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196章 殊途

繁露春秋 第196章 殊途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8:46:10 来源:文学城

战事终于爆发,就像一只悬在头顶许久的弓弦猛然断开。

次日一早,晚意醒来,只觉整座宅子透着莫名的慌乱与压抑。往日仆从行走起居虽不算严整,此时却明显带着不安与匆促,几人聚在廊下低声议论,见她出来,便立刻噤了声。

高福迎上来,将情形一说,晚意只觉耳边“嗡”的一声,脑子一时空了。

她下意识脱口而出:“宁将军……”声音发颤,才想起更远处的祁韫、承淙、流昭等人。

这一瞬,她才真正明白,所谓“战争”,不止是边报连传、兵戈突至,而是离乱近在眼前。

祁宅偌大,如今真正能主事的,不过大掌柜杜和甫一个。他倒沉得住气,立刻主动来寻她,说道:“娘子,我知你父母住在安岭村,虽离城不远,但正好在敌骑南下路线上。战起之后,锦州定会‘坚壁清野’,届时李将军恐怕要烧村毁囤,百姓入城避难便晚了。今日尚未下封城令,是最后的机会。”

晚意怔怔站着,一时间竟连话都说不出来,只觉胸口堵得发紧,像有什么卡在那里,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高福见状连忙扶住她,低声劝道:“晚姐儿别慌,咱们见机早,去得快,一定接得回人。”

他语气稳,比她镇定得多,毕竟跟着祁韫,什么三灾八难、大惊大险都受过了……

正匆忙打点车辆准备出城接人,门外忽来了十余军士,说是奉李钧宁之令,特来驻守祁宅相护。

高福一眼认出,其中多是李钧宁近身亲卫,皆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不仅武艺高强、配合默契,更是战场上可为主将挡刀挡箭、必要时赴死的人物。

将这几个人拨来专为护祁宅,其实也就护晚意一人。高福是灵透人,看了昨日那场“骑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可晚意见了这几人,反倒怔住了。她还挂念着昨日李钧宁一言未发、撂下她便走,一夜都带着点“我又被抛下了”的失落。但此刻见那人在战事初起百忙之中,竟不忘派人来护她这等微贱女子,心头一热,险些落下泪来。

为首的军士霍云嶂说:“我听诸位商议着出城接人,怎么一回事?”听罢来龙去脉,他干脆利落一点头:“我带人去接,你们都不动。娘子可有信物?”

晚意一面以帕拭泪,一面取了一方自己常戴的玉镯:“这个他们应该认得。”

向家人本也在收拾细软,打算进城投奔“出息了”的闺女,见一伙官兵亲自来接,更加确信她如今嫁的定是军中要员。一路不住点头哈腰,进了祁宅后,乡下习气却也带进来。

晚意的父亲向老头素来贪杯,一见宅中气派非凡,便嘴里称奇,脚下就想四处乱逛,打量古玩器物、房屋布局,东摸西探。母亲和嫂嫂进了她房中,看那一件件金丝香木、江南刺绣,眼神都有些躲闪,坐也坐不安稳,只有牛宝上蹿下跳。

晚意看着这一出,心中百味杂陈,只得强撑着安顿他们住下,不再细提。

李钧宁那边却是万般紧迫。敌军已近,边堡失守,锦州北面形同门户洞开。

她连夜召开军议,将原有守备兵分三道,内线布于城门与街巷要口,外线设拒马、鹿角与壕沟,辅以城头火箭与滚石备战。北城墙脆弱处另增重兵,筹备火器架台。老弱百姓遣散避祸,青壮入役为夫,轮番搬运粮草、筑墙补垛。

锦州本城由知府刘晋清坐镇,筹饷安民倒是手段不差。他一边协调城内后勤,一边催粮催水催药材,还令坊间铺户预备粮砖、油饼与净水袋以应久守之需。医户、铁铺、巷口杂役皆有令在身,兵事未至,百业先动。

至于那批火器,事出仓促,祁韫干脆未返锦州,只托青鸾司暗桩捎来一封信,言明高嵘要那首批五百杆轻便骑兵火枪,若李钧宁允准,不必复信。

李钧宁知此役关键不在大胜,而在守住、稳住、不退一步。这批火器留在城中,也只是锦上添花,若交给高嵘可起奇兵之效,当然同意。

祁韫一行此时已兵分两路,她带顾晏清由西南绕行,半路接应火器入境。承淙与流昭则接到承涟来信,言家中筹措军粮将于数日内入义州。他二人便改道北上,借韩定远手下军官护粮入营,亲自交付李铖安,以防节外生枝。

韩定远本人则带几个好手跟着祁韫,避免他们这一队只有江湖人,于兵法不熟,临战判断失误,反而坏事。

一行人往西南接应军火,战乱初起,沿途却早已乱成一锅粥。逃兵混杂、山匪借机劫道,民众扶老携幼仓皇南奔,路上鸡鸣狗盗、饿殍载途,州县兵差亦各顾性命,调令未至,便纷纷弃岗逃散。

祁韫十六人几乎昼夜兼程、贴野隐行,才得以抵达广宁南郊,火器自京南密库由暗线押出,在此与祁韫接应交割。

马兵用鸟铳共五百支,配套弹药、器械工具分列,另有四门轻型弗朗机炮。车后另载护炮与操作军士、车夫驭手十四人,加上本已同行的十六人,以及随车护送的军士,此番往回便是整整四十口人、八车、二三十匹马,走在路上,光影都嫌太长。

虽早有伪装,从京师出来时打的就是“转运税盐”的旗号,改换服色,编造往太原送货的假文书,可此时战端已启,锦西诸郡乱兵蜂起、蒙古骑斥前锋已越松山,再穿过敌军出没之地,且不说能否全身而返,若是这批火器落入敌手,便真是万劫不复。

故广宁至高嵘所在清风岭的近百里路,竟成此行最艰难凶险的最后一步。

祁韫与韩定远、连玦一晚商议,终定下分兵三路之策。沿途三日行程,皆以青鸾司与厂卫旧桩为落脚点,前有探子细查路况,后有接应暗线,步步在控。

至于这三队,自是祁韫、韩定远、顾晏清各领一队。祁韫原本倒担心顾晏清害怕,说可留他与自己一处,没想到小顾掌柜这几年很长了些胆气,笑言他办得好。

于是三队错时错线出发,伪装商贩身份各不相同,皆是寻常行当,毫不惹眼,一为纸札,二为黄柏山药,三则扮作走商回乡的熟客旧贩。即便路遇强人,失货也不足挂齿,起码不会立刻起疑。

祁韫这一队打头,带的人马最轻便,本来就计划尽量压缩至两日抵达,好请高嵘拨一支精兵接应后续。

第一日还稳便,一路风平浪静,甚至比计划多走十里,当晚就在伏牛岭南麓扎营,眼看离清风岭不过四十里地,那层层叠叠的雪山就在眼前,几乎触手可及。

不想当晚下起大雪,不过两刻钟就把帐篷压塌,人人狼狈不堪,火堆不敢大燃,只靠油布遮风,就着细火围坐取暖。

祁韫本也未阖眼,和连玦、带队的两个小头目简单轮了夜,半夜才稍歇了一个时辰。

天蒙蒙亮时雪势略歇,她便同连玦商议,趁天未封路时拔营再赶一段,否则雪一封山,路途难辨,迟一刻变数便增一分。于是叫醒众人,迅速遮掩了痕迹,强撑着赶路。

连着十多天翻山越岭、没好吃好睡,再体面的人也狼狈不堪,祁韫也是一样,浑身泥尘黑灰,也不需要给她那张小白脸抹黑装乡民了。

有时她还挺自嘲找乐子的,心道若瑟若见着我这模样,定要嫌弃得跟我分手,正经找个风流倜傥的面首二代……

好在雪暂时未落,连玦观了天色,说今日应当无碍,若不耽搁,运气好便能入清风岭。不想刚翻过一道山路,行至原野开阔地,远处山脚下忽有异动。

起先只见几颗人头在石后晃动,青鸾司探子此前已巡视过,并未发现异常,看来这一小队是半个时辰内才冒出来的。人数不多,七人左右,披毛挂甲,确是蒙古装束。

祁韫本已警觉,连玦却道暂且不动为好。他们此行以贩纸札为名,驴车、篓包、衣饰俱全,演得像真,蒙古兵未必起疑。何况小队七人,不足为惧。

众人便低头缓行,按原速前进。那伙蒙古兵果然未即刻上前,远远打量一阵,似在判断他们有无军容之态。

正觉一线惊险过去,却忽听西侧马蹄声急,接连三支骑队自坡上转出,直朝原先那小队方向逼去。

那小队一见即大乱,四散奔逃,其中数人竟顺势往祁韫队伍这边冲来,带着十足避追兵之意。

虽异族言语听不懂,但情形再明白不过:那几人八成是逃兵,想混入岭中林带避追,大队则派骑兵截擒。

祁韫眉头微皱,一语不发,伸手压住刀柄。后头几名军士已就位,篷车一侧有人悄悄掀起帘子,准备应变。

这种情势最麻烦不过,不是对敌,也不可装作不见。若叫逃兵撞入阵中,纸札贩队的幌子便难以维持,一旦追兵识破,有无兵器都成了死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