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180章 借山

繁露春秋 第180章 借山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22 来源:文学城

那鞋原是李钧宁巡城时所见,街口几个军士从卫所中军堂方向跌跌撞撞走出,一人手中还握着这只女子绣履,不住放在鼻下嗅,分明是昨夜有人在公堂之内,饮酒作乐,行尽轻薄。

就算平日清醒,李铭靖也断非她敌手,更遑论此刻烂醉如泥。李钧宁懒得抬手,不过身形微侧,脚下一勾,叫他摔个狗啃泥。

毕竟是武将世家出身,李铭靖倒地后一跃而起,酒醒几分,耍勇斗狠之气顿生。他手探腰间未及拔刀,便被李钧宁一拳正中面门,眼冒金星,踉跄几步便瘫倒在地,哼都哼不出一句。

李钧宁一甩手上血,淡淡道:“正好正月过完了,给二哥醒醒酒,好让你上路回父亲身边领罚。”转身而出。

她看着冷静,心里滔天怒火比李铭靖更盛。

锦州卫地扼辽东咽喉,乃南北军路要冲,失之则门户洞开。年前父亲将此地交给李铭靖独守,她便觉不妥,如今果然不出所料。玩忽职守、醉酒淫乐,军营中召伎宿饮是头等重罪,若遇敌军夜袭,当场全军覆灭也不稀奇。

其实豪门多败子,李铭靖正是李桓山原配病逝后,新纳邵氏大小姐所出的独子。那年李桓山破土蛮大捷,喜得贵子,又封太保、世荫本卫指挥使,喜上加喜,故名“铭靖”,取“铭记靖边之功”之意。

二十年来捧在手心,养成此等纨绔逆子。锦州卫是几大要塞中最为繁华安稳、粮饷优足的地方,李桓山顾及邵氏体面,也知对他严苛为时已晚,拨他到此处是图他安分,派到别处,怕是更加闹脾气,反惹出更大祸端。谁料仍是放纵成性,军纪尽废。

李钧宁却不管那些,从小就见惯了这二哥混球之事,旁的无所谓,军中事务,岂可儿戏?正因此,年节未完,她便带人突至锦州,果然将他当场拿下。今日她亲笔信件便发辽阳帅府,谁来评理,她也不惧。

元宵一过,祁韫便与承涟、承淙兵分三路。

承涟返广宁坐镇,专司谦豫堂中枢事务,着手筹备粮食通商。承淙则携一早备好的各路荐书、手本,赴辽阳走动军政高层,尝试与邵氏实权人物接洽,试水探路。祁韫随李铖安亲赴那片尚为荒丘的“定威堡”,实地踏勘地形、谋划粮道。

一转眼又是两月过去,三人方在广宁再度聚首。

今年首家谦豫堂已于锦州开张,由流昭主持。果不其然李钧宁这面旗号极好使,加上流昭极擅长和本地富户女眷、军中眷属打交道,三言两语便成了女眷席间少不了的“穿花蝴蝶”。她还将馀音社分社引入边地,教这一众太太小姐听得如痴如醉,笑靥如花。

锦州谦豫堂最初一批户头,就是她给这群夫人小姐挨个建好,每人存十两银作为“引子”,如此谁也不好意思不答应,何况谁还没点体己钱要背着家中存一存?等枕边慢慢吹起风来,不少老爷少爷本人也被劝得心动。

至于军中将校与眷属,本就有银钱周转、远途汇兑的巨大需求。票号之所以能立足,正是凭借“汇通四方”的本事,而这些边将之家小多远在千里之外,三灾五病、嫁娶丧葬,样样花钱。

祁氏谦豫堂相较晋商霍氏票号,优势就在于真正做到四海通兑。无论是寄银京中打点上官,还是投资南方买卖,皆可一站式办理,汇水低、利息实、信誉稳、来往快,自然渐成首选。

当然,这些都是谦豫堂明面上的优势,生意真做起来,明争暗斗难免,脏的臭的都得应付。之所以此番谦豫堂北扩未遭晋商群起围剿,实因祁韫早早铺好前路,与霍子阙定下“休战盟约”。

当年南平盐场之事,祁韫为霍家出力至少两番。一是招标时未与鄢宛棠抬价争标,二是霍家撤资时顺势引入皇商郑家接盘,方令其得以全身而退,否则鄢宛棠岂能轻易放过霍子阙?仅此两事,当年就替霍家省出不下八万两银,更不提后续这两年。

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天大人情,霍子阙不得不还。更别提祁韫与承涟在江南另几桩生意上,也早安排了互利互惠的投桃报李。

于是霍子阙出面,说服晋商盟友不在谦豫堂北扩一事上碰硬,双方便可维持和平体面,且皆不得恶性压价,不得无底线下探利率、汇水,恪守“君子协定”。

承涟处,广宁两家谦豫堂依旧维持去年良好势头,粗算今年收官六十万两存银不成问题。然则民间银根已探至极限,若欲再拓,只能打官方粮草周转银的主意,风险自是高了。

至于南粮北运、由京畿转拨辽东,此事筹备已久,在承涟亲掌之下诸事俱备,只欠东风。

承淙则在辽阳帅府混了两月。身怀沈陵、秦允诚等人帮忙筹措的荐本,更有“三太子”安子谦亲自引路,自是一路顺风,把辽阳军政几大要员轮番拜遍,连李桓山都亲见了两次,相谈甚欢。

唯一美中不足,是始终打不开邵氏那一门。偏邵氏家主邵正骐知道祁家与安子谦走得近,便连安子谦也一并冷待,只遣几名家族中“篾片”虚应周旋,吃吃喝喝,全无实质。

锦州事务则由顾晏清代流昭汇报,把承淙气得七窍生烟,心道她是真野了,就这么乐不思蜀?

他正要瞪祁韫骂她“说什么知道想我,都是哄鬼”,谁知顾晏清正事一说完,便挥手命人抬进一物。

只见一头黑熊横挂在木杠上,毛色乌亮油滑,筋骨嶙峋、肩背高耸,腮颊獠牙皆张,熊口微启,威风凛凛。整只熊沉甸甸地绑在杠上,需两人方能抬起。

承涟已经忍不住“噗嗤”一声,赶紧用手把嘴捂上。祁韫也死命压住嘴角,悄悄把原本要喝的茶放下,怕一会儿笑呛到。

少男本人却高兴得两眼放光,一跃而起,搓着手围着那熊转了一圈,嘴里念念有词:“还是昭儿知道我喜欢什么。”说罢一掀熊嘴,果然见其口中含着一颗硕大的东海夜明珠,闪得人眼晕。

再抠开熊肚,里头则是稻草夹石块,石头还涂了金粉,活似真金。

承淙乐呵呵掏出夜明珠,刚觉有些轻,定睛细看,才发现那“宝珠”是银粉涂成,轻飘飘如壳。

他轻轻一捏碎,掉出一张纸条,字迹歪七扭八十分飞扬:“看宁宁给我打的熊,帅不?”

承淙登时气炸,一把将熊拽起来揍了几拳,“金子”哗啦啦流了一地。

承涟和祁韫早已憋笑到前仰后合,连忙跑出门哈哈大笑,顾晏清跑得慢,一个人在屋里挨雷……

不过,“熊归熊”,锦州作为边地富庶之城,光这两月富太太小姐们的存银便近十万,足见其财力之盛。

照此势头发展,年内再开一堂于锦州、锦州以北宁远卫设一家,若有余力,年末更可正式挺进辽阳。三年内北地设八堂、吸纳存银二百万两的目标,已是唾手可得。

这一切皆建立在李氏为祁家撑腰的基础上。故而,最艰难、最紧要的一头,自是又落在祁大元帅肩上。

建堡一事,归根结底是李铖安所愿。而祁韫此番亲走这一遭,也已看出,李桓山对族中邵氏专断粮草、扼制兵权之事,虽不明言,实已心生不满。只是他不便与邵正骐翻脸,故将这开罪之事交由儿子出面,自己得以进退有据,不失体面。

以实话论,李氏两代掌兵,李桓山和子女风格人人各异。李桓山白手起家,刀头舔血,死人堆中搏得功名,只信胆气与狠劲,于权谋一道上既无兴趣,也不屑为。他认准了梁述,梁述也半生护他,这就足矣,用不上什么阴谋小道。

李铖安则不同。他出生时,父亲不过是宁远卫一介偏将,他自幼混迹军伍之间,早习得辨权识势、以柔制刚之道。且他天赋极高,深藏锋芒、胸有全局,下棋能与祁韫、承涟各擅胜场,足见其心智过人、谋略出众。

略过李铭靖这个不肖子不提,李钧宁与高嵘,则堪称李氏子弟中并峙之双星。

李钧宁为人坦率直快,聪慧不减其兄,却从不使心机,只凭实干服众、以义气结人。她与青年时的李桓山极为相似,却更多一分沉稳细致,因而父亲对她尤为宠爱,甚至胜过长子。

高嵘则是李氏麾下真正的奇兵。四子女中武艺第一,行军布阵亦有天赋,尤擅出其不意、以奇制胜。曾三百骑夜夺蛮寨、横岭截粮以五百破三千,又在沙漠哨战中伏兵于水泽,连破四敌,其手段变化无穷、神鬼莫测,素有“无声开刃,落处皆亡”之誉。

因此,将兴建定威堡这等百年大计交予最沉稳可靠、擅长权衡的李铖安,李桓山全然放心。

长子信中亦盛赞祁家,言此族重义明智、老练有度,既有商人家族的通权达变,又兼文武之才。三兄弟各有所长,性情互补,行事果决沉稳,不似旁人虚浮轻佻、只逐利忘本。

何况亲赴辽东当面拜见李桓山的,也是三人中最对他胃口的承淙。

故而,辽东三年之局刚迈入第二年,祁家便已稳稳立住脚跟,李氏全族的信任与支持,也几近十拿九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