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二嫁俏医郎 > 第14章 流言

二嫁俏医郎 第14章 流言

作者:花杏儿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2 13:15:35 来源:文学城

二人在堂上的谈话,殊不知后面袁雅蓉已经听了去,手里的细筛子瞬间不动了。

直到茂仁把那老妇送走,她才缓缓松了一口气,放下筛子。

肖三郎还不明白发生了何事,只看到她脸色不好,“怎么了?”

袁雅蓉没有回答,头越埋越低:“三哥,我有点舒服,先回去了。”

肖三郎还没来得及细问,人已经疾步离开。

一路小跑着回去,回到家把大门锁上,袁雅蓉进屋一头栽进被子里。

又感觉脸烧得厉害,随即又翻过身来平躺着。

方才那老妇的话还一直回响在耳边,脑子嗡嗡作响。

这段日子吃的药,肖三郎分文不取,她不过是想帮点忙,这样心安些,竟然不知不觉间失了分寸。

中午肖三郎回家吃饭,见他一个人回来的,肖大婶和郭氏还问袁雅蓉人在何处。

“不是早就回来了吗?在医馆说身子不适,先回来了,你们没见着?”

肖三郎都走进自家院子了,又折返出门,到隔壁看看。

大门外没锁,轻轻一推打不开,看来人在里面。

肖大婶跟了出来:“怎么不舒服?早上出门不都好好的吗?你没给瞧瞧?”

敲了几下门,里头没有一点声响,外头几个人急了。

正当几人合谋想找梯子翻墙时,袁雅蓉出来开门。

见她安然无恙,众人松了一口气,肖大婶上前去:“哪里不舒服?你当及时跟三郎说啊。”

“我……我只是站久了头有点晕,回来歇了会儿,没事的。”她始终微低着头,出来时像是鼓足了勇气。

中午吃饭时,罗阿秀注意到这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问肖大婶:“这到底是哪个亲戚家的闺女?生得如此斯文?我之前怎么没见过?”

肖大婶懵了一瞬,脑子急速思考:“嗨,这……就是我爹三舅奶奶她外婆的姑爷小孙子的闺女的亲家姑娘。以前不怎走动,家隔太远了。”

她说完旁边几个人都傻了,罗阿秀还在算这亲戚关系,肖大婶往她碗里一停夹菜夹肉:“阿秀啊,快多吃点,瞧瞧你都瘦了,多吃点肉。”

中午吃完饭,袁雅蓉回房了,郭氏带着阿娈回房午睡,罗阿秀和肖大婶在厨房洗碗。

“阿秀啊,我前日子听张大娘说,庆丰斋掌柜想要续弦……”

罗阿秀听出话茬来,急忙出声打断道:“哎呀表姐,我一个人过日子挺好的。”

肖大婶一脸无奈,自从表弟上了战场没回来,给阿秀说亲的人数不胜数。她虽然是嫁过人的,但依旧是完璧之身。

当初二人谈婚论嫁,日子都定好了,朝廷命令下来,临安三万将士不得不前往西北战场。这其中就包括肖大婶的丈夫和表弟,还有隔壁王家的兄弟。

“你这丫头性子就是倔,当初知道要打仗,六子不想耽误你,可你死活不肯退婚,偏要赶在出征前夜草草把堂拜了,你说你这是何苦呢?这么多年一个在家里,难道不觉得冷清?”

旁边罗阿秀双眼红了一瞬,随即眨巴眨巴缓了缓,苦笑着说道:“没有,六哥他一直在的,我不觉得冷清。还有……表姐不是也一直没有再嫁嘛?”

“你跟我不一样啊,我有三个儿子,就算大郎不在身边,这虎子和三郎指定是能一直在跟前的。你想想你老了以后,那可怎么办哟!”

“那怕什么?如今咱们临安城的养济院人人都想进,自从肖大人从文溪到临安上任后,一连多设了两家养济院。原来城外旧的那家也加盖了屋舍,每顿三菜一汤还有肉,下午还有茶点吃,每到换季还有新衣穿。我想好了,等老了以后就去那儿,自己的积蓄留一些,剩下的都给养济院。”

临安的养济院不止是江南一带的典范,京城圣上也曾在朝堂上夸赞,之后各地纷纷效仿,甚至有地方官员专为此事亲至临安游历。

不仅仅是罗阿秀,肖大婶也曾想老了上养济院,那里老人多,早膳吃过后聚一块说话聊天,睡个午觉起来还能打叶子牌,晚膳后还能伙同几个老人到附近乡道走走消食。

只是后来人越来越多,要进养济院也得满足条件才行。

第一得年满五十五岁,二则是没有至亲在世的孤寡老人。

若不满足这两个条件的者,入院起每年向养济院缴纳十五两的费用,或是一次性缴一百两银子,余生便可在养济院度过。

不过像肖大婶这样有儿子媳妇的,要进济养院的话,只怕人还没进去,流言蜚语传边十里八乡,孩子们也会被世人戳脊梁骨。

肖大婶忽然想起什么,接着说道:“前日子在四婶那儿听说,这济养院入院条件又要加两条,也不知是什么。我看你呀,还是找个人嫁了最为妥当。”

罗阿秀坚持己见:“就算最后入不了济养院,到时候找个可靠的人收作干儿子,大不了我这一生的积蓄都给他。我瞧你们家三个小子就不错,尤其是三郎,他们难道能任由舅母老无所依不管吗?”

肖大婶无奈作罢,这十多年已经劝过她多回,没有一次动摇。

在寻常百姓中,罗阿秀的日子算过得不错的,她自幼同母亲学习织布技艺。后来还到织坊教学,这么多年手里也有不少存银。

“表姐还是多劝劝三郎吧,他还年轻呢,那董家姑娘也走两三年了,该放下还得放下,自己过日子要紧。”

肖大婶:“这屋子里的人该全都劝过他了,就连董老爹也劝过他。这几天倒不似以前那么闹了,前几天徐家嫂子说有个姑娘可以给三郎相看相看,是新城张员外家的闺女。”

“这好事啊,赶紧选个日子看看,你跟三郎说了没?”

肖大婶微微一愣,摇了下头:“这小子死倔死倔,之前也跟他说过,死活不肯相看。我……我想等张家那边日子定了,到时候找个由头把他带过去。”

……

晚饭袁雅蓉也是草草吃几口回去,喝过了药天还没黑就把把门锁上了。

郭氏忙活完,抱着阿娈过来敲门,“阿蓉睡了吗?阿娈想跟你玩。”

在里头听见是郭氏的声音,袁雅蓉出来开门。

“妹妹头还晕吗?我瞧你今日胃口也不怎么好。”郭氏抱着阿娈,手里还拿了一包杏脯。

阿娈听见母亲说完,自己也望着袁雅蓉咿咿哇哇一句。

袁雅蓉被她逗笑了,双手朝她一伸,那两只小胳膊就搭过来了,一张小圆脸都嘟嘟的,笑起来眼睛眯成缝,露出几颗白白的小乳牙。

二人进屋,方才还在屋里独自伤感的袁雅蓉,怀里抱着阿娈,逗她玩,心情一下子好多了。

郭氏把杏脯纸包打开来,拿了一块塞进袁雅蓉嘴里:“呐,娘下午买的,可甜了。”

她自己也吃了一块,阿娈眼巴巴地看着她们吃,小嘴也跟着动起来,舔着舌头。

“你还不能吃,等阿娈长大些,娘再买给你。”郭氏看着女儿眼睛放光,像是在看珍贵的宝贝一般。

说完又看向袁雅蓉,“妹妹今日怎么了?是想家了吗?”

袁雅蓉眸色一沉,强颜欢笑道:“没有,就是因为头晕,也就吃不进什么东西,晚上睡一觉就好了。”

提起“家”,她心里有太多酸楚,既然来了这里,她便不想再提及那些过往。

郭氏:“那行,明早我给你做核桃包,你得多吃些,身子才能好。下月我二弟娶媳妇,到时候你也跟我们过去吃喜酒。你应当还没见过我们这样的小门户办喜事吧,想当初婉儿妹妹出阁,那场面大得像公主出嫁似的。”

袁雅蓉头轻轻靠着阿娈的小脑袋,“婉儿出嫁那天确实是够气派的,你想啊,贵妃娘娘都亲临卓府。更何况陈南王夫妇一直待她如亲生,场面能不大吗?”

稍坐了会儿,阿娈开始打哈欠了,郭氏抱着女儿离开:“妹妹也早些歇着,我先带阿娈回去了。”

送走了这母女俩,袁雅蓉回到空荡荡的屋子,感觉今日没做什么,起一身疲惫,早早烧了水沐浴就寝。

……

落更了,肖三郎还在医馆备药,茂仁关了医馆大门,到后院来帮忙。

“师傅,下午阿蓉姑娘怎么没来啊?”

肖三郎手里倒着药,不紧不慢回道:“她说有点头晕。”

茂仁思索片刻,还是决定将白天医馆来的老妇人说的话告诉他。

二人再对了下时辰,肖三郎恍然大悟,这老妇说的话指定让袁雅蓉给听去了。

寻常人家的姑娘尚且注意名节清白,更何况她出身侯府。

一时间手干活也不利索了,再无心思做事,放下东西来回踱了几步吩咐道:“把东西收了。”

翌日。

袁雅蓉这一觉睡到天亮,起来浑身轻松,到院子里伸了伸懒腰。

看天色不早了,赶紧洗漱收拾出门交金汁。

路上跟左邻右舍打个招呼,早起的孩童已经在巷子里玩闹。

不过是一夜光景,仿佛过了几个春秋,睡了一觉,感觉昨日的苦闷已经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