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繁露春秋 > 第122章 桃花

繁露春秋 第122章 桃花

作者:Pythagozilla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09:31:22 来源:文学城

鄢宛棠在老男人堆里勉强忍了半晌,正当忍无可忍、起身欲逃时,迎面走来一个娇美无比的女子,笑着举杯敬乔煜文和他身旁诸公一杯后,自然而然地揽过“唐小姐”的肩,笑嘻嘻道:“我敬慕唐小姐风采,可得把她借走陪我说说话,诸位慢聊尽欢啊!”

“唐小姐”还在怔忪之时,已被绮寒轻轻握住手腕带离那群臭烘烘的酒汉之间,安放在清静位置上。她正欲装柔弱相谢,绮寒就眯眼笑道:“我们家的糖人儿,没那么好吃吧?别硌了唐小姐的牙。”

说着,她一笑转身便走,给鄢宛棠撂在当地,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气得她把手中酒杯“叮”一声掷在桌上。

宴罢已是二更过后,鄢宛棠坐在车内,面色冰寒。一旁的霍子阙双臂搭在扶手上,面上不复那副乐呵呵的笑模样,显然也对这位不好伺候的主儿失了耐心,十分厌烦。

这位兵部尚书爱女,表面端庄柔弱,内里狠辣狡猾,与鄢世绥本人颇有相合之处,因此独得父亲宠爱,竟有超过几位兄长之势。近年来鄢家的几笔大生意,背后都是鄢宛棠在一力策划促动。绮寒听说的她频繁更换心上人的传言,有一半是真的,有一半是她在幽会商业伙伴。

如今她胃口大了,瞧中北地盐场开发千载难逢机会,要亲自一试身手。但这世道女子无法做官经商,鄢宛棠若不找个男子出面,这盐她可是一粒都沾不了。故此,原本就依附于鄢家、资本又雄厚的霍家就成了首选。

霍子阙意兴阑珊,望着窗外想:非要来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开发什么盐场,我家原本只管放贷抽血,脏活累活不需经手,多简单!无奈这女人眼高于顶,步子迈得太大,迟早要栽,到时折了霍家的脸面不说,实打实要赔进白花花的银子啊!唉,只当是对鄢家又一次上贡罢了。

他转而又冷笑:祁家本与我家一样,也是何必趟这浑水?看来那一向精明的祁二,是真栽在长公主美色之下了。

鄢宛棠却是在想正事,未及下车,就已定好对策。她回房前,对霍子阙放出一句:“祁韫所取与我们必多重合,五大盐场中,安陵、乐安二者最适其性。”

说着,她唇角一勾,冷艳无俦:“我要他一个不得,空手而归!”

冯與定下的投标之日在六月二十七日,距今刚好一月。无论酒席上如何热闹喧哗、你谦我让,次日起各自为战,一时间长芦全境,无论盐田大小、废存与否,皆有商人殷殷询问。

冯與府前一开始门庭若市,紧接着都吃了闭门羹,乔、王、祁、霍四家甚至都没派人来结交。冯藩台这架势,分明是要避嫌到底。

于是攻势转向高知府,无奈高崇庆这厮玩笑起来没个头,论正事却滑不留手,自是得了冯與严令,只要护好这一盘盐场投标的大局,就踏上升官发财的光明大道,哪能看得上蝇头小利?

唯有原本是长芦头场的南平,几乎无人问津。

少年方砚生看着那些商人来了又走,皆面色冷漠,有的甚至不进村只远远观望一眼,就不耐烦地扇着扇子离开。即使是蔡爷爷见多识广、心性恬淡,也不由得在一次次失望中灰心丧气。

他自是痛恨富户,夺走了他的父亲、他的尊严,若不是念着蔺老爷鼓励他好好读书,他真想一把火把那周家染坊烧个干净,让富人也尝尝倾家荡产的滋味。

可蔺老爷让他读书,钱从何来?日夜做工,回家要照看生病的娘亲,哪有时间?故此过了一月,竟是一字未读。

这日他正在给娘喂药,听得外间有人探问,正是蔡爷爷领着两个随从模样的人,笑着招手让他出来相见。

他依稀觉得这两人有些眼熟,拱手行礼罢,蔡爷爷将二人留下自与他谈话。

高福和连玦打量这孩子一眼,皆觉不忍,可他颇有骨气,银钱接济必不接受。于是高福先笑道:“这位小哥儿,怎么称呼?蔡爷说你娘身子不好,这大热天里,可有加重?”

他面目亲和,言语尊重,方砚生自来有礼貌,一一答话,说他娘亲患的是积劳成疾之症,气血亏损、无法下床、咳喘久久不愈,是穷苦人家常有的病。

高福听罢,细细嘱咐照料之法,临末取出一匣书籍,温和道:“听蔡爷说你是村里唯一识字的孩子。读书,是大事。这些书是我家主子旧藏,如今用不上,你拿去读吧。”

那一匣书虽朴素,方砚生也知价值不菲,自然拒绝。高福又指着大槐树下玩耍的孩子们笑道:“识字不一定为做官,出门在外,买卖、行船、写账,都要识字。有了学问,你也能教他们读书认字,将来大家都有条活路。你说呢?”

一句话说得方砚生无法拒绝,抿抿嘴唇,就要下跪叩头,忙被高福拉住。

此时连玦开口:“出门在外,拳头也是本事。刚好我会几招,你愿不愿学?”这话却让方砚生眼中一亮,学会武功,就有自保之力,也可以保护被欺负的小伙伴了。

连玦又笑道:“我有五招,不算难,你若今天下午都学会了,就能得一两银子,敢不敢拼一把?”

方砚生不糊涂,自知这二人奉命而来,却如此体面地赠书教艺,连银子也要靠他自己挣来,这份尊重与诚意,怎能不动人?

一股热血自心底涌起,他郑重其事地点头道:“我学。”

长芦二十四盐场,中型场往往在千亩左右,两千亩已属大型。首批开放投标的试验场,皆在一千五百亩以上,祁家看中的安陵、乐安两地更妥妥超过三千亩。一月之期,要详筹一份大型盐场开发方案,实属繁冗。

所幸祁韫带来的人皆精于度地、善算赢利、心思缜密,行动亦极迅速。就连向来酒量不佳的小顾掌柜,这回赴宴后次日竟无半点宿醉,天不亮便跑进大书房,摊开笔墨奋笔疾书。

既已定下安陵、乐安两处为主攻目标,虽此次投标只准一家中标一处,祁韫仍与承淙、流昭亲自跑遍两地,方案和标书也各拟定两份,皆细至水脉走向、民力调度、税赋预估,不容丝毫疏漏。

筹谋是一面,探敌更为紧要。高福、连玦快马加鞭自南平资助了方砚生、返回沧州,与祁家一干擅社交的伙计专责收情报。

一时间,沧州城内人影穿梭、耳目丛生,真假消息满天飞,连茶肆酒楼说书人都开始点评哪家商号背后藏着朝中权贵,仿佛人人皆是策士、处处都是战场。

至六月上旬,王应辰下榻的院中,佳人翩然而至。

一个打扮不俗的伶俐丫鬟笑着将“唐小姐”迎入一座静室。鄢宛棠举目四顾,只见轩窗低敞,白纱半卷,一架素琴横陈榻侧,一角香炉袅袅,香气极淡,几不可闻,唯留一丝温润氤氲。墙上一幅墨梅孤枝,笔意简远,与室中陈设竟无一物不相得。

不多时,王应辰掀帘而入,笑着寒暄一句:“‘溽暑醉如酒’,竟叫唐小姐屈尊来此,是王某照顾不周了。”

鄢宛棠亦笑着行礼,柔声道:“虽出行草草,北地简陋,王公子的静室却是十分雅致,端的是‘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我有幸来此,怎敢言屈?”

二人相视一笑。闲话间,丫鬟已将茶点奉上,极是别致。一式二份的檀木托盘与各色瓷盏,五盏大小有序,瓷色鲜亮,无一重复。

奇的是,五种形态各异的茶点并不置于盏内,而是堆叠于托盘之上,似在等人对号入座。

王应辰亲为鄢宛棠斟茶,又轻抬手指着二人面前的点心,微笑道:“这套盏,是我从徽州收来的宋人旧物,模样尚可,难得的是五色分明,与我所好五种茶点正好一一相配。”

说罢,他目光含笑,语气却似藏锋:“依唐小姐眼光之高、审美之雅,这五种茶点,如何入盏,才最妥当呢?”

鄢宛棠低头细看,见那五点,片刻便明白了关窍:

其一,如寒玉雕成,凝脂质地,内藏微冰,入口先凉后甘,宛若霜雪初融,正似乔煜文,冷峻霸烈,气势逼人。

其二,点心温润如玉,形似折扇,酥香中藏一缕青柠微酸,回味绵长,像极了王应辰这般,外和内诡,笑里藏刀。

其三,色白如雪,却镂刻金线,内里墨黑,淡淡药香隐约,是祁韫那般的克制狠厉、冰火并存。

其四,点心朱红似火,表皮撒糖,一咬却是浓郁酒香裹辣椒屑,甘烈交融,正是霍子阙外热内沉、藏锋不露的写照。

其五,白色素点,形制简单,质地干净,内外如一,代表那未现身的第五家,空白却不可或缺,仿佛潜伏于市、却终将入局的终局之手。

至于那一套瓷盏,依大小严格摆放,自是比喻按盐田面积排序的五大盐场:安陵、南平、乐安、黄骅、静海。

鄢宛棠一一看过,微笑不语,反而抬眸望向王应辰,语气轻柔却不失锋意:“王公子茶点甚妙,只不知……可有桃花形制,或以桃仁为心、桃肉为皮的点心赠我?那样的,才合我口味。”

王应辰一愣,旋即一笑,眼底波光流转:“桃花艳丽,春满天下。既是唐小姐开口,自当备上一份。”

那丫鬟果然很快呈上四块淡粉色桃花形状的点心,内馅为蜜桃,色艳而香。

鄢宛棠轻轻一笑,将那代表霍子阙的点心从檀木盘上拿下,换上这块代表自己的点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