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渡她 > 第8章 第七章

渡她 第8章 第七章

作者:识肆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3-05-20 03:22:48 来源:文学城

所有人的视线都射向门口。

侍从撩起门帘,落日余晖尽数洒进殿内。

季海棠许久未见太子殿下了,他又瘦了些,单薄的肩臂撑起厚重的冕服,不免有些空落落的。

行走间,旒珠清越碰响,绀青色的袍服绣纹在日晕下泛着光,眉眼依旧清隽,周身漾着融光。

来人一步一步走向殿中,稽首告罪:“孩儿来迟,请父皇责罚。”

兆庆帝摆摆手,“无妨,明儿你也是心系社稷,批阅奏章累了吧,快起来。”

虽不理政事多年,作为帝王鲜于宸明白,他现在之所以还能端坐这把龙椅全须倚仗太子,故而十分亲和,丝毫没有九五之尊的架子。

文贵妃多年盛宠不衰,深谙帝王心思,连忙招呼内侍:“还不赶快扶太子殿下起来。”

内侍小跑去扶,太子顺势起身,道:“贵妃寿辰,儿臣备了寿礼来贺。”

兆庆帝奇了,太子崇尚节俭不喜奢靡,时常谏言于他,父子俩为此没少不愉,今日不仅前来赴宴还特意备了贺礼,不符一贯作风。

抬眼仔细打量儿子,数月未见,五官都深刻许多,兆庆帝顿觉有些陌生。

迟暮的老帝怔愣数息,文贵妃轻咳提醒,兆庆帝方才回过神来,“难得你有这份孝心,呈上来吧。”

内侍揭开绸缎高举托盘,总管接过呈于兆庆帝与文贵妃共观。

“这……”兆庆帝与文贵妃看着托盘上仅有的薄薄一张盛京舆图大为不解。

这是一张十分普通的舆图,要非说有甚么特别之处就只有京郊几个地点用朱笔做了符号标记。

“太子这是何意?”兆庆帝发问。

“启禀父皇,关中大旱,流民四起,周县不堪负担,不少已涌入都城,儿臣想以文贵妃之名给难民修建避难所,为贵妃增积福报,舆图上朱笔所注就是避难所选址之处。”

兆庆帝听闻不关心关中灾情,不关心流民生死,反而大悦道:“好!朕批准再给贵妃供奉金身一座,让这些灾民来瞻仰贵妃风姿,沾沾福气。”望向身旁,“贵妃可喜?”

“臣妾甚喜,这是臣妾今日收到的最好的贺礼。”文贵妃笑得妩媚招摇,盈盈行礼,“多谢陛下,也多谢太子殿下。”

群臣闻言窃窃四顾,季海棠也忍不住皱了皱眉,在流民聚集处供奉金身,塑的还不是菩萨而是宠妃,何其荒唐!

太子倒是波澜不惊,迤迤然上前行了个大礼,“多谢贵妃娘娘!”

文贵妃受这一拜受得莫名:“太子何故谢本宫?”

“贵妃愿慷慨解囊救百姓于水火,应受修明一拜。”

文贵妃有些傻眼,她慷慨解囊?

“还有父皇出资要增修的金身,父皇放心儿臣定当亲自督办。”

……

兆庆帝这才体味过来太子修避难所不是要用国库银子,而是要他们私人出账,足足五个地标加一座金身,就算镀金也要花费黄金万两。

兆庆帝脸上笑容顿失,最后脸一沉,将舆图一抛,声音带了点怒意:“太子这是何意?”

可脱离朝堂多年身上哪里还有多少王霸之气,这一声比纸还薄的诘问在太子沉重的一眼中顷刻漏了气。

“儿臣并无他意,只觉得既要以贵妃名义修筑自然贵妃娘娘也该尽一份心力,难道贵妃娘娘不愿福泽我北梁子民?”质问声尖锐异常。

朝臣都看着呢,这顶帽子扣下来文贵妃哪敢多言,只能哀切地看着兆庆帝。

兆庆帝回护爱妃心切,心急之下还真教他想起八年前还理政时的一些回忆,看一眼太子瞬间又气弱:“……自古修筑城建土木都是官府划归国库拨银,从未有过私人修缮官办的先例,此举有违律例。”

“父皇……”太子深深看了眼年迈的帝王,平静地说着一个现实,“国库现今只有一千二百三十一万两白银了,而我们与漠北回胡的战事至少还有两年。”

“至于私人官办,娘娘可以以个人名义募捐国库,父皇亦然。”

兆庆帝讷了讷,哑口无言。

还记得他罢朝前那几年,与回胡的战事掏空了大半个国库,这几年太子治国有方,他还以为补齐了这亏空。

今日太子事出反常来永极宫贺寿,原是来当着众臣的面打秋风的。

朝臣官眷都看着,君无戏言,这肉再疼也只有咬牙割了。

“……好,就按太子说的办。”兆庆帝沉声应了,重重看了眼殿下恭敬站立的太子。

“儿臣替关中流亡百姓叩谢圣恩!”说罢太子如青柏般挺直的脊背折下,诚心正意叩首。

文贵妃一听这话便知再无余地,笑着点头一副心怀黎民的模样,只有眼风悄悄向斜下方扫去。

席下收到视线的工部尚书文望海半阖眼皮,捋着胡须,微不可察地轻轻颔首示意。

太子献完“寿礼”退回座位,不再言语,安生坐着吃席。

只是被他这出戏一搅,在爱妃面前损了颜面的兆庆帝脸色难看的可怕,场内人人垂首不语,一时间殿内静悄悄的,半点没有贺寿的喜庆。

如此尴尬了好一会儿,大殿上座一道娇声莺语打破沉默:“说来今日威武侯府的四姑娘也来了,太子也许久未见了吧。”

太子闻言优雅停著,向对座巡视,这才寻到季海棠。

她今日穿了一身水粉色的裙衫,衣襟上一圈银鼠绒边衬的人毛茸茸的。

髾尾乖巧地垂在肩头,见他看过来,冲他歪头一笑,两侧碎鬓无风自动。

太子嘴角噙笑应之,眉眼放松柔和。

兆庆帝脸色缓和了些,语气仍然淡淡:“海棠丫头来了?”

帝王有召,季陈氏在桌下拍拍女儿的手,季海棠看眼母亲定定心神,大大方方出席,缓缓走上前,大行叩礼,“臣女拜见圣上,贵妃娘娘。”

“平身吧。”兆庆帝示意。

季海棠站起身,亭亭立于大殿中央。

她一出生就是钦定的太子妃,有特令能自由出入宫禁,兆庆帝也算看着她长大,两个公主远嫁和亲,兆庆帝便把海棠当做亲生女儿看待,细算来已有近一年未曾见面。

“朕瞧瞧,好像又长高了些。”

文贵妃在一旁掩唇轻笑:“可不嘛,四姑娘再长就要有儿郎高了。”

兆庆帝很快忘了先前的不愉,有些骄傲道:“太子身高八尺,够她长的。”

文贵妃僵了一瞬,很快就调整过来,柔柔道:“看着四姑娘,臣妾就想起家中小妹,也是差不多的年纪,到现在还不愿嫁人,真是愁煞臣妾了。”

皇帝在脑中搜刮了许久,终于想起这个名字,“可是叫文缨?”

“陛下还记得?”

兆庆帝早已忘了,只对名字有个大概印象,不好拂爱妃面子,笑着模糊应了,转问:“今日可到场?中意哪家儿郎朕给她赐婚。”

文贵妃却吞吞吐吐起来。

看爱妃有口难言,兆庆帝大手一挥:“但说无妨。”

文贵妃沉吟片刻,还是道:“其实……臣妾小妹自幼仰慕太子。”

此言一出,满堂一震。

北梁朝历代重文抑武,兆庆帝还是太子时就仅剩威武侯季庚一名武将,时年北方回胡来犯,若不胜,虎视眈眈的南疆将会一拥而上,瓜分北梁。

当年威武大将军季庚以五万对八万,大败回胡。

代价是,死伤过半。

就连季庚带上沙场的三个儿子都折了两个,黄沙埋骨,尸首难寻。

不过也是这一役打出了北梁的气势,教两地夷族莫敢来犯。

为稳国祚,北梁这才开始重视武才,只是陈年弊病,收效甚微。

因此兆庆帝自登基始就十分倚重季家,不仅升官加爵,季陈氏一生下女儿就口头定为太子妃。

太子开过年就要迎季氏女入东宫,这个节骨眼儿上文贵妃偏提一嘴自家小妹的闺中绮思……

这文家……

心思活络的朝臣官眷心都跳快了几分。

不仅太子,就连兆庆帝也是眉头微皱。

“爱妃啊……圣旨已下,许给太子却是不能,满朝这么多儿郎,再择一个仅次于明儿的不难。”兆庆帝捻捻半白的胡须,明确拒绝。

文贵妃早有所料,她知兆庆帝对她的宠爱还不至万事相依的地步,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过文缨做太子妃的可能。

她的目标是——

太子侧妃。

文贵妃是嗓音愈发娇柔:“陛下,臣妾小妹被家里惯坏了,闹着非太子不嫁,臣妾明白陛下的难处,陛下就是赏个侧妃都是缨儿高攀了。”

太子侧妃……

兆庆帝不仅听进去了,而且还认真思考这种可能。

太子清心寡欲,东宫现在并无姬妾,可以后继承大典免不了三宫六院平衡前朝势力,文家忠心又听话,现在不入以后也会入的。

他们鲜于皇室一脉子嗣不丰,代代单传,太子多用些人多晓些事,也好多开枝散叶,稳固国运。

看着兆庆帝的神情变幻,季海棠忧心忡忡地偷偷看向太子。

太子眸光定定地看向她,无声道:放心。

沉吟片刻,兆庆帝拿定主意:“赐——”

太子一看口型,先一步抢断:“父皇!”

先前太子给他设套一事兆庆帝就余怒未消,现在他又冲出来眼看要驳他面子,兆庆帝怒火中烧,一拍扶手,“太子!”

太子监国以来做的很好,政教明,法令行,臣民臣服,百姓爱戴,作为父亲他自豪。

可他做的太好,好到所有人都忘了他才是当今圣上,作为帝王他不安。

这种复杂矛盾的心理使得兆庆帝尤为想要展现他的权威,君权压不住那就用父权!

政事他不管,婚事他还做不了儿子的主吗?

兆庆帝赤着脸,“朕意已决,赐工部尚书次女文缨为太子侧妃,择吉日成婚。”

太子没料到兆庆帝这次会如此蛮横干涉,复拱手道:“父皇,如今边关战事艰辛,国库吃紧,儿臣却忙于嫁娶,奢靡费度,恐令将士寒心!”

如今季海棠的父兄正在关外御守,季家也是北梁不多的能臣武将,若是威武侯因此心生嫌隙,山河不保,何谈安乐?

兆庆帝一时被怒火冲昏头脑,太子一言叫他清醒,当下冷汗淋漓,心中暗暗叫悔。

可眼下话已出口是骑虎难下,如何是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