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 第32章 第 32 章

飞龙全传之现代精编版 第32章 第 32 章

作者:云卿uranus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19:45 来源:文学城

且说滑州城外,史彦超正与高怀德厮杀得难解难分。史彦超心里揣着杀兄之仇——三年前他兄长史弘肇被奸人陷害满门抄斩,他一直认定高家与这事脱不了干系,今日见了高怀德,恨得牙根发痒,眼里只盯着对方的破绽,却忘了提防身后。高怀德本就武艺高强,见他心神不宁,立刻心生一计:故意卖个破绽,让史彦超的□□空,自己则趁机调转马头,反手一鞭,重重抽在史彦超后心。

“噗——”史彦超一口鲜血喷在马鞍上,身子晃了晃,强撑着伏在马背上往回逃。高怀德哪肯放过,拍马就追,眼看就要追到对方营门的门旗之下,突然有一员大将提着板斧冲了出来,高声喝道:“小辈休要逞能!敢追我兄长,我王峻来会你!”

这王峻生得极为凶悍:赤红的面庞上,络腮虎须根根倒竖,一双金瞳圆睁,透着股狠劲,鼻尖尖的,更添了几分凶相。他头上戴着镀了层厚金的头盔,阳光一照,晃得人睁不开眼;身上穿的锁子甲层层叠叠,甲片间还沾着前几次征战的血污;手里提的纯钢大斧,斧刃磨得雪亮,一看就斩过不少敌兵;□□那匹枣红马,四蹄稳健,显然是久经沙场的良驹。

高怀德见他模样凶恶,也不搭话,提枪就冲了上去。王峻抡起大斧,“嗖”的一声劈头砍来,高怀德忙用枪杆去架,只觉双臂一阵发麻,心里暗忖:“这丑贼力气真大,斧头也沉,硬拼肯定不行,得想个法子智取。”他故意拨转马头,像是要退,等王峻追上来时,突然回身挺枪直刺。

王峻知道高怀德本事高,又想起史彦超刚被他打伤,不敢大意,把全身力气都使在斧头上,同时还提防着对方放暗器。两人你来我往打了五十多回合,高怀德突然抽回长枪——王峻这一斧用了十成力,收不住势,斧头砍了个空,身子往后一仰。高怀德抓住机会,把梨花枪一紧,直往王峻心窝刺去。

“不好!”王峻反应也算快,急忙扯着马缰绳往旁边躲,可还是慢了一步,“嗖”的一声,枪尖刺穿了他左肋的盔甲,连带着战袍扯下来半幅,鲜血瞬间渗了出来。王峻吓得魂都快没了,脸色惨白,兜转马头,拖着大斧就往城里逃。

远处的高行周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见儿子两战两胜,敌将吓得逃窜,心里又惊又喜。他把手里的枪一摆,身后的三军立刻呐喊起来,战鼓声像打雷似的响个不停。潼关兵紧随其后追杀,禅州的人马哪里抵挡得住,被砍得像切瓜剁菜一样,惨叫连连。这场厮杀的惨烈,直到后来,滑州城外的草木都还带着淡淡的红色——那是将士们的鲜血染透的。

史彦超和王峻带着重伤逃回城里,赶紧下令紧闭城门,再也不敢出来。高行周大获全胜,收兵回营,犒劳了将士们后,父子俩卸下盔甲,在帐中摆了酒。高行周看着儿子,越看越满意:怀德不仅勇猛,还懂谋略,比自己年轻时更出色。他端着酒杯,心里暗想着:“主上啊主上,要是你能好好重用我高家,就算郭威有天大的本事,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喝了两杯酒,高行周突然收了笑容,对怀德说:“我儿,你今天鞭打史彦超、枪挑王峻,他们肯定已经怕了。明天要是交战,争取一战就把他们打垮,也好早点奏凯回朝。不过你得记住,郭威手下虽然没什么厉害的武将,却有个叫王朴的谋士,这人足智多谋,还懂阴阳五行。我年轻时和他一起学过艺,他最擅长六壬奇门,能知过去未来,连天文地理都通晓。今晚你可得多上点心,提防他来劫营。”

怀德点头:“爹爹想得周全,我这就去吩咐兵士,今晚不睡觉,仔细盯着。”高行周随后传下军令,全军戒备了一整夜,倒也平安无事。

第二天黎明,将士们吃饱喝足,拔营起寨,在滑州城对面安了营。高行周让怀德去城下讨战,怀德披挂整齐,提着枪上了马,领着一队兵到了城下,指名道姓要郭威出来说话。可城门紧闭,连个人影都没见着。怀德在城下叫骂了一整天,嗓子都哑了,也没人应答,只好空着手回营。

就这样过了五天,不管城外怎么叫骂,城里始终没动静。怀德把这事告诉了高行周,高行周气得拍了桌子,把三万人马分了两万,去攻打滑州的四座城门,留下一万守营。兵士们拼命攻城,城上却不断往下扔灰瓶、石子,不少潼关兵被砸得头破血流。围攻了三天,滑州城还是纹丝不动。

其实这都是王朴的计策。他早就观过天象,知道最近不宜出战,只让将士们死守城池。再说滑州城本就坚固,城墙又高又厚,想一下子攻下来根本不可能。

这天,郭威亲自上城巡视,扶着城墙上的垛口往下看——城下的潼关兵个个奋勇,像潮水似的往城墙上冲,又像蜜蜂似的扎堆攻城。他想起前几天史彦超、王峻战败,心里本就慌,现在亲眼见这阵仗,更是吓得脸色发白,急忙下了城,回到帅府和众将商议。

“都怪我当初糊涂,一时冲动反了朝廷!”郭威捶着桌子,声音都在发颤,“现在天理昭彰,偏偏遇上高家父子这队兵,手下又没能和他们抗衡的大将,城还被攻得这么急,眼看就要破了,到时候大家一起送死,岂不是白费了诸位对我的拥戴?这可怎么办啊!”

众将都低着头不说话,这时王朴站了出来,从容道:“明公别担心,我之前就说过,高行周的将星昏暗,肯定会有灾祸。您再等十天,等您的大运一到,高行周自然会撤兵。我不是说空话,这都是上天显示的征兆。现在咱们只要守住城池,就不会有问题。”郭威听了,也没别的办法,只好照着王朴的话,传令让城上多准备灰瓶、炮石,日夜提防。

再说高行周,见攻城不下,兵士伤亡越来越多,只好下令撤兵回营,再想别的办法。父子俩回到营中时,天已经黑了,点上灯烛,吃过晚饭后,众将都退出帐外休息,怀德去查点三军,吩咐大家别懈怠,好好休息。

高行周独自坐在帐中,越想越心烦:“这都是因为天子年幼,被苏凤吉那奸人迷惑,赏罚不明,才把郭威逼反了。现在劳师动众,却连个城都攻不下来。”他又想起史弘肇一家被陷害的事,忍不住叹了口气:“史弘肇一生忠勇,最后却落得满门抄斩的下场,真是惨啊!”这么一想,他那点忧国忧民的心,也冷了一半。

不知不觉,鼓打了三更,营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帐篷的声音。高行周站起身,走出中军营帐,看了看五营四哨的兵士,个个都守在岗位上,纪律严明。可一阵寒风刮来,他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浑身像被冰裹住似的。他抬头望向天空,满天星斗亮晶晶的,格外耀眼。再往天河那边看,只见紫微斗的出口处飘着一团黑气,一会儿亮,一会儿暗;还有颗客星正朝着帝座的方向移动,帝座的主星却显得暗淡无光。

“不好!”高行周心里一沉,“这是大汉的天下要完了啊,以后肯定是郭威的天下。”他越想越愁,又被寒风一吹,突然打了个冷颤,只觉得身上发冷,慢慢开始发热。回到帐中,他心里烦躁不安,翻来覆去一夜没睡。

到了第二天,高行周的精神更差了,茶饭不思,连床都起不来,只好传令让怀德暂时管理军情,叮嘱三军不要轻举妄动。麾下的兵士见主帅病了,原本高涨的斗志,也泄了一半。

又过了几天,高行周的病更重了。这天夜里三更时分,他心里实在不安,对守在床边的怀德说:“我儿,扶我出去,再看看星象吧。”

怀德急道:“爹爹,您身子不好,得好好静养,等您病好了再看也不迟啊!”

“没事,扶我出去看看,心里踏实。”高行周坚持道。怀德不敢违逆,只好扶着他慢慢走出帐外。

高行周抬头一看,自己的本命将星昏昏沉沉的,像要掉下来似的,他重重地叹了口气,一句话也没说。怀德扶他回后堂,坐在软榻上,看着父亲眉头紧锁的样子,忍不住问:“爹爹,您看了星象,怎么叹气啊?”

高行周苦笑一声:“我儿,你不懂星象的玄妙。我本不想说,可不说你又不明白。方才我看天象,我的本命将星已经暗了;前几天我还看到客星犯帝座,主星不明,这是要换君主的征兆啊!而且有股旺气正照着禅州,这说明郭威以后会得天下。我奉皇命来平叛,可上天不容,还让我生了病,没法灭贼,这都是天意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现在咱们的兵驻扎在这儿,白白浪费粮草。王朴又擅长守城,想很快破城根本不可能。要是顺天意,我绝不能投降郭威;可要是硬撑着挡着,我病得这么重,没法主持军务,还可能违逆天意,招来灾祸。真是进退两难啊!”

怀德听了,想了一会儿,说:“爹爹,我倒有个两全的法子,您听听行不行。既然是上天的征兆,咱们不能逆天行事。不如撤兵回潼关,先保住自己,听天由命,这也是个退路。等您病好了,再看局势变化,再做打算,您觉得怎么样?”

高行周点点头:“我儿,你年纪不大,倒看得透彻。我也想过这个法子,可就是怕于理不合。”

“理?”怀德愣了一下,“爹爹,还有什么不合情理的?”

“为臣要忠,为子要孝。”高行周叹了口气,“我吃着汉主的俸禄,却不能尽忠杀贼,反而想着保全自己,躲回潼关,要是被写进史书里,‘不忠’这两个字,我是逃不掉了。”

怀德急忙说:“爹爹,自古就有‘君不正,臣投外国’的说法。以前岑彭归顺汉朝,秦叔宝离开魏国投奔唐朝,这些都是有名的大将,他们不也换了君主吗?现在幼主昏庸,宠信奸人,杀了史弘肇这样的忠臣,哪里还顾得上我们这些开国功臣、立过汗马功劳的人?您别再犹豫了,咱们先回兵,等您病好了,再做打算也不迟。”

高行周本就有回兵的心思,听儿子这么一说,终于下定了决心,立刻传下将令,让大小三军准备好,第二天就回兵。兵士们本来就因为主帅生病而惶恐,一听要回兵,都松了口气,赶紧收拾行装。

可这里得说句公道话:做大将的,最要紧的就是有主见,要是没了主见,难免会被人议论。要是高行周当时能咬牙带病督战,在黄河口挡住郭威,就算违逆了天意,死了也能落个“尽忠死节”的名声。可他偏偏没了主意,听了怀德的话撤兵回潼关,后来虽然不肯归顺郭威,最后自刎尽忠,可今天撤兵这事,终究是个遗憾。闲话不多说,接着往下讲。

第二天五更时分,高行周下令三军拔营回师。怀德护住中军营,慢慢往潼关退去。这一撤兵,汉主的江山可就保不住了。

消息传到滑州城,郭威又惊又喜,可还是怕高行周是诱敌,心里犹豫不决,赶紧吩咐探子去打听消息,确认是真撤兵还是假撤兵。

王朴却摆了摆手,说:“元帅别多疑。我和高行周是同门,知道他懂天文。他见客星犯帝座,知道要换新君,又看到自己的将星暗了,肯定不敢逆天行事,所以才撤兵保全自己,坐看局势变化。他撤兵是真的,元帅只管进兵,不会有问题。”

可郭威还是怕,不敢立刻进兵,又在滑州住了三四天。直到探子回来报说,潼关兵真的退回去了,他才相信王朴的话,知道高行周不是诱敌,这才放下心来,传令大军起行。

三声炮响后,大部队离开滑州,渡过黄河。一路上,郭威下令军队秋毫无犯,军纪严明,沿途的郡县见了,都纷纷开城投降。大军走了几天,到了汴梁城外,放炮安营。

这天,汉主正在金銮殿上坐着,突然听到城外大炮连天,响个不停,心里纳闷。很快,黄门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奏报:“陛下,郭威的兵已经到封丘门外了,请陛下定夺!”

汉主吓得脸都白了,急忙看向苏凤吉:“前几天太师你保举潼关高行周领兵平叛,怎么现在还没听到捷报,反而让逆贼打到城下了?这可怎么办啊!”

苏凤吉心里也慌,可还是强装镇定,奏道:“陛下,臣昨天还听说,高行周在黄河岸边大败郭兵,把郭威吓得不敢出战。不知道他为什么突然撤兵,臣正打算派人去打听,没想到贼兵已经到都城了。陛下别担心,现在应该立刻派大将出兵,去声讨郭威的叛逆之罪,看看局势再说。”

汉主没别的办法,只好准奏,派大将慕容彦超和侯益领兵出城擒贼。

二将领了圣旨,点齐兵马出城,在郭营对面摆好阵势等着。探子把消息报进郭营,郭威立刻让史彦超出战。史彦超领着兵到了阵前,高声叫骂,要汉将出来应战。

慕容彦超和侯益一起出阵,指着史彦超骂道:“逆贼!不思本分,敢兴兵叛主,打到皇都来!今天天兵一出,你们还不赶紧下马受绑,难道要等我们用刀斧砍你们吗?”

史彦超一听,气得眼睛都红了,骂道:“你们这些奸贼的同党!当年害死我兄长满门,这仇不共戴天!今天我一定要把你们碎尸万段,为我兄长报仇!”说完,他挺起乌缨枪,直冲过去。慕容彦超挥起大砍刀,迎了上去。两匹马交缠在一起,兵器相撞,打了起来。

这一场厮杀,真是惨烈:山边的黑云像要压下来似的,海边的青草被风吹得乱晃,阵前的将士们却打得难解难分。两人打了三十多回合,还是分不出胜负。

侯益见慕容彦超赢不了史彦超,赶紧挺枪拍马,上去夹攻。可史彦超一点也不怕,反而越打越勇。就在这时,汉兵的后面突然乱了起来——原来是王峻早就受了王朴的密计,领着一队兵绕到汉营后面,突然发起进攻。

侯益回头一看,见后面乱了,赶紧回马去救,刚转过身,就和王峻撞了个正着。王峻手起斧落,一斧砍在侯益腰上,侯益惨叫一声,摔下马死了。慕容彦超见侯益被杀,心里一慌,刀法顿时乱了。史彦超抓住机会,一□□过去,挑掉了他半个脑盖。

郭威在门旗下看得清楚,把鞭梢一指,大军立刻呐喊着冲了上去,那势头,像要把鸡蛋压碎似的。汉兵一半被杀死,一半投降,剩下的几十个人,慌慌张张地逃回城里。郭威收兵回营,犒劳兵士,庆祝胜利,这些就不多说了。

再说那些败兵逃回城里,把战况报给汉主。汉主吓得六神无主,赶紧召集文武百官,商量怎么退敌。他看着底下的大臣,急道:“郭威反我,兵势这么大,我派慕容彦超、侯益出去应战,结果他们都战死了。你们谁愿意为我分忧,领兵出去擒贼?”

连问了好几声,都没人应答。汉主见大臣们都低着头,心里更慌了,突然想起史弘肇以前说过的话——史弘肇早就提醒过他,苏凤吉是奸人,要提防郭威,可他当时没听。现在后悔也晚了,只怪自己当初听了苏凤吉的话,非要调郭威进京,才引火烧身。

他又对着百官说:“朕知道,之前有些事做得不对,可你们看在先帝的面子上,也该为国家出力啊!怎么都这么胆小,不肯为朕分忧?”

汉主的话刚说完,苏凤吉就拿着笏板,跪在地上奏道:“陛下别太担心,免得伤了龙体。京城还有十万雄兵、上千员战将,臣吃着陛下的俸禄,理应为陛下分忧。臣愿意拼死一战,出城和郭威抗衡,要是上天保佑,一定能杀退贼兵。”

汉主一听,大喜过望:“要是太师肯去,朕就放心了!”

苏凤吉又说:“臣受陛下的恩宠,愿意舍命报答。不过,臣恳请陛下御驾亲征,这样才能立功奏绩。”

汉主愣了:“太师你去杀贼,为什么要朕亲征啊?”

苏凤吉连忙解释:“臣出去打仗,只带自己手下的兵,这些人里有勤快的,也有偷懒的,未必都肯拼命。要是陛下亲征,再让满朝文武保驾,一来有陛下在,大臣们肯定愿意出力;二来陛下的天威能壮军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打赢。”

其实苏凤吉心里打着坏主意:他知道自己未必能打赢,让汉主亲征,文武百官都得跟着去。要是输了,大家一起死,也省得自己一个人倒霉;要是文武百官想活命,肯定会拼命厮杀,说不定还能赢。这就是奸人的心思,说出来的话却冠冕堂皇,让人挑不出错。

可汉主一来年纪小,不懂朝堂和战场的险恶;二来他从小在宫里长大,从没打过仗,哪里知道刀枪相向的危险,更不懂排兵布阵的谋略。听苏凤吉说得这么容易,还以为真能杀退郭兵,回来继续做他的皇帝,立刻说:“既然太师要朕亲征,那就赶紧挑选人马,准备出发!”

苏凤吉领了圣旨,出宫去挑选御林军,最后挑了五万人。

第二天,苏凤吉先把兵调出封丘门外扎营,然后回来请汉主出城。汉主传下旨意:满朝文武,不管官职大小,都得跟着去保驾,要是有一个不来,就按叛逆论处。文武百官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提心吊胆地跟着去。

汉主带着文武百官出了城,领着人马在七里店安下营盘。他往郭营那边一看,只见对方的枪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旗帜插得漫天都是,一眼望不到头,心里顿时慌了。又听到郭营里炮声震天,吓得心都快跳出来了,赶紧传旨要找苏凤吉来商议。

当驾官奏道:“丞相正在前面督兵,安排将士出战呢。”

汉主心里稍微安定了些,暗自想:“朕的人马不少,还有苏太师在前面督阵,应该没事。就算叛贼杀过来,也有太师挡着,到不了朕面前。”这么一想,他的胆子才大了点。

可苏凤吉在前面看到郭兵的阵势,心里其实怕得要死,可现在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上。他领了一万精锐兵马,带了几员勇猛的偏将,在离御营二里多的地方停下,摆好阵势。

郭威带着众将也到了阵前,两边摆开阵势,战鼓声“咚咚”地响了起来。郭威看到汉阵后面还有一大队人马扎着营,知道是汉主亲征,问众将:“哪位将军愿意出去应战?”

话音刚落,身后就冲出一员大将,高声答道:“末将韩通,愿去决一死战!”说完,他带着自己的家将,催马上前,大喝道:“有本事的出来和俺较量较量!”

苏凤吉见来将长得十分英勇:头上戴着银盔,身上穿着亮闪闪的铠甲,手里提着长枪,□□的高头大马昂首嘶鸣,站在阵前,威风凛凛,心里不由得一紧,问身边的将领:“谁敢上去擒贼?”

这时,禁军教师索文俊站了出来,他翻身上马,拎着大刀,戴好头盔、穿好铠甲,厉声叫道:“丞相,待末将去擒这叛贼!”说完,拍马冲了过去,直扑韩通。韩通也拍马迎了上去,两人一个用刀,一个用枪,在沙场上打了起来。两边的战鼓声越响越急,阵前的呐喊声也越来越大。

苏凤吉见索文俊赢不了韩通,赶紧又点了四员汉将上去——分别是孙礼、牛洪、刘成、吴坤。四员大将一起出马,各举兵器,上前帮索文俊。郭营里的王峻见对方以多欺少,气得大吼一声,举起大斧冲了出去,接住汉将厮杀。后面的曹英、王豹两员骁将,还有监军柴荣,也一起出马,各自找对手打了起来。

这场大战,打得天昏地暗:两边的战鼓声催得紧,疆场上十员大将各显神威;刀枪相撞,迸出寒光,斧戟交锋,快得像闪电;杀气弥漫,连天空都暗了下来,征尘飞舞,连太阳的光芒都被遮住了。自古以来,战场厮杀都是这般惨烈,可谁能成为最后扬名的英雄,还不知道呢。

军师王朴也在营前观战,他指着汉阵对史彦超说:“史将军,你看那阵前骑红马、穿红袍的,就是苏凤吉!你杀兄的大仇,今天不报,更待何时!”

史彦超一听,杀兄仇人就在眼前,立刻抬头望去,果然看到苏凤吉提着刀,坐在马上在阵前督战。他顿时怒火中烧,眼睛都红了,一拍马背,双腿夹紧马腹,挺起长枪,朝着汉阵冲了过去,高声骂道:“奸贼!我还以为你能一直当你的丞相,享尽富贵,没想到你也有今天!我兄长在天有灵,让咱们今天遇上了,你别想跑,我来取你的狗命!”

苏凤吉一看到史彦超,吓得三魂丢了七魄——他当年陷害史弘肇时,就怕史彦超回来报仇,现在见对方杀过来,哪里还敢应战,拨转马头,拖着枪就往东边逃。史彦超在后面紧追不舍。

汉阵里正在交战的将领,见主帅跑了,顿时没了心思打仗,一个个手忙脚乱。刘成被王峻一斧砍死,曹英一刀劈了吴坤,王豹活捉了孙礼,韩通一枪挑死了索文俊,柴荣杀了牛洪。五员汉将,死了四个,被捉了一个。

柴荣把刀一晃,身后的兵士立刻呐喊着冲了上去。苏凤吉带来的一万汉兵,哪里还敢抵抗,纷纷四散逃跑。郭威见汉兵败了,亲自率领大军压了上去。

汉主和文武百官在御营里等着,满以为苏凤吉会回来报捷,没想到郭兵已经杀到营前了。汉主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上文武百官,从后营牵了匹马,翻身上马就跑。众大臣想上前保驾,可汉主跑得太快,他们根本追不上,只好要么投降,要么自刎,没一个能逃掉。

剩下的四万汉兵,一半已经被杀死,另一半哪里还有心思打仗,都想着逃回城里保命,把封丘门挤得水泄不通。真是可怜啊:人挤着人,到处都是哭喊声、求救声;马踩着马,到处都是马的惨叫声,皮肉被踩烂,鲜血直流。

人太多,城门又窄,汉兵根本挤不进去。禅州的人马追到城下,举起兵器,对着挤在城门口的汉兵乱砍乱戳。不一会儿,城门口就堆起了小山似的尸体,鲜血像江水似的流了下来。这真是:将士们的鲜血染红了盔甲,尸骨成了战马的垫脚石。

禅州兵很快进了封丘门。曹英、王豹杀进了董市门,柴荣、韩通杀进了万寿门,王峻领着兵杀进了酸枣门。四座城门都被攻破,禅州兵一起进了玄武门,控制了汴梁城。城里的商人赶紧关了店铺,百姓也吓得关紧家门,不敢出门。

可怜的汉主,弃营逃跑时,只带了几个内侍跟着,骑着马往皇城方向跑。接下来,他能不能逃进皇城?枪刀林立的乱兵中,他还能保住性命吗?而苏凤吉那个奸贼,又会不会死在神神圣圣的宗庙里,偿还他的罪孽?真是:轻易地用国家社稷来报私仇,到头来只能用自己的身家性命来平息众人的怒火。

究竟汉主能不能进得了城,咱们下回再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