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62章 金子郎君

繁露春秋 第62章 金子郎君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9:09:53 来源:文学城

这晚祁韫仍宿在书房,次日天未亮便离开。书房另有小门通往走廊,走时并未惊动晚意。她醒来时,祁韫早已不见。

晚意自然明白,祁元白病重,祁韫作为宗家公子,能为她的生辰回独幽馆,已是旁人眼中的荒唐放纵、不孝之举,自不会久留。但她更明白,即便没有祁元白,这人心已不在她这里,日后,也只会是见一面少一面了。

十一月转瞬即逝,至下旬,祁元白病情已稳,虽仍需静养,也只能每日理事一两个时辰。他未明言,却已着手将北地谦豫堂事务分予祁韫、祁承澜与祁承涛三人。

这本是祁家“只以利系,不讲情争”的家法,众人早有预料,只待时机。

祁韫虽事务繁重,却并不放在心上。即便与祁承澜、祁承涛逐一对垒,她也游刃有余。更何况,站在祁承涛的立场,根本无力承受两面夹击,唯有择一结盟,自然是选祁韫。

况且祁韫端午献策横空出世、“盐底百骏”一鸣惊人,得王令佐青眼,早成京畿商圈的传奇人物。又有传言她与皇室有关,这等滔天声势,祁承澜在京十年都望尘莫及,更叫他恨不能拔刀剐她。三人分合缠斗,诸般事端,不必细说。

十二月初,北风如刀,雪落未融,京中街市却愈发热闹。大小商铺早起开张,米盐布匹、绸缎首饰,年节所需,皆要趁雪前备足。南货北运的车队连夜进京,驮铃声不断,掌柜账房连日不歇,几乎要将灯油烧干。市井间人声鼎沸,叫卖吆喝声掺着爆竹烟火,竟似先一步迎了新年。

生意越大,人情越繁。京中大商人早早便列好礼单,分送给往来官府的司吏笔帖、盐课关税的差头、巡街冷衙的都头小吏,皆要送得周全,哪怕是一包南糖、一匹蜀锦,也讲究时令得体、包装精巧。

对新老客户、行中同盟,则或送年礼、或设小宴,地点不是酒楼雅间,便是自家后宅,灯火通明,谈笑风生。

至于自家伙计、账房、车夫脚力,也要各备赏钱与衣料,称一声“年终犒赏”,实则是收心稳人,叫他们到了年下也不敢懈怠半分。人情打点妥帖,铺子方能过得个红火安稳年。

往年祁韫早习惯了年末的忙碌,今年却更胜以往,只因身为宗子,不得不替祁元白多担些人情应酬的差事。

这原是祁韬清静读书不必理会的,往年多由祁承澜分担。如今尽落到祁韫身上,祁承澜越发记恨,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背地里咒骂泄愤,日日应酬醉归,有时甚至在家中当众骂街。祁韫几次听见,只觉好笑,在强者眼中,这等怨毒反倒是种别样的肯定。

虽如此,她终究不是三头六臂,一日也只有十二个时辰,实在只能一人掰作三人用。连着十余日,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不到,好在多年见惯大场面,忙起来常如此,倒也撑得住,处事依然分毫不差。

像祁家这样的京城大户,家主之妻与宗子媳妇虽不理市面,却须出入各家夫人圈中,代祁家维系体面与情分。逢年节寿辰,或有子弟婚娶升迁,皆由她们出面送礼、走动、赴席,不得失礼分毫。此等应酬虽不涉银钱,却尤为吃力,稍有怠慢,便是自损门风。

今年因谢婉华已有近七月身孕,正值行动不便、腰酸背痛、难以安眠之时,便不再外出应酬,由俞夫人带着祁承澜、祁承涛的妻子四处走动,她则在家分担打点礼物、撰写书帖的杂务,虽不出门,却也调度如常。

祁韫心疼她,每日再忙也要抽出一个时辰去祁韬书房,三人对坐:祁韬温书,谢婉华理事,祁韫擅书,便代她抄写往来帖札。

这日晚间仍如常在书房,谢婉华身子愈发沉重,腰酸腹胀,坐久便觉气闷,丫鬟们贴身伺候也无济于事。祁韫便劝她放下事务,口述由她来写或分派礼单,故坐得离嫂嫂近些,正好靠着炭火。

祁韫向来不畏寒,平日从不坐得离炭火这样近,此时反倒觉熏得难受,没一会儿便又热又困。谢婉华连珠炮似地说着话,她起初还能跟上,渐渐却笔握在手里不听使唤,眼皮也沉得抬不起来,自己却还不知,仍照着她的话慢慢听写。

谢婉华和丫鬟们见了,都觉平日稳重能干、神通广大的二爷原来也会困倦打盹,忍不住新鲜又好笑。谢婉华更觉她这模样倒像个真正的年轻人,可爱极了,自己身上的不适都轻了几分。

正琢磨着寻个法子逗她一逗,高福如常进来递信。谢婉华坏笑着连连招手要过来,像做贼似地拆开,取出名帖,也不细看,便悄悄将祁韫手中原本空白的一张换了过来,口中仍装模作样地分派礼单。

祁韫迷迷瞪瞪正要落笔,却隐约觉得不对,强撑着定睛一看,哪里是什么礼单惯用的红纸,分明是写好字的名帖,再一瞧上头字迹,登时惊怒交加——竟是瑟若写给她的!

若非及早发现,她手里的笔已要落个墨点在上面,而一直手拿红纸摸了一掌的红,已将那素雅幽香、兰竹暗纹的笺纸蹭上了印痕。

风雅之人向来爱惜用物,祁韫亦不例外,何况这是瑟若的东西!她登时冷脸抬头,却见谢婉华笑得前仰后合,丫鬟们也都背过身去憋笑,只得又气又笑,心道:好吧,嫂嫂不难受了,也算我没白出这一回丑。

她面上却仍板着脸找借口:“今日实在困了,嫂嫂自个儿接着做吧。”其实是想快些回房细读瑟若的信,生怕在谢婉华面前露了馅。

被捉弄的佯怒拂袖而去,高福却还在原地顿脚捧腹没走,谢婉华招手唤他上前,居然一眼看穿祁韫的心思,眯眼低声笑道:“这可不寻常,什么人写的东西,竟叫她宝贝成这样?”

“二爷的心上人是金子,自然是金子写的咯。”高福一向对长公主不大服气,故意话说得模糊,却又刻意搅得满屋迷雾。

谢婉华撇嘴笑道:“就你忠心,就你鬼精!”可因屋里人多,不便细问高福那“金子”是哪家郎君,只得摆摆手放他出去,心中却是又喜又忧:辉山这个样子,怎么跟人家相处呀……

瑟若的信却写得极简,不过是问祁韫十二月初十是否得闲,于玉霁楼小聚,她设席还东。今日初五,邀得不早不晚,既不让人仓促,也不显急切,正是她一贯的风致。

祁韫忍不住嘴角微扬,只觉这两月来千头万绪,经手字纸成千上万,皆不及这薄薄一页来得入心。偏又不小心将它染了红印,赶紧取棉帕沾水细细吸拭,折腾半天方才略得补救,仍觉可惜。更愁这次见罢,日后还有何由再见?只得强按心思,随手挑了一件事务处理。

这一顿还席背后却大有来头。瑟若出行向不避着林璠,上回独见祁韫也如此。当时林璠笑道祁卿立了大功,该好生嘉奖,心中却想着:皇姐为他伤心,如今他回来了,若能见上一面,不再伤心,自是好事。

他只有九岁,却也看得出,那份伤心绝非对忠臣良将的惜怜,更像是若徽止生病难受,他恨不能替她受罪一般的心疼。

那日瑟若回宫,笑意满面,还破天荒积了食,竟未呕吐,只说困了要早些睡,次日便神采奕奕。初时宫人惊惶要传太医,及至察觉她竟未发胃疾,如释重负之外,更视为天降奇迹。至此林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他虽年幼,毕竟是天子,心里总觉得天下都是他和皇姐的,这人能让皇姐高兴,自然该留着。至于祁韫不过四民之末,与监国长公主间的天壤之别,他一时还未细想。

瑟若还席,其实也一样的心思。她喜欢见她,喜欢看她字纸、听她说话,更喜欢那相处时久违的轻松与喜悦——那便见。二人不过君子之交,她又未沉溺无度,谁敢置喙?至于身份之别、世情流言,她经历的事情多了,倒觉总有应对之法,反不放在心上。

不过,不到一月皇姐便又要出宫,林璠又好笑又有些不满,总觉有旁人把姐姐抢走了。心念一转,就找理由道:“朕也想知道祁卿使的什么神通,哄得皇姐展颜开怀。”要瑟若带他一同去。

瑟若倒也不介意带他,却一向不惯他随意提要求,总得以一事作交换,想了一想,说:“那便设三十步靶、三力弓,你若能十发七中,便可去。”

林璠在骑射上颇具天赋,小小年纪已能稳稳命中二十五步靶。二力弓对他而言已觉轻飘,日常所用,乃一张重于二力而未满三力的石藏金纹角弓,宫中微带调侃地称作“二石半弓”。瑟若一下子在臂力和射距上都设难,十发七中的标准却未放松,林璠憋着一股气要去看祁韫如何耍把戏,自信应了。

天下小雪,射场泥泞,宫人提前将靶距丈量妥当,另寻一张三力雕螭弓递上。林璠换了骑射服,亲自紧了腰带,又活动了下肩膀与腕肘,深吸一口气,搭箭开弓,一发射去。

第一箭稍偏,遗憾落靶。林璠不急不躁,稳住心神再射。至第七箭时,已是三中三落,这一箭若再失,便功亏一篑。

他不禁心跳如擂,血脉贲张。偏不巧,此时雪势渐密,扰乱视线,好在未起风。林璠深吸一口气,自我激励:十二月上旬一过,便是祀天、宴百官、授诏文、书春帖,琐碎繁重,若不趁此出宫,便再无闲暇!

念及此,胆气陡生。他左脚微踏用力,身形前倾,右臂绷紧,目如鹰隼定靶,劲发如霆,放箭如飞,只听“啄”然一声,正中靶心!

瑟若自始至终微笑静观,至此率先鼓掌。射场内外宫人随即欢呼雷动,掌声如潮。

林璠兴奋得小脸通红,一鼓作气连发三箭,皆中靶心,于是高高兴兴与皇姐出宫吃涮锅子。这本也是两人年节前的小约定,每年必在宫中事忙之前共食一席,今年不过移至宫外,倒添了几分新鲜意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