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55章 湘弦

繁露春秋 第55章 湘弦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04 09:32:50 来源:文学城

至九月初六,祁韫失踪整一月,众人皆知,她生还的希望已近无。

云栊、流昭不知如何向独幽馆众人启口,只托词留宿江南祁家,给晚意写信一拖再拖。沈陵早已归家,却日日守在门口盼衙役回音。承淙起初几日还总骂祁韫不和大伙儿一起行动遭报应,如今却连日颓丧,足不出户,避不见人。

承涟最知她志业所托,心痛难言。念及祁韫曾托付“三十日无音则寄匣为据”,只得照办。随信另附一函,仅寥寥数语:

“辉山一志,已竟所愿,非迫于命,亦非逐于势。素愿如此,并无遗憾。望阁下勿以为念,珍重时节,清宁自处。九重无忧,四海晏然,伏惟珍摄,愿安。”

信和匣寄到戚宴之手中,依规是要拆看的,她却思忖良久,并未打开银匣,只开了承涟的信检视无异状,便原样呈至宫中。

瑟若屏退左右,默默开了匣,果然是一枚嵌银青玉的青鸾特使令牌,压着一封绝笔。

秋意渐深,宫中石阶遍洒金黄,银杏落叶轻旋风中。斜阳从飞檐漏下,偶有微风穿廊过柱,带起残叶数枚,在玉阶边簌簌低响。

瑟若先取承涟所寄之信细读,见“素愿如此,并无遗憾”八字,心头顿如刀绞,隐隐泛起泪意。

她的兄弟果然像她,不怨不愤,不怪我这个监国者以一句命令将其推向刀山火海,反倒替亡者复言夙志已成,劝始作俑者宽怀保重。

若非效命于我,她本可春风暖照,与如此知己亲朋细水长流,优游卒岁。何至为我碎玉沉江,一役而殁……

她静坐深缓了许久,才轻轻拈起祁韫本人写的匣中信。

“臣不德,负累所托。承殿下昔日一诺,许功成之日同席而食,此恩尚未践偿,竟成虚负,愧悔难言。”

“臣之言邀宴,并非忘形轻慢,实因数度偶见殿下低眉掩腹,知是积疾未解。此病多由旧郁,药石之外,尤赖心境调和。臣所谋微末,不过乞殿下于万务纷繁之间,得片刻清宁,从容对席,不因疾扰,不为心忧。”

“若此一役能博殿下片霁色、寸闲安,臣之所志已足。”

“自此山水有别,尘梦难追,望殿下珍摄光阴,随时晴好,饮膳有节,岁月无惊。若偶忆及臣,便拣一日风轻,细嚼慢饮,莫负人间好味。”

“浮生倥偬,错落有时;负君知己,唯愿风月长存。”

“谨此奉书,伏惟珍重。”

“祁韫顿首。”

林璠在澄心殿听完今日习讲,方送了师傅出门,就见瑟若一人行来,不经通传,无人相随,宛如风中一枝瘦柳,轻摇欲坠,却又无声飘忽向前。

她神情恬淡如常,看不出喜怒,然满身却透着一种叫人心寒的寂静。目光恍惚,如梦行云水之上,似乎心魂不在其身。

林璠心中大惊,面上却稳得住,并不问她一句,只低声遣退左右,牵着她手至内室。终于四下无人,拉着瑟若坐下。

瑟若这才似从长梦中惊醒,缓缓环顾四周,竟不知何时行至澄心殿。待视线落到林璠身上,见他望着自己,不发一语,却无一刻不在关怀她究竟怎么了。

她笑笑,拂一拂林璠鬓角落下的一缕碎发,语气温软如初春风雨:“我就是……想来看看你。”

她神色越是平静,越显悲意滔天,暗涌于心,无处发作。林璠只觉心中钝痛,勉强轻缓叹息一声,鼓起勇气,一把将姐姐抱在怀里。

瑟若没动,过了好久才迟疑地回抱他。

天家骨血,宗室风仪,素来少有如此亲昵之举。便是寒门百姓、士族子弟,也难得坦然拥抱亲人。

瑟若动作生涩僵硬,林璠小小年纪却沉稳有力,只觉怀中之人轻得近乎虚无,仿佛抱着的不是姐姐,而只是一缕幽魂,是她残余的意志,更是她用生命托起的社稷与天下。

他心中顿时悲愤翻滚,疼惜、怨怼、自责、怅恨,如潮拍岸,无处宣泄。

姐弟俩就这么难得温情地静静抱了一会儿,在这傍晚金碧流光的宫殿深处。

瑟若终于落下泪来,抬眼环顾殿中金漆如星,只觉如处黎明昏昧,正眼睁睁看着残月陨落四野。却又分明感受着怀中孩童尚未长成的脊骨,鲜活而滚烫的呼吸。

她这辈子,她的一切,都给了这孩子,这殿宇,这国家,这江山!

山河依旧,她一生唯一想坐下来一起吃顿饭的人,却已不在了。

她不敢言值不值,自己又肯不肯……是非得失,早难轻断,俱付无言,只好用尽全力,系此一隅光景。

……………………

祁韫一行八月下旬自南昌出发,经九江、长江、运河北上,九月底方返京畿。

这日潇潇细雨,檐溜如丝,雁声断续自西北传来,云气低垂,将天穹压得沉沉如盖。祁韫勒马缓走,望长街如墨,忽觉万里归途,竟似梦中回首,不知何人共语。

德胜门封存修缮未了,三人只好自齐化门进京,却恰如三月清明时节那日,依旧往罗浮寺去。

祁韫心知,在见到瑟若之前,自己都算不得真正脱险。若回祁宅或独幽馆,势必惊动幕后之人,稍有不慎,便将晚意与兄嫂白白牵连。唯有置身皇权庇荫,方可使敌不敢轻动,暂保无虞。

这一月来,祁韫、连玦、狗富三人越发默契,庙堂之谋、江湖之智、市井之巧皆备,不声不响地绕开了所有耳目关隘,竟一路顺遂,未遭半点风浪。

三人行至罗浮寺,问询是否有空禅房可暂居。

京中庙观多有皇家背景,罗浮寺亦不例外,然住持湛如禅师却平易慈和,常备数间清净禅房,供人礼佛清修。

其居向来不问来历,不拘门第,所收斋供随缘,惟喜与谈玄解义、诗礼自持之士结缘,故制琴名家张溪云便常年栖居于此,与湛如禅师结为至交。

所幸尚有两间空房,接引的青年僧人与祁韫略谈,见这位“谢爷”气韵清远、举止温雅、言辞有度,便欣然领至禅院安置,言语间颇多敬意。

次日,西四福昌裱画铺来了一名年轻汉子,放下一幅新作,言是“燕七爷”所托,裱好留存,数日后自取,说罢转身便走。

福昌原是青鸾司暗桩,经手纸墨多为密报暗语,真正的书画反倒稀罕。况且“燕七”乃戚宴之化名,能借此传信者屈指可数。

掌柜一眼看出那汉子是个武人,且对画裱与否毫无在意,便知其中有异,不敢怠慢,立刻送入宫中呈与戚宴之。

戚宴之展开一看,只觉莫名其妙,心中隐隐不安,却不敢擅断,只得于日暮后夹在一叠奏事中,勉强带去交与瑟若。

瑟若初看也仍如常,却捏着那画许久不放,终于轻轻笑了。

那笑容中有欢喜,有释然,有不敢轻信、唯恐再度失望的犹疑,更像风过落英,青叶初萌,断枝重生。

此画仿自仇英《虞舜纯孝图》,无一字落款,山水渺远,两雁双飞,舜耕于野,几乎原样照搬,唯右下角白象处换作一抚琴高士,亦取自仇英《高山流水图》,正是伯牙。

原应执锄的舜,怀中所抱却是一张古琴,非今日常见七弦,而是上古五弦,分明典出“昔日舜弹五弦之琴,作《南风》之诗: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舜与伯牙并置,意即一句:“熏风不作,流水何兴。”正是罗浮寺初见时,祁韫对瑟若说的第一句话。

她没死……她回来了。

如此颇费周折,自是出于谨慎。遭此生死大劫,祁韫已不能信任何人,包括居中传话的戚宴之,唯独信她。而初遇之日,戚宴之并不在旁,如此细节未必知晓。

瑟若越看越想笑,竟懒得遮掩,心中暗道:祁卿啊祁卿,你还真是“藏巧颇多”。字写得好也便罢了,偏又不似馆阁体那般叫人厌烦,读来赏心悦目,权作调剂;画也算有法,笔力虽逊于字,却也不俗,只是全仗古人设色构图,真本事几何,未可知也。若非我困于俗务,这些年静下心来练上几笔,未必就输你了!

戚宴之就见瑟若松松地将画卷起,背在身后一笑,转身往书房走去,步履十分轻盈。

她随瑟若六年,如此情态见所未见,慌忙跟着她向书房走时,只觉天崩地裂,山海倒流。

待追到书房,瑟若已挥毫落款,正轻轻吹干墨迹,眯眼抿唇地将画递来,笑意狡黠:“今晚连夜裱了,明早送到罗浮寺,问问可有新禅客入住,姓……”

她笑意更深,似赌非赌,几乎胸有成竹:“不是姓沈,便是姓谢。”

瑟若算得极准,祁韫身边可托之人寥寥,唯沈家一品公侯、谢氏苏州名门,族望赫赫,最便假其名,旁人不敢妄动。

戚宴之将那句落款接过来一看,是一句:“幽期久杳,湘弦徒咽。”

她虽文武兼资,终究长于政务,于这等风雅之事既无天赋,亦乏闲情,更不识其渊源,心中一团迷雾,唯有那股莫名的不安愈缠愈紧,却又无法违命,只得默默卷起画,一言不发,转身去办。

给大家翻译一下两封书信:

承涟信:辉山一志,已竟所愿,非迫于命,亦非逐于势。素愿如此,并无遗憾。望阁下勿以为念,珍重时节,清宁自处。九重无忧,四海晏然,伏惟珍摄,愿安。

译文:辉山的目标已经达成,并非命运逼迫,也非为了争名逐利。她一直以来的心愿不过如此,已没有遗憾。希望阁下不要在意此事,照顾好自己。祝愿九重宫殿中人安然无忧,天下太平,一切都好。

注:承涟这封信妙在尺度把握,“看透不说透”,“九重无忧,四海晏然”这种颂圣词,已经说明他知道收信人是殿下而非阁下。

…………………………

祁韫绝笔情书:

臣不德,负累所托。承殿下昔日一诺,许功成之日同席而食,此恩尚未践偿,竟成虚负,愧悔难言。

臣之言邀宴,并非忘形轻慢,实因数度偶见殿下低眉掩腹,知是积疾未解。此病多由旧郁,药石之外,尤赖心境调和。臣所谋微末,不过乞殿下于万务纷繁之间,得片刻清宁,从容对席,不因疾扰,不为心忧。

若此一役能博殿下片霁色、寸闲安,臣之所志已足。

自此山水有别,尘梦难追,望殿下珍摄光阴,随时晴好,饮膳有节,岁月无惊。若偶忆及臣,便拣一日风轻,细嚼慢饮,莫负人间好味。

浮生倥偬,错落有时;负君知己,唯愿风月长存。

译文:

臣无能,辜负了殿下嘱托。当日得您许诺大功告成之日和臣一同吃顿饭,这份恩情臣无法实现了,竟连这件事也成了虚负,实在愧疚无比。

臣当日说请您吃饭,并不是得意忘形,是因之前见过几面,见您几次皱眉按住腹部,知您必是有多年胃疾。这个病大多是长久抑郁导致,单吃药没用,还需要心情好。臣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不过希望您在万物纷繁之中能有片刻开心,舒服地吃顿饭,不被疾病困扰,心中也不再忧郁。

如果这次大战能给您带来片刻微笑、一寸闲暇,臣的愿望便已实现。

从此以后,臣和您山水远隔,前尘旧梦,再难追回。希望殿下珍惜时光,好好吃饭,余下岁月无惊无惧。如果偶尔想起臣,那就选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吃顿好的,别辜负了人世间还有美食啊。

浮生短暂,终有一死。我辜负您的知己之情,只好遥祝您一切美好长存。

注:

这是祁韫去纪家匪窝前抱着掉脑袋心态写的,其实倒没真觉得自己会死,只是想着如果万一死了,该跟心爱的殿下说什么。最后想想,就把实话说了吧,还真有点担心刚结盟就要瑟若陪她吃饭,显得轻浮油腻,解释一下也好。

“山水有别,尘梦难追”就是“我死了”的婉转说法。她其实没真觉得瑟若会有多在乎她生死,不然太自恋了。所以用了有点幽默但更多是掩盖不住的深情的口吻,轻量化处理了“死亡”这种沉痛话题:我死了也不是图你惦记,万一的万一想起我了,就好好吃顿饭吧。

同时,这封信绝对是越界骚操作,因为对于古人来说,关心身体和饮食起居本就是非常亲密的家人朋友才能做的,没有一个“臣”敢这样对瑟若关心。韫子也是死前豁出去了,这也符合她一贯大胆走钢丝的性格。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5章 湘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