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163章 酒倾愁

繁露春秋 第163章 酒倾愁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22 来源:文学城

到九月底,南下航线一切就绪,祁韫和郑复年亲自出面,连着几天见商人、谈货源、安码头、稳价格,把七条新线的前后安排都理得妥妥当当。

等第一条航线正式启程,两家合办了一场“通洋首筵”,请来本地士绅商户,一起庆贺开海首航。

席散客走,郑复年拉着祁韫笑得神秘,说带她见个“好哥哥”。

祁韫原以为是哪个大人物,结果一看,竟是乔煜文,还当真是郑家请得动天神下凡。这冰块脸跟她一样,最烦应酬,平时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只肯与自己看得起的人对饮。

她不知郑乔二人是否真因北地盐场事结下几分交情,还是早有渊源,更没想到这俩性子南辕北辙,竟也能处得来,还处得挺熟。

于是祁韫连忙作势要逃:“二位赫赫皇商,我这小本生意哪配同席。”当然被二人扯了回来,先灌她一杯再说话。

三人稍胡扯几句,乔煜文竟连祁韫千里迢迢跑到昆仑寻玉都知道。郑复年一听立刻来了劲,两眼放光,非要她说那两块玉料最后落了谁手。

祁韫淡淡回了一句:“给你那洋美人打首饰用了。”郑复年就等这一句,笑得跟捡了银子似的,拍桌连声说:“值了值了!”

乔煜文早听说家主曾有意与祁韫结亲,只因她是长公主看中的人才作罢。此刻听她这话,什么都明白了,只是笑笑,慢条斯理夹了筷花雕醉鲍来吃。

祁韫在心中估量片刻,趁话题稍空,试探道:“二位哥哥,有一事想请教。”

两人都收了嬉笑,正色来听。

祁韫便道她为家中考核,明年打算往辽东、锦州、广宁一带拓展谦豫堂,只是这片水她从未涉足,怕看不清深浅。尤其听说那是皇商邵氏的地盘,想请教他们二位对邵家的了解。

乔煜文先看她一眼,语气淡淡道:“你家十年来止步于京畿不往北,自有道理。一是晋商势大,霍家你第一个就绕不过去。二是邵氏,树大根深,虎踞难撼。”

“邵氏以粮为本,铜、木为辅,边贸则囊括皮草、山参、东珠、鹿茸、貂货、铁器,几乎无不在其势力之下。而北地百姓日子苦,真要做生意,不靠粮就难翻出浪花。你若真做粮,动的就是邵家的命根子。”

他说着自饮一杯,语气不重,却意有所指:“以你之智,何必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

显然郑复年和乔煜文一样,心里已认定她是为长公主筹谋,却仍笑嘻嘻地说:“你想去玩玩,也不是不行。至于粮这桩生意嘛,你家既已拿下南平盐场标的,自可按新开中制度将粮运至边关交军用。照章办事,破局合理,邵氏也拿你无可奈何。”

但他说着说着,也不由正了神色:“只是我也劝你三思,不为别的,只因邵氏背后的‘李’。”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把辽东邵氏与李桓山一脉几十年盘根错节的关系大略道来。

李家掌兵,邵家掌粮,二十年来边军所用多半经邵氏之手,几近绑定。李家子弟多纳邵家女子为妻,连营中粮务都由邵家人出任。

凡与邵氏结怨之商,非倒即亡,哪怕山东巡抚也须礼让三分,几如黒道立国,半点不得插足。

祁韫听得明白,邵李二家,其实就是军商联手、家族联姻,成了铁桶一般的利益集团。

辽东几与外朝无异,官员更换频繁、上谕不畅,正是因这盘根势力。李桓山的不可撼动,也因有邵氏在背后如山作靠。

她一面细细将二人所言都记在心中,其中不乏非皇商体系不可知的内幕,面上却仍是一派从容,只含笑说些泛泛应话,未曾挑明究竟去与不去。

乔、郑二人自是通透,也不多问。祁韫肯详询,已是将两人当成真正的自己人。

郑家早就是长公主心腹不消说,乔家这几年亦渐为瑟若所收,乔延绪能入盐改五人组,信任已是极重。再看三人眼下合作默契,利益相通、性情相合,彼此坦陈几分底牌,也就不是难事。

这一顿酒就喝到了近三更,祁韫起身告辞,乔、郑二人还勾肩搭背地说换个地儿再喝一场,自是没这么“清汤寡水”。

他俩当然知道,和祁韫交往最好不唤花魁伴坐,前些年是听闻她有一心爱外宅养在京中,不愿负心,江南北地都传得言之凿凿。这几年么,自是因那“长公主面首”的传闻了。

二人边走,边在深秋夜里高歌李白的《月下独酌》:“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听得祁韫摇头一笑,有时真羡慕郑复年、秦允诚这般性子简单的,高兴不高兴先来顿酒,什么事都不在话下,当真应了李白那句:“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可她也清楚,商场上没有真正长久的朋友,三五年之后,谁知如今这番情分是否还能保全如初?

此刻少年意气,杯中谈笑皆真心,既能讲趣事,又能商大计,难得轻松,也难得珍贵。

……………………

再回京已是十月下旬,路上便收到了瑟若染病的消息,祁韫后半程自是日夜兼程。

次日入宫,见她半靠在榻上打盹,模样看着其实还好,只是脸色比平时白了些,反倒为了见祁韫特地多抹了点胭脂,好显得气色不那么差。

这回瑟若不过是换季受了风寒,旧疾一并犯了。她本就容易头疼胃痛,天气一冷就更不舒服。

祁韫见她虚弱还硬撑着笑,登时脸色比她还难看,皱着眉几乎要发火。

瑟若只好笑着安抚:“其实已经差不多养好了,就是嘴里没味儿。你来了倒好,秀色可餐,正好能陪我吃点。”

她也没再撒娇要人喂,靠着床头慢慢吃粥,一边看祁韫给她展示带回来的西洋小玩意儿。才吃了半碗,便听通传说梁侯家的女儿徽止前来看望。

祁韫起身避让,没想到那小姑娘已快步走了进来,看到她刚起身,反倒笑得大方:“我见过你,干嘛要躲?”说完便朝榻上的瑟若拜了一拜,笑盈盈道:“监国姐姐安好。”

无论瑟若和梁述恩怨如何,徽止在宫内外讨人喜欢是真的。尤其是病中倦懒,看什么都没趣,有这小丫头在侧,天真烂漫、说笑不拘,瑟若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

有旁人在场,祁韫向来话少,何况她心里其实烦这小丫头占了她和瑟若独处时间,干脆去案上选了册书看。

偏徽止爱缠人,一会儿问:“这书有什么好看?”一会儿又说:“监国姐姐你多出去走走就好了,等春天我们一道出去骑马,这位哥哥也来。”祁韫烦不胜烦,就差把“你留这儿我走”写在脸上。

瑟若看她二人一热一冷,觉得十分有趣。可不知怎么,总觉得她们在一起时,有股说不上来的违和。

特别是祁韫冷着脸翻书,徽止偏要探头凑过去看书上写了什么,两张脸贴近了瞧,竟有几分像,像亲兄妹似的。

她细细回想,觉得关键还在眉眼形态和肌肤的色泽质感,确实相似。

梁述膝下三子一女,大儿梁珣,二儿梁蕸,大女儿徽止大名叫钰,二女儿梁滢还只有两三岁。要是再添一子,倒也凑成五行了。

脑海中比对,祁韫与梁珣、梁蕸皆不像,这兄妹几个倒一看就知是亲生的。

瑟若忍不住摇头自嘲,心想是不是两个月没见,反而不熟她的小面首那张脸了?况且辉山和梁家八竿子打不着,怎么会有这种荒唐念头。

好容易把这小姑娘盼走,祁韫长舒一口气,如常陪瑟若用膳、闲话、小憩。眼看离宫门下钥还有三刻钟,便替她盖好被,起身告辞。

她心里却仍隐隐不安。瑟若这次病了七八天,情况算得上今年最重,虽说是换季旧疾发作,但细想总觉另有隐情。

正想着,出殿门没走出几十步,就见林璠身边的小太监来传话,称陛下召见,只得折往允中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