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燕之郁的面色不佳,清泉心头一慌,声音也不自觉地低了下去。
“公子恕罪……实在是事出紧急,属下才不得不贸然闯入,而且、而且……”
他实在没料到申时,燕之郁竟还在睡。
“你说。”燕之郁走到屏风后,开始更换寝衣。
“何小姐、何刺史都要见公子。”清泉连忙禀报。
今日他照例扮作公子留在何府。未时有人叩门,他以为是婢女照例送来茶点,便如常开门。谁知门外站着的竟是何妙观。
清泉第一反应便是抬起宽大的袖袍掩住面容。
虽说易容术精巧,可何小姐毕竟是能一眼识破公子真身的人,眼力必然非同寻常。清泉唯恐露馅,只得推说身体不适,今日恐难作陪。
不料何妙观闻言愈发担忧,执意要为他请郎中来看看。
他急中生智,忙改口道并非大病,只是脸上突发疹子,不便见人。
何妙观这才作罢,将食盒递给他。他打开一看,今日的点心却与往日不同,是一碗撒着香脆花生碎的桂花甜露。
很是美味。
可刚用完点心,张管事又前来传话,说是何刺史有要事相商,请他午后至正厅一叙。
清泉这下真的没招,只好谎称腹痛如绞,需稍缓片刻再去。待张管事一走,他便一路飞奔至此,在屋外等候。谁知半炷香过去,屋内仍无动静,万般无奈之下,只得硬着头皮闯了进来。
“你下回能不能找点体面的借口?”
燕之郁换好衣袍自屏风后转出,俊美无俦的脸上阴云密布。
清泉低下头去,小声应是。
燕之郁沉着脸,取过案上朱笔,随意在颊边点染三颗红点,复又戴上一副轻纱面罩。
何徵在正厅里等他。
见他面覆轻纱,何徵便关切询问缘由。
“只是疹子而已,两三日便能消下去,何刺史不必挂怀的。”
何徵这才放心,面露喜色道:“小燕郎君,今日是有桩喜事要告知于你。”
“你虽然才学出众,却因为出身所限,无缘科考,本官深以为憾。故而想方设法,欲为你谋个引荐入仕的门路。”何徵抚须笑道,“恰巧徐侍郎正在扬州,他愿意见你一见。本月廿五,正值侍郎寿辰,你随本官同去赴宴。”
“同去”。
燕之郁觉得有趣,忍不住轻笑出声,面纱之上,一双桃花眼弯如新月。
“是。多谢刺史大人提携。”说罢,又起身行了一礼。
“都是一家人,何必言谢。”何徵摆摆手,又问,“近日囡囡都在忙些什么?”
“回刺史,近日小姐……鲜少来寻在下。郁也不知是何种原因。”燕之郁低下眼,长长的睫羽垂下来,看上去很是落寞。
何徵闻言微怔。
上一位穆莲在时,囡囡可是终日与之形影不离的。怎的这位才一个多月便……
这可如何是好?
他已将他引荐给徐侍郎了啊!
何徵盯着他的面纱看,洁白的羽纱下,有一两处碍眼的红点。
大抵就是因为脸上有疹子,囡囡才不愿意再找他的。只要容貌恢复如初,应当能重获囡囡的喜爱。
何徵轻叹一声,宽慰道:“本官认得一位擅治疹子的郎中,改日让他为你瞧瞧。”
“外头的人总是说囡囡不好,可为父的心里清楚,她并无坏心,只是……唯独把容貌看得太重……小燕郎君切记,一定要保护好这一张脸。”说完,又拍拍他的肩,“本官头一回见你,就知道你并非池中之物。”
燕之郁答谢后回到屋内。夜色渐深,门外再次响起轻柔的叩门声。
他起身开门,却见门外并非何妙观,而是一名手捧瓷瓶的婢女。
婢女把一个小瓷瓶递上来,道:“小姐命奴婢送来此药,说是可治疹子”
燕之郁接过那只白瓷小瓶,指腹感受着瓶身冰凉的触感。
“有劳姑娘……”他抬眸,温和一笑,“带我去见一见何小姐。”
=
那次争执过后,何妙观一连数日,心情都很低沉。
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燕之郁。
脑海中反复浮现出那些挥之不去的画面:鹅毛大雪,倾颓的茅屋,难产而亡的女子,满地刺目的血迹,以及最后那个断了气的婴孩……
她无法克制地对他生出怜悯,却又厌烦他言语中的虚与委蛇、心口不一。如此矛盾的心绪下,她索性避而不见,一晃便是半月。
可未曾想,他竟也未曾主动寻她!
今日她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前去见他,却只换来那般敷衍的对待,简直是热脸贴上冷屁股。
她绝对不会再理他。
秋意渐浓,夜风穿堂而入,带着浸骨的寒凉。
何妙观伏在案上,怔怔望着窗外沉沉的夜幕。天幕上不见星子,唯有一轮圆月孤零零地悬着,洒下清冷的光辉。
一阵叩门声响起来。
“何小姐在么?”
是那道熟悉的嗓音,清冽如泉,恰似此时窗外的月光。
何妙观直起身子,看向侍立一旁的阿葵,用力地摇摇头。
他既如此待她,她也要让他尝尝被冷落的滋味。
阿葵会意,扬声道:“燕郎君,小姐今日想早些安歇,你明日再来吧。”
站在屋外的燕之郁一时沉默。夜风拂动他脸上柔软的面纱,带来一阵微痒的触感。
果然,何妙观还是不想见他。
==
翌日清晨,相似的对话再次上演。
阿葵站在门扉边道:“燕郎君,小姐今日要出门寻人,怕是不得空见你,改日再来吧。”
燕之郁沉默片刻,问道:“其实是何小姐不愿见我,对不对?”
阿葵一时语塞,支吾道:“小姐向来有话直说,说不方便,就是不方便,不是不愿意。燕郎君你不要多想。”
“郁知道何小姐要寻的是何人。”
阿葵看着他平淡的神色,一时难辨真假,只得道:“奴婢去禀报小姐。”
何妙观今日穿着件藕荷色的襦裙,走动时裙裾翩跹,如芙蕖摇曳。
她打量着他,见他脸上光洁无瑕,不禁问道:“你疹子呢?”
“多谢何小姐赐药,灵验非常。”燕之郁微微笑道,“若是没消下去,郁也不好意思来见你。”
“哦……”何妙观撇撇嘴,又问,“你真知道我要找的人是谁?”
燕之郁摇摇头。
“你又骗人!”何妙观顿时气结,嘴角立刻垮了下来,“害我白高兴一场!”
“若是不这样说,何小姐便一直不愿意见我。”他黑眸定定地望着她,很认真地一字一句道,“何小姐,郁只是想见你一面,这一次便原谅我罢。”
“可是骗人是不对的。”
“嗯。郁甘愿领罚。何小姐怎么罚都行。”他从善如流道。
何妙观一时语塞,抬眸撞进他示弱的眼神里。
她早该料到,他总能这般恰到好处地说出些让人心旌摇曳的话。
而她偏偏最吃这一套。
“原谅我罢,何小姐。十四日不见,郁真的很思念你。”见她态度有所松动,燕之郁一边软语相求,一边悄然上前半步,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他微微低头,能看见她发间那支芙蓉花簪,亮晶晶的,点缀在乌黑的秀发里,隐隐约约还能闻到香气。
并非花香,而是女子发间膏泽的淡香。
他喉结微动,不着痕迹地侧过脸,继续道:“何小姐想找谁,我同你一起,可好?”
“我想找的人是……不对——”何妙观后退半步,后背靠在门板上,退无可退,“燕之郁,你又骗人!你说想念我,但从不主动找我,你……”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气又窜了上来,她气得眼眶泛红,“我那日说过,我讨厌别人把我当傻子一样戏弄,你觉得这样逗着我玩,很有趣,对不对?”
燕之郁静静地望着她。女郎那双圆润明亮的杏眸里已盈满了水光,泫然欲泣。
他缓缓移开视线,目光落在她耳畔摇曳的绯红流苏上。
那流苏晃动着,在他眼中化作一团模糊的红影,没由来的烦躁与心慌蓦地涌上心头。
“何小姐……”他垂下眼眸,纤长的眼睫随着呼吸微微颤动,“何小姐那日说要‘井水不犯河水’,郁是担心贸然前来,反倒惹你厌烦,这才一直等着你。昨日午后不见,也是不知该如何面对你。但又心中煎熬,昨夜才冒昧又来。”
“你的话,我一个字都不信。”何妙观一脸不信地抬起眼。
“那要如何才肯信?”他含着些许无奈的笑意,举起手作发誓状,“若郁有半句假话,便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善终,如何?”
这样好的大艳阳天,怎么可能忽然打雷。这个誓言一点信服力都没有。
但时辰已不早,她无法再与他僵持,而他这般示弱的姿态又着实令人心软。最终,何妙观还是妥协,允他一同登上马车。
马车里是等待已久的何宝珠。
见到燕之郁进来,何宝珠肉眼可见地有点惊喜:“姑姑,你们这是……和好啦?”
“宝珠小姐,我们何时不好过。”燕之郁面不改色,语气坦然。
何妙观闻言,轻白他一眼,终究懒得辩驳,转头望向窗外。
景色倒退,马车缓缓启动,向醉仙楼驶去。
=
何妙观要找“碧湖仙人”,是为兑现承诺,帮宝珠找一个能“立身”的营生。
《人间四月芳菲尽》这话本在闺阁女子间流传甚广,颇受青睐;而何宝珠的画风细腻秀丽,灵动婉约,正合女儿家的审美趣味。二者若能结合,便是相得益彰。
因此,何妙观盘算着找到这位“碧湖仙人”,商谈将话本重新刊印,并配上插画的事宜。
可这个“碧湖仙人”,实在是神秘莫测,半个月下来,唯一的线索就是此人喜欢来醉仙楼,每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中午都会来点上一份德记桂花露。
今日恰是十五,何妙观便想来碰碰运气。
将近正午,醉仙楼内渐渐热闹起来。一行人在二楼临窗的雅座坐下。
此处视野开阔,可俯瞰街上车水马龙。
每隔半炷香,何妙观便找堂倌问,是否有人点德记桂花露。
得到的回答却总是“尚未”。
半个时辰过去,何宝珠有些气馁,托着腮帮子嘟囔道:“姑姑,会不会今日有事,这仙人不来啊?”
何妙观心里也没底,只得安抚道:“再耐心等等看。”
“等等,姑姑!你看那边——”
何妙观顺着她的目光望去,看清来人面容时,心中顿时暗叫不妙。她下意识地拽住燕之郁的衣袖,急急指向另一侧的楼梯,示意他赶紧避开。
然而为时已晚。
“咦,妙观,你也在这?”
“这一位……哎,是你新养的小郎君?呃,叫燕之郁?”
高攻低防VS低攻低防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