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枫实验室的废墟被清理,阿哲躺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与死神搏斗,相关的调查取证在警方层面按部就班地进行,最终大概率会以“重大责任事故”和“非法实验”定案,尘封入卷。表面上看,风波似乎渐渐平息。
但“静默守护”事务所内的气氛却并未放松。苏芮对截获数据的分析陷入了僵局。那个神秘联络人的加密方式极其古怪,并非现有的任何一种主流算法,更像是一种基于特定频率波动生成的动态密码,每一次通讯的密钥都不同,破解难度极大。
“就像用一首不断变调的歌来加密,除非知道那首歌原本的旋律和变调规则,否则根本无从下手。”苏芮 frustration 地抓了抓头发,“对方的数学和声学造诣,高得吓人。”
程墨和颜姝对此并不意外。一个能轻易提及“回声计划”备份数据的存在,本就不可能简单。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颜姝从医院回来,脸色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她去看望了阿哲,他刚刚脱离生命危险,但依旧极度虚弱,意识时清醒时糊涂。
“他清醒的时候,断断续续跟我说了些事情。”颜姝的声音有些低沉,“他说……林枫最初发现自己的能力时,也很害怕,和他一样。他们最初甚至有点同病相怜。”
“但后来,林枫开始沉迷于那种‘超越凡人’的感觉。他不再满足于控制,开始追求‘进化’。他认为是那块残骸碎片‘选择’了他,赋予了他‘使命’。”颜姝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厌恶,“他给阿哲注射的所谓‘稳定剂’,后期成分越来越激进,与其说是稳定,不如说是在强行‘催化’和‘改造’阿哲的能力,试图让他变得更‘有用’。”
程墨沉默地听着,这符合他对林枫最终形象的判断——一个从受害者转变为加害者的可怜又可恨的样本。
“还有一件事,”颜姝抬起头,眼神变得锐利,“阿哲在迷糊中反复提到一个词……‘镜子’。”
“镜子?”程墨皱眉。
“嗯。他说……‘林博士说……我们都是破碎的镜子……要找到所有碎片……才能看清……真正的脸……’”颜姝复述着阿哲破碎的呓语,“他还说……‘他在镜子里……看着我们……’”
破碎的镜子……看清真正的脸……在镜子里看着……
这些话语带着一种令人不适的隐喻感。
“听起来,不像是那个神秘联络人。”程墨分析道,“更像是一种……林枫自己产生的偏执理念?或者,是那个联络人灌输给他的某种暗示?”
就在这时,苏芮忽然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呼:“等等!‘镜子’……频率……”
她像是想到了什么,双手在键盘上疯狂敲击,调出之前无法破解的加密通讯碎片。
“我之前一直试图用常规的密码学逻辑去破解,所以走进了死胡同!”她语速飞快,眼睛发亮,“但如果……如果加密密钥不是数字,而是一段声波频率呢?一段特定的、不断循环变奏的音频信号!”
她将一段噪音般的加密数据导入一个声波分析软件,尝试着用不同的基础频率模板去“解码”。
一次,两次……十几次失败后,当苏芮尝试着将一段极其类似颜晴能力失控时产生的共鸣波动频谱(来自落鹰涧和仓库事件的旧数据)作为基础模板输入时——
屏幕上的乱码数据开始如同退潮般消散,迅速重组为一行行清晰的文字和指令!
成功了!
那段加密通讯的内容展现在三人面前,正是神秘联络人指示林枫如何骚扰“静默守护”、如何尝试进行精神攻击的命令!
其加密的核心密钥,竟然是基于颜晴的能力频率特征!
一股寒意瞬间从三人的脊椎窜起。
对方不仅了解过去,不仅技术高超,他甚至对颜晴的能力波动都了如指掌,并能将其转化为加密工具!
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信息灵通”的范畴。
“镜子……”程墨喃喃自语,阿哲的呓语此刻听起来毛骨悚然,“他通过‘镜子’在看我们……而颜晴的能力频率,就是那面‘镜子’的一部分?”
这个神秘的敌人,仿佛一个隐藏在幕后的、冰冷而精确的模仿者和操纵者。他窃取、复制、再利用着他人的能力和痛苦,将其化为自己的工具。
林枫和阿哲,在他眼中,或许只是两块稍微有趣一点的“碎片”,用来映照和试探他真正目标的工具。
而他的真正目标……
程墨、颜姝、苏芮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里间正在休息的颜晴。
颜晴那独特的能力,即便如今已变得微弱可控,其核心的“溯源共鸣”特性,依旧是独一无二的。对于这个致力于收集“碎片”、企图“看清”什么的幕后黑手而言,她或许才是那面最关键、最完整的“镜子”。
对方之前的挑拨和骚扰,或许都只是前奏。
是在测试,是在校准,是在为最终映照出他想要的“真正的脸”而做准备。
破碎的镜像,早已悄然对准了他们。
而他们,刚刚才意识到自己一直站在镜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