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躲入山间避乱世 > 第15章 第 15 章

躲入山间避乱世 第15章 第 15 章

作者:上三采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48:25 来源:文学城

入了冬,体内的气跑得快,在外走上几步就会觉得气短,使不上劲。

而补冬,就是要在冬日的开端就把这股劲给趁早补上。

在回家的路上,说笑几句,柳枝就把今晚补冬饭的菜给定了。

进到院里时,太阳才刚刚西斜,离平日里做饭的时辰还早,但顺哥儿和红玉已经在备着菜了。

今日补冬饭里的菜色不多,但都是大菜——菜干筒骨汤,羊肉钵和五色饭。

除了五色饭,都是些汤汤水水的菜,吃了暖胃。

羊肉钵交给常日和肉打交道的朱三刀和陈素英,菜干筒骨汤和五色饭则由兴致勃勃的柳枝掌勺,林更元在旁帮衬。

柳枝先掏出了煲汤专用的砂煲来刷洗干净准备飞水,将筒骨交给林更元,让他切断筒骨,再简单冲冲。

汤要煲得清,飞水是最重要的一步。

柳枝切下一块老姜,将皮用刀背一点点磨去,又绑好一个葱结,把它们和筒骨一起放进砂煲内,再去水缸里舀水。

水线要比筒骨还要高差不多一个巴掌,再围着砂煲边上倒一圈米酒,最后才去点火。

柳枝让林更元多添些柴,把火烧得旺一些,水也开得快,自己则转身去洗起了菜干。

菜干选的是阿翠之前拿来的芥菜晒成的菜干,芥菜干用来煲汤最好,耐炖有嚼劲。

芥菜即使晒成了干,也留着有自己的味道,清甜中带了几丝涩苦,用来煲汤更有风味。

将菜干洗净,放在水中泡着,砂锅里的水也沸了,血水从骨头中析出变成沫子浮在水面上,于是柳枝又拿起勺子过来撇沫。

飞水不需要把肉煮熟,重要的是要把骨头里面的那些腥气给逼出来。

柳枝拿着勺子,不停地将浮沫撇出,直到没有水面上没有浮沫后,才把筒骨捞出。

筒骨捞出后,还需要再洗一遍。

在飞水时,柳枝就另装了一小罐水放在灶台边。此时这灌水已经变得温热。

用这温热的水将筒骨上还附着的沫子冲净,在后面煲汤的时肉才会更香更烂。

飞完水,就要起汤。

将之前用来飞水的水全都倒掉,再将砂煲洗一遍洗去腥气残留,倒入足够多的冷水,将灶火重新点燃。

在等着砂煲里的水冒泡的时候,柳枝将菜干切断。其实菜干应该要再泡多一会,泡到菜干全都展开。

但柳枝做这菜干筒骨汤也是临时起意,泡太久会耽误时间,干脆就小泡一会,直接放到煲里面去煮软。

又切了一段姜,划下一块陈皮,将它们和筒骨放到了一个盆里,柳枝点出两个蜜枣,炖烂后可以给红豆吃,再数出六个蚝豉,确保每个大人都能吃到一个。

蚝豉,通“好事”,这种好东西当然要每人一个了。

加上林更元在一旁切好的削了皮的红萝卜块,这汤料就算是齐了。

再翻了翻厨房里的东西,柳枝又添了几粒虾米,增鲜增咸。

这样的汤,炖好后也不用去加盐,蚝豉和虾米自有咸味,也不用去倒油,筒骨里的油脂满满。

等水开了,将汤料全丢里面,盖上砂煲盖,将大火改小,再炖上一个时辰,这菜干筒骨汤就好了。

当初柳枝和秋水学的时候就觉得煲汤适合她这样的手脚笨的人,轻松简单,现在亦然。

不用划花刀,不用切丁块,不用捏褶子,不用拉面条,什么手上功夫都不用,不必要什么火候功夫,也不需去调料,以是每次过节的时候,柳枝都乐意去干煲汤的活。

刷刷煲,飞飞水,挑挑料,切切块,然后就可以闲下来去玩了。

但现在闲不了,还有菜呢。

拍拍手,柳枝正要准备去做五色饭时,一阵羊香飘入厨房。

羊肉钵由朱三刀掌勺,它肉多料杂味大,厨房里施展不开,顺哥儿就在院子里搭了个土灶,专门来煨羊。

细细闻闻这味道,柳枝还嗅到了里面混着的一点稻谷香,应该是刚用稻草把羊肉燎好了,准备下锅。

冬日煨羊,啖肉吃肠,大好时光。

好久没吃过羊肉了,一想起羊肉钵那辛鲜浓润的滋味,柳枝就口舌生津。

咽下口水,柳枝开始忙活淘米蒸饭。

五色饭,也叫五色粮。

是将红薯、玉米、糯米、绿豆、芋头这五种颜色的粮食放在一起蒸熟,再将它们搅和均匀,搅成泥伴着米,米拉着丝的状态。

一口下去,又甜又粉又糯,吃得人都美了。

朱红玉已经在柳枝去赶集的时候把要用的绿豆和糯米泡好了,玉米粒也剥好了装在了碗里,还剩红薯和芋头没处理。

柳枝将红薯分给林更元,自己削芋头。

这是阿翠家种了拿过来的芋头,个头还挺大,柳枝一手握不稳,要将它按在地上,转着圈来削。

芋头个头比红薯大,手感还比红薯扎,柳枝把它留给自己,就是因为它的肉好看。

白肉里面含着斑斑点点的淡紫色,比喇叭花要浅,又比白菊花要深,比布铺里打招牌的布料花纹还要漂亮,柳枝很喜欢。

将削好的红薯和芋头乱刀切块,反正到时吃的时候都煮烂了,搅在一起都是红薯泥和芋头泥,也看不出刀工,柳枝切得随心所欲,想剁哪就剁哪。

只是累了林更元,满厨房跑帮柳枝捡着被切飞出来的碎块。

切好后拿出一个扁扁的大竹盘,在里边垫一块薄薄的布,柳枝将五种粮食洗好后分门别类地摆到布上,五把小扇子凑成一个圆。

这五种粮食每一个都是足够顶饱的,为了能多留些肚子吃羊肉,柳枝只摆了浅浅的一层就盖上了竹盖。

林更元把两根绳子抛到了厨房大梁绑好,将竹盘吊起,柳枝将它挪动着悬在了煲汤的砂煲上方,对准砂煲边上先前留出的一道口,用从中冒出的热气气来将五色饭蒸熟。

到时,汤煲好了,五色饭也蒸绵了。

柳枝弄好后,洗手出去院中,看见土灶上的大锅也盖上了盖子,就知道这道羊肉钵也只缺时间了。

在等菜好的这空出的一个时辰,是闲不下来的。

抓住这一个时辰的时间,留下红玉和红豆守家,几人背上朱三刀和陈素英这些日子从镇上慢慢移到村里的粮食,将它们运到顺哥儿之前就挖好的地窖里去。

过冬的几道大菜里,除了菜干筒骨汤红豆能喝上几口,剩下的两个羊肉钵和五色饭都吃不了。

刚好这席面上也缺了个青菜,要么就做个鱼汤黄芽白吧。

汤里面再煮些白米,红豆能吃,他们大人也能吃。

山里的鱼,不能提前抓,不然鲜味就没有了,必须得现抓现做。

柳枝的主意是搬粮上山时顺道把渔笼放进山溪里,下山的时候再去收笼子,能抓几条就几条。

本只是想抓小白条或是小鲫鱼,没想到撞了好运,抓了条黄鸭叫,还有些杂鱼。

在看清了鱼笼内的鱼后,柳枝就给它们安排好了去处。

黄鸭叫做鱼汤,大一点的杂鱼晒鱼干,小一点的鱼干剁碎了去**食。

厨房里有只有一个灶,不过是个大灶,分里外灶,之前的砂煲都放在里灶上,现在汤也炖了近三刻钟了,就可以将它挪到火力小的外灶来,将里灶空出来做鱼汤。

这鱼汤是红豆也要喝的,不能煎,只能煮。而且尽管黄鸭叫只有一条大骨,也得防着骨渣子。

柳枝还是找了一块布,跟之前垫在五色粮下的布一样材质,就是稍小块一些。再将已经开膛破肚清脏完的黄鸭叫包进去打个结,黄鸭叫的肚子里被塞了些姜末,除腥御寒。

将鱼冷水下锅,大火猛煮,等到水开后,将淘好的大白米倒进去,这时,汤就慢慢变白了,黄鸭叫皮下的肥脂也散在了汤中,这时就要把大火转为中小火去熬。

水多米少,大白米都被沉在了锅底下,柳枝等了一刻钟多点的时间,舀起米来,看到都开花了,就把洗摘好的黄芽白和做羊肉钵时切剩的豆腐渣放进去。

柳枝将菜和豆腐放下去后也没管,直接就招呼林更元和顺哥儿进厨房来端菜拿碗开饭。

点齐碗筷,把菜干筒骨汤捧出去,把五色饭盖着盖子端出去,干完这些活再回过身来,鱼汤黄芽白就好了,汤白米白菜也白。

将灶里的火灭掉,给汤里撒进一点点盐,出锅。

这时候,日头也暗了,黄黄的日光铺在院子里只是好看,寒意飕飕地往身上钻。

冬日里吃饭都在厨房,可厨房里也坐不下这么多人,好在院子里还有个土灶,饭桌就搭在土灶旁,一边吃饭,一边取暖。

羊肉钵不用端出锅来,用盘子盛出要吃的,其他留在锅里继续咕嘟咕嘟地煮着。

五色饭的竹盘也放在了土灶旁烘着,到喝完汤舀饭或是后面吃完了饭要加饭,饭都还是暖和的。

裹紧袄子在桌边坐下,柳枝忙不迭地喝了一口汤,顿觉全身妥帖,头脑一清。

红豆在一旁被各种香味馋得嗷嗷叫,柳枝也馋,不过是在心里嗷嗷叫。

柳枝比红豆好,她馋了就能吃,红豆是馋了也不能吃。

小口小口地嗦着汤,把不爱吃的胡萝卜偷偷再桌下夹给林更元,柳枝把碗里的汤料吃完后,也不去装饭,先从羊肉钵里夹了一块羊肉。

羊肉钵里放了点蕨粉,用来勾芡,羊肉钵里浓浓的汁就扒在了肉块上,但仍有些汁往下滴,柳枝连忙把碗也伸了出去,挡在了肉下方。

朱三刀拿来的羊肉好,是羊腩,有筋,虽已经炖了一个时辰,肉块也没被炖散,只是有些松垮,但这恰恰就给了汤汁闯进去的门道,把味给入足了。

柳枝将肉放进嘴里,烫得都没敢去咬,一块肉从左边拨到右边又从右边拨到左边,硬是没舍得给吐出来。

好不容易觉得可以了,嘴巴合上一咬,肉里面蕴着的汁就溢出来了,霸道地充斥满了整个口腔。

这羊肉,朱三刀和陈素英是处理得真周到,不腥不膻,筋韧肉烂,咸辣双全。

接过林更元递过来的一碗已经拌好的五色饭,柳枝一口羊肉一口饭,一口咸一口甜,吃到腻了的时候,再夹条清淡的黄芽白净净口,吃到后头,差点就要和红豆抢菜吃。

补冬补冬,这次可算给她补够了!柳枝摸摸藏着袄子下已经鼓起来的肚子,心中舒畅。

就是,嗝,胃里有些不舒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