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读不了书就弄干戈 >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启程

读不了书就弄干戈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启程

作者:阿德粮油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4-26 21:35:44 来源:文学城

宋应辰自然知道唐氏要说什么,大概就是一些舍不得他的话,都是装装样子。所以他也不在意,慢慢悠悠地走进了大堂。

不料宋杜平也在这,两人规规整整地坐着,倒像是要审犯人。

“有何贵干?”宋应辰如往常一样,装作吊儿郎当的样子。

“你这样,成何体统,我看去了军营,只有挨打的份。”宋杜平一向看不惯宋应辰,所以就算今天有事嘱托宋应辰,但还是没有什么好脸色。

“所以啊,别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我于你们来说无用。”宋应辰面对谩骂,也不恼,只是游刃有余地回怼。

“鹤颂,别这样,伤了和气。”唐氏从中周旋,企图缓和这尴尬的气氛。

宋应辰不语,悠闲地坐了下来,等着他们发话。

不听他们说完,他们是不会放宋应辰走的。

“此去边关,需运筹帷幄,静观局势。”

“皇上命你去是制约张周慎的,但你最终的作用是削弱牧战德的兵权,所以此去你不可有半点纰漏,不可被牧战德抓了把柄,遣送回来。”

“牧将军,没有你们那么龌龊。”

宋应辰十分不喜宋杜平的话。

“他的城府,岂是你能了解的,手掌兵权数万万,他不有二心,谁有二心。”

宋杜平也不留情面,面对这个亲家,确实没有什么好奉承的。

“所以你们就不顾任何地害他,就像之前害我一样?”宋应辰想起了一些往事。

“住口。”

宋杜平呵斥住他,换了口气,然后说:“为臣者别无选择,此事你还是忘却为好。”

提到那件事,他还是有些愧疚,语气平和起来。

“忘却,你也有脸说出来。”

说完,宋应辰就离开了。

罢了,明日也就离开了,今天将想说的就都说了。

从大堂离开后,宋应辰就回到了书房,停云已经离开了,将这里收拾得好好的,如原先一样。

在书房一直坐到晚上,宋应辰像是想到了什么,就出门去,在院子里张望,果然在房顶上看见了牧看。

宋应辰示意他,自己有话同他说,让他下来。

可是牧看没有,而是拉着宋应辰上了房顶。

宋应辰稳住自己,但还是向牧看那边靠去,害怕自己摔下去。

牧看没说话,只是暗自弯了弯嘴角。

“这上面果然看得远。”

宋应辰看着这风景然后说,语气中没有欢喜,只是在感叹。

“什么事?”

牧看没功夫搭理他,知道他是有事前来,所以就直接问出口。

“城外最矮那座山的山顶上有一座破庙,里面有个老和尚,他年事已高,干不了重活,还请以后每五日去帮他挑一次水,顺便扫扫落叶,浇浇花。”

宋应辰说完,想起老和尚,他确实最担心的就是他。

“是。”

牧看虽意外,但还是答应下来。

“我知道,不用我说你也会保护好停云和牧家,但还是想拜托你一下,才安心。”

“这边就全都交给你了。”

说完,宋应辰拍拍牧看的肩膀,然后就想下去。

牧看将他送了下去。

“牧京,以后会喜欢你的。”牧看只说了这句话,然后就又上了房顶,靠在自己的剑上,似在假寐。

习武之人果然不一样,宋应辰只觉得上面风大,无法安眠。

牧京,名字倒是与他相似。

看来也是与他一样的人。

宋应辰将该嘱托的,都嘱托完了,此刻倒是一身轻松,面对明天的一切未知,他也只能放平心态,安然接受。

宋应辰去边关没有牧战德离京那么风光,只有宋家和牧家的人,外加一个卫致。他是与牧闻雷站在一起的,两个文弱书生,眼睛红红的,似是十分不舍得。

宋应辰没有铠甲,所以穿着便服,身后倒是有几个穿着铠甲的护卫,看起来是保护他的。

宋应辰还是向宋杜平和唐氏行了礼,然后看向自己的大哥,宋华元,他还穿着官服,带着帽子,看着十分别扭。

宋应辰也装着样子与他拜别。

同牧家的长辈也行了礼后,宋应辰才看向停云。

她还是和往常一样,端庄,一双眼睛看着宋应辰,里面没有太多情愫。

宋应辰向她走过去,好好地看了她一眼,然后温柔地说了句“保重”。

停云从衣袖中取出自己今天早晨专门让槐序折的柳枝,递给宋应辰。

没有说其它话。

宋应辰带着柳枝离开了京城。

越走越远。

这也是他第一次走这么远,踏出这一步确实很难,好在他踏出了。

柳与留谐音,虽然知道留不来,但还是想折给他。

柳树生命力顽强,插土即活。希望他此去随遇而安。

柳色如烟,柳条曼长,如缱埢柔情,延绵不绝。

宋应辰走后就冷清了许多,唐氏也就回了屋,宋杜平与宋华元也忙自己的事去了,停云送走牧家的人后,也回了屋子。

最后在屋子里待不下去,就去了宋应辰的书房,不知心中在忐忑什么,就是不安心,下了好大的决心才握住笔,可是什么都写不出来。

看来答应齐尚德的事要毁约了。

停云在担心什么呢?

大概是知道他此去并不会有什么好日子吧,边关对于停云来说很好,可对于一个去任事的白面书生来说,却一点都不好。

在那里,不管是谁,都轻如鸿毛。

在书房坐了许久后,停云才将心静下来,提笔写下了给齐尚德的字。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停云以前听父亲夸赞过齐尚德,这副字也算是奉承他,但也希望他可以如字一般,有才有智。

写完后,停云就拿着这字,与槐序一起回了牧家。

仲夏已经等了许久了。

仲夏这几日一直在习停云给她的太子的习惯和做事禁忌,现在已经了熟于心。

停云来牧府见到仲夏后,只是将这副字给了仲夏,然后最后在托付了些事给仲夏,就让她和牧看一起去找齐尚德了。

今晚仲夏就会进入东宫,至于侍奉太子,就看仲夏的本事。

今天一下子送走了两个人,停云心中空落落的,也没有再回宋府,就直接宿在了牧府。自祖母去世后,停云就鲜少回来,但是仲夏和荷月一直呆在这里,替她照顾着牧家的事宜。

现在站在院中,摩梭着手上的佛珠,停云心中有了一个不该有的想法。

自她回京已经有许多时日了,这期间发生了太多事,是她在边关从未经历的过的,不管是好多,还是坏的,停云都不喜欢。

她想要回边关去。

很想,很想。

行了半日的路程,随从想着宋应辰毕竟是京中富家子弟,没经历过这些,所以就早早地让宋应辰休息,不急着赶路。

才半日,就已经远离京中许多了,已经看不见繁华的府邸,只有些散落的村落。一路上倒也是见到些从未见过的景色。

从今早开始,他见到的所有东西都是新的,这感觉,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挺爽的。

牧随风也已经带着林八他们到了营中,与牧战德汇合。

军中纪律严明,倒是很震惊林八,也有些后怕,看着那是士兵个个身强体壮,红光满面,不禁有些怯场。

牧随风请示了牧战德后,将他们这群山贼就归属到他的麾下,好看着,出什么事情,自然也是牧随风担着。

如他承诺的一样,他没有亏待他们,也没有让他们去做军中的杂事,要知道以往像这种自己投军的人都是从打杂开始的。

牧随风将他们如精兵一样对待,给他们发了铠甲,配了武器,从明天开始就会和军队一起训练。

林栖将牧随风的行为看在眼中,知道自己没有信错,就很欣慰。本以为自己会和兄弟们一样与军队同吃同住,可是并没有。

牧随风知道她是女儿家,就另外安排了她住处,虽说也是和几个医女住在一处,但好在她不用再伪装了。

对于此细节,林栖倒是十分感激他。

只是到了军中,除了刚开始见了牧随风一面,就再也没见过了。

之后就是按照军中的作息,开始按部就班的训练。

本来林栖觉得他们自己在江湖上学的功夫还看得过去,可是一与这些正规的士兵比试终是败下阵来,况且士兵们还留有情面,没有让他们太狼狈。

原本以为窝在小小的山上,杀几个朝廷的贪官已经十分好了,可是现在到了这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高兴,又有些迷茫。

东宫。

仲夏现在躺在东宫的宫人的床上,只觉得一切都恍惚,她就这样进了东宫,明日就要见当朝太子,不知是好是坏,她只是不喜欢这深宫,感觉看不到天日。

她现在只是一个摆膳的宫人,如果想要像停云说的那样,窥探太子的行踪,只能自己往上爬,努力去照顾他的起居。

她现在没有名字,只有一个姓氏,宋。

往上的路任重而道远。

仲夏进宫后,牧看在宫外待了许久,天微微亮时才离去。

不知道去哪里,就想起宋应辰求他的,就出了城,往那座矮山上走去。

时间其实还不到的。

他是习武之人,很快就上去了。

入眼果然是一座破庙,很破,但其中还传来隐隐的念佛的声音,而且有香火味从中传出来。

牧看踏入,只见一位老僧人在打坐,口里念着些他听不懂的经文。

只是这庙中没有佛像,只是供着一本经文,但还是对待得十分好。

“施主找谁?”

“这里已经很久没有外人来过了。”

老和尚说着,站起来,缓缓向牧看走来。

年轻,如鹤颂一般。

“我是来帮你挑水的,是宋应辰拜托我的。”

牧看平日里虽不喜言语,但是面对僧人心中不免有敬畏之心,就好好回着话。

“是鹤颂啊,老衲在此谢过。”

老和尚也猜到是宋应辰让他来的,就向他行礼后,就带他去了后院。

水缸确实已经空了,院中也已经铺满了落叶。

牧看按照宋应辰说的,将水缸挑满水,然后将院中的落叶扫尽,围到树下去。

落叶归根。

平日里宋应辰干这些活都是慢慢悠悠,有时边与老和尚聊天,边扫落叶。

可是牧看不同,他是闷头干活,所以不一会儿就干完了。

比宋应辰快很多。

正想辞别,老和尚就开口了。

“施主心中有什么执念?”

牧看很意外老和尚问的话,不知怎么回答,以前还从未有过谁问过他这种问题。

“不曾。”

“施主心中一直有口气,这口气让施主不能慢下来。可世事如这院中落叶,快不得,急不得。”

牧看看着院中,落叶又落了许多,许是刚才自己太过用力,掉得更多。

牧看没说什么,只是看着老和尚,没有了酷炫的样子,在这里他的武功无法施展。

“施主还请慢慢下山吧,切莫心急。”

老和尚说完,拿起扫帚,慢慢地扫院中落叶,轻轻地,沙沙的声音格外悦耳。

按照老和尚说的,牧看慢慢下山,可能是一直太快的缘故,始终慢不下来。

他一直思考着自己心中有什么气。

不知宋应辰为何拜托他,此中的深意,他才疏学浅,还未能领悟到。

或许没有深意,只是两个人相遇,就会有奇妙的反应。

就像是宋应辰,明明是自小学儒的,可却最后和这老和尚成了知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