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短命白月光重生后 > 第16章 姜汤

短命白月光重生后 第16章 姜汤

作者:荼非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38:36 来源:文学城

屋内已被人点上一盏昏黄的灯,沈知微揉了揉眼睛,反手合上门,褪下沾了湿意的狐裘放在火炉上烘烤。

指腹轻触碗壁,温度刚好。

她坐在榻上端起碗,屏住呼吸将清苦的汤药一饮而尽,浓烈的苦味与令人反胃的异香自舌尖弥漫,一路灼烧到胃底。

她强行压下想要呕吐的**。

翻了翻包裹,没找到蜜饯,只有静姝临行时塞进来的肉干。

肉干也好,沈知微将油纸包放在桌上摊开,取了一块含在口中缓慢咀嚼,咸香微硬,还有些花椒的麻意。

眉间刚如餍足的猫那般松开,便听窗棂传来极轻的叩击声,三短一长。

“进来。”沈知微已经有些困倦了,慢吞吞地坐正了一点。

十七的身影悄无声息滑入房内,单膝点地:“公子。”

“查清了?”沈知微抬手示意他起身,指尖无意识地在榻沿轻敲,皱着眉往人嘴里扔了块鸭脯,“又没有别人,跪什么跪。”

暗卫咬住那块油润的鸭脯,腮帮子鼓动两下便咽了下去。他站直身体,拉开椅子坐下。

“查清了。那女子名林初瑜,年十七,京城人士。其父林文远,现任太子太傅。”他垂着眼给沈知微倒了杯凉茶。

“其母王氏,淮安人士,确为省亲而来。外祖母病重消息属实。林小姐今日私自离府观灯,未带仆从,遇险属实,已安全送回其舅父府邸……这肉干太噎了,公子喝口水顺顺。”

“太子太傅……”沈知微醒了大半,眸光微深,握着茶杯的手指缓缓收紧。林文远,太子萧翎钧的授业恩师,清流领袖,德高望重。他的女儿,竟与自己生得如此相像。

巧合?

沈知微从不信巧合。

她放下茶杯,走到书案前,铺开素笺,研墨提笔。

“臣知微叩请殿下金安。”

墨色在灯下晕开,字迹一贯的工整清隽。

“江淮河工贪蠹一案,业已厘清脉络,主犯周茂年及一干从犯皆已收押,赃银、账册、证供俱已封存,待押解回京。详情另附密折呈上,伏惟殿下圣裁。”

笔尖悬停片刻。

“另有一事,冒昧启奏殿下。”

笔锋转折,墨色更深。

“臣于淮安灯市,偶遇一女子,名林初瑜,年十七,林文远林大人之女。其容貌与臣有**分肖似,几可乱真。事出蹊跷,臣不敢擅专,特禀殿下知悉。若殿下早已知晓,或另有深意,臣自当缄口,权作未见。沈知微谨上。”

她将信笺仔细折好,封入信封,递给十七。

“即刻送回东宫,亲手交予殿下。若殿下问起,如实禀报即可。若殿下……不问,亦不必多言。”

“是,”十七小心地将信收入怀中贴身暗袋,动作干净利落,随即抬眼看她,“公子,早些歇息。”

沈知微没说话,只轻轻挥了挥手。十七如同来时一般无声离开,连一丝风都没带起。

她不知道萧翎钧会如何回复,或者,会不会回复。

若他早已知晓,甚至这本就是他棋盘上的落子,她也不觉得他们最终要落到相互试探的地步。

若他不知,那这世间便又多了一桩令人齿冷的巧合。

不必深究,她只需要做好她该做的事,左右人之将死,沈知微并不打算想太多。

雨下了一夜,天明时也未停歇,只是由瓢泼转成绵密的雨丝,将整个淮安城笼在一片灰蒙蒙的水汽里。

沈知微醒来时心口窒闷得厉害,咳了好一阵才缓过气。她披衣起身,推开房门,潮湿阴冷的空气扑面而来。

“小沈大人!”谢明煦的笑音清亮,从回廊那头传来。他今日换了身雨过天青的锦袍,衬得人越发唇红齿白。

他手里拎着个精致的食盒几步跨过来,颇自来熟地进了屋:“就知道你起得早,城东王记的蟹黄汤包,配刚磨的杏仁茶,最是暖胃润肺。”

食盒盖子掀开,热气混着蟹肉和面点的香气弥漫开来。

沈知微没什么胃口,但看着谢明煦亮晶晶的眼睛,还是点了点头:“有劳世子。”

两人在廊下小桌旁坐下。汤□□薄如纸,汤汁丰盈,杏仁茶温润微甜。沈知微小口吃着,听谢明煦絮絮叨叨地说今日的安排。

无非是去几处新查抄的犯官宅邸清点赃物,再去河堤看看修缮进展,案事已了,他们也该回去复命。

正说着,驿馆外的雨势陡然转急。豆大的雨点砸在青瓦上噼啪作响,天色乌云聚拢,昏沉如墨。

沈知微叹了口气搁下筷子,自清晨她关节就止不住地疼痛,想到雨还要下,不过倒是没想到会这么大。

“这雨下得邪性,”谢明煦也收了嬉笑,眉头微蹙,走到廊边探头看了看,“听这动静,上游怕是发了山洪,河水涨得厉害。咱们来时坐的那几艘官船,吃水浅,怕经不住这风浪。”

他转身看向沈知微:“小沈大人,水路怕是走不得了。这雨再这么下,运河怕是要漫堤。”

水路不通,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江淮春汛本就无常,加上河堤刚经历大修,根基不稳,若是连日暴雨…

“世子所言甚是,”沈知微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有些微弱,她低咳了两声,“官船不能冒险。改走陆路,即刻启程。三殿下那边…”

她话音刚落,萧望卿的房门打开了。

萧望卿坐在轮椅上,由一名内侍推着出来。他显然听到了方才的对话,脸色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愈发苍白。

“沈公子,水路断绝,河堤不稳,一旦溃决,后果不堪设想。走陆路,虽路途颠簸……我的腿伤,无碍,能走。”

谢明煦闻言挑眉,刚想说什么,被沈知微抬手止住。

“好,”她盯着萧望卿看了一会,不再多言,转身对谢明煦道,“劳烦世子,尽快安排车马,备足干粮药材,尤其…多备些参片和止疼散,我们即刻动身。”

天地间仿佛只剩下哗啦啦的水声和沉闷的雷。驿馆内一片忙乱,车马套好,包裹被匆匆搬上车厢。

驿道泥泞不堪,车轮碾过深陷的辙痕,车身剧烈摇晃,每一次颠簸都像是要将人骨头摇散。

雨势虽稍歇,但连日暴雨已将官道泡成了烂泥塘,车马行进得极其艰难。

沈知微裹着厚重的玄狐裘,蜷在车厢角落的软垫上,脸色比窗外灰蒙的天色还要白上几分。她闭着眼,眉心微蹙,每一次颠簸都让她搭在膝上的指尖轻轻一颤。

萧望卿坐在她对面,那条伤腿被软枕小心垫高,厚厚的药布下依旧隐隐作痛,皱眉看着沈知微压抑地咳嗽。

谢明煦骑马跟在车外,隔着帘子都能听见他中气十足的吆喝,指挥着侍卫和车夫在泥泞中艰难前行。

“前面驿站!都加把劲!天黑前赶到,爷请大伙儿喝热酒!”

驿站孤零零地立在官道旁,几盏气死风灯在檐下摇晃,昏黄的光晕勉强照亮暮色。驿丞早已得了消息,带着几个驿卒候在门口,见车马停下,忙不迭迎上来。

“热水热饭都备好了!快请贵人下车歇息!”

沈知微被谢明煦亲自搀扶着下了车,脚步虚浮,落地时身形微晃,被谢明煦眼疾手快地揽住肩膀。

“小沈大人当心,这地滑得很。”

肩膀传来的力道大得惊人,沈知微觉得自己的胳膊快被他卸了下来,好笑地点头挣开他的手稳住身形:“无妨。”

萧望卿由内侍架着挪下马车,道路泥泞,轮椅尚且难行,他拄着根乌木手杖,独自撑着门框,一步步挪进驿站大堂。

大堂里燃着几个火盆,驱散了些许寒意,但湿气依旧深重,桌上摆着几样简单的热菜和一大盆热气腾腾的肉汤。

沈知微没什么胃口,只勉强喝了几口汤,便推说乏了,由驿卒引着去了二楼最里间的上房。谢明煦不放心,还想跟进去看看,被沈知微一句“世子也早些歇息”挡在了门外。

萧望卿的房间就在沈知微隔壁,门板单薄,隔音并不好,隔壁开门的声音、传来的细微闷哼,都能清晰地钻进她耳中。

但沈知微管不了旁人,她喝了药,将药碗随手放到身侧的小桌,准备和衣睡下。

昏沉间,门被人轻轻敲响了。

刚激起睡意的沈伴读强压下火气:“谁?”

门外沉默了一瞬。

“……是我。”萧望卿的声音隔着门板传来,低沉沙哑,混在淅沥的雨声里,几乎听不真切。

“有事说事。”

“方才听见公子咳嗽得厉害,”萧望卿的声音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词句,“驿站简陋,湿气太重。我……让厨子煮了姜汤,给公子送来。”

沈知微的目光落在门缝下那道狭窄的光影上,那里映出一个微微佝偻的影子。她沉默片刻,才道:“进来吧。”

门被推开一道缝隙,萧望卿端着一个小碗,侧身进来,那条伤腿似乎站得不太稳,身形微晃。

他走到床边,将手中的瓷碗递过来,碗里是冒着热气的姜汤。

“多谢三殿下。”沈知微接过碗,垂眸看着碗里褐色的汤水,小口啜饮,暖热的姜汤饮下,她觉出体内寒气散去不少,脸色也好了几分。

驿站房间狭小,方才药物那股浓烈到令人作呕的甜腥气尚未散尽,此刻又混入了姜汤的辛辣,形成一种更加古怪难闻的味道。

沈知微缓缓将姜汤喝净,想把空碗递给他,却惊觉萧望卿的脸色变得比刚才更加惨白,连嘴唇都失了血色,扶着窗柱的手青筋暴起,指缝隐约见了血。

……?

“三殿下,”沈知微蹙起了眉,撑起身张开五指在他眼前晃了晃,“没事吧?”

萧望卿猛地回神,沈知微能看见他眼底的血丝,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声音绷得死紧:“……无事。只是方才…站得久了些,牵动了旧伤。”

他飞快地垂下眼睑,避开沈知微探究的目光,取了空碗转身就走,出门时差点左脚绊右脚栽在地上。

“沈公子…好好休息。”

沈知微沉默地盯着被轻掩上的门,迟疑了一下。似乎是很重要的事情,但追上去问也不太现实。

萧望卿不是那种被严刑逼供就实话实说的人。

沈知微有些头疼,躺下扯着被子蒙住半张脸,想集中精力思考,头脑却因为身体回暖愈发昏沉。

算了,反正自己都要死了。

想那么多干什么。

太子殿下于小沈大人,并非只有君臣之情。

自幼时相伴,此后相知相守相依。

又怎会心生罅隙。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姜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