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多功能科举考生 > 第22章 第 22 章

多功能科举考生 第22章 第 22 章

作者:白日梦录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26 19:06:57 来源:文学城

第二日一早,在王家人百般叮嘱之下,王谨运着轻功轻松地下了山。喂过牛之后,他便朝着月溪村的方向走了一段路,接着便打开了地图。

从地图上看月溪村已经完全空了,连一只活鸡都没留下。看来他们村子里的人都非常惜命啊,王谨忍不住感叹。不过说到底,如今哪怕暂时避了出去,之后肯定还是有机会回来的,所以大家才都没那么抗拒。

等回到山上之后,王谨觉得自己有必要升级一下系统的地图。如今的地图只能看到方圆一里,即五百米之内的情况,感觉还是不太够用。

由于他们如今所在的这快平地是在这座山偏西的部分,就算王谨买了望远镜,也看不到村子里的情况。而且他还想关注一下村子以北的那座后山,毕竟那处山脉是往京城方向延伸的,这总让他觉得没什么安全感。

于是,王谨打开系统,将山洞整个扫描了一遍。接着又花了一个时辰写了一篇名为《古代平民于山洞避祸期间的生存实录》的论文。可能因为这个主题比较新鲜,系统很快提示入账两千点数,而一般的论文都只值一千左右。王谨满意地点了点头,接着便花了一万点数升级了系统地图。

升级之后,地图的主界面没什么变化,只是当王谨控制着画面缩小时,便立刻发现,地图的范围扩张到了方圆五里,即2.5公里。只是超出一里之外的地形图会较简略些,体积过小的生物也不会显示。比如此时王谨把视角移到后山附近,就只能看到几只野鸡,再小些的就看不到了。

看来他们村子里也并没有人肯去那座后山上。也是,如今是冬天,想要在山上生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假如王谨不会武,又没有系统这个大杀器的话,他也是不敢随便上山的。

之后几天,在王家人的努力下,这个临时的小型避难基地已经基本成型了。

平地角落处的温泉,四周支起了三块木板和一块帘子。平时帘子都是敞开着的,有人进去泡温泉的话就会把帘子拉上,这样也能保证一定的私密性。冬日里泡温泉尤其舒服,如今王家人都已经爱上了这一项活动,尤其是邓氏婆媳三人,要不是王谨叮嘱她们不要泡得太频繁,她们真是恨不得每天都去泡一次。

另一侧的山泉水,是平日里用水的地方,倒是比以前从井里打水还要方便一些。王谨为了喝得放心,还专门花点数买了一个水质检测笔,结果显示这丛山泉水的水质十分好,他已经开始考虑将来要不要想办法把这水悄悄接到他们家去了。

山泉水旁边是鸡棚,喂鸡的工作还是由王菀负责。几只母鸡们虽然一开始因为换了环境有些不适应,但这几天也已经开始陆续下蛋了。王家人在吃喝这方面倒是一直没有亏待自己,每天的鸡蛋都被做成鸡蛋羹,进了全家人的肚子。

平日里王家人只有吃饭睡觉才会去山洞里,其他时间一般都在平地上活动。如今平地中间的空地上摆着一张平整的大木板,下面垫着一块大石头,四周则是一个个小木桩,还有几把椅子。平时大家都爱坐在这里晒太阳。毕竟如果一直呆在地下,还是多少会有些压抑的。

而山洞里如今也是大变样。圆形的山洞,四周被隔成了一个个的小房间,王老爷子夫妻一间,两兄弟夫妻各一间,王蕙王菀一间,王谦王诚一间,王老爷子还坚持给王谨单独分了一间。虽然所谓“房间”其实也就是地上铺着褥子和被子,但因为有温泉的缘故,睡起来一点都不冷,倒像是一个微温的炕一样,大家都觉得十分舒坦。

除此之外,山洞里还专门空出了一个角落,用来存放各种杂物。土灶和餐桌在山洞正中央,因为粮食放在外面总觉得心理不踏实,所以大家都是在山洞里做饭吃饭,倒也没人觉得麻烦。

王家如今的日子与前几个月并没有太大差别,只是换了个地方宅着,大家都很快地适应了在山上的生活。

此时,王谨正坐在平地上的桌子旁看书,邓氏带着几个女眷在一旁做针线,几个男人也闲不下来,在稍远的地方锯着木头,打算多做两个浴桶。

王谨手里拿的是一本《四书章句集注》。没错,就是那本对封建社会后期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的,南宋时期朱熹所著的《四书章句集注》。

根据王谨之前读过的话本上的信息,本朝太/祖于北宋宣和六年,也就是公元1124年率军攻入开封城,登基后又北上打跑了金兵,扩张了版图,避免了靖康之耻的发生。

而齐先生之前跟他们讲起这本《四书章句集注》的时候,说这是一位名为“朱熹”的隐士高人于本朝建立初期所作,出版之后轰动朝野,之后太/祖便将它钦定为科举考试的标准答案。

在王谨看来,这本书多半是那位太/祖皇帝本人改动之后加以出版的,毕竟,刚建朝那会,真正的朱熹还没出生呢。

太/祖这一只蝴蝶,哦不,大鹏的翅膀无形中改变了许多人的命运,而就算朱熹父母的生活轨迹没有被这只翅膀过多干扰,朱熹这只小蝌蚪再次抢到头名顺利出生,那他的父母大概也不会给他起这个已经被捧上神坛的名字了。

不过王谨倒是有些好奇,如果这位划时代的著名理学家出生在一个自己前世的著作被奉为真理的年代,他的人生又会如何发展?只是这个问题的答案,王谨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前世他曾看到许多人说朱熹是“裹小脚”这一陋习的重要推行者,对这一观点的真实性王谨持怀疑态度。好在本朝太/祖上位之后就严令禁止了“缠足”这一行为,违者全家都要跟着受罚。

旁人可能只会觉得这位太/祖的审美正常,而王谨却是万分庆幸。如果将来他也能有机会拥有一定的话语权,那他也势必要狠狠抨击这一行为,尽全力将这一种病态的审美风气扼杀在摇篮里。

王谨抬起头,看着面前他的家人们,再一次庆幸他们生活在如今的这个时代,而不是另一个时间线的明朝或清朝。

宋朝时期女子的地位本就不低,并没有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说法,父母过世之后女子有权分得家产,还能主动提出和离,比其他的封建朝代要好得多。

太/祖在位时沿用了这些律法,同时也做出了不少改进。虽说距离真正的两性平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时代的鸿沟需要跨越,但王谨相信,等将来他也拥有自己的力量,在他这只小小蝴蝶的推动下,这个平行世界的女性们的路,一定要比前世的旧时间线好走得多。

而此时的他也会努力,努力让王家的女眷们都过上更好的生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第 22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