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对方辩手请正面回答 > 第11章 第一次训练

对方辩手请正面回答 第11章 第一次训练

作者:溺水的豚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13:40:21 来源:文学城

从教室里出来,两个人并排走在深夜的校园道上,此时的校园已经鲜少人迹,安静的夜幕里只有时不时踩到落叶发出些“吱吱”的声音。

两旁的路灯把两人的影子直直地投射在地上,一步一步走,影子长得越来越长。原来自己和裴叙之的身高差这么多,这还是第一次,站在他身边。

“队长。“何芷轻轻开口。

“嗯?”

裴叙之不知道为什么她总是喜欢说事情前先喊自己一声。

“这次没有看出齐邢的招数,该怎么办啊?”

“你担心这个?”

何芷点点头,“有点。”

“没事,会有别的办法。”

何芷眼睛一亮:“你已经有办法了?”

裴叙之瞥了她一眼:“你猜呢?”

何芷:“……”

怎么私底下的裴叙之有点贱嗖嗖的。

“不管怎么样,这件事你别掺合。”裴叙之恢复了先前的严肃,叮嘱道。

“为什么?”何芷抬头问他。

裴叙之低下头来看她,何芷循着光望过去,身后的路灯刚好在他身后形成一个暖黄色的光圈,衬在他身后,把锋利的五官都变得柔和。

“不为什么,这不是你该操心的事。”他的语气听起来很淡,但透着坚定威慑的意味。

“哦,好吧,听你的。”何芷摊了摊手,无奈回答道。

答应得这么乖,裴叙之怎么感觉不太能相信她的承诺呢。

-

时至九月中旬,夏天只剩下最后一丝余热,荡漾在下午和傍晚的校园里,中央大道上还有最后一茬栀子花在散发余香,好似邀请秋天的到来。

被各种比赛和迎新活动耽误,开学半个月了,校队才终于开启每周三次的队内训练日常。

每周训练内容通常由队长和副队长制定,队内的学长姐来执行,有时候也会特邀校外的教练和辩手来给队员做特训。

此刻,一届10个新生整整齐齐坐在活动室等着迎接第一次训练任务,每个人眼睛里反射着教室里白愣楞的顶灯,看起来像闪着期待和自信的光。

裴叙之作为队内最有权威的人,由他来开启新一届的训练第一讲最合适。

裴叙之慢悠悠地走上台,双手撑着讲台,开门见山说道:

“欢迎的话已经说过了,我直接说事。你们进队面临的第一场外赛——全国新生辩论邀请赛会在十月中旬开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得参加。注意,这里“新生”指的是所有第一年加入各高校辩论队的学生,因此你们的对手并不一定是大一,反而有可能是研一甚至博一。当然每个队伍的非本科参赛选手人数只有一人,但是碰到一个高手就够你们吃一壶的了。”

眼神扫过现场每一个人,继续说:“我给你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全国冠军。”

话音稳稳落地,所有人心里一怔,顿感一种闷闷的沉重感。全国太大,最不缺的就是人才,每年的天才新人层出不穷,不说别的,就说上周对阵的京大齐邢就必定是难搞的敌人。

冠军,哪里这么简单。

裴叙之看出每个人脸上的犹疑之色,嘴角一勾:“觉得不可能?”

然后冷冷一笑,随意丢了句:“其实很简单,因为我当年就拿到了。”

所有人:……

虽然所有人心里都觉得这个目标难如登天,但还是该死地被眼前这个男人激励到了,年轻人最宝贵的不就是这颗不知天高地厚的心吗?

“开始训练吧,上次的车轮赛PK了质询,今天第一节训练内容是陈词与反驳。”

所有人用同一道经典训练题:短视频的盛行提升/降低了当代人的认知能力。

抽签定对手和持方,一方现场进行1分半钟陈词立论,另一方现场反驳陈词1分半钟。

由在场的裴叙之、齐磊和许烟决定胜负,输者周末写一篇观赛笔记交上来。

基本没有提前准备的时间,考察的就是辩手临场组织语言的能力和知识储备量,这让在场的人还是有些心虚。

乔俏自告奋勇先上去抽签,就刚好抽到了同为质询手的徐嘉译。

常规辩论比赛中,质询手可能通常在三辩位,承担主要的质询任务,但三辩在质询环节结束后会有质询小结的机会,因此好的三辩不仅要有优秀的质询能力,也得有出色的总结陈词技巧。

成为一个全能选手是每一个质询手的终极追求。

当年裴叙之就是在全国新生赛里完成了自己从质询手到全能选手的蜕变,拿到冠军兼MVP。

拿到持方后,徐嘉译作为正方要首先发言,他从台下慢步走到台上,就这三十秒的时间,他脑袋疯狂运转、组织语言。

发言开始: “我方认为短视频的盛行能提高当代人的认知水平,有两点原因。第一,许多科普类短视频在社交平台走火,如书籍讲解类、健康养生类等等将枯燥的知识转化为可视化的趣味性的传播模式,有利于当代人拓宽知识边界,更大的知识量必定可以拓宽认知水平;嗯……然后……”

说到这里,徐嘉译开始不自然地结巴,大概是脑子里的想法已经说完,此刻不得不极限思考,思考第二个点可以说什么呢?还有什么能说的?怎么办?想不起来了!

何芷坐在第一排,能清楚地看见他颤抖的手。

稍微调整了一下,他稳住心神,继续说道:“第二点,短视频便于当代人最大程度利用碎片化时间,当代年轻人的通勤时间、排队时间、上厕所时间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空间,拥有了更多学习时间,认识水平必然会提高,以上,谢谢。“

其实,短短的几十秒构思时间,其实这样的陈词还算不错了,有清晰的论点,逻辑链也初步成立。虽然没有更翔实的数据支撑和漂亮的语言,但这毕竟是临场发挥的,在何芷看来也值得一个良好。

接着乔俏作为反驳方,在一分钟前听到对方论点后开始做反应,也是相当考验能力的。

台上的乔俏虽然一如既往的淡定,但何芷一眼就看出了她眼底的紧张和担忧。

这样的训练内容真是够折磨人的。

乔俏转身面对徐嘉译,淡淡的声音开始陈述:“针对对方刚才的陈述,我方有两点不同意。其一,事实真的如对方所说短视频的盛行是科普视频的盛行吗,有调查显示,大学生看的短视频内容娱乐类占比将近80%,而科普类只有不到6%。大家也可以回想自己来训练之前刷的那几十个短视频里有没有一个科普类视频,你的认知水平有因此增加吗。对方同学用极小部分的短视频论证论点,有力性值得怀疑。”

效果很明显,在陈词里加入哪怕是一个数据资料支撑,可信度会比纯粹的口嗨高很多,只这一点乔俏已经略胜一筹了。

“其二,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具备前后因果联系的知识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因此那些短视频的内容多数只是从你眼前划过而非真正的让你记住了,对方辩手在开赛前刷的最后一个短视频内容您应该真的不记得了吧。所以综上您方第一个论点不成立。”

此时时间只剩下12秒,对第二个论点,乔俏只有一句话的机会:“至于第二个,我只说一句,”

乔俏不紧不慢地停顿整理了一下,然后说:“利用碎片时间学习和短视频一点关系也没有,我每天坐地铁看两页《罪与罚》也可以提高认知水平,每天排队背10个单词也可以提高认知,真正让我利用起碎片时间的是我的好学心,不是短视频。我的发言结束,谢谢!”

有理、有据,有犀利的反问,有和观众的互动连结,更重要的是,这只是一段临场发挥。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她又在飞速地进步,这是何芷看完乔俏的表现后内心最强烈的想法。

乔俏表现好并不奇怪,可是她半个月前的陈词还没有那么成熟,何芷自问,如果是自己,恐怕也不一定有这样的能力。乔俏展现出来的学习能力不禁让何芷敬佩,这也是何芷到大学之后第一次感受到身边人的优秀,也是第一次感受到压力和紧迫感。

相比之下,裴叙之心里的反应平静很多。乔俏是他看过最多过往比赛的成员,当初选她的原因也只有一个——她有雨后春笋一般向上生长的能力。

乔俏几乎没有任何辩论背景生,大一才是她辩论的起点,在系辩论队的参赛机会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她只用几场比赛就来到头部,私底下的付出是可以预料的。

辩论队里除了需要何芷这样的天赋选手,也需要付出型的人为团队紧紧发条,乔俏就是他放到队伍里的那条鲶鱼,也可以说,是团队的永动机。

不出意外的,裴叙之、齐磊和许烟作为评委都把票投给了乔俏。宣布结果的时候,一向没什么表情的乔俏居然朝何芷挑了个眉,颇有炫耀意味。

小样,还给你得瑟上了。

但何芷也傲娇地用右手比了个大拇指,轻抬了抬头表示送给她。

相比之下,徐嘉译就不太好受了,双唇紧紧抿成一条线,低头沉思着。之前他以为自己是仅次于何芷的水平,现在发现乔俏也远超自己,心里燃起浓浓的不甘和难过,单纯的男大眼睛都给逼红了,委委屈屈地回到位置坐下。

几组过后,表现有好的,也有欠佳的。裴叙之和身旁的许烟都一一做了指正和点评,有的还让当初重新来一次,压力可想而知。

或许许烟的风格还比较温柔委婉,但裴叙之就十分严肃且犀利了,指出的问题都一针见血、毫不避讳,说得几个男辩手都红了脸。

最后轮到何芷上去抽签了,她刚从座位走到抽签处还没抬手。

“等一下。”裴叙之头都没抬,手里还没写完上一组的记录就打断了她。

全场就这样安静等了他几秒,直到他转头指了指身边的齐磊,说:“你和她组一队。”

场内的其他新生都瞪大了眼。齐磊自己也是没有料到这一出,但两人认识这么多年,裴叙之想干嘛他还是能参透一二的。

齐磊咬了咬牙,没过多犹豫就上去了。

何芷抽到了持方为反,对决即将开始。

相同的辩题下,越往后看似越有优势,但当大家把容易想到和论证的论点都说完之后,最后出场的何芷反而有些犯难了。

凉凉的捏……

没事没事,要开开心心,好嘛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第一次训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