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了“生命礼赞·起源之歌”,鲛怡对净化的理解已然不同。她不再视其为单纯的“清除”与“替换”,而是一种引导能量、修正循环、促成事物向更健康状态“轮回”的艺术。
她将目光投向那条主要河流入海口的“忽视之印”。这片区域的污染并非来自单一事件,而是漫长岁月中持续不断的“慢性中毒”,其影响已深入海底沉积物、水体乃至周边生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粗暴的“清零”可能会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
她需要一种更温和、更系统性的疗法。
鲛怡悬浮在河口之外的海域,银发如网,感知着这片区域复杂的能量流动。工业毒素、生活污水、农业径流……各种污染源如同无数条细小的毒蛇,纠缠在一起,形成了一张巨大的、窒息生命的网。
她开始行动。这一次,她没有直接动用“终末之针”,也没有立刻注入大量生命能量。
她首先调动的是海洋权柄中的 “潮汐”与 “洋流” 法则。
以她为中心,一股精妙控制的水流开始形成。这不是狂暴的海啸,而是柔和却持久的力量,如同母亲温柔的手,开始梳理这片海域紊乱的能量场。富含污染物的底层海水被缓慢搅动、抬升,与中上层相对洁净的海水进行混合、稀释。同时,她引导着特定的洋流,如同设置了一条条“净化水道”,将高浓度的污染物逐渐导向远方更深、更具备承受和分解能力的海域,甚至…一丝丝地引向位于海沟底部的“负念熔炉”。
这是一个宏观上的“活血化瘀”过程。虽然无法根除污染,但极大地改善了这片区域的“代谢”功能,为后续治疗创造了条件。
紧接着,她施展了新领悟的 “生命礼赞·起源之歌”。
她不再试图直接“创造”强大的生命去对抗污染——那可能造成新的生态入侵。相反,她将法则的力量作用于那些在污染中幸存下来、但极度衰弱的本地物种,以及那些沉睡在沉积物中的、具有抗逆性基因的生命种子(孢子、卵、细胞等)。
微弱的、充满生机的灵光如同春雨般洒落,无声地融入这些顽强的生命体中。她并非强行改变它们,而是唤醒并增强它们内在的生命力与适应力。
她“看”到,一株奄奄一息的海草,根系开始重新焕发活力,叶片变得更加厚实,甚至开始主动吸收、固定水中的某些重金属离子;一只外壳被腐蚀的贝类,分泌出的黏液形成了新的保护膜,并能将摄入的毒素包裹起来,沉积在壳内无法危害自身;微小的浮游生物群落,其种群数量开始缓慢回升,并且呈现出对污染环境更强的耐受性……
她在引导一场基于本地生态的、自下而上的适应性进化!让生命自身找到在污染环境中生存乃至净化环境的方法!
同时,她也注意到,河口区域原本存在的红树林、盐沼等天然净化系统早已严重退化。她调动生命能量,优先滋养那些残存的根系和种子,加速它们的恢复和扩张。这些植物强大的根系能稳固泥沙、吸收污染物,它们的恢复将成为这片海域长期净化的天然屏障。
这个过程比直接动用“终末之针”要缓慢得多,但对鲛怡的消耗也小得多,更重要的是,它更加可持续。她不是在扮演救世主,强行抹去问题,而是在扮演引导者,帮助这片海域的生态系统恢复其本身的自净能力和韧性。
时间在寂静的深海中流逝。鲛怡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园丁,细致地调理着这片受伤的海域。
她观察到,浑浊的海水逐渐变得清澈了一些;刺鼻的化学气味有所减弱;原本死气沉沉的海底,开始出现更多生命的迹象——不仅仅是她直接帮助过的生物,还有一些敏感的指示物种也开始回归。整个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从原本的淤塞、混乱,逐渐转向通畅、有序。
“忽视之印”依然存在,但其持续散发负面影响的能力被大大削弱,那片固化的、代表“背叛与伤害”的法则伤痕,颜色也开始变淡,不再那么刺眼。它没有被删除,但其“毒性”被中和,其影响被扭转。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这里的生态系统足够健康时,这道印记甚至会转化为一个警示与重生的纪念碑。
鲛怡感到一种深深的满足。这不是摧毁敌人后的快意,而是治愈伤者后的欣慰。
她成功地为“忽视”带来了“救赎”,为“伤害”带来了“愈合”。
现在,只剩下最后,也是最棘手的一个目标——那远古“力量失控”导致的地脉裂缝。
她知道,那将是一场真正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