底银线云纹,有北漠的花染与树皮染,有九江的玄鸟祭布之一角……正正反反、层层叠叠、乱七八糟,没有乞丐之落魄,只一眼就让人知道他是个特殊的人。最为不同的还是袍内的墨字布贴,是将布帛书信反了绣,无字面朝外,有字面做了特殊的处理,遇水不化,藏在袍内。

这三年间,曾经的暗卫同僚死尽了,熟知的大小将军流放尽了,江湖上交过手的能人异士要么远走,要么遭难。这些布不代表俞知路杀过人或是此人已死,也可能是一去不回,故谨作纪念。剩下的人愈来愈少了。

清点来清点去,竟然只剩下一人算是熟识。那人仍在皇宫中。

俞知路犹豫,是留他做活的回忆,还是彻底重新开始。

世道大乱,俞知路有种看戏的漠然。谁都不知道王朝几时崩塌,可俞知路觉得快了。

清仁五年,安南、安西、平东将军联手拥立新帝宇文璋,宇文璋是先皇帝宇文康的太子,当今皇帝宇文暾之侄。宇文璋年幼,三军各有不服,争作摄政,但要紧的是将宇文暾赶下皇位,夺去他滥杀、滥罚的权力。世界已变了,源源不断的新事物涌入北昭,可宇文暾却完完全全丢失了他青年时的才智。宇文暾白日朝堂上夸赞群臣进献的宝物,晚上便全扫落在地,披头散发,下旨将这些妖物全烧了。

在安南叛军挺进京安的路上,有一名半覆面的鬼将,额前生有小臂长的尖角,只穿薄甲便可作最前锋,一夫当关,群英不敌。据说鬼将身受万箭不死,断臂亦可接回,有御马奇术,如鬼魅穿行军中。安南军既然已经叛了,自然不需要由皇帝来任命中郎将。鬼将没有名姓,鬼将只要一个逼宫的机会。他一人杀穿整个北昭,却又在大军进宫那日销声匿迹。

先皇帝宇文暾被幽禁于御林苑的寄雪台,长发半白,当年意气风发已不在,聪智亦不在,只剩忧愁,满地天书无人懂。

禅让那日闹得难看,宇文暾彻底沦为疯帝,可被幽禁到这寄雪台之后,宇文暾安静得出奇,只每日要纸墨来写写画画,不用书案,不用镇纸,趴伏在地,任由白发和着墨汁,勾勒出山川景色,也画人,大的小的,小的人是黑黑一粒长米,大的人是暗衣黑发如影的刀客。

间或有写满字的纸张,笔锋散钝,心有不济,有常侍说疯帝在为自己写史书,可全是臆想。写到筋疲力尽时,疯帝就卧在纸中,醒来又挑挑拣拣,选不合意的烧去了。

冬尽春来,至三月三。

模糊间听见纸破的沙沙声,宇文暾惊醒,望向殿门,一个身影逐渐清晰。记忆中,那人进殿时总喜欢手按着刀把。他端着盘子进来了,盘上有酒有杯。他蹲了下来。

他说:“兰缨,怎的披头散发?”

他长发挽成高高马尾,额前绑二指宽的抹额,面容清俊,一如离开那年。宇文暾问:“你怎的一点没变?”

宇文暾坐直起来,胡乱抚摸自己的长发,白丝掺在墨发间,亦灰亦金,怎么抚也抚不平、藏不住。

俞知路要细看一地纸张,宇文暾却抢了过来,双手匆忙地将纸张扫向自己,挂在墙上的画却是来不及摘了。俞知路无言地打量这弃宫,照顾宇文暾的只有三两常侍,春夜冷,宇文暾还披着旧氅,屋内没有暖盆,春风也残忍。

那年俞知路受了箭伤,离开宫中。宫内很快便讨伐皇帝与妖人之纠葛,宇文暾亲口否认,他不识这什么妖人,当是谣言栽赃。俞知路没有离开京安,总能听见最新消息,更何况他与宇文暾还有数只信鸟,只为二人传信而训练的。信鸟一只只飞来,短信一封封是宇文暾问俞知路去了哪里,为何出宫,为何不归来。

暗卫接二连三地殒命,或死于宇文暾的异想天开,或死于像是威胁的泄愤——俞知路试图救下他们,却总是救不成。至于其他人,那更是救不成。

宇文暾陌生如野鬼夺魂。

可字是宇文暾的,面容是宇文暾的,指印是宇文暾的……什么都是宇文暾的。宇文暾会在信中写,他得了严重的头病,若俞知路不在,他恐怕是好不了了。可宇文暾还会在信中写,千万别回来。某年冬日有一封绝情信,信中书:我愿忘记你。这样才最好。俞知路回过信,约见宇文暾,却被避开。

在俞知路看来,宇文暾确实是得了很严重的头病。在俞知路心底,他愿有最后一点仁慈,所以他站在宇文暾身后,像儿时那般,手指轻轻地耙梳宇文暾的长发,俞知路问:“可还有发冠?”

宇文暾摇头,长发牵扯。俞知路轻叹,摘下抹额作发带,很快便替宇文暾绑好了发。宇文暾蓦地从怀里掏出一块细绢帕,交到俞知路手上,俞知路才发现宇文暾已流泪满面。

俞知路面色不改,像曾经那样替宇文暾擦了脸。宇文暾这时才攥住俞知路的手,低低说了声“等我”,再踉跄地回了寝屋。再出来,宇文暾抱着一柄长物,以只有皇帝才能用的明黄布匹捆了的。宇文暾解开细绳,黄布滚落,露出那把惊时刀。

“还你。”宇文暾看了一眼俞知路的佩刀,强硬地将惊时刀往俞知路手上一塞,“你带我出宫。我已好很多了。真的。”

俞知路道:“不急。我来是为了找你要一物,要到了,我便带你走。”

“我什么都会给你——若我有。”

“勿打诳语。”俞知路一笑:“你自己也清楚,你藏了什么。”

宇文暾形销骨立,长袍、长袖底下好像装的是一缕细魂,俞知路今日再见到宇文暾,心中已无过去的某种清晰感。宇文暾面目不清,态度不清,亦真亦假。宇文暾站在俞知路面前,俞知路却觉得宇文暾隔得好远,像是隔在了看不清的墙后,露出虚影般的轮廓,再笼罩在面前这具人形上。此之谓疯病吗?俞知路承认,这些年来,大家各有难处。

僵持好一会儿,气氛紧张了又松懈。宇文暾垂手,慢慢踱步到书架前,摆弄机关的手依旧灵巧。机关毕,玄机现。宇文暾取出一个黑铁制成的小箱,捧着到俞知路面前。

宇文暾的气质温和下来:“知路,你要什么我都会给的。”说罢,锁开,箱内是一套九把锁,宇文暾说:“皇陵内设了九重门,护着镇山石。你拿去吧。”

怕俞知路不信,宇文暾还细细介绍了每把钥匙的玄妙,为何外人以蛮力难以破门。这皇陵的九重门亦是对百姓的深重徭役,皇帝总是对他的子民食言。宇文暾不问俞知路为什么要这些钥匙,俞知路以布包了钥匙,仔细藏在怀中,也将惊时刀重新佩好,一切又好像恢复如常了。

无话之际,行宫之中一阵风过,吹响悬铃,很像婴笑。俞知路回神,问宇文暾:“你真想出宫?”

“想。我已厌倦这一切了……”

俞知路忽的抽刀,直指宇文暾喉间,凌厉道:“就凭这句,你不是他!”

俞知路这短促的八个字,喊破了宇文暾眼中骤起的迷雾,宇文暾一下目色清明了,宇文暾痛道:“我求你不来,你不知我发作有多难受……你打我、骂我都好,为何一走了之?”

宇文暾越说越激动,喉咙往俞知路刀尖送,俞知路却将刀尖一竖,虚划至宇文暾腰间:“我从未见过有人发头风,竟会发成这般狂魔……这到底是你的本性,还是你受了迷惑?你不是聪明无双么?我眼看你称帝前端出种种天才计谋、战法,却也眼看你称帝后昏庸无度,聪智全无。你可知你最该死的是什么?”

宇文暾想到了答案,因是如今剑拔弩张的氛围,他又有所保留。

俞知路划开他腰带:“我离宫不过三月,你便娶了皇后。我离宫两年,宫中便装不下你的妃嫔了。宇文暾,你当初何苦骗我?你装作有良心的模样就连我都骗过了,骗过其他人岂不是更容易?你只不过要一个护你坐上帝位的忠臣而已。”

宇文暾垂眸,自嘲地笑了笑,伸手挽起腰带,草草打了结。他说:“我是娶了她们,可你曾有听闻我宫中有任何一个子嗣?我与她们只有名义上的瓜葛,却是连面也不见的,更遑论其他接触。你既然在意,为何不在我娶皇后时就杀入宫来?”

俞知路见不得宇文暾笑,一脚将他踹倒在地。宇文暾的脑子真出了问题。他当年那正直、善良、体贴、温情的兰缨已是一去不回了。做这北昭的皇帝要遭天谴,对么?俞知路不想再问,只觉恶心。

俞知路望向那压着纸丛的酒盘。

下章楔子卷结束

关于兰缨的状态,应该正文第一卷就可以看到兰缨视角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疯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