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 第6章 第 6 章

对照组的悲哀[七零] 第6章 第 6 章

作者:一听霜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8 08:41:04 来源:文学城

连着几天陈柚的心情都不错。

队长只是给她报上名,能不能当上教师不一定。

尘埃落定之前,陈柚都是有指望的。

要是能去教书,对陈柚来说是大好事。

虽然还是在乡下,但是不用上工,也算是解放身体。

管事情能不能成,先开心就好了。

从箱子里拿出保存好的册子。

牛皮纸粗糙封面印制着“记工簿”三个大字,下面又有:

【连山】公社【井塘】大队【四】生产队。

翻开封面,内页写着姓名等信息。

之后的每一页记录着陈柚做的生产队农活,挣到的工分。

薄薄的册子,记录着陈柚整年劳动。

村里有口风,生产队今年的分值有提升,今年每个人能分两斤皮棉。

走在路上都能听到大家说要用棉花做什么,织成布染什么色,还能做棉衣、棉裤、棉花被。这是劳动力多的人家,脸上带着欢欣的是得钱户。

一看脸上带着愁的,不用问肯定是往年的缺钱户,皮棉多了少了他们都没工分扣。

陈柚看了看记工簿,心满意足,她心里有数,今年也是得钱户。

-

阳历年的最后一天,陈柚拎着一只鸡去李丽芳的住处。

刘建军将鸡塞进鸡笼里头,鸡蛋放在灶台盘的篮子里。

陈柚将铝制饭盒打开,放在小泥炉上热。

李丽芳觑了一眼,饭盒里装着腊八粥:“你一个人还煮腊八粥?”

真有仪式感。

他们昨天晚上做了腊八粥,料足,一个人控制不好量,费劲。

“社员一大早送的。”陈柚笑道,“本来是要过来蹭早饭的,刚开门就碰见村里小孩,捧着一碗粥,换地瓜干的大春姐送的。”

腊八前夜家家户户煮腊八粥,到了腊八当天有的人家会给邻居送腊八粥。

要是留在住处,可能还有别的人给她送粥,她明摆着一个人住是不煮腊八粥的。

一会儿的功夫,小泥炉上的粥冒泡泡,陈柚用布井将铝制饭盒拿到桌面上。

“真好。”李丽芳往粥里加了些红糖,粥的色泽浓郁起来,“陈柚,要糖么?”

粥只有一点甜味,陈柚没有拒绝。

“你们队哪天结算啊?”林芬将嘴里的粥咽下,眼睛时不时溜向公鸡。

“十五。”

“诶,我们要晚一天。”林芬感慨,“不知道今年要不要贴钱。”

刚走到门口的林红星顿住脚步:“没出息。”

林芬瞪了自家哥哥一眼:“大过节的,做哥哥的让一下妹妹怎么了!”

林红星说自己这是恨铁不成钢。

陈柚问:“打算哪天回去?”

“我们打算结算完工分就回去,留在这也没事儿,队里放人就早两天回去,不等到二十。”

陈柚一琢磨自己比他们早一天结算工分,有时间整理安排,点了点头:“成,我跟你们一块儿回去,有个伴。”

“乐意至极。”李丽芳笑道,“回去后我们还能一起逛街买东西,看电影吃零嘴。”

-

“这鸡一半红烧土豆,一半炖汤,怎么样?”

声音从屋外传来。

聊着天的三个女知青,出门一看,鸡毛都给刘建军拔干净了。

林芬咽了咽口水,她馋肉。

她哥喝了粥往公社赶,不知道能不能买上肉。

不过今天肯定可以大饱口福。

除了公鸡,陈柚还拿了八个鸡蛋过来。

鸡怎么吃?林芬一时想不出来。

都怪平时日子过得苦,吃肉的频率不高,这只鸡肉还有不好吃的?

就是因为想吃肉,他们在见识了养猪的麻烦、可能亏本后,还要养猪。

猪栏里的猪,这段日子吃得多,结算工分前两天把猪送去公社食品站,卖些钱分些肉。

林芬看向陈柚,这鸡是陈柚带来的:“陈柚说。”

陈柚前两天刚吃过板栗炖鸡,她不馋鸡肉。

她养的公鸡留不住,差不多一个月杀一只鸡。差别是,有时鸡重点,有时轻点,没个准斤。

每月能吃上鸡肉的事,陈柚不会跟人说,她这日子过得比一些有家里补贴的知青还要好,说出去太惹眼。

鸡肉怎么烧,她无所谓。

比起鸡肉她更念着猪肉。

这一年到头,也就年末买猪肉容易些。

平日里买猪肉都要猪肉票的,农业户口是不发肉票的,知青只有头一年跟非农户口一样有猪肉票,之后都是跟农户一样的,没有猪肉票发。

井塘大队,对知青还是有补贴的。

每个季度,知青能够买两斤肉,会通过广播通知知青买肉,这是社员没有的待遇。

也是大队里考虑到单独插队的知青既不能养猪,又没有肉票。

不过份额是不能够累计的,错过了这季度,下季度也不能多买。

知青全年就这样八斤肉,再指望着年底大队杀猪分的一两斤肉,一年十来斤。

连山公社所在的江市居民,每年猪肉供应有十五斤。

一年十来斤肉,本地的知青都受不了,别说沪市知青。

跟江市不同,沪市的猪肉是敞开供应的。

“……”

好在到了腊月,不少人家都要杀年猪。

养了几头猪的人交了预购猪任务后,会发屠宰证,凭证杀一头猪。

只养了一头猪的,可以交一半卖钱,另一半带回家。

也能将猪肉都卖给食品站,除了钱外,出白肉的重量的一半返猪肉票。

当年能凭票到食品站买肉,但是价格要高一毛。

生产队里杀猪基本都是冬天,农户基本都会把猪肉带回家。

这一次匀给别人家,下次别人家杀猪匀几斤给自家。

吃不掉的就制作成腊肉、腌肉,一年到头一家几口人都指望着这么点肉。

除了春节家里一年到头也吃不到鲜猪肉。

去年杀年猪的时候,陈柚跟社员匀了十斤肉票。

有了猪肉票,去食品站还是一定要早。

就算起个大早,有时候也只能空手而归。

杀年猪时能去农户家兑猪肉,但是肥肉是没有的。

陈柚匀来的十斤肉票里,有四斤票用来买了六斤肥膘。

六斤肥膘能出,四斤的猪油。

这四斤的猪油,比生产队去年分的食用油还要多。

加上生产队分的油,陈柚一年的油水跟农户比起来算是多的。

四季的猪肉量加上匀来的肉票,陈柚一年能吃上十四斤肉,要是留在生产队,年底还能分斤把猪肉,跟农民比起来陈柚一年吃到的猪肉算多的。

这猪膘,加猪肉的,一年下来得十五六块。

这还没算上杀年猪时,跟村民直接匀的猪肉。

去岁年底分红时,陈柚结了26块钱,算下来猪肉就去了大半。

下乡的日子,没瞧见什么钱,日子过得也累,但在吃食上陈她还真没有委屈自己。

人是不会满足的,即使这样陈柚还是觉着猪肉不够吃。

“他的提议很好,一只鸡两份烧。”

-

一只鸡分两份烧。

下锅炒鸡块,去血沫,再分两半。一半留着红烧土豆,半般在砂锅里温火炖汤。

李丽芳总结:“一份靠土豆撑场面,一份靠汤水撑肚子。”

分成两份的鸡肉,份量是一点都没有减少啊。

“不妨碍它香。”都不用扇风,陈柚就能闻着肉香,“林红星要是只买到骨头,那只好炖萝卜汤,要是买到肉就能烧红烧肉、回锅肉……”

“我哥怎么还不回来。”林芬看着门口,望着泥巴小路,“望眼欲穿,只要想着肉,我的口水就要留下来。”

李丽芳点评:“飞流直下三千尺。”

陈柚刘建军互看一眼,都没忍住笑,就连林芬也是笑完再谴责李丽芳。

谴责李丽芳不应该毁坏革命战友的形象。

提到革命战友,他们中有人要参军离开连山公社了。

今天这顿饭,庆的不是阳历年,更是刘建军的“饯别宴”。

刘建军前天领了被服,崭新的白衬衫,绒衣绒裤,棉衣棉裤,冬季军装外套。

“陈柚你昨天是没有来,大队长都来了。”李丽芳竖起大拇指,“刘建军这名字起得好,当兵真光荣,都说了部队当兵光荣花。”

“那是他们兵团的人说的,都登在报纸上。”林芬翻了个白眼,“他们说自己是苦菜花,说我们是向阳花,我看他们是不像话!”

说出这种话来,确实不像话——

那些兵团战士是没当过插队知青,却不是不知道插队知青的处境。

要是插队知青比兵团战士要好,怎么下乡的时候,去兵团要比当插队知青困难很多。

虽说插队向阳花没道理,但是部队光荣花是很称景的。

坐上拖拉机,胸口戴着大红花,公社里都特意开会表扬了这些有志青年。

这个时代,当兵最光荣。

我为祖国保边疆,我为人民造幸福!

有的人是有着崇高的理想,有的人想的是去当兵能吃饱饭。

家里孩子多的,让到了年纪的孩子去报名。要是能合格,成为一名军人,那是这个家庭的光荣。

“不知道明年有没有招工的机会,要是能被沪城的公司招走就好了。”

“丽芳,天还亮着呢。”陈柚指了指不太暖和的太阳。

参军、招工都很少要女的。

参军、招生不是本地的又都比较少。

总的来说,她们外地的女知青,离开农村的机会少于男知青。

纵然下乡到达两年,这些机会同样摆在她们面前,她们同样能报名。

但报名归报名,结果完全是另外一回事。

或因离开的机会渺茫,女知青的结婚率高于男知青。

大部分知青都不愿意在农村安家,但也有少部分知青因为种种原因,跟当地的村民结合,其中女知青比男知青多一点。

李丽芳意识到自己的梦做得太美了些。

人可以有理想,但不能让不切实际的期待充斥大脑。这年头能招工招走就很好,再加上沪市的前提,多少有些痴人说梦。

她不好意思笑了笑,嘴硬:“宪法里哪条写了不准白日做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