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短命白月光重生后 > 第12章 账册

短命白月光重生后 第12章 账册

作者:荼非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2:38:36 来源:文学城

“是,是!沈大人勤勉,下官感佩!”

周茂年连连点头,将酒壶递给身后侍立的师爷,自己从属官手里接过一个沉甸甸的檀木匣子,小心翼翼打开,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几大卷泛着黄边的河工、赈济的卷宗册页。

“沈大人请看,此乃去岁大堤决口前最后一次大修之工册、料账、力役名册;此乃决口后修缮堤坝、堵复决口等一应开销明细,皆有工部主事并监河御史钤印;此乃去岁及今春两季赈济米粮、银钱、冬衣发放清册,里甲具结,灾民按指印之底簿……”

他一样样拿出,口齿清晰,条理分明。身后两名同样穿着七品官服的僚属立刻上前,一人接过工册,一人捧起赈济册,预备分呈给沈知微等人细看。

谢明煦倒了半杯酒浅酌,斜眼看着那堆东西,嗤笑一声:“嚯,这么多?周知府是打算把账本堆起来当城墙,先把我们哥仨在这暖阁里埋上半个月?”

“世子爷玩笑了,”周茂年点头哈腰地给他添酒,强笑道,“皆为实账,详尽些,也是方便大人查验。”

沈知微扫了一眼堆积成山的账本,没忍住嗤笑出声。

她垂眼飞速掠过那些看似规整的册页,看过一本就摞在一旁。

没过多久,指尖在面前摊开的那一卷工料账册上点了点,落在其中一条记录上。

“永安十二年十月丙午,采买河心木桩八千根,每根价银三两,计银二万四千两。供应商:广源木行。”

周茂年抻长了脖子凑过来看,腰弯得更低,脸上笑容依旧:“是,是。沈大人慧眼。”

“周知府博闻强识。”沈知微抬起眼,嘴角带着清浅笑意,眼底半点温度也无。

“想必也知,本朝定例,修筑重大河工所需石料木植,凡大宗采购,须得提前报备工部堪合。工部核准后,方凭堪合令,由户部划拨款项至漕督衙门或当地府库,地方衙门凭票支取库银采办,其间另需监察御史、当地巡按签字画押确认,是为采、支、核、验四序分明,以杜贪蠹。”

她顿了顿,纤长苍白的手指又落在那黄纸之上。

“这笔采购,是在大决堤前的八月,时间紧、用料急,情有可原。但广源木行为何不见其名?”她语气陡然转冷,抬手于桌面狠狠一拍。

“户部漕运司有存档可查,凡大宗木植采买,广源木行根本不在名录之上。彼时名录上合格的几家大商,其主材产地皆在闽赣两湖路远迢迢,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时间筹措八千根合用之木!这八千根河心木桩,到底从何而来?又是如何在决堤前夕,绕过所有堪合程序,凭空从这账上采得?”

周茂年张了张嘴,喉咙发干,竟一时失语。沈知微的话音未落,暖阁内死寂一片,只留炭火爆裂的细微噼啪声。

“沈……沈大人,这……”周茂年脸上的油汗彻底不受控制,涔涔而下,他用袖口擦拭着额头。

“恐是……恐是账房记录时笔误?抑或是……当时灾情紧急,广源木行虽未在名录,但恰在本地……临时……临时调集了库存?”

他的声音越来越虚,尾音带着颤音。站在他身后捧着赈济账册的两个属官更是面色灰败,腿肚子都在打颤。

“笔误?”沈知微轻声重复,慢悠悠划过那账册上的墨迹,“八千根,二万四千两。周知府觉得这字迹工整清晰,力道均匀,像是随手写错的模样?”

她微微前倾了身体,柔软的衣摆扫过桌面发出轻响,目光对上周茂年躲闪的双眼:“至于本地调集……本官抵达之前,已查阅淮安府近五年所有物料仓库进出项。”

“广源木行名不见经传,其铺面甚至不在运河码头重镇淮安城内,而是远在数十里外的河下小镇,铺面局促,何来库存八千根至少需十年成材的大木?”

“更遑论广源之名,是在宣和十九年十月之后方才突兀地出现在淮安府牙行登记簿上!它究竟是凭空冒出来的,还是有人特意为这笔银子生造出来的?”

周茂年嘴唇翕动,试图辩解,喉咙里却只能发出咯咯的怪响,脸色从煞白转向青灰。

一旁的谢明煦不知何时已将那盏温热的黄酒饮尽,杯盏被他重重撂在红木桌上,发出一声脆响。他斜靠着椅背,脸上没了笑意。

“行商采买,堪合入库,白纸黑字的工部定规啊周大人。你跟我扯什么笔误、什么灾情紧急?该不会你们觉得,拿些账册纸堆就能糊弄过去?还是以为这淮安府衙的铜火炉,真比太子哥哥在东宫点的蜡烛还亮堂?”

他最后一句陡然拔高,抄起桌上的账本就往周茂年的脸上扔去,边缘磕在额角上,顿时就见了血。

暖阁内,江南道的几位官员跪伏一片。

“下官不敢!”周茂年伏在地上声音凄惶,“下官……下官这便彻查!定给殿下和大人一个交代!”

“交代?”沈知微慢条斯理地将那份工料账册合上,“不必了。”

她抬眼,扫过在场官员惶恐不安的脸,最终定格在周茂年那张被冷汗浸透的胖脸上。

“工部派员何在?户部清吏司派驻人员何在?漕督衙门的监造官员何在?所有参与永安十二年那场紧急修缮工程的工匠班头、力役把头,此刻都给我立刻传唤到府衙大堂!”

“传讯期间,劳烦周知府及府衙诸位……暂在此暖阁安坐,委屈一二了。”

她轻轻击掌两下,大门被无声推开。

十余名身着东宫卫率服饰、腰挎长刀的精悍侍卫鱼贯而入,沉默而迅速地在阁内四角站立。

约莫半个时辰,回廊上传来密集而杂乱的脚步声,伴随着仓惶的呼吸和极力压抑的低呼。

侍卫推开大门,数名服饰各异的汉子被推搡着进入暖阁。领头一个年约五十的,穿着洗得发白的短衣,正是工部派在淮安的营缮匠作李把头。

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工匠打扮的男人和一个穿着绸衫,此刻汗如雨下的中年男人。再后面则是几个战战兢兢,连皂靴都沾满泥污的河役小头目。

这群人乍然被带到这里直面一众高品大员,顿时慌乱得不知如何是好,扑通扑通跪了一地,大气不敢喘。

沈知微疲惫地掀起眼皮,看向跪在地上的李把头:“李师傅?”

李把头浑身一哆嗦,头垂得更低了:“是…是小人…”

“永安十二年八月,广源木行提供的河心木桩,工部定规,必须十年以上硬木,桩长一丈二,底部削尖,桩身需浸桐油三遍以上防蛀。你亲自主持的验收,数目几何?可合标准?”

李把头冷汗淋漓,身体抖得像筛糠一般:“回…回大人话…小人…小人确实验收了八千根木桩…形制…形制是…是按大人说的没错…”

他声音越来越小,底气明显不足。

“哦?是吗?”沈知微笑着挑眉。

“广源木行,十月方才成立登记,此前无任何经营记录,它如何能在一月之内拿出八千根合用的十年大木?这些木材,你亲眼所见,确是从河道新伐运来,还是…别处挪移充数?木料纹路年轮可辨否?浸油时,油色浸透深度几分?”

“大人…小人…小人是按…按上头的要求,清点了桩数…形制…至于这木料来源…小人…小人实在不知啊…”

他把头几乎磕在了地上,绝望地看向周茂年身后的工部属官,却只得到对方一个闪躲的眼神。

“可笑。”谢明煦猛地将手中酒杯顿在桌上,杯底碎裂,酒液四溅。他指着李把头,声色俱厉。

“你是工部营缮老手,木料好坏、桐油浸透没浸透都看不出来?糊弄鬼呢!来人!拖出去打到他说实话为止!”

“…不…不不不…” 李把头听见侍卫的脚步声逼近,吓得魂飞魄散,伏在地上的身体筛糠似的抖,涕泪横流。

“小人…小人看见了!那木材…木材有些是拼凑的!根本…根本不是什么十年的木头!广源那姓吴的掌柜……他塞给我了三百两银子…我…我糊了心肝啊大人!”

一直沉默坐在轮椅上的萧望卿,骤然抬手将手边的茶盏扫落在地。瓷片飞溅,温热的茶水泼了离得最近的一个工部属官一脸。

那属官一个哆嗦,连滚带爬膝行上前几步,连擦脸都顾不上,对着萧望卿和沈知微连连叩首。

“殿下恕罪!沈大人明察!这…这桩木采买是…是李司库主理…我等,我等虽在工册钤印,但…但实情确不知晓!只是惯例…惯例走个手续…都…都怪那周茂年贪得无厌!胆大包天!”

“河工贪蠹,虚报冒领,以劣充好,致使溃堤失所,黎民死伤枕藉。”哭喊听得沈知微头疼,她用手撑着额头,目光扫过跪了一地的大小官吏。

“银子不会平白消失,痕迹总会留下。你们谁做的局,谁经的手,谁点的头,谁分的赃……”她扯了扯唇角牵出一个笑容,却让跪伏的几人脊背发凉,“一个都跑不了。”

沈知微嗜甜,还不会随地大小吐血的时候经常翻墙进小厨房,取些徐太医明令禁止的吃食

美其名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和十七经常被静姝痛骂蛇鼠一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账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