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洞房昨夜停红烛 >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洞房昨夜停红烛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作者:清欢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3-02-15 06:34:01 来源:文学城

明日便是清明,正赶上去五祚亭。

阿霁转头看到蛮蛮在规整行李,遂欠身问道:“那日在咸阳原,我阿耶送了一个东西,你放到哪里了?”

蛮蛮回头请示道:“殿下现在要吗?”

阿霁道:“你拿过来,我瞧瞧!”

蜻蜻也好奇地伸长了脖子,就见蛮蛮低头翻找了一会儿,捧来一个细长的包裹,“殿下,就是这个。”

蜻蜻接过,掂量了一下,疑惑道:“是书画吗?”

阿霁心头一跳,莫名紧张起来。

正好虎贲将军严应进来传话,看到案上缓缓展开的旧旗帜,面色陡然一变,当即上前拜倒。

阿霁和蜻蜻吓了一跳,一边忙活的蛮蛮也疑惑地奔了过来。

“殿下,您不认识这面旗?”严应讶异道。

阿霁蹙眉细看,茫然摇头:“我从未见过,还请严将军赐教,您先起来。”

严应谢过,起身目不转睛地端详着那面旗帜,神情激动,语声颤抖:“这……这便是民间所说的‘公主旗’,旧历末年,公主两字特指今上。”

阿霁微微一震,喉咙有些干涩。

严应没有觉察到她的异样,兴奋道:“末将是高平人士,原属于千岁麾下,后来跟随陛下转战千里……您是不知道,陛下带着我们平乱,所到之处百姓无不箪食壶浆迎王师,有的城池还不等我们过去,便自发竖起了公主旗,那个时候,这面旗比卫室龙旗还有号召力……”

蜻蜻颇为惋惜道:“为何后来却不用了?”

严应神色尴尬,望了眼阿霁道:“因为不合适了。”

阿霁好奇道:“此话怎讲?”

“洛阳光复后,雍王继承大统,陛下自然不好太过张扬……不过北地百姓并不忌讳,逢年过节还会在门口挂小旗子祈福。对了殿下,这面旗哪来的?”严应纳闷道。

阿霁回过神,如实道:“途经咸阳原时,阿耶送给我的,说是祭祀时再打开。”

严应愣了半晌,为掩饰眸中的震惊,忙低下头禀报道:“一切准备妥当,可以起航了,傍晚就能到泥阳。”

阿霁吩咐开船,严应便躬身退下。

开船的号令一**传了下去,外面渐次热闹起来。

阿霁两手紧张地攀着窗棂,忽然想起了什么,忙问道:“崔大寒安顿好了吗?”

“关在单独的舱室,有侍卫严加看守,殿下放心吧。”蜻蜻道:“方才上船的时候,我去查看过。”

阿霁心下一动,意味深长道:“你对他倒挺上心。”

蜻蜻凑过来盯着阿霁,笑嘻嘻道:“殿下该不会吃醋了吧?”

阿霁没好气地戳了她一把,“你那小心思,还是用在正事上吧!”

蜻蜻笑着揉额头,吐了吐舌头道:“知道了,知道了,殿下心里只有程郎。”

船身猛地一晃,阿霁吓了一跳,直到离开岸边老远,她还没回过神来。

离京之时,友人皆有馈赠,程云轩送了她一只精美的剔红文具匣,她珍而重之地带在身边,可是这么多天,竟没功夫打开。

**

船队在泥阳靠岸时,码头周围早挤满了迎候的百姓。

泥阳令亲率属官,将阿霁等人迎至驿馆。

次日一大早,阿霁凤冠翟衣,装束齐整,在随从和甲士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前往五柞亭。

附近百姓携家带口,都想一睹公主风姿,从驿馆门外直排到了五柞亭。

阿霁乘坐高厢车,四面珠帘半卷,百姓们只能看到一个模糊轮廓,庄严肃穆,很有皇家气派。

车队在一座小山丘前停下,阿霁在喧天鼓乐中下车,待看清眼前的景物,不禁大失所望。

她以为的五柞亭墓园应该是帝陵那般巍峨……至少也该有崔园的规模吧?

可实际上连围墙都没有,只一座夯土台充当祭坛,后边的英灵祠也久未休憩,略有几分萧瑟破败。

但她极力压抑着震惊之色,在官员们的陪同下缓步登坛祭酒,声情并茂地念诵由专人撰写的冗长祭文。

仪式接近尾声时,严应带着一队虎贲郎,隆重地送来了那面旧旗。

清明时节,大都阴雨绵绵。

今日虽未落雨,但薄雾轻霭,阴恻恻地笼罩在头顶,气氛严肃又压抑。

可那旗帜在阿霁手中招展时,天色骤然大亮。

云破日出,金芒万丈,映得旗上水纹波光流动,垂坠的旒旌随风飘扬,和着气势磅礴的乐声,颇有几分雄浑壮丽之美。

底下人头攒动,似乎起了不小的骚动。

军民们大都认识这面旗帜,年轻人只见过仿造的小样,只有年长者目睹过那面大旗在泥阳城上空招展的情景。

当年叛军起于雍州,一路向东如蝗虫过境,带走了无数热血青壮,留给他们满目疮痍和无尽混乱,可这面旗帜的主人却给他们带来过温饱、安定和希望。

不知是谁起了头,人群中忽然山呼万岁,气势如潮,震人心魄。

众官员面面相觑,阿霁也吓了一跳,忙向严应使眼色。

严应着人去查,阿霁将旗帜插好,余光瞥见一抹熟悉的身影。

台下成千上万人正自欢呼,却有一人低头逆流朝外走去。像是心有所感般,他突然回头朝高处望了一眼。

四目相触,阿霁还未看清,他却转过头,匆匆消失在了人海中。

那身形有几分像崔迟,若他真来了五柞亭,为何不现身一见?难道此后就真形同陌路了?

阿霁正自狐疑之时,虎贲郎带着十来名风尘仆仆的百姓走了上来,禀报道:“殿下,这些老人不是本地人,都是从平凉、鹑觚和阴盘来的,他们说想要面见您。”

这几处地名有些熟稔,见阿霁若有所思,严应忙道:“二十多年前,这几个地方受灾最严重,幸得陛下和千岁不弃,因而百姓都感念在心。”

泥阳令微笑上前,亲自将那几位老人接上来,语气和蔼道:“公主此行代表的是陛下,诸位有什么想对陛下说的,尽管告知公主,必能上达天听。”

他倒挺会自作主张,阿霁约摸看出来了,这出戏应该是泥阳令安排的。

虽说有些意外,但却意外地合她胃口,无论她平日表现得多谦逊,可事实上她挺享受万人敬仰的感觉。

不过陶醉归陶醉,她依旧悬着心,生怕这些老人提出过分的请求,众目睽睽之下,那可就太考验人了,她忙发挥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主动同老人们寒暄,总算慢慢掌握了主动权。

谢天谢地,大家并没有为难她,只是托她向女皇夫妇报喜,不仅献上了自酿葡萄美酒,还送上万民书,邀请他们巡幸雍州。

祭礼结束后,阿霁原想返程,可盛情难却,一行人只得暂留一日,在官员和乡绅们的陪同下赴宴游玩,并参观了昔日女皇驻兵之处……

**

货舱狭小昏暗。

崔大寒神容憔悴,抱膝坐在墙角。

阿霁捧着碟桑葚吃得津津有味,不忘同他分享日间见闻。

“他们从来没见过我,可是却对我那么热情,我真的好感动。”她舔了舔指尖的汁液,自顾自道:“他们定然以为我是我姑母的女儿。”

“女皇为什么没有孩子?”崔大寒下意识地问道。

阿霁面泛为难之色,讪笑道:“这……我哪里知道?”

女皇成婚多年,可始终没有子嗣,朝臣们不敢诽谤君王,只能阴阳怪气地指责谢珺有隐疾,耽误了皇家传承。

十五年前,谢珺带兵平定庆阳之乱。在他的功绩簿上,那一役并不算什么,但却令满朝文武胆战心惊。

崔氏地盘毗邻安定郡,昔年他们夫妇经营数载,深受军民爱戴。

而戍守敦煌的女将杨寄容与他是同僚,又是故交,若他趁机联合旧部吞并崔氏,那便能在西北称王称霸了。

在众人看来,江山哪怕落入李家公主手中,也比被外姓逆贼篡夺了好。为此在他凯旋之后,宰相程循率百官出郭相迎,并给了他两个选择。

要么放下兵权,安心进宫做女皇的后盾,不得随意干涉军政。

要么同意遴选世家子入宫为男御①,和他一同侍君,趁女皇还年轻,早点诞育子嗣。

谢珺毫不犹豫选了前者,从此退居幕后不问朝政,虽然还是没有子嗣,却一手抚养大了阿霁。

“我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我一定不会令他们失望的。”阿霁忍不住补充道。

“你要做皇太女吗?”崔大寒一句话犹如春雷炸响,不仅阿霁,就连门口侍立的蜻蜻也悚然变色,连忙探出头嗔道:“你再这样口无遮拦,一定活不到洛阳。”

崔大寒一脸莫名其妙,反驳道:“我说错什么了吗?”

阿霁连忙抓起一颗桑葚塞到了他嘴里,颤声道:“有些话永远也不能说。”

皇太女?这三个字她连做梦都不敢想的。

崔大寒嘴里含着桑葚,面红耳赤地瞧着她,一时间连怎么呼吸都忘了,平生第一次发觉桑葚居然这么甜。

阿霁则心乱如麻,甚至有些晕眩,隐约嗅到奇怪的味道,她吸了吸鼻子,忽听轻轻尖叫了一声,骇然道:“不好……”

船上突然烟气缭绕,火光冲天。

接着尖啸声起,在暗箭的掩护下,无数条黑影攀上船,见人就砍,喊杀声与惨叫声此起彼伏,令人毛骨悚然。

①男御这个词是根据女御杜撰的。女御,最早见于古籍《周礼》中的记载:掌御叙于王之燕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