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集团首次高层扩大会议在19层大会议室召开。云向暖作为资金部资深经理,也有列席资格。她选了个靠后排、不引人注目的位置。
沈聿明准时步入会场。他换了一身深灰色西装,依旧是白衬衫,没打领带,气质温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他步履从容地走向主位,目光平和地扫过全场,在经过后排时,似乎没有任何停留。
会议开始,各分管领导依次汇报工作。沈聿明听得极为认真,偶尔发问,问题都直指核心,语气依旧温和,却让几位汇报者额头冒汗。
轮到讨论集团战略转型及财务支持时,沈聿明放下了手中的笔。
“过去几年,集团在扩张上投入巨大,但现金流紧绷,负债结构不合理,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他语调平稳,却字字千钧,“尤其是硅料采购的套期保值业务,模型粗糙,风险控制几乎形同虚设,在市场波动中损失惊人。”
会场一片寂静。这几句话直接戳中了不少人的痛处,尤其是主导此项业务的CFO和几位相关产业总。
云向暖心头一震。她之前提交的报告里,隐约提到过相关风险,但从未如此直白尖锐地指出过。他不仅看到了问题,还敢在第一次高层会议上就毫不客气地点出来。她注意到赵世坤端起茶杯的手,指尖微微用力。
“从今天起,集团所有重大投资和融资项目,必须经过重新审计和风险评估。”沈聿明下达了第一条清晰指令,目光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成立专项审计小组,我亲自牵头。财务部、资金部、内审部抽调骨干全力配合。”
他的目光终于看似无意地扫过后排,在云向暖的方向略有停顿,随即移开。“我需要看到最真实的数据和最专业的判断。”
散会后,气氛压抑。向暖随着人流往外走,心里还在回味刚才会议的内容。
“云经理。”成林,沈聿明那位精干沉稳的助理,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边,低声且快速地说,“沈董希望您能准备一份关于近期光伏信贷政策变化及其对集团影响的简要分析,下午下班前发给我。”
向暖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的,没问题。”
这算是...对她能力的第一次正式考验吗?
回到部门,气氛微妙。郑友杰召集部门开了个短会,传达了审计精神,语气严肃地要求大家‘积极配合,如实汇报’,但眼神扫过众人时,总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
下午,云向暖埋首于各类行业报告和政策文件中,专注地整理分析。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银行的好友齐思思发来的消息:「暖暖!你们新CEO什么来头?刚才我们行长接到他一个电话,聊了半小时国际利率走势和光伏行业融资痛点,把我们行长都聊激动了,说从来没遇到过这么懂行的企业老大!」
向暖回复:「据说斯坦福能源工程出来的,看来名不虚传。」
齐思思:「何止是不虚传!感觉他来者不善,你们集团估计要变天了。对了,你小心点你们那个郑总,听说他刚才到处打电话打听沈董背景呢。」
向暖蹙眉。郑友杰的紧张不难理解。
她正想着,内线电话响了,是郑友杰。
“向暖,来我办公室一趟。”
走进办公室,郑友杰表情还算温和:“向暖啊,新官上任三把火,沈董重视资金工作是好事。你年轻,有冲劲,这次审计配合工作要好好表现。”他话锋一转,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不过,有些话该说,有些话不该说,要有分寸。你还年轻,未来的路长着呢。审计这潭水很深,有些石头摸错了,溅起的泥点子可是会跟着你一辈子的。到时候,别说晋升,在这个行业里还能不能立足,都难说。我们部门是一体,一损俱损,这个道理你明白吧?。”
这话里的暗示意味再明显不过。向暖点头:“我明白,郑总,我会基于专业和事实完成工作。”
“那就好。哦,对了,”郑友杰满意的笑了笑,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语气变得随意起来,“晚上有个和星城资本的应酬,你跟我一起去。王总可是点名希望你能出席,正好也聊聊他们那边的新基金,对你开阔眼界有好处。”
向暖心里一阵反感。那个星城资本的负责人王总,看她的眼神总让她不舒服。但这是部门重要客户,郑友杰的理由又冠冕堂皇,她找不到合适理由拒绝,只得应下:“好的。”
下班前,她将整理好的政策分析发给了成林。邮件发出后不到十分钟,显示已读。又过了几分钟,一封新邮件涌入她的邮箱。发件人是:沈聿明。主题是:Re: 光伏信贷政策分析。邮件内容只有简短的三个字:「已阅,谢谢。」
没有任何评价,但她却莫名感到一种被认可的踏实感。
晚上的应酬乏善可陈。星城资本的负责人王总似乎对融资方案本身兴趣不大,反而频频劝酒,眼神总在向暖身上打转。郑友杰在一旁打着哈哈,似乎乐见其成。
“云经理真是年轻有为啊,郑总,你手下真是藏龙卧虎!”王总笑着又要给向暖倒酒。
向暖勉强笑着挡酒:“王总,我真的不能再喝了,明天还有审计会议...”
“哎,工作永远是做不完的!难得今天高兴!郑总,你说是不是?”
郑友杰笑道:“王总说的是,向暖,你就再陪王总喝一杯嘛。”
向暖感到一阵反胃。她借口去洗手间,才得以喘息。她看着镜子里妆容精致却难掩疲惫的自己,叹了口气。这种场合总是让她感到窒息。
回到包厢门口,她正要推门,手机响了。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喂,您好?”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秒,传来一个低沉温和、让她心跳瞬间漏拍的声音:“云经理?”
“沈...沈董?”向暖惊讶地差点咬到舌头,下意识地看了眼包厢门。
“抱歉这么晚打扰。”沈聿明的语气听不出波澜,“你下午发来的报告里,关于地方性补贴政策的那个数据点,来源是最新一期《能源金融》期刊的吗?”
向暖愣住,她没想到他看得这么细,甚至注意到了具体的数据来源:“啊...是的,是上一期的月度报告。”
“很好,这个数据很有参考价值。”他顿了顿,背景音极其安静,似乎也在加班,“没什么事了,你继续忙。”
电话挂得干脆利落。向暖握着手机,一头雾水。他专门打个电话来,就为了问一个数据来源?
正愣神间,微信提示音接连响起。她低头一看,“村口情报局”里正聊得热闹。季甜甜特意@她:「铮铮,都快九点了,你怎么还没到家呀?」
向暖指尖飞快移动,带着一丝无奈回道:「别提了,还在钰丰酒楼应酬呢,跟郑狗和王总,一时半会儿怕是完不了。」
消息刚发出去,几乎下一秒,宋言川的头像就跳了出来:「正好,我就在金融街附近。聚会差不多结束了,我过去接你吧。」
这简直是天降救星。向暖立刻回复:「太好了!我这边也马上找机会撤,一会儿见!」
屏幕另一端,某间雅致的茶室包间内,茶香袅袅。宋言川放下手机,唇角不自觉地牵起一抹清浅而真实的弧度。他转向桌前两位亦师亦友的长者,语气带着歉意:“恩师,师兄,实在抱歉,我有点急事,得先走一步。”
他对面那位精神矍铄的老者——他学术道路上的引路人,了然地点点头,笑容宽和:“去吧,正事要紧。”
旁边那位气质儒雅的师兄却眼尖地捕捉到他尚未褪去的笑意,立刻打趣道:“哟,这哪位重要人物啊?一个消息就能让咱们一向从容的宋大教授这么急着走,嘴角都快压不住了。”他故意凑近些,压低声音笑问,“快说说,是不是……有情况了?”
宋言川被说得耳根微热,有些不好意思地推了下眼镜,避开师兄探究的目光,语气却维持着一贯的温和镇定:“师兄说笑了,只是一位朋友刚好在附近,需要帮忙。恩师,师兄,今天多谢指点,后续会议的安排,我们再邮件沟通。”他起身,礼貌地颔首道别,转身时,那抹被师兄点破的笑意又悄然爬回眼底。
放下手机,向暖深吸一口气,重新拾好脸上的职业微笑,推开了那间令人窒息的包厢门。
她对着主位上脸色已有几分醉意的郑友杰和王总,露出一个恰到好处的歉意笑容:“实在不好意思,郑总,王总。刚接到公司审计组的紧急电话,有个数据必须立刻回去核对确认,恐怕得先失陪了,实在抱歉。”
郑友杰的脸色瞬间有些难看,但听到“审计”两个字,又不好发作。王总则一脸扫兴。
向暖拿起包,保持着得体的微笑,迅速离开了这个令人窒息的场合。走到酒店外,晚风吹在脸上,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她拿出手机,正准备给宋言川发消息,一抬头,却看见路边停着一辆熟悉的、低调的黑色轿车。车窗降下,驾驶座上的人正是宋言川。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休闲裤,鼻梁上架着一副无框眼镜,在夜色和霓虹灯下显得格外清俊温和。他朝她微微颔首,嘴角噙着一丝令人安心的笑意。
“忙完了?”他温和地问道,声音如同晚风般清爽。
向暖快步走过去,拉开车门坐进副驾,整个人彻底松懈下来,带着感激和一丝疲惫笑道:“嗯!忙完了!宋教授,你真是我的救命恩人!”
宋言川笑了笑,递给她一瓶拧开的矿泉水:“顺路而已。看你没事就好。走吧,送你回家。”
车子平稳地汇入傍晚的车流中。向暖侧过头,语气自然地关心道:“在这边是忙工作上的事吗?”
宋言川手指轻搭在方向盘上,目光看着前方,闻言唇角微扬,透出一种专注工作时的沉稳气质:“嗯。五月底有个比较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我恩师和师兄今天正好都在望海市,约在一起聊聊会议的准备和最新的研究进展。”
说完,他很自然地反问:“你呢?这几天应该也挺忙的吧?”
向暖笑了笑,语气轻快:“我还好呀,就是日常那些事。对了,”她忽然想起来,“我二哥安排周姨明天过来给我和甜甜做饭,我特意点了糖醋排骨。周姨的手艺可是一绝,你明天晚上要是没事,一起过来吃呀?”
‘周以安’,宋言川握着方向盘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刹,心底某处像是被细小的针尖极轻地刺了一下,泛起一阵清晰而细密的酸涩。可他面上波澜不惊,依旧维持着那派温和的笑意,语速平稳如常地婉拒:“真不巧,明晚恐怕不行。会议临近,团队晚上得碰个头,最后核对一下演讲内容。”
将向暖送到家楼下,道别时他的笑容依旧得体。直到看着她走进楼道,身影彻底消失在视野尽头,他依然没有离开。
车停在原地,引擎早已熄灭。他独自坐在驾驶座,目光仍停留在那空无一人的楼道口,仿佛这样就能延长一些与她有关的时刻。夜色安静地弥漫开来,将他包围。半晌,他微微垂眸,唇齿间极轻地、反复地掠过那个刻在他心上的名字——
“向暖。”
“向暖。”
低喃声融进寂静里,一字一字,清晰又模糊,像是不敢惊扰的梦呓,又像只是说给自己听。
[让我康康]
[加油][加油][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