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凡眼不识仙 > 第16章 绽放光芒

凡眼不识仙 第16章 绽放光芒

作者:许洛葵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14 15:10:24 来源:文学城

谁也不知,这世间平凡的翎涵,便是三百年前那位叱咤风云的女古神云缨;更无人知晓,那场“陷害”背后,藏着怎样颠覆天地的秘辛。

村里人说她命苦,生在这样的家,却不知她最苦的是“遗忘”:她本该是踏碎凌霄的古神,如今却在漏风的屋里,数着铜板盘算给爹抓药的钱。

她在凡尘里为柴米油盐奔波,指尖沾满烟火气,从不知自己三百年前的名字——云缨,曾是刻在神坛上的荣光。而潇悠,正坐在本该属于她的位置上,接受万灵朝拜。

第三届弟子的身份,是翎涵与清凌宗最隐秘的羁绊。别人惊叹于宗门如今的气派,只有她知道,当年她和同门在简陋的演武场练剑时,肖凌长老常说:“剑在,宗门便在。”那时的他,鬓角尚无霜色。

林一不是清凌宗的弟子,却是宗门里最特殊的存在。弟子们敬畏他的仙尊名号,却不知他曾单枪匹马胜过洛思维;只有他自己清楚,如今站在这片土地上,是为了寻找失去的东西——或许与三百年前的事,或许与某个遗忘了自己的人有关。

(提示:以上和以下描述的是背景哦,本章节最后更新新的内容,会有提示哦)

林一的改变,是从沉默注视到忍不住伸手开始的。他见过太多趋炎附势的人,也见过自怨自艾的盲者,唯独慕皖秋,把“看不见”活成了铠甲——她的剑招里没有犹豫,她的眼神(哪怕无光)里只有坚定。这是他第一次相信,有人能在黑暗里,走出比光明中更笔直的路,而他,想陪着她走下去。

村里人都说沐琳是“天上掉下来的姑娘”,琴棋书画样样拔头筹,而慕皖秋,是“地上埋着的影子”,连路都看不清。两户人家隔着半条村,却像隔着两个世界,直到修仙招募的长队排起来,沐琳才第一次在人群里,模糊瞥见那个总是低着头的盲女——那时她还不知道,这一眼,是往后无数次“我护着你”的开端。

沐琳的名字里藏着母亲的偏爱——温润如玉,雅致如诗。没人知道她曾叫桑秋桉,那是父亲给的、带着山野气息的名字。家境的差异,让她和慕皖秋在村里擦肩而过也认不出彼此,可命运偏要让她们在修仙的长队里相遇:一个是精心雕琢的“沐琳”,一个是未经打磨的“慕皖秋”,却在登云梯上,握成了最契合的掌温。

谁都以为嫚丸会是莞莹宗未来的掌舵人,毕竟她是苏烷长老唯一的女儿。可她第一次摸到剑时,就知道自己属于战场——那些灵植药理的温润,终究抵不过剑划破空气时的锐响。于是,她转身离开父亲的宗门,把“苏”姓藏在身后,只带着对剑道的执着,奔向了主战之路。

(提示:先到这里了,正文开启)

十日后的晨光里,清凌宗的弟子们还在议论着登云梯的考核,一个急报突然炸开:“小翎涵不见了!”肖凌长老的心猛地一沉,他太清楚这孩子的性子,从不会无故乱跑。搜寻队的火把照亮了整个后山,却始终不见她的踪迹。直到次日黎明,奥岁宗那边才不咸不淡地传来句话:“你们要找的孩子,在我院子的海棠树下呢,挺乖的,没哭闹。”这话落在清凌宗,像投下了一颗惊雷——小椿萱院子。

小翎涵的失踪,原是一场意外的相遇。小椿萱院子里的秋千上,她正和小椿萱一人坐一边,荡得老高,笑声惊飞了枝头的雀儿。当清凌宗的人来接时,她死死攥着秋千绳,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看着小椿萱说:“萱姐姐,我把这个给你,你等我回来。”说着就把脖子上挂的、奶奶编的红绳解下来递过去——那份孩子气的不舍,比任何解释都更清楚:她不是逃跑,只是舍不得这个刚认识的朋友。

(提示一下小椿萱原本就姓小。)

小翎涵被抱回清凌宗时,肖凌长老正在翻看弟子名册,听到动静猛地抬头,目光直直落在孩子身上。直到确认她没受半点委屈,只是小脸上还带着对小椿萱的不舍,他才合上名册,起身走到她面前,用指腹轻轻擦去她脸颊上的泥点,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温柔:“下次想去玩,告诉长老一声,别让人担心。”见她乖乖点头,他心里那点空落,顿时被填得满满当当。

演武场的青石地上,弟子们按序站定,肖凌长老手持名册的身影立在高台,声音穿透晨雾,每念出一个名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当“香兰古神后期”四个字落下时,人群里掀起一阵低低的吸气声——这位常年闭关的师姐,竟是宗门隐藏的顶尖战力。

“嫚丸古神初期”——念到这个名字时,肖凌长老的目光多停留了一瞬。谁都知道她是莞莹宗宗主之女,却放弃了安逸的辅助之路,硬生生在清凌宗练出了古神修为,这份执拗,让不少弟子暗自敬佩。嫚丸听到排名,只是微微颔首,指尖无意识地碰了碰腰间的剑柄,眼神里藏着对更高境界的渴望。

轮到“慕皖秋 渡劫后期”时,演武场突然静了半拍。有人下意识看向她那双无光的眼睛,却在触及她挺直的脊背时,默默收回了目光——从山村孤女到第十五名,从“瞎子摸石碑”到渡劫后期,她的每一步都踩碎了“不可能”,连风都带着几分敬意,拂过她紧握成拳的指尖。

翎涵听到自己的名字时,只是安静地站在原地,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袖。渡劫中期,第二十六名,这个名次不算顶尖,却比入门时已精进太多。她不知道,这份看似寻常的进步里,藏着三百年前古神云缨的一丝神髓在悄然复苏,只是此刻,她满心只想着“下次要再往前挪几名”。

“沐琳渡劫中期”——随着名字落下,沐琳悄悄转头,对不远处的慕皖秋眨了眨眼,嘴角扬起一抹轻快的笑。她不在乎名次高低,只要能和挚友并肩站在这里,哪怕是第二十八名,也比在家中弹钢琴时更让她心安。人群里有人低语:“这对同村姐妹,一个第十五,一个第二十八,倒真应了‘不离不弃’的话。”

“顶品奖励”四个字像颗石子,在弟子们心里漾开圈圈涟漪。嫚丸(第6名)嘴角噙着一丝淡笑,她很清楚顶品奖励里的“淬剑玉”对自己的剑道有多重要;慕皖秋(15名)听到时,耳廓微颤——对一个曾连饭都吃不饱的孤女而言,“顶品”二字不仅是奖励,更是对她“盲人亦可修至渡劫后期”的最高认可。

奖励名单像一把标尺,量出了弟子们的差距,也点燃了斗志。沐琳(28名)拉了拉身旁翎涵的衣袖,小声说:“级品奖励里有我想要的‘清心花’,下次我们再努努力,争取摸到前二十的边!”翎涵点点头,目光望向排名更靠前的慕皖秋——那位盲眼师姐能冲到15名,她们又何尝不能再进一步?

慕皖秋攥着顶品奖励的锦盒,心里却沉甸甸的。她比谁都清楚,若不是沐琳在登云梯上一路指引,她未必能闯过考核,更遑论如今的第十五名。“沐琳,”她转过身,认真地看着挚友的眼睛(哪怕她看不见),“这次是我走快了些,但我知道你一直在追。继续加油,我信你——就像你当初信一个瞎子能通过灵根测试那样。”沐琳闻言,眼睛一亮,用力点头:“那是自然,我的眼光可准了!”

坐在演武场的石阶上,慕皖秋望着远处云雾,忽然想起什么似的,转头问:“对了,你说咱们一个村,可我真没听过‘沐琳’这名字。我奶奶在世时,常跟我念叨村里的事,说桑秋桉家是村里最富的,雷馨予会唱山歌……难道是我记性不好,漏了?”她的语气里带着点自嘲,却没注意到,提到“桑秋桉”时,沐琳的指尖悄悄顿了一下。

慕皖秋感受到沐琳的沉默像一层薄纱,轻轻裹住了两人,她不由得放软了语气:“沐琳?是不是我问得太急了?你要是不想说,就算了。”可话锋一转,又忍不住补了句,带着点执拗的认真,“我就是觉得奇怪,明明一个村,我却对你的名字那么陌生……你别多想,我不是想翻旧账,就是觉得,咱两错过的那些年,有点可惜。”

沉默了许久,沐琳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释然:“你说的那些名字里,桑秋桉就是我。”她抬眼望向远处的云雾,像是在回忆很久以前的事,“父亲取的名,母亲嫌不够秀气,就随了母姓改了名。村里知道这事的没几个,你常年不出门,没听过‘沐琳’也正常——毕竟那时,大家都叫我桑秋桉。”

慕皖秋的声音软下来,带着对奶奶的怀念:“奶奶没读过书,取名字全凭心意。她说‘皖秋’俩字,喊着亲切,就够了。”她摩挲着剑柄上的纹路,“那时候哪懂什么阶层,只知道村头和村尾,像是隔着老远。现在想想,你以前叫桑秋桉时,说不定我奶奶在村口念叨过你家的好日子呢——世界真小,现在咱俩竟能在这儿说这些。”

沐琳的声音里带着点怀念:“小时候听父亲说,‘秋桉’是他翻了好多诗集才定下的,藏着‘秋日桉树,坚韧长青’的意思,我一直觉得比‘沐琳’有味道。”她顿了顿,目光落在慕皖秋那双虽无光却清澈的眼睛上,轻声问道,“你以前……没进过学堂吧?村里的私塾离你家不远,我在教室里读书,却从没见过你。是奶奶太忙,顾不上吗?”

难过像潮水漫过心尖,慕皖秋却只是平静地说:“瞎子去学堂,不是添乱吗?先生会赶人的。”她抬手,无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眼睛,“再说,我家连点灯的油都省着用,哪有闲钱供我读书。以前听人念书里的故事,只敢蹲在私塾墙外,听几句就跑,怕被先生看见。”

沐琳的话刚到嘴边(她想说“我家有好多书,以后我读给你听”),就被肖凌长老的咳嗽声打断。“天色不早了,”他站在石阶下,手里还拿着名册,“暮气重,女孩子家别在外面待太久,回院子去。”他的视线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像是看出了些什么,却没多问,只挥挥手示意她们离开。

关上院门的瞬间,沐琳就凑近慕皖秋,语气里满是认真:“刚才被打断的话,我再说一遍——我家的书,你随便看。等能下山了,我读给你听,从《诗经》到修仙的功法注解都行。”她见慕皖秋低着头没说话,还以为她不好意思,又笑着加了句,“就当是……你陪我练剑的交换,好不好?”

慕皖秋用力点头,声音里带着点哽咽:“谢谢你,琳琳。”她望着沐琳声音的方向,那双无光的眼睛里像是落了星星,“我活了这大半辈子,听过书里的故事,却从没碰过真正的书。奶奶说‘书是贵人看的’,我总觉得自己离那些太远。现在有你这句话,我……我好像也能离‘贵气’近一点了。”

日子在晨练的剑声与暮读的墨香里悄悄淌过,沐琳没忘那个关于“书”的约定。她借着一次下山采购宗门物资的机会,特意回了趟家,从父亲的书房里挑了满满一箱子书——有带凹凸刻纹的盲文版《浅释修仙基础》,有每页都印着花草图谱(她特意让工匠按实物刻了纹理)的《百草经》,还有几本故事性强的话本,特意请母亲用粗线装订得厚实,方便慕皖秋触摸翻页。

回到院子时,慕皖秋正在石桌上磨剑,听见脚步声便抬起头,耳朵微微动了动:“是琳琳回来了?”

沐琳把箱子往石桌上一放,“咔嗒”一声解开铜锁:“你摸摸看。”

慕皖秋的指尖刚触到书脊,就猛地顿住了。那不是她想象中光滑冰冷的样子,盲文版的书页边缘带着细微的凸起,像有无数个小蚂蚁在指尖爬。她试探着翻开一页,指腹抚过那些规律的纹路,忽然“呀”了一声——是《百草经》里的“兰草”图谱,叶片的脉络被刻得清清楚楚,比她平日里摸到的真草还要规整。

“这是……”她的声音有点发颤,指尖反复摩挲着那片“叶子”。

“盲文版的,”沐琳挨着她坐下,拿起一本话本,“你要是想‘读’,我教你认这些凸起的符号;要是想听故事,我读给你听。你看这篇《云巅剑仙传》,主角也是个目盲的修士,最后凭着听声辨位的本事,成了一方霸主呢。”

慕皖秋没说话,只是把脸轻轻贴在书页上,像是在感受纸张里藏着的温度。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嘴角扬着浅浅的笑:“琳琳,你知道吗?以前听人说‘书中自有乾坤’,我总觉得是哄人的。现在摸着这些字,才信了——原来这小小的纸页里,真的能装下那么多东西。”

从那天起,她们的院子多了项新规矩:暮练结束后,沐琳会坐在石凳上念书,慕皖秋就坐在旁边,一手摸着盲文,一手跟着沐琳的声音轻轻点划。有时念到精彩处,沐琳会故意停下,让慕皖秋猜后续;有时慕皖秋摸到不懂的符号,会拉着沐琳的手,让她在自己掌心写出来。

有一次,沐琳念到“秋高气爽,桂子飘香”,慕皖秋忽然问:“‘桂子’是什么样子?我摸过桂花,小小的,香香的,可‘桂子’……”

沐琳二话不说,第二天就托人从山下带了串新鲜的桂子,串在绳上递给她:“你摸摸,圆圆的,有点硬,等熟了会变成紫黑色,能酿酒呢。”

慕皖秋捏着那串桂子,又摸摸书页上“桂”字的盲文,忽然笑了:“原来字和东西是能对上的。”

沐琳看着她发亮的眼睛,忽然觉得,比起清凌宗的排名、修仙的境界,此刻石桌上的书、指尖的温度,才是最珍贵的修行。而慕皖秋不知道的是,沐琳的母亲听说了这事,正琢磨着把家里的藏书都刻成盲文,托下次下山的弟子捎来——有些约定,早已悄悄长出了蔓延的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