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您那一箭,林向安不会起疑吗?”
暮山回头望去,只见林向安还站在那头野猪旁,观察得仔细。
“他又不是个傻子,肩膀上长得是脑袋又不是木头,肯定会怀疑啊。”宋宜连头都懒得回,自顾自的往前走着。
这话更让暮山摸不着头脑了,“那您干嘛还要射这一箭,这不是自找麻烦吗?”
宋宜终于笑了笑,抬眼看了一眼暮山,“我是皇子,自小学习射箭,这么好的天,这么近的距离,正好手也痒了,就算随手一箭射中,有什么奇怪的?”
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无凭无据的怀疑,于旁人而言,不过是心头一粒沙。可于我——”
他扬了扬唇角,“反正烦恼的,总不会是我。”
暮山张了张嘴,还没想好怎么接,就听宋宜继续懒懒道:“况且以林向安的性格,这人情他是一定要主动找机会还的。到时候,还怕找不到和他接触的机会吗?”
暮山张着嘴,半晌没能接上话,最后只憋出一句由衷的感叹,“还得是您啊,真高。”
宋宜抬眸瞟了他一眼,带着点调侃:“少拍点马屁吧。走了,回营地。”
“您不‘猎’了?”
宋宜伸了个懒腰,拍了拍衣袖上的灰尘,“累了,今天就玩到这吧。”
暮山小声嘀咕:“您今天总共也就射了两箭...”
“那两箭可都值千金。”宋宜懒洋洋地打断他,嘴角一挑,“况且我演戏也是很废神的。”
回到营地时,天色已将暮。
猎场外的鼓声渐远,帐篷间的火光一点点亮起,炊烟与尘土被风夹带着吹过来,还掺杂着血腥与酒香。
宋宜本打算回营后小憩一阵,却被迫留在场边。
皇帝要等所有人归队,才宣猎绩。
他坐在案前,一手托着下巴,眼神懒洋洋地扫着远处的天际。日头一点点沉入山后,金色的光被高耸的树林撕成碎片,落在地上斑驳陆离。
“殿下,怕是又得等了。”
暮山低声提醒,目光不自觉地扫向那边还在清点猎物、统计分数的礼官。
宋宜“嗯”了一声,淡淡应着,看起来兴致缺缺。
他懒洋洋地靠在椅上,指尖拈起一块果干,慢悠悠地放入口中,嚼得极慢。那模样,哪里像在等宣功,分明是在等一场戏落幕。
“这果干不错,回头问问在哪买的。”
宋宜很爱吃这种甜滋滋的东西,但他素来嘴挑得很。都是吃进肚子里,在关心味道之前,还要先找那种长得好看的,歪瓜裂枣、不完美的通通不要。
当然味道更是挑,太甜了不行,淡了也不行,咸了不行,太酸了也不行。
这偌大的太安城,也就城西那一家干果铺还能勉强入得了宋宜的眼。
这些年能得他一句“还行”的,都寥寥无几。可他此刻不光说“不错”,还主动问起出处,这在他这位殿下身上,已是极高的评价。
宋宜看着他,唇角带着似笑非笑的弧度:“怎么,不许我夸夸东西?”
暮山:“哪敢呢,属下就是好奇,什么样的味道让您都夸。”
终于,坐的宋宜腿都有些发麻,鼓声再次响起。
礼官捧着册子上前,清了清嗓,开始宣读秋猎分数。
“本次秋猎,射中五分以上猎物者,共十七人。八分者三人,九分者一人。”
他顿了顿,声音抬高:
“十分猎物一头,为林将军!”
人群哗然,纷纷看向林向安,欢呼与鼓掌交织成一片。
林向安神色不变,仍如常立在原地,微风吹过,吹起他的发尾,显得不卑不亢。
皇帝笑着点头,语气里颇有几分赏识:“好箭法,林将军果然不负所望。”
“臣惶恐。”林向安俯首作揖,态度谦卑。
一时间,众人纷纷上前拱手祝贺,称赞他箭术高明、气度不凡。
宋宜坐在后排,眼神淡淡,甚至没抬头,只是用指尖转着一枚酒杯,安静地听着远处的夸赞声。
暮山忍不住小声嘀咕:“这群人啊,连眼都不抬一下,真当那猎物是林将军一个人射下的。”
宋宜笑了,笑意漫不经心,丝毫不在意这些事情。
“该是谁的,就是谁的。”他轻声道,似乎真的觉得这功劳本就是林向安的,自己只不过顺手添了点力。
他随手把酒杯放下,指尖一顿,慢悠悠抬眼望向不远处的林向安。
宋存站在父皇身侧,听着圣上的嘉许,眉眼间流露出得意。他一手荐举之人得了头功,于他而言,自然脸上有光。
只是与之相对,宋危的神色却不大好看。眼底隐隐带着阴郁,这场秋猎的结果,似乎让他心头堵着一口气,并不开心。
宋宜将这一幕尽收眼底,眉梢挑了挑,笑意更深,不声不响。
礼官的宣读声仍在继续,帐外的风把旌旗吹得猎猎作响。
林向安在人群中回头。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人影,落在角落里那道懒散的身影上。
宋宜正笑着,微微抬杯,遥遥与他对视。
那笑容干净,又模糊得叫人看不透。
夜宴设在猎营中央。篝火高燃,火光将帐顶染红,酒香混着兽肉的气味弥漫在空气中。
鼓乐震天,众皇子与随行将领一同饮宴,笑声此起彼伏。
宋宜本不爱这种热闹场合,可偏偏也要同其他皇子一起坐在离火堆最近的位置。
他拿着酒盏,半倚在席边,听着众人吹嘘今日的猎绩,小口小口的喝着酒。思考着一会编一个什么样的理由才能早早离席。
“今日多亏林将军好箭。”皇帝笑着举杯,语气里带着几分欣赏,“朕观你年纪轻轻,就稳重寡言,倒与那浮华之辈不同,难得。”
林向安起身应声:“陛下谬赞,臣不过尽职。”
他说得简短,语气平稳,没半分邀功的意味。
这时候,静妃早就借口身体不适离开了,这让宋宜在这里待的略微自在了些。
不至于绷着身子,维持着端正的姿态。
宋宜托着下巴,看着他,嘴角一勾,甜言蜜语随口就来。
“林将军这谦虚的样子,看着就叫人喜欢。”
他话音未落,席上立刻有几人跟着笑了。
皇帝失笑,与一旁的太后对视一眼,干巴巴地说:“宜儿又在贫嘴。”
“儿臣说的是实话。”宋宜一边笑一边举杯,对着林向安遥遥一敬,“将军这次拔得头筹,来,我敬你一杯,也算沾点你的好运气。”
林向安被说的有些迟疑,但还是举杯回礼。
烈酒入喉,远处的火光映在他的眼底。在火光下看起来倒没有那么冷了。
“将军不再多喝两口吗?”宋宜挑眉,语气似笑非笑,“这可是圣上赐的酒。错过了,下一次怕是要等到明年了。”
又来了...
林向安看着坐在对面姿势慵懒的男人,烦得要死。他真搞不明白这宋宜到底是想干嘛,还盯上他不放了。
林向安偷偷叹了口气,低声道:“殿下喝得高兴便好,臣向来酒量浅,喝多容易误事。”
“浅?”宋宜笑意更深,“那倒该好好练练。下次我请你喝,喝不醉不准走。”
席间一阵哄笑。
林向安神色未动,只微微颔首,仍是那副恭谨克制的模样。
宋宜看着他,忽然轻轻叹了口气。
“真是有趣。”
“殿下说什么?”暮山低声问。
“我在想,”宋宜将酒杯举到唇边,目光虚虚落着,不知是在看火光,还是在看人。唇角一勾,似笑非笑地轻声道,“这样一个人,面上淡得像一潭死水,心里真的也如面上般毫无涟漪吗?你说,他有没有可能表面恭敬,然后背地里偷偷骂我?”
他声音极轻,轻得只够暮山一人听见。
暮山想起这几日殿下种种手段,心里打鼓,不由低声嘀咕:“那可说不准。殿下,您可别真起了兴致,到时候假戏真做。”
“怎么可能?”宋宜斜睨他一眼,笑了,笑得懒散又意味不明,“好奇罢了。”
火光噼啪,篝火边众人推杯换盏,或高声畅笑,或低语交谈,皆自顾自怀着心事。唯有宋宜懒倚在暗处,笑容浅浅,让人捉摸不透。
秋猎方才结束,太安却已起了新的动静。
第一日,宋湜便领旨离京,南下江南治理水患。
次日,宋危也找了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匆匆离开。
“哎,五哥这一走,整个太安都得清净不少。”
宋宜指尖捻着今早送来的信封,随意晃了晃,整个人倚在百花楼的雕花窗边,眸色慵懒。窗外正是繁华景象,他看得百无聊赖,像是对这一切都兴致缺缺。
暮山守在一旁,忍不住低声嘀咕:“殿下,从秋猎回来到现在,您都在这百花楼窝了两日了,不演戏了吗?”
宋宜“啧”了一声,眯着眼笑起来,“急什么?用不着我们动,等林大将军自己找上门就是。要是总是我来主动,那岂不是成了倒追?”
说到“倒追”二字,他心里暗暗发笑。林向安那副板正模样,要是真被逼得频频主动,怕不是要被憋得难受死。与其自己费心,不如放长线,看他何时坐不住。
正胡思乱想着,肚子不合时宜地“咕噜噜”叫了起来,把他的思绪硬生生扯了回来。
一觉睡到中午,还没来得及吃午饭。
宋宜依靠在窗边,伸了个懒腰,顺手把信封往案上一扔:“暮山,吩咐人上菜,本殿饿了。”
暮山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殿下是饿了,还是闲得发慌?这两日您除了睡觉就是喝酒,怕不是养尊处优把正事都忘了。”
宋宜挑眉,“正事?本殿的正事,不就是等人上门吗?你放心,很快就能等到了。”
暮山正要说些什么,楼下忽然传来李明月的声音:“林将军此番前来,有何要事?”
宋宜听见门外的声音,露出一副我就知道的表情,得意地看向暮山,“啧,看看,我说什么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