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渡口的银杏书签 > 第3章 银杏承脉,岁月回甘

渡口的银杏书签 第3章 银杏承脉,岁月回甘

作者:箫悠邶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23:38:44 来源:文学城

时光荏苒,又是十五年。沈念与陆知远的儿子陆承泽已长成挺拔少年,眉眼间兼具母亲的温婉与父亲的沉稳,自幼跟着沈念学苏绣,一手针脚竟已有几分火候,尤其擅长绣银杏,叶片的脉络、光影的渐变,绣得栩栩如生。

这年深秋,镇上迎来了一场“非遗文化节”,主办方特意邀请沈念的绣坊参展。陆承泽主动请缨,想独立设计一套“银杏时光”系列绣品参赛,主题是“传承与约定”。沈念自然支持,陆知远却有些担忧:“承泽,这次参赛的都是业界前辈,你确定要独自应战?”

陆承泽握着绣针,眼神坚定:“爸,妈常说,苏绣不仅要练手艺,更要懂故事。我想把我们家的故事、陈叔叔家的故事,都绣进作品里。”

他闭门潜心创作,每日泡在绣坊,对着窗外的银杏林观察许久,再落笔刺绣。沈念偶尔进去探望,只见绷子上,少年将渡口的乌篷船、老银杏、银杏书签,还有陈默父女重逢的场景,都绣成了小幅绣品,最后要拼成一幅长卷。

期间,陈默带着女儿陈念安常来探望。念安比承泽小两岁,如今已是亭亭玉立的少女,继承了父亲的花艺,在邻市开了一家“晚香花店”,店名取自母亲林晚的名字。她常会带些新鲜的花材来,给承泽的绣品提供灵感,有时也会坐在一旁,看他刺绣,偶尔提出一两句建议。

“承泽哥,你这棵银杏的光影不对,深秋的银杏叶,边缘应该带点暖橙,像夕阳照在上面。”念安指着绷子上的绣品说。

陆承泽凑近一看,果然如此,连忙换线调整。“还是念安你细心。”他笑着说。

陈默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默契的模样,笑着对陆知远说:“想当年,我们俩还是毛头小子,如今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还能一起做喜欢的事,真好。”

陆知远点头,目光望向沈念,她正坐在窗边,为承泽整理绣线,阳光洒在她身上,温柔得不像话。“是啊,这就是我们当年期盼的日子。”

然而,就在参赛前一周,意外发生了。陆承泽的绣品长卷被人不小心碰倒,绷子摔在地上,其中一幅“父女重逢”的绣品被划破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线迹松散,眼看就要无法修复。

陆承泽看着破损的绣品,急得眼眶发红,连日的心血差点付诸东流。沈念没有责备,只是蹲下身,轻轻抚摸他的头:“承泽,别急。苏绣的魅力,不仅在于完美,更在于修复时的耐心与巧思。你想想,这道口子,能不能变成故事的一部分?”

陆承泽愣住了,低头看着那道口子,突然眼睛一亮。他想起母亲说过,外婆林晚当年等待外公时,曾在书签上绣过一道淡淡的裂痕,寓意“等待中的缺憾”。他立刻重新配线,用“补绣”的针法,将那道口子绣成了一道星光,恰好落在陈默父女相拥的身影旁,像是在守护这份迟来的重逢。

陈默和念安赶来时,看到修复后的绣品,都十分感动。“承泽,你这一补,比原来更有味道了。”陈默说,“这道星光,就像晚晚在天上看着我们,守护着我们。”

文化节当天,沈念的绣坊展位前人头攒动。当“银杏时光”长卷展开时,所有人都被吸引了。绣品里,不仅有精美的技法,更有动人的故事——有沈念与陆知远跨越十年的等待,有陈默与林晚跨越生死的约定,有下一代对非遗文化的传承。

评委们纷纷给出高分,最终,陆承泽的“银杏时光”系列获得了青年组金奖。颁奖时,主持人问他:“陆同学,你的作品里,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陆承泽握着奖杯,目光望向台下的父母和陈默父女,声音清晰而坚定:“我想表达的是,无论是苏绣这门手艺,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约定,都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去守护、去传承。就像我妈妈的绣针,绣出了故事,也绣出了岁月的回甘。”

台下,沈念和陆知远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陈默也红了眼眶,想起了妻子林晚,想起了那枚银杏书签。

文化节结束后,陆承泽的“银杏时光”系列绣品被镇上的非遗馆收藏。沈念的绣坊也声名大噪,不少年轻人慕名而来,想要学习苏绣。沈念和陆知远商量后,决定开办“银杏绣坊培训班”,由沈念亲自授课,陆承泽担任助教,陈念安则负责用花艺装饰培训班,让学员在花香与墨香中感受苏绣的魅力。

开班那天,阳光正好,银杏林金黄一片。培训班里,既有十几岁的少年少女,也有几十岁的中年人。沈念站在台前,握着绣针,对学员们说:“苏绣不难,难的是坚持与用心。每一针每一线,都藏着你的情绪与故事。希望你们在这里,不仅能学到手艺,更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约定’。”

陆承泽站在母亲身边,看着台下认真听讲的学员,又望向窗外的银杏林和不远处的渡口,心中忽然明白,母亲的绣坊,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绣坊,它是故事的载体,是传承的纽带,更是无数人心中“约定”的见证。

陈念安捧着一束刚做好的银杏花束,走进培训班,放在讲台旁。金黄的银杏叶与白色的花朵相映,香气四溢。她看着陆承泽,笑着说:“承泽哥,以后我们一起,把妈妈和阿姨的故事,把苏绣和花艺,都传承下去好不好?”

陆承泽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好,我们一起。”

渡口的流水依旧潺潺,银杏林依旧年年金黄。沈念和陆知远相濡以沫,陈默守着对妻子的思念,陆承泽和陈念安接过传承的接力棒,将苏绣与花艺、故事与约定,继续延续下去。岁月悠长,那些温暖的故事,就像银杏的香气,在时光中弥漫,久久不散。

需要我继续描写陆承泽与陈念安的情感发展(如共同面对传承中的挑战、确认心意),或是拓展培训班里新学员的故事(如不同背景的学员与苏绣的羁绊)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