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72章 情丝

繁露春秋 第72章 情丝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21 09:35:11 来源:文学城

二人就此扎入那天灯阁万千灯海之中。

祁韫目光沉稳锐利,只看不动手,走马观花般掠过极快。郑复年却是东张西望,左冲右突,一会儿扯下灯谜细看,一会儿与猜谜的女子说笑打趣,神出鬼没,却始终绕着祁韫不离三步,活像只粘人的狐儿。

祁韫行得快,自有盘算。她断定瑟若知她要寻,设谜必是存心藏匿,不会选华丽精巧之灯,反倒可能故意取丑、取怪、取素。

因而她看的不是灯形,而是灯下笺纸与缀绳的搭配,这才是瑟若最不肯放松的地方。她素来心高眼严,用物必雅,纸须光润如脂,绳须不俗,哪怕藏于万灯之中,也藏不住那一点风骨。

时间紧迫,一个时辰扫过全阁已属勉强,祁韫不敢分神,只以目光如电飞掠,偶有取下,也不过几盏纸色绢色尚可、字未展开前便隐隐透出几分章法讲究的,一一摊开,却都非瑟若笔迹,更无大内印鉴,显是京中才女所出,终不对路。

眼看一个时辰将尽,且再过三刻便要列队入宫,纵是祁韫也有些焦躁。她正欲强迫自己静下心来,从头推演瑟若可能的布置手法,忽见郑复年在灯海彼端遥遥招手,咧嘴笑得像平地捡了钱,指间夹着一卷小笺,笺尾垂着一截粗砺麻绳。

祁韫心头一沉,隐觉不妙,面色微变,快步上前。郑复年却笑容得意,扬声道:“咱的洋美人儿保住喽!”说罢,还故作姿态将那笺凑到鼻尖欲嗅,惹得祁韫冷脸一把夺去,他却也不恼,只遗憾地瘪了瘪嘴。

祁韫展开那笺时,指尖竟有些无法自控的发抖,既是急切,更是压不下心头翻涌的怒意。方才见纸落在郑复年手中,她便已生出不由分说的反感与排斥,若真是瑟若所书,旁人怎配碰上一指?

待将那笺展开,祁韫的心彻底沉了下去,果然是瑟若的字。

此笺不过是大内无分贵贱皆常用的“细雪笺”,纸性温润、澄净不滞,民间亦不难得。偏偏配了根粗麻绳,挂于灯下,又藏在阴影深处,远远望去几乎与市井俗灯无异,难怪她方才一眼漏过。

至于那盏灯,竟是一只眉眼滑稽的猴儿灯,手舞足蹈,活像在打趣讥笑她……

郑复年却不管她神色如何阴沉,笑嘻嘻跑到不远处一名内侍跟前,抖着眉毛问:“寻着长公主殿下的笺,该怎么领赏啊?”

那内侍肥头圆耳,神态倨傲,慢条斯理地吊着嗓子道:“什么笺?拿来瞧瞧。”

祁韫静立原地,面如寒石。郑复年伸手想取笺,却被她冷冷一避,转而两步上前,将笺亲手递至内侍案前。

那内侍斜瞥一眼,认出确有御前印鉴,便点头道:“是殿下所出无疑。找着不算,猜中才算。二位请移步万岁棚,当面解答灯谜。”

“乖乖!”郑复年惊讶道,“当面解谜?哎,祁二,这个风头你去出吧,灯谜我看了,解不出啊!”

祁韫垂眸将那笺纸再看一眼,反手收入掌心,衣袂微振,转身向万岁棚走去。

彼时林璠、瑟若正与阁臣与六部尚书闲坐灯棚中,笑语温和。众位大臣或俯案拟诗,笔走龙蛇写元宵颂圣之词;或执谜品评,三两成组笑谈灯下风雅;更有者举盏邀饮,对联唱和,席间文墨飘香,尽是太平气象。

就连平日针锋相对的几人此时也笑语融融,往昔动辄拍案而起的王崐,竟与礼部尚书胡叡共执一卷诗谜,低声辩韵押字,眉开眼笑;兵部尚书鄢世绥更是亲自为首辅王敬修研墨展纸,极尽恭敬。

因礼部人手紧缺,被临时抽调自鸿胪寺的梁珣则长身玉立,温雅得体地穿梭席间,每收一份贺诗,便拈词巧赞,语带机锋,引得众人连声称妙,其乐融融。

郑复年向值守内侍说明来意,内侍便引二人入内,高声通传道:“郑复年、祁韫二人,寻得监国殿下所出灯谜,愿当面解答。”

瑟若转过头,目光淡淡掠过祁韫伏地叩拜的身影。那身黛灰貂氅低敛不耀,玄青烟蓝袍沉静如夜,却与星河同辉。她素日并不喜这等繁缛打扮,今夜倒是难得用了心。

瑟若唇角浮起一抹君王得见良才时的得体从容笑意,林璠则接口笑道:“就知祁卿手段百出,不过朕与皇姐所设灯谜,其余五条皆已有人寻得,只差你这一则。”

祁韫微抬身,仍垂首不敢仰视,恭声答道:“陛下谬赞,草民惶恐,此谜实由郑爷所寻。”

“哦?”林璠略显诧异,“赏赐归答者非寻者,你二人,谁来解?”

“禀万岁,在下愚钝,虽得其笺,却解不出。”郑复年立于御前,神色却不见拘束,显然并非初见龙颜,语里还带着笑,“这一百两银子的彩头,祁二爷是志在必得了。”

祁韫自郑复年现身起便心有疑,至此还有何不明白?引局设激,诱她主动发难下赌,再借她对瑟若心意的珍视与了解反其道而行,一环套一环,步步为营,玩得一手“大巧若拙”,她的对手哪里是区区郑复年,分明就是瑟若本人!

闻言,祁韫微微抬眸望向瑟若,见她神情澄澈,不起波澜,唇边却挂着一丝隐约笑意,仿佛在说:你不肯动情,那我便设一局让你破防;你守得再稳,也逃不出我这一盏灯火。

依例,由内侍宣读瑟若灯谜谜面,是一首七言:

“十二画楼月浸霞 ,星桥暗度梅梢谢。铁笔银钩勒岁华 ,烛龙衔照千年瓦。两幺捻碎鲛绡薄 ,夜剪春云千万缕。浮沤三点落灯花 ,东风散作鱼龙舞。”

就算不看谜底,此诗应元宵而作,情景交融,意境清远,词情兼美。

众臣闻罢,皆作沉吟,唯祁韫一笑,揭开谜底:“禀殿下,此谜解作‘青史’二字。”

即使是瑟若也眉心微蹙,看不出喜怒,只淡淡地说:“何以解得?”

祁韫从容不迫,缓缓开口:“此诗为拆字谜,每句上联拆字,下联附为解意。首句‘十二月’,可拆为‘青’,梅花谢后,翠叶新生,皆是青色之象。”

“次句‘铁笔银钩’正是‘史’字,岁月如笔,描摹霜华,烛龙望照,千年瓦存。”

“而末尾‘两幺’合为‘丝’,正如春云千缕。灯花蜷曲,上浮三点,恰是‘心’字,鱼龙虽歇,心影永驻。”

她默默又望瑟若神情一眼,唇角笑意越发笃定:“丝、心二字,看似无关,实则正与‘青史’相合。正如史书所载,虽一笔一划似轻如丝,但一心一意,能成永世之业,铭刻于史,百世流芳。”

祁韫一番解说罢,众臣未有表示,围观的百姓早已欢声雷动,皆赞此人年轻不凡,才思敏捷,言语风雅。

瑟若却是暗地银牙咬碎,只因此谜的谜底,压根不是什么“青史”,而是“情丝”!祁韫分明已将拆字解出,为“青”、“丝”、“心”三字,青心组合,不就是“情丝”?

她本欲借此设局,要祁韫亲口吐出“情丝”二字,哪知漏算一着,颔联并无藏字之意,只为引人入歧、故布迷阵,却被祁韫硬生生从笔画意象中扯出一个“史”字!

什么“史书所载,虽一笔一划似轻如丝,但一心一意,能成永世之业”,分明是以辞饰情,强解成章!

可事已至此,瑟若无法揭晓真正的谜底,那便成了自己吐露“情丝”。更何况她兵行险招,正因上元节素来风雅兼俗,灯谜多涉儿女情长,便是朝臣听出也不会生疑。祁韫此说,正是替她掩去私情,护她体面周全,不叫旁人窥破心迹。

好,好你个祁辉山,我设此天罗地网,竟能叫你寻着缝儿,绝处逢生,反将一军!

瑟若心中冷笑,面上却甚是温婉:“果然答中,赏。”

祁韫躬身谢恩,自内侍手中接过彩盘,起身退下前极快地望了瑟若一眼。

那目光似一个久违的问候,一句狡黠的应答,更是一声温柔的告饶。瞧得瑟若心上也是一软,被那目光之“丝”勾住一瞬,立刻强自按住,化为暗暗冷哼:求饶?岂能容你这般轻巧就过了关?

祁韫心里确实在苦笑:瑟若啊,你可知这一百两银子,便换走了我一座茶庄!钱财都不要紧,若能使你展颜,我输百万亦不妨,何必当众行险,惹人非议,叫我勉强圆谎才能兜底?

按例,御前应谜者可和韵一首,悬挂于万岁棚侧的灯阁之中,非为强制,聊作雅趣。内侍殷勤相劝,郑复年却笑嘻嘻地抬头看天,嘴里念叨着什么“洋美人儿”。

祁韫懒得理他,执笔挥洒,一气呵成,双手呈上笺纸,由内侍悬挂灯上,自己却已飘然转身离去。

瑟若装作与人谈笑,目光却无一刻不绕着祁韫而动。她俯身拂纸、拈笔浸墨,动作优雅从容,眉目低垂间自有一派端肃风仪,却叫人越看越气,恨不得三步并作两步走下御座,揪住她这副正人君子的画皮撕个粉碎。

可终究还是无可奈何地承认,在万千灯火辉映下,那道身影清冷如雪,孤绝如山,偏又隐忍沉稳,负重前行,令人心折。

瑟若望着她,心中忽生柔意。她竟很想走上前去,执起她的手,温声告诉她:吾道不孤,只愿你信我、知我,终肯应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