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渡我以眸 > 第2章 旧痕

渡我以眸 第2章 旧痕

作者:侜猫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18 06:20:12 来源:文学城

江风卷着湿冷,在码头石阶上打着旋,卷起的沙粒顺着防水布的边缘滚过,留下细碎的痕迹。林砚蹲在布旁,指尖刚将那枚寒梅玉簪轻轻放进透明塑料袋,袋口的拉链还没拉严,身后便传来沈渡收拾工具的声响——粗绳摩擦船舷铁桩的“咯吱”声,混着船桨靠岸时碰撞的闷响,在清晨未散的雾气里格外清晰。

她回头时,正看见沈渡弯腰将粗绳一圈圈缠在铁桩上,动作娴熟而沉稳。绳头的旧平安结晃了晃,白色的绳结已经泛出淡淡的黄,却依旧打得紧实,蹭过她沾着青褐色泥点的手背。那泥点是昨夜江底的淤泥,干了之后便牢牢粘在皮肤上,与她小腿上的划痕相映,新痕是昨夜被芦苇划开的,泛着淡红,旧疤则是常年累月留下的,颜色暗沉,层层叠叠地刻在肌理上,像江面上永远散不去的波纹。

“都记录好了?”沈渡的声音依旧粗粝,裹着清晨的雾气,比昨夜似乎更沉了些,裤脚依旧卷至膝盖,露出的小腿在微光里泛着冷白,划痕的淡红愈发清晰。

林砚点点头,将塑料袋塞进物证袋,再把工具箱的搭扣扣好,金属碰撞的声响很轻。“嗯,初步的体表检查做完了,皮肤弹性、尸僵程度都记录好了,只剩后续的毒物化验和DNA比对。”她的目光不自觉落在沈渡的右手,指腹上的薄茧在晨光里若隐若现,不是常年握船桨、拖绳索磨出的硬茧,反倒细腻温润,带着种奇异的韧,像是什么精细活计磨出来的,与她此刻握着粗绳的力道格格不入。

沈渡“嗯”了一声,直起身时,黑色冲锋衣的衣角扫过石阶上的沙粒,带起一阵细碎的扬尘。她抬手揉了揉眉心,眼底的浓倦似乎更重了,像积了月余的江底淤泥,沉得化不开。“我明早再来,”她顿了顿,目光越过林砚,落在防水布上的遗体上,停留了不过一瞬,又迅速收回,“有身份线索了,麻烦及时告诉我。”

“好。”林砚应下,看着沈渡转身踏上船板。船身被她的脚步踩得轻轻晃了晃,船头挂着的马灯还亮着,昏黄的灯晕在江面上化开一团暖黄,随着船缓缓驶离岸边,那团暖黄渐渐缩小,像一滴融进水里的墨,最后彻底融进了泛着鱼肚白的天光里。江风里那隐约的昆曲调子早已消失,只剩江水拍打着码头石阶的声响,单调而沉闷,一下下撞在心上。

她转身扛起工具箱,金属的箱体贴着后背,传来一丝凉意。雨靴踩在湿漉漉的石阶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化不开的湿冷里。半脚的凉意依旧没散,顺着鞋帮往上爬,透过袜子贴在皮肤上,却比来时多了几分清醒。走到实验室门口时,她忽然想起昨夜在遗体领口发现的那片暗红布料,那细密的缠枝莲纹,还有边角处那个绣得极淡的“渡”字,像颗细小的石子,在心底轻轻砸了一下,漾开一圈圈涟漪。

推开实验室的门,一股暖意在鼻尖散开——助手提前开了暖气,驱散了大半夜间的湿冷。林砚将工具箱放在桌上,随手扯了张纸巾,细细擦了擦指尖的泥沙,连指甲缝里的都没放过。她从物证袋里取出那块暗红布料,小心翼翼地铺在白色的工作台上,又拿起放大镜,凑近了仔细端详。

布料被江水泡得发皱,边角卷着,像一片失水的花瓣,却依旧能看出针脚的规整。每一道走线都带着种近乎执拗的认真,针与针之间的间距均匀得像用尺子量过,尤其是那个“渡”字,绣得极浅,用的线色与布料本身几乎融为一体,若不是昨夜她看得格外仔细,根本发现不了。显然是绣者刻意为之,像是藏着一个不愿被人知晓的秘密。

她又取出那枚寒梅玉簪,放在布料旁。玉簪的质地细腻,是上好的和田玉,簪头的半朵寒梅被摩挲得莹润光滑,梅枝的纹路都磨得柔和了,甚至能清晰看到指腹长期触碰留下的痕迹,显然是常年贴肤佩戴的物件。林砚用指腹轻轻碰了碰簪头,冰凉的玉质顺着指尖往心口渗,让她忽然想起昨夜沈渡递玉簪时,喉间滚过的那声极轻的昆曲调子,软得像浸了水的棉,刚冒头就被风卷得无影无踪。

“林老师,熬好的姜茶,驱驱寒。”助手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姜茶,白色的瓷杯上凝着细密的水珠。

林砚接过姜茶,暖意顺着杯壁传到掌心,渐渐驱散了指尖的凉意。“死者的头发和衣物纤维,送去化验了吗?”她问道,目光依旧没离开桌上的布料和玉簪,像是被什么吸住了一般。

“已经送了,”助手点点头,将一个记录本放在桌上,“初步的DNA比对结果,大概下午就能出来。对了,刚才户籍科那边来电话,说最近失踪人口里,有个二十四五岁的女性,特征和死者有点像,就是……”

“就是什么?”林砚追问,握着姜茶的手指紧了紧。

“就是失踪人信息里,提到她常年佩戴一枚寒梅玉簪,”助手补充道,语气里带着几分不确定,“但不确定是不是这枚,所以让我们先比对一下。”

林砚的心猛地一跳,连忙放下姜茶,拿起那枚寒梅玉簪,指尖微微发颤。“把失踪人的资料调给我。”

助手很快将平板递了过来,屏幕亮起的瞬间,林砚的目光便被照片上的女孩吸引了。照片里的女孩笑眼弯弯,眉眼间带着几分灵动,发间别着的,正是一枚寒梅玉簪,簪头的半朵寒梅,与桌上这枚一模一样,连梅枝的弧度都分毫不差。“是她,”林砚轻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死者名叫苏晚,二十四岁,失踪时间正好是三天前,和溺水时间对上了。”

平板上的资料还在滚动,林砚的指尖划过屏幕,忽然停在了“家属联系方式”一栏。联系人姓名赫然写着“沈渡”,电话号码后面,还备注着一行小字:“失踪人与联系人系同乡,自幼相识。”

林砚握着平板的手顿住,指尖有些发凉。她抬头看向桌上的“渡”字布料,忽然像是明白了什么。原来沈渡与苏晚自幼相识,那这布料上的“渡”字,难道是苏晚绣给沈渡的?还有沈渡指腹的薄茧,难道不是握船桨、绳索磨出来的,而是常年握着绣针,日复一日绣东西磨出来的?可她一个捞尸人,怎么会做这般精细的绣活?

江风又从窗缝钻了进来,带着一丝凉意,吹得桌上的义眼设计图轻轻颤动。那是林砚昨夜画好的,虹膜的颜色调得极淡,像初春化雪后,漏下来的第一缕天光,旁边还标着几处细小的批注,是她琢磨了半宿的弧度。林砚看着那抹清亮的颜色,忽然觉得有些刺眼,或许她该换一种颜色——不是初春的天光,而是寒梅映雪的白,带着种清冷的韧,像苏晚绣在布料上的针脚,也像沈渡藏在浓倦眼底的坚持。

她拿起笔,在设计图上轻轻划了一道,重新调配起虹膜的颜色。笔尖在纸上划过,留下一道淡白的痕迹,像寒梅花瓣上的薄霜。林砚盯着那道痕迹,忽然想起苏晚头发里藏着的几片干枯花瓣,连忙从另一个密封袋里取出,放在放大镜下仔细查看。

果然是寒梅花瓣。虽然颜色已经发暗,边缘也有些卷曲、破损,但依旧能清晰看到花瓣上细腻的纹路,与玉簪上的寒梅纹样恰好呼应。玉簪是寒梅样式,头发里藏着寒梅花瓣,领口的布料绣着精细的缠枝莲,还藏着一个“渡”字,这四样东西凑在一起,绝非偶然。

林砚将它们一一排列在桌上,从左到右,依次是寒梅玉簪、干枯的寒梅花瓣、绣着“渡”字的暗红布料,还有那张被风吹得微微颤动的义眼设计图。阳光渐渐升高,透过实验室的窗户照进来,落在这些物件上,投下细碎的影子。

“林老师,要不要把沈师傅叫过来确认一下?”助手轻声问道,打断了林砚的思绪。

林砚摇摇头:“不用,等下午DNA结果出来再说吧。”她顿了顿,又补充道,“你先去把布料的纤维样本再检测一遍,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线索。”

“好。”助手应下,拿起布料样本,轻轻放进检测仪器里。

实验室里安静下来,只剩下仪器运行的轻微声响,还有江风拂过窗棂的声音。林砚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放在桌上,目光落在那枚寒梅玉簪上。她忽然想起沈渡昨夜的模样,穿着洗得发暗的冲锋衣,领口立着,挡了半张脸,只露出绷得笔直的下颌线,像被江风冻硬的线条。还有她递玉簪时,喉间滚过的那声昆曲,软得像浸了水的棉。

一个常年与江水、尸体打交道的捞尸人,怎么会哼昆曲?怎么会有绣活磨出来的薄茧?又怎么会和一个擅长刺绣的女孩自幼相识?林砚的心里充满了疑问,像被江雾笼罩的江面,看不清真相。

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点窗户,江风扑面而来,带着江水特有的腥气和湿冷。远处的江面上,船只往来不绝,汽笛声此起彼伏,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林砚的目光越过江面,看向沈渡的船消失的方向,心里忽然有种预感,等下午DNA比对结果出来,苏晚的死因就能进一步查清,而沈渡与她之间的故事,也终将随着这些线索,慢慢浮出水面。

她回到桌边,拿起那枚寒梅玉簪,放在掌心轻轻摩挲。玉簪的冰凉渐渐被掌心的温度捂热,像一颗沉寂的心,慢慢苏醒。林砚忽然注意到,在簪头寒梅的背面,刻着一个极小的“晚”字,刻得极浅,若不是她此刻这般仔细摩挲,根本发现不了。

“晚……”林砚轻声念出这个字,眼底闪过一丝了然。这枚玉簪,不仅是沈渡送的,上面还刻着苏晚的名字,而苏晚又在自己的衣服上绣了沈渡的名字。这之间的情谊,显然远比“自幼相识”要深厚得多。

她将玉簪放回塑料袋里,拉严拉链,然后拿起义眼设计图,笔尖在淡白的虹膜上轻轻落下,勾勒出寒梅的轮廓。她要为苏晚设计一双最特别的义眼,像寒梅映雪,清冷而坚韧,带着她未完成的念想,也带着她对沈渡的牵挂。

窗外的天光越来越亮,江面上的雾气渐渐散去,远处的船只轮廓变得清晰起来。实验室里的仪器依旧在运行,发出轻微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林砚坐在桌前,目光专注地落在设计图上,笔尖在纸上不停滑动,将所有的疑问和猜测,都融进了那抹淡白的虹膜里。

她知道,真相或许就藏在这些细微的线索里,像寒梅藏在雪下,像“渡”字藏在绣纹里,只要耐心寻找,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而她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专业,为这具沉眠江底的躯体,还原最后的真相,也为她配上一双能看见晨光的眼睛。

时间一点点过去,实验室里的暖气温热了空气,姜茶的香气渐渐散去,只剩下仪器的味道和淡淡的消毒水味。林砚放下笔,伸了个懒腰,膝盖因为昨夜蹲得太久,还有些发麻。她走到检测仪器旁,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心里充满了期待。

下午两点,DNA比对结果出来了,与失踪人口苏晚的基因完全匹配。林砚拿起电话,犹豫了一下,还是拨通了沈渡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通,沈渡的声音依旧带着浓倦,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结果出来了?”

“嗯,”林砚轻声道,“是苏晚。”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只能听到隐约的江水声。林砚能想象到沈渡此刻的模样,或许正靠在船舷上,江风吹着她的头发,眼底的浓倦里,藏着无法言说的痛。

“我现在过来。”沈渡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坚定。

“好,我在实验室等你。”林砚应下,挂了电话。

她走到窗边,看着江面。沈渡的船很快出现在视野里,朝着实验室的方向驶来。船头的马灯已经熄灭,船身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林砚知道,等沈渡来了,很多疑问或许就能得到答案,而苏晚沉尸江底的真相,也将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

她回到桌边,将所有的物证整理好,放在工作台上,等待着沈渡的到来。江风再次吹进实验室,带着一丝暖意,吹得义眼设计图轻轻颤动,那抹淡白的虹膜,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像寒梅初绽,带着无限的希望与坚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