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85章 靠脸吃饭

繁露春秋 第85章 靠脸吃饭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4 08:19:47 来源:文学城

谢婉华产后恢复极好,神采奕奕,合府上下皆眉开眼笑,喜气盈门。

阿宁每日吵着要看小宝宝,可京中素有旧俗,产妇坐月期间须避外人,尤忌孩童探望,以免冲撞喜气,搅了阴阳调和。她只得远远站在门口张望,无法在嫂嫂榻前撒娇,颇为失落。

祁韫连卸兄嫂两副担子,也松了口气。然而江南战局日紧,容不得她喘息。她闭门数日,埋首书房理事,账目与密信飞转,高福等人奔走如飞,几欲背脊冒烟。

更有一桩要事临头。瑟若来信,邀她三日后入宫,与皇商乔氏家主乔延绪及内外臣工共商盐法改革,制定条文细则,试行推行。

此番召入宫中议政,实沿袭内阁“夜直封议”之制:皇帝或监国亲政者于夜间召集心腹重臣、外部能员入内议事,以图决断敏捷,不拘朝章,更可防止泄密误事。

祁韫估算,盐法改革牵涉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光是前期讨论和草拟细则,少说也要十来天。好在殿下向来体贴,料也不会让她在宫中耽搁太久,这次大概七八日便能回转,正好赶在放榜前。

只是她这一走便无音信数日,而江南局势正焦灼,怎能离了她?她也难免心力交瘁,真切意识到人手永远不够用,像千千、流昭这样的干将再多几个才行。

正此时,承涟来信,痛快应允了她数日前所请,愿躬身入局,从此共进退。且说已与承淙联手,就几桩关键事务与祁元骧展开交锋。

祁韫大喜,知局势即将反转,遂安排京中谦豫堂心腹掌柜权署京中事务,江南一应交由承涟主理。临行前给承涟留下一封既表感谢、又述要事的足足两千字长信,便心无旁骛入宫。

分娩七日后,家中近亲便可探望,阿宁第一个冲来,抱着小被窝边看边笑,嘴里软语细声,问东问西。

谢婉华靠在床头,唇角含笑,眼中却泛起一点水意。她已是第二回做娘,神态却比产前更柔和温润,举手投足间带出几分母性的安宁。

只是到了第十日,仍不见祁韫踪影。祁韬便说,辉山有要事,昨日已进宫,怕是十来天都不得出来,把祁韫送她和小侄女的礼物拿给她看,哄她开心。

谢婉华听罢心里咯噔一声,虽明白她做的都是大事,可还是掩不住失望。她心知祁韫对她向来极好,嘴上从不说关怀,心里却样样记得。如今反而不来看她,不来看小侄女,也正合她一贯的清冷风骨:不喜凑热闹,也不惯虚礼套话。

可越是这样,她心里越委屈,忍不住暗暗气道:难道真就一点时间都抽不出?就算事忙,捧着账册过来坐坐也好,总好过半句不回!她又不是要人来伺候,只是想多见见她、顺道也关怀她一饮一食,忙起来顾不得吃饭的事还少么?

她坐月子情绪波动大,这时哪里还能忍,心头一团火气翻腾,当即就把祁韫骂了个狗血淋头,说她冷血无情、没人味儿,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顾,还气冲冲扔下一句:“不信日后她就没有这一遭!”

祁韬听她口不择言,吓得连忙合上窗户、把仆婢都遣走,生怕外人听了去,又一边温言相劝,一边心里暗暗点头:说得对,说得好,真解气。

其实他们还真冤枉了祁韫。她确实太忙,且天性淡漠,对这类嗷嗷待哺的小东西一向提不起兴趣。她更打心眼里不懂旁人为何要围着襁褓一团热情,反倒觉得这东西刚出世软趴趴、皱巴巴的极丑,折腾嫂嫂十月让她大大遭罪,哭声又响,暂时不看也罢。反正长得快,等哪天像个人了再见不迟。

进宫当晚,接替赵洪的司礼监首席秉笔王思和亲派心腹太监在西掖门候迎。

为保机密,此番入宫议策之人一经入内,便不得再向宫外传递消息。高福只能送至宫门,连最外头的值房都不准停留。他不得不将书函、衣物、小食药材一一托付给随行内侍,心中百转千回,却不敢多言,只眼巴巴望着祁韫。

祁韫一笑,只说:“安心等我。”便不再回头。高福看她衣袂一晃,就随那内侍没入宫中长巷,气得顿脚牙痒,若知谢婉华也要骂她,说不得,他都想加入。

长街寂静,宫灯一盏接一盏铺展入内。领路的内侍步履无声,举止肃然。过了两进门后,那内侍终于止步,欠身一礼:“祁爷今夜先歇于西掖门值房。议策数日,恐劳心神,还请早早安歇,明早再进文华殿议事。”

值房原设为外臣临时驻处,屋舍不大,却打扫得极净,几案笔砚一应俱全,炭盆温热,床铺也新换了褥被帷帐,焚着极轻的沉香。墙上一副挂轴,是宋人小楷,写《贞观政要·纳谏》一节。

进值房之后,所有往来文书皆须经宫中笔贴式递送,未经允准,不得擅出半言半语。明日起所言所议,将列入密档,不得外传,连稿纸亦要严格销毁。

祁韫扫了一眼,便将随身书匣放妥,与那内侍道谢。她嫌三月里屋内仍燃着炭盆,热气沉闷,正执火钳欲将铜盖覆上,就见门口有人徘徊观望。

那人身着五品朝服,墨带束腰,面容清隽,年不过三十,唇边微留一抹整肃短须,一双眼内敛沉稳。举止虽带几分书卷气,却不拘陈式。

他察觉祁韫望来,便笑着前行一步,拱手自报:“户部员外郎韩彧,奉召暂调内廷,协理盐法改革。前些日听闻祁二爷之名,今日一见,果然如传。”

韩彧乃绍统末年进士,原本在两浙转运司挂职,办事稳妥利落,擅理繁务。尤长于章奏笔札,文采亦佳,乃户部中近年少有的实干官。祁韫进宫前做足了功课,已有所了解,立刻温雅颔首还礼。

寒暄几句,祁韫便觉此人谈吐清晰,条理分明,确是干练之才,只是此番入宫事涉机密,不便交浅言深,便也只泛泛闲谈。

她见韩彧间或咳嗽,刚巧京中倒春寒重,夜风吹过时还微微缩肩,显然旧疾未愈,便将覆炭之念收了,反而不着痕迹将炭火拨旺些,宁肯自己热得不耐。

至于其他几人,韩彧道她来得最迟,他们四位皆已安顿,住在相邻几间值房中。见祁韫年纪轻轻,却谈吐从容、举止不俗,他心下暗服:果真是能掀起风浪的人物,不似外头传言夸张。

说话间他试探着提及,可引她与另外几位同僚结识,祁韫只微微一笑,不置可否,举重若轻、进退有度,全无市井气。韩彧原以为商贾出身多半谄媚浮躁,此时反倒愈发敬重。

当晚歇下前,祁韫仍照惯例恶补盐务,案前堆着《盐法辑要》《纲盐旧录》《通漕盐引例册》十数种典籍,眉批手注密密麻麻。事务接踵而至,虽瑟若破例提前三日通告,她仍远未备妥。

她一向能在各类场合侃侃而谈,背后全凭灯下苦读支撑。此次进宫议事皆是盐务老手,袁旭沧不提,连去年新上任的两淮盐运使、以严厉整饬盐弊著称的唐慎,亦为此专程赴京。

皇商乔氏更是盐枭出身,世代盐利为业。就连资历最浅的韩彧,也在地方与中央负责盐案五年有余。若在这些人前露怯失言,不止自毁名声,也失了瑟若的脸面。

她那夜比平常又迟了半个时辰才歇,次日卯时便已茶点毕、赴文华殿待命,合计不过睡了不足两个时辰。自去年十月底以来便未有一日喘息,此刻纵是铁打的人,也觉一阵阵乏意袭来,只能凭着少年意气,勉力支撑。

她原以为自己到得够早,未料文华殿中四人早已齐聚,各据案几,正翻卷细读。晨光未盛,殿内灯火微暗,光线昏黄不定,案上公文摞得如山,墨迹密布成林。她略一打量,因着太困,眼前只觉层层叠叠,书卷仿佛浮动,几次竟恍惚间看不清人貌。

听见脚步声,众人不约而同抬头。

袁旭沧自是此次主事,昨夜四人已互见,只尚未见过祁韫。此刻见她踏入晨光,长身玉立,衣履整肃,步履虽不疾,却透着一股洗炼过的冷峻沉着。

她眉目清隽,眼底却泛着熬夜后的乌青。神情机敏,气息间却分明未得好眠,仍举止从容,不显疲色。这样一个人一出现,便有种无法忽视的存在感,既不讨好人,也不刻意凌人,只自成风度。

袁旭沧心中微哂。他原是最不耐俗务之人,素来言行率性,自认清高孤介,这几年在盐政掣肘中愈发愤世嫉俗。

对这位京中“商贾俊彦”,他听过不少话本子般的传言:说她夜夜流连风月场、笑语盈盈应酬权贵,巧言令色、喜怒不形,仿佛长袖一挥,能令百官俯首。

更有荒唐传言,说她是长公主的心腹密使,甚至私下“出入后宫”、“幽会市井”,与监国殿下情意绵绵。

袁旭沧一向瞧不起这种“靠脸吃饭”的人,原以为祁韫是个油头粉面的市井佞人。如今一见,虽非轻佻之辈,确实有几分风骨,但那双熬红的眼、脚步迟缓的样子,不免叫他冷哼一声:夜夜笙歌,总归是空有皮相、不中用的绣花枕头。

他不言不语,自持身份,只作不见,任她站在门口尴尬。

祁韫立于殿门片刻,目光一扫,便知众人间气氛微妙。昨日尚与她闲话几句的韩彧,此刻也避开目光不作声色;唐慎面无表情,像在看一块摆错位置的石头。

她心中虽未全然明了缘由,却早已习惯这样的迎面冷待,镇定自若地行至空席,落座展卷,丝毫不显怯色。

商场与官场略有不同,原就是只论本事不认资历的所在,祁家的少年英才,自十二三岁起便在刀锋上识人论局。年少人微言轻、旁人冷眼,对祁韫而言早已见惯不怪。

此刻她翻开卷册,笔不离手,如入无人之境,那股从骨子里养成的沉稳气度,反倒叫人无从置喙。

袁旭沧暗自皱眉,竟觉得这人不比想象中轻浮,反而隐隐透出些不好惹的狠劲,不由得拧了拧胡须。唐慎则瞥了她一眼,面无波澜。韩彧心中颇觉不安,替她尴尬之余,也不免暗暗钦佩她的胆识与定力。

唯有那位皇商乔延绪,轻摇执盏,微笑不语。那目光看着祁韫,既似欣赏,又似审度,像是商人看准一匹初入市的好料,也像老猎人盯上一头野性未驯的小兽。那份笃定、玩味与心机,藏得极深,却又好似不加掩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5章 靠脸吃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