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反派上位手册 > 第9章 新的博弈

反派上位手册 第9章 新的博弈

作者:抹茶奶绿不加糖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18:05:16 来源:文学城

自那夜之后,齐思铭一反常态,彻底沉寂下来。

他不再向皇帝进言,也不再接触任何与运河相关的官员,仿佛真的将此事置之度外,每日只是在自己的府中读书,恢复了那个与世无争的“贤王”模样。

然而,京城的另一端,一股暗流却开始悄然涌动。

起初,只是一些清流文人间的笔会和茶局上,开始出现一些“忧国忧民”的论调。

“听闻朝中有意引商贾之力,兴修水利,此举虽能解一时之急,然商贾逐利,如狼似虎,若使其坐大,恐非国之福啊!”

“然也!前朝便有先例,为充国库而行‘算缗’之策,虽一时财货丰盈,却致使天下商贾破产,民怨沸腾,动摇国本。与商争利,乃下下之策也!”

这些声音起初微弱,却像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一圈圈扩大。

很快,整个翰林院,甚至朝中一些以耿直闻名的老臣之间,都开始弥漫着一股警惕商贾的氛围。

而齐思安,自然也听到了这些风声。

他本就对齐思铭那份离经叛道的奏折心存疑虑。

现在,满朝的清流之声,更是印证了他内心深处的担忧。

这日,他特意微服,前往京城最有名的茶楼。

文渊阁。

他刚在雅间坐定,便听见隔壁传来几位大儒的争辩声,其中一位,正是素有“铁骨”之称的张承。

只听一人忧心忡忡道:“若真将运河这等国家命脉交予商人,他们为求暴利,必会压榨民夫,偷工减料。届时河堤朽坏,一旦决口,便是万千黎民流离失所!此等罪责,谁能承担?”

另一人立刻附和:“正是此理!我等读书人,当为生民立命!太子殿下乃仁德储君,想必定能看穿此中凶险,断不会行此杀鸡取卵之策!”

这时,张承的声音响起:“诸位所言甚是。自古君王行事,当以王道为本,霸道为末。以利诱之,乃霸道之术;以德化之,方为王者之道。若为一时之功,而弃圣人教诲,恐得不偿失啊!”

话音刚落,便有个年轻些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几分不确定:“可我听闻,贤王殿下是支持商贾之流的。他那份奏折,不就主张引商贾入局么?”

“贤王?”先前说话那人重重哼了一声,声音也小了下来,“他虽顶着个王爷的爵位,可我听说,他血液里流的可不是我大胤的血脉!一个东厂提督,满手血腥,能懂什么治国安邦的家国大事?他的话,听听便罢!”

齐思安的脑中一片空白。

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他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仁君”形象,在这一刻与齐思铭那个充满铜臭味的方案形成了尖锐的对立。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疯狂滋生:他要证明给父皇看,也证明给天下人看,他不仅能办成这件事,而且能用最高尚的方式办成!

齐思安回到东宫,立刻将自己关进书房。

三日后,太子齐思安信心满满地带着自己的新奏折,走进了御书房。

他坚信,这份充满了“仁德”与“王道”的方案,必将得到父皇的雷霆赞许。

他不知道的是,此刻齐思铭正临窗而立,看着东宫的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

……

这微妙的变化,很快便传到了高玥的耳中。

高玥正在殿内修剪一盆君子兰,听完翠儿带回来的消息,她“咔嚓”剪下了一片多余的叶子。

“娘娘,您真是神了,太子殿下的奏折又被陛驳回来了,听说在御书房里被骂得狗血淋头呢!”翠儿的语气中满是兴奋。

“还早着呢。”高玥将剪刀放下,语气平淡,“现在,才是最关键的时候。”

她需要再添一把火。

……

凤仪宫内,齐思安站在殿中,自己的母后已经有半个时辰没有出声了,殿内气氛压抑的可怕。

“这就是你呈给陛下的奏折?”过了好一会,皇后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陛下让你在齐思铭的方案上完善,你是怎么完善的?画虎不成反类犬!”

“母后,儿臣……”齐思安辩解着想说些什么。

他已经尽力了。

父皇将齐思铭那份满是市井气的奏折丢给他,可那份奏折通篇都是如何阐述利益,没有半点皇家的仁德。

他试着将自己的仁政融入进去,结果却弄出了一个四不像的东西,既失了仁德的根本,又没学到齐思铭那套方案的精髓。

“你还想辩解?”皇后重重将茶盏搁在桌上,有些头疼地按了按太阳穴,“你知不知道,陛下现在召见他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你感觉不到吗?”

“还有那个玥贵妃,整日在陛下面前吹枕边风,夸赞那个齐思铭有经世之才,他们明显就是一伙的!”

“你再这么糊涂下去,这储君之位,我看你早晚送给那个外人算了!”

齐思安第一次看到母后发这么大的火,一时间有些无措。

但他何尝不知父皇的失望,可他就是想不明白,为何父皇会看上那种旁门左道!

“行了,你下去吧。好好想想,你到底错在了哪里。”皇后摆了摆手,脸上满是疲惫。

齐思安浑浑噩噩地走出凤仪宫,宫人们的请安声在他耳边都变得模糊不清。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窒息。

父皇的期待,母后的苛责,朝臣的目光,还有齐思铭那个阴魂不散的影子,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他的背上。

他从小熟读圣贤书,以仁德治国为己任,他才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未来的君主。

可现在,他却觉得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不如齐思铭那个东厂出身的。

他不想回东宫,那个地方此刻也像一座牢笼。

鬼使神差地,他换上便服,独自一人出了宫。

……

京城的长街车水马龙。

齐思安漫无目的地走着,这些他曾在书中读到过的民生,此刻却只让他感到疲惫。

他抬起头,一道素雅的背影闯入了他的视线。

女子一身简单的浅碧色罗裙,长发松松地绾着,正低着头,认真地从摊主手上接过一串糖葫芦。

他记得她,曾在宫中的赏花宴上有过一面之缘,好像是叫……

苏泠!

他几乎是鬼使神差地走过去。

苏泠刚咬下一颗山楂,忽然,一个熟悉又带有几分迟疑的声音在她身边想起,“苏姑娘?”

她闻声抬眸,看清来人的瞬间,手中的糖葫芦顿住了。

“太……”苏泠还未说完,便看到齐思安比了一个嘘的手势,她不再说话,转而改叫公子。

“公子,你怎么会在这里?”

齐思安的目光从苏泠脸上移开,看向她身后琳琅满目的货摊上,耳边小贩的叫卖声让他紧绷的心弦微微有些松动。

方才凤仪宫的压抑和窒息,此刻仿佛被这街市的热闹冲淡了些许。

他看向苏泠手中的糖葫芦,没有直接回答苏泠,“今日天气正好,适合出门散心。苏姑娘若不介意,可否陪我随便走走?”

……

二人并肩走在长街上,苏泠偷偷瞥了一眼身边的男子。

他换上了一身寻常衣服,与世家公子别无二致,可却依旧掩盖不住眉宇间的那份与生俱来的贵气。

他一路都很少说话,只是沉默地走着,目光似乎没有焦点,又似乎在看所有的一切。

苏泠不知道他为何会邀请自己同行,也不知该如何打破这份沉默。

就在他们路过一家米行时,齐思安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没头没尾地问了苏泠一句,“苏泠,我问你,如果你想开一家全京城最大的米铺,可是你身无分文,你会怎么做?”

苏泠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问题问得愣住了,她一个小宫女,哪里懂什么开铺子的事。

可看着齐思安那双探寻的眼睛,她又不忍心说不知道。

她低下头,绞尽脑汁地思索着,记忆深处似乎有一些模糊的逻辑在引导着她。

她小心翼翼地组织着语言,然后说道:“奴婢不懂这些大事。只是觉得,如果奴婢没有钱,那就去找个有钱的东家。奴婢当个伙计,把铺子经营好。东家出银子,坐着收钱。”

“就这么简单?”齐思安自嘲地笑了笑,果然是自己昏了头,才会问她这种问题。

“嗯。”苏泠鼓起勇气,继续说下去,“跟东家说好,赚了钱怎么分。但是,这铺子的名声,必须是奴婢的。”

“客人来了,只会夸奴婢这个伙计会经营,米好价钱公道。东家得了银子,奴婢得了名声。名声好了,以后想再开几家铺子,就不愁没人投钱了。这样东家有钱赚,伙计有名赚,客人们也买到了好米,不是皆大欢喜吗?”

她说完,有些不安地看着齐思安,生怕自己说错了话。

然而,齐思安却愣住了。

他定定地看着苏泠,仿佛第一次认识她。

东家……伙计……分钱……名声……

这几个简单的词,此刻像是一道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那一瞬间,所有困扰他多日的迷雾,仿佛一瞬间被全部破开。

他明白了!

齐思铭的方案,根本就不是让朝廷去与商争利!

那些富可敌国的商贾,就是苏泠口中的“东家”!

他们有的是钱,朝廷需要的就是他们的钱!

而他,负责运营整个开凿运河的事宜。

至于“分钱”,便是那些商贾最看重的利!

最关键的,是名声!

他一直以来最纠结的,就是怕与商贾合作会污了他仁德”的名声,会惹得天下清流非议。

可他怎么就没想到,名和利,是可以分开的!

商贾们追逐的是利润,他们拿走的是白花花的银子,甚至可以让他们背上唯利是图的骂名。

而他,和朝廷,得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功绩和万世传颂的仁德之名!

利用商人的贪婪,办成了朝廷想办却没钱办成的大事。

国库不用掏一分钱,却能成就一桩千秋伟业。

这才是父皇真正想看到的!

……

高玥特意让翠儿取来一件天青色的软绸宫装,这颜色既不张扬,又能衬得她肤白如雪。

她没有选择那些繁复华丽的珠钗,只在乌黑的发髻上斜插了一支白玉兰花簪,簪首的玉兰莹润剔透,正是前几日皇帝随手赏下的。

一切准备妥当,高玥亲端着托盘,朝着御书房的方向走去。

皇帝正在为太子的奏折头疼,见到高玥来了,紧锁的眉头才舒展几分。

“爱妃来了。”

“看陛下为国事操劳,臣妾心中担忧,特意炖了燕窝给陛下补补身子。”高玥的声音娇媚动人,她将燕窝盅轻轻放在御案上,状似无意地瞥了一眼那份她再熟悉不过的奏折。

“陛下可是还在为运河之事烦心?”高玥的声音像一缕柔风,吹散了皇帝心中的沉闷。

她轻轻按上皇帝的太阳穴,力道适中地揉捏,“其实臣妾觉得,太子殿下也是一片赤诚。近日太子殿下为这运河之事日夜操劳,臣妾也有耳闻,太子殿下当真是勤勉用心。”

她故意加重了“勤勉用心”四个字,果然皇帝一听到这个词,脸色反而更加阴沉。

“勤勉?若是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变通,再勤勉又有何用!”

看到皇帝动怒,高玥立刻收回手,俯身轻罪,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陛下喜怒,是臣妾多嘴了!”

高玥顿了顿,又换上了一副关切的语气,“不过陛下也无需太过忧心,毕竟龙体要紧。臣妾还听闻,王爷近日也时常请教工部的张大人关于水利的事情,想必也是想在为陛下分忧解难呢!”

“陛下有王爷这样的能人辅佐太子,实乃我大胤的福气,更是陛下之福气呀!”

她的话说得轻描淡写,却每一个字都恰到好处地敲在皇帝的心坎上。

皇帝端起燕窝喝了一口,没有说话,但眼神却深邃了几分。

高玥从御书房出来,心中已是一片笃定。

就齐思安那套“仁政爱民”的说辞,根本过不了皇帝这一关。

南北水运这件事,看起来马上就要有结果了。

然而,就在她回到宫中,悠然品着新茶,静候最终结果之时,翠儿急急忙忙地跑了进来。

“娘娘,不好了!”

高玥端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看去,眉头微蹙:“何事如此惊慌?”

“太子……太子殿下他刚刚递交了一份新奏折,陛下……陛下看完龙颜大悦,当场就准了!”

“听说是太子对皇上说,

把朝廷当做是东家,商贾是伙计。伙计们出本钱开店,赚了钱,大头上交给东家。

而东家心善,再把赚来的钱拿去救济穷人。如此一来,伙计们有钱赚,自然愿意出力;穷人们得了实惠,自然会感念东家的好。而东家既办成了大事,又得了仁义的好名声。”

“这番话吧陛下说的圣心大悦!”

高玥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不可能。

齐思安那个被儒家思想禁锢了二十多年的脑子,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想出如此精妙的“偷换概念”的法子。

这个方法巧妙地借用现代商业模式中“委托代理”的思路,最早还是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来的,怎么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人能想得出的。

高玥的心沉了下去,一个可怕的念头涌上心头。

除非……他身边有了高人指点!

这个人的目的又是什么?为什么要帮助太子齐思安,来对抗自己和齐思铭?

一瞬间,高玥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她原以为自己是唯一的“玩家”,掌握着独一无二的降维打击优势。

可现在,棋盘上出现了另一个执棋人,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存在。

是谁?

接下来的两天,高玥都寝食难安。

整个棋局,因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瞬间脱离了她的掌控。

直到第三天黄昏,翠儿才脚步匆匆地从外面回来,脸色异样地复杂。

“娘娘,查到了。”翠儿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困惑,“太子近日常去柳妃娘娘的清芷宫,但我们的人并未发现他私下见过什么特别的谋士或官员。”

高玥的眼神一冷:“太子好端端地怎么会去柳妃那里?”

“只有一个很奇怪的地方。”翠儿犹豫着说,“我们的人回报,太子殿下那日从清芷宫出来时,神情苦闷,曾在路上遇见一个小宫女。他似乎向那宫女讨要了一块画眉的螺子黛。”

“螺子黛?”高玥的眉头拧得更紧了,“他一个大男人,要女人的眉笔做什么?”

翠儿摇了摇头,声音更低了:“不知道。只听说,太子殿下回宫后,在书房坐到天亮,然后……就有了那份让陛下龙颜大悦的新奏折。”

整个房间陷入了死寂。

高玥脸上的表情凝固了。

她设想过无数种可能:某个隐世的大儒,某个被太子雪藏的谋士,甚至某个有野心的朝臣。

但她从未想过,答案会是……

一块螺子黛?和一个宫女?

这太荒谬了。

荒谬到近乎可笑。

“那个宫女,叫什么名字?”

“回娘娘,她叫苏泠。”

高玥没有声张,而是选择了一个最意想不到的方式。

她无意间在通往御花园的小径上,遗落了一支并不算太名贵的珠钗。

然后算准了苏泠的活动路线和时间。

果不其然,半个时辰后,苏泠捧着一叠刚浆洗干净的衣物,在翠儿的“引导”下,将珠钗恭恭敬敬地送回了高玥这里。

“抬起头来。”高玥坐在主位上,语气慵懒。

高玥承认,不管看几次这张脸,她都有那么恍惚间的一滞。

是她。

就是这张脸。

一模一样。

“奴婢苏泠,叩见贵妃娘娘。”苏泠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不大,但吐字清晰。

“本宫听闻,太子那份惊才绝艳的奏折,与你有关?”高玥开门见山,却并非质问,而是带着一丝赞许。

苏泠的身子几不可查地一颤,立刻伏地:“娘娘明鉴!奴婢只是一个普通的宫女,怎敢妄图议论朝政!太子殿下仁厚,见奴婢手冷,只是随口问了几句,绝无其他!”

这番回答,滴水不漏。

高玥轻轻一笑,随意地撩了一缕发丝。

“不必紧张,本宫只是觉得你很聪明。”她顿了顿,目光随意地看向苏泠,声音轻得仿佛在自言自语:

“本宫小时候,有一玩伴,我们总说,遇到难缠的对手,与其硬碰硬,不如学学‘小狐狸偷鸡’,出其不意,反而能赢。”

小狐狸偷鸡。

这六个字,是当年她们在游戏里,给一种以小博大的战术起的专属代号,这是独属于她们二人的,胜利的密语。

高玥说完,死死盯住苏泠的反应。

她期待看到一丝惊愕,一丝了然,哪怕只是一瞬间的眼神闪烁。

然而,什么都没有。

苏泠的脸上,先是浮现出一丝疑惑,仿佛在试图理解这个新奇的比喻。

随即,她用一种带着敬畏和顺从的语气,小心翼翼地回答:

“娘娘圣明,奴婢愚钝。只知道狐狸是山中野兽,狡猾得很,见了人要躲着走,不敢去偷东西,想来是奴婢见识浅薄了。”

高玥握紧了茶杯。

她看着眼前这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那双眼睛里,是纯粹的恭顺与惶恐,就像一汪清澈见底的泉水,看不到任何暗流。

是她想多了吗?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如此巧合之事?

一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连名字都一样的宫女,恰好又是个心思玲珑之人?

而太子那件事,真的只是自己的草木皆兵?

“罢了。”高玥忽然觉得有些无趣,声音里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你很忠心,东西送回来,本宫有赏,下去吧。”

“谢娘娘恩典。”

苏泠叩头谢恩,捧着赏赐的银子退了出去,从始至终没有再抬一次头。

直到她的身影消失在宫门外,高玥才缓缓靠在椅背上,有些疲惫地闭上双眼。

她第一次,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

而走出凤鸾宫的苏泠,在转过一个无人的拐角后,脚步微微一顿。

她低头看了一眼掌心的银子,那双始终恭顺的眸子里,掠过一抹复杂至极的光芒,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她知道,刚刚那句话,是试探。

而她,绝不能上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