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调鼎为霖 > 第1章 金波城里宴归来

调鼎为霖 第1章 金波城里宴归来

作者:还是脆皮的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12-28 10:21:23 来源:文学城

金波城,金波城,取金银钱财随波涛滚滚而来之意,但凡是个行商走货的就都知道,眼下黄粱江畔的这座金波城,是全十二州里最富商机的地方之一。

这里是黄粱江的入海口,十二州最重要的商货集散中心之一。

商船从黄粱江上游自西北而南下,载着十二州内陆的各色特产赶赴码头,沿着河堤边排成浩浩长队。

行船上风尘仆仆的水手们仿佛有卸不完的货,码头边应接不暇的力夫们仿佛有喊不断的号子,从城外纷至沓来的商贾们是真的挑花了眼。

这座城熙攘繁盛,商机无限。

就连街边成群玩耍的黄口小儿,也唱着歌颂它的童谣:

“金波城里好赚钱,金波城里钱好赚。雾州瓷碗昱州面,黎州美醋泡良蒜。”

“三趟攒够老婆本,还有余钱换绸缎。返程别往汀水渡,平平安安把家还。”

通往码头的主干道修得再宽也嫌不够,来往行人接踵摩肩,还有人专门敲着响锣寻街,一边敲一边嚎:“砸船啦!砸船啦!”

听到锣响,来往的人潮立刻攒动起来,无论是身着绫罗小厮开路的大富商,还是行装简便独来独往行脚商,都不由加快脚步往码头赶,

“赶紧赶紧,快去看砸船咯。”

“别挤别挤呀,要等待会儿晌午过后才会正式开始呢。”

和主干道连接的一条小巷的拐角处,搭有一间供力夫和行客们歇脚纳凉的遮凉棚,旁边支着一块木牌,上写歪歪扭扭的“食肆”二字,店小二站在老旧破的蜡布凉棚下,头束缁撮,身穿粗衣,肩披抹布,手提水壶,规规矩矩地望着主干道激动的行人们发呆。

店小二看着约莫只有16、7岁大,身材不高,有些单薄,长相很是俊秀讨喜,他身上还自带着股让人一眼就想和他亲近的奇异亲和力,那种感觉很难描述,似乎只要是他往店门口一站,勿须张口,只要微微一笑,就会有很多人愿意进这家店消费。

不过现下店小二的脸并不是笑着的,而是满眼止不住的好奇,因为他实在很想知道,那边闹着的砸船,是什么活动或者习俗?

然而再好奇也不能问,这沈小二可是这儿土生土长本地人,怎么可能问有关砸船的问题?

他挠了挠头,瞄了一眼坐在一旁吃午饭的力夫们,这群人可不就对砸船一事见多不怪。

力夫们打着赤膊,对街面上的躁动充耳未闻,埋头吭哧吭哧嗦面条,时不时就两口小菜,再喝口面汤,

“沈小二,再来添口汤。”

“哎,来了。”他应声,走到那个喊添汤的力夫身边,手上铜壶一扬,温热的煮面水徐徐注入陶碗中,把海碗添得8分满便利落收壶,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汤水一滴未洒。

其余力夫也纷纷要求道:“沈小二,我也要。”“给我也添点儿。”“这儿也要。”

少年微笑着点头应道:“好嘞!都要是吧——”

说着,少年轻轻一抬手,手中的铜壶转着圈抛至半空,壶嘴中面汤呈螺旋线洒了出来,接着,神奇的事发生了,铜壶回到少年手上的同时,那些洒在空中的面汤也像活物般,乖乖涌到每个力夫汤碗里。

全都8分满,一滴未洒。

“哇!这一手可以啊!小二哥!”几个力夫看呆了,不由鼓起掌来。

“嘿,小意思小意思啦。”少年调皮的笑道。

“沈小二,这一手你哪儿学的?有这一手你们掌柜还让你来守凉棚啊?”又有力夫接着问。

“额,这个,哈哈哈可不是嘛……”少年打着哈哈转过身,把问题糊弄了过去。

沈小二是阴沉孤僻的性格,他感觉自己伪装起来有点儿困难。

等力夫们总算吃完,交了饭钱,少年便收摊打烊,他决定翘班,去码头那边亲眼瞧瞧砸船。

也是不知道为什么,今早他来开铺子的时候,还满脑子都是斗志昂扬的自我激励:“打工人!打工魂!打工都是人上人!”,这儿才刚干到中午,他脑子里却不停的循环着:“我好想摸鱼!我好想摸鱼!我要摸鱼……”

那群酒足饭饱的力夫还没走,在篷布下就地或坐或蹲,一边午休一边聊闲天。

见沈小二收招牌,其中一力夫打趣问道:“哟?沈小二你这会儿就收摊啦?莫不是有要回去练那劳什子神功?”

“没,我就是想去摸鱼。”少年解释道,可话说出口,他又觉得好像这么说有些不妥。

“摸鱼?凫水啊?你还真洒脱,也不怕你们掌柜的逮着,把你开除咯?”那力夫继续道,语气中带着些轻嘲,

“也是,想你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别人可都得养家糊口的。”

“嘿……”少年尴尬的笑了一下,也不辩解什么,朝众人挥了挥手,便往码头方向走去。

沈小二背影走远后,那群力夫就把话题扯到了沈小二身上,

“你们不觉得今天沈小二那样子给人感觉好了很多嘛?之前没觉得他是挺活泼一人。”

“大概是今天心情好吧?沈小二一向独来独往的,不与人亲近。”

那个刚才打趣过沈小二的力夫反驳道:“什么呀,那是因为经过昨天,他总算学乖了而已,刚才我还以为他要回去继续练他那神功呢。”

旁边自然有人接话追问:“什么神功啊?说来听听?”

那人立马眉飞色舞的开始说道:“嘿,你们还不知道这事儿吧?那我就给你们讲讲。”

“就前段时间,我看沈小二被一路过的走贩忽悠,花了足足5两银子,从那走贩手里买来一本修炼功法和一只香炉。”

“然后他就跟着了魔似的,每天翻那本破功法,还给那香炉插上香,不知道在拜什么。”

周围人立马围绕这事讨论开来,

“难怪我看这小二哥前些天都神神叨叨的,也就今天性子变好了。”

“5两银子?沈小二年薪也就2两吧?他这么舍得,难道那本功法是真的?”

“噗嗤,怎么可能是真功法?如果功法是真的,那些求仙问神的富商,怕是花上千上万两银子都肯买,哪还轮得到沈小二来捡便宜?”

“那他岂不是吃大亏了!那可是5两银子呐。”

那人接着绘声绘色描述道:“可不是嘛,更倒霉的还在后头呢。”

“就昨天傍晚,我刚好瞧见沈小二在浆洗坊边,对着那香炉神叨叨的自言自语,结果惹怒了路过的一群泼皮,叫那群泼皮给一顿毒打。”

“今天一下子就学乖了,不提修炼的事,对人也亲近起来咯。”

“唉哟,那他可真是够倒霉的。”

“可不是,还好我不会上这种当。”

“当小二可不得脑筋灵光,也难怪沈小二被他们掌柜的撵过来守凉棚呢。”

“沈小二毕竟还是年轻,那5两银子买教训咯。”力夫们的语气,同情中又带着点奚落,毕竟生活艰苦,他们得聊别人的不幸,衬托自己的幸运。

或许想到了或许没想到,在场并没人指出那人话里的不合理之处,沈小二昨晚既然惨遭毒打,为何今早还能活蹦乱跳的到食肆开张?

因为众人口中熟知的“沈小二”已经不是沈小二了,而是一缕借着沈小二躯壳死而复生的,无名游魂。

少年跟着人流在主干道上挪动,见着沿街两边各色店铺,五行八作,什么都觉新鲜有趣。

他肯定不是这里本地的鬼,少年想,虽然没有记忆,但是有些东西他一看心里就门儿清那是什么,有些东西就很抓瞎,比如这金波城的砸船。

穿过城门,便终于来到码头,视野一下子豁然开朗,金波城地势较高,和河道形成两丈来高的落差,从较高的地方看向码头,一览无余。

迎面吹来的江风中带着微微河腥气,嗅着算不上好闻,可也不赖,少年眯了眯眼,享受着这种感觉,

“不错不错,真的有好多船呢,正所谓是,滚滚江河东逝……”

“让让,让让!”不等少年感叹,他肩被推了一把,一个急匆匆的声音还斥骂着,

“挡什么道啊真是……”

少年站定,看见前方原来是一小厮背着一商人,急匆匆的跑下台阶,冲向港口,刚才嫌他挡道的就是那商人。

远远还能看见那商人扬手不停拍打身|下的小厮:“快点儿,跑快点儿啊……”

那小厮咬牙加快步伐,跑向停靠的某艘大船下,那里已经围了一大群人,仔细观瞧,竟多是满身绫罗的大商贩,那中间搭了展能容3、5人的小木台子,先前拿着响锣巡街的那人正站在台子上,“哐哐”敲着锣。

虽然那人身上穿得没台下那些富商老爷们显贵,但态度却很是有些傲慢,

“列位老板们,可瞧清楚了啊!今天要砸的这艘船,从黄粱江上游章华城远道而来,全杉木制龙骨,外壳品相都完好如初……”

“如实告诉列位,我在这码头10年了,见过的这般品相的船,拢共不超过10艘。”

那人说完一段,台下的老板们纷纷激动,

“哎呀,走章华城来,还完好无损,那可值大啦。”

“那还等什么?赶紧开卖啊!”

“对啊对啊,赶紧的吧!”

“欸,那不急,还得再等一刻钟呢。”那人说罢,竟是直接下台不说了,让台下一众商贾老爷们盯着烈日干等着。

港口上那群老板们有钱参与到砸船活动中,而这边河堤上,就多是来看热闹的,少年在河堤边找了个人相对比较少的角落,就地一蹲,围观起来。

他脑子里的疑问比之前还多,那么好的船,干嘛就要给砸了?

正当这时,少年旁边过来了一对走贩兄弟,那兄长看着约莫20来岁,挑着扁担,里面是草鞋、粗布帕等物,他放下扁担,笑着招来弟弟,说道:“阿弟,你不是要看砸船吗?就在这儿看吧,小心别掉下河去了,若是你掉下河,回头娘肯定骂我。”

“我知道,大哥,我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儿。”弟弟是个10岁左右的半大小孩儿,背上也背着货箱,他把货箱往地上一放,伸长了脖子望向富商站下面扎堆的那艘船,

“怎么还没开始啊?”

“要过晌午三刻才正式开始呢。”兄长取下自己脖子上搭着的汗巾递给弟弟,

“你小子运气可真好,第一次跟我出来走货,就能见识砸这么好的船。”

“嘿,这算什么?我们以后要是能像他们一样,当大老板,那才叫好。”半大小孩儿指了指那群富商,然后又雄心勃勃地看向兄长,

“反正现在我也能跟你出来走货了,大哥,咱们一起努力做生意,以后当大老板啊。”

“好阿弟,没白疼你。”兄长开心的揉了一把弟弟的额头。

少年的目光不知不觉间,被那对兄弟的温馨互动所吸引,他看得默默点头,心下暖暖的,真是好一出兄友弟恭啊。

看那对兄弟互相激励了一会儿,时间很快过去,等在港口的商贾们摩拳擦掌,砸船活动即将正式开始。

之前那名敲锣人领着一帮工人,推来一座大木架子摆在台上,架子由红布遮住,午时三刻一到点,敲锣人一砸锣,工人们便一把扯下红布,露出木架真容。

原来那座木架,是木牌制的翻越式计数器,上面写着“白银零壹零零两”。

“起拍价,100两白银整。”敲锣人又一声响锣。

底下的富商们立马举手争相竞价,不一会儿,架子上的计数器就被工人翻到了“白银零叄零零两”,颇有仪式感。

堤岸上看热闹的百姓和小商人们围观,看得是不亦乐乎,

“哇!一口气加20两,已经320两了,是谁出的价啊?”

“那是东顺船坞李老爷。”

见台下老爷们都迟疑起来,敲锣人继续鼓吹加价:“东顺李老爷320两,还有没有更高的?列位可想清楚了啊,这艘船可是从章华城来的!可是经过了黄粱江8千里水路,沿途不知遇到多少险滩暗流,还如此完好无损……”

“325两!”不等敲锣人说完,台下又有人加价,“330两!”“335,我出335!”

“噢哟噢哟,335了!移山船坞王老爷加到335两银了!”堤岸上的百姓们听到这个价,兴奋得不停起哄。

起哄的那群百姓有节奏的喊:“340!”“340!”“340!”,下面码头上的老板们出价越发迟疑,最终,万波船坞刘老板以340两白银,拍下了那艘船。

原来这“砸船”活动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大家都爱看有钱人如何大把挥霍。

刘老板拔得头筹后,身上被披上红花,以胜利者姿态站到计数架旁边,供台下人瞻仰。

等这群老板们道贺做完面子,走得差不多,刘老板便呼来他船坞的船工们,带着专业工具当场拆船,木材全都装好拉走,并没有真正“砸”船。

到这一环节,金波城本地的百姓也不感兴趣了,没一会儿人便散去大半。

不过少年还没解开心中疑惑,他依旧蹲在河堤上看人拆船。

和少年一样,那对走贩兄弟也没离开,而他们却不像少年那样得趣,脸色从刚开始的兴奋已经转为失落。

“一双草鞋10文钱,我们卖100双草鞋才得1两银。”那名半大的小孩儿低着头,数着自己货箱里的草鞋,

“大哥,我们时候才能有钱啊?”

“这……慢慢来吧,总饿不死。”那兄长安抚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

“咱们可以努力攒钱,要不了4、5年,总能攒个2、30两,到时候就可以来金波城,买间小铺子做生意了。”

“可什么时候我们也能随便花个几百两砸船呢?”半大小孩儿依旧很失落,喃喃自语着,

“我们什么时候也能那么风光啊!”

少年见身旁这两兄弟面善,于是主动转头搭话道:“咳,那个,这位兄台,请教一下,这砸船到底是什么活动啊?我是附近村里来的,不太懂这金波城的规矩。”

“哦,这好说,砸船是这金波城特有的习俗。”那兄长立马好心解释起来,

“以前运内陆货的船打西北顺江流而下,再想拉回去费时费力,河船吃水浅,又不适合走海路,所以内陆货商多是就地砸把船了,木料折价,卖给这里修理海船的船坞,然后走旱路返乡。”

“后来,这边走海运的老板们就觉得,能渡黄粱江完好无损的船,是带有灵气儿的福气之船,便都喜用它的木料来补充海船。”

“于是现在,河船的价格就水涨船高起来,以至于要竞拍。”

“可看起来那船,也没比别的东西有灵气儿啊。”少年凝神,仔细观察着那艘船周边空中游动的灵气的状态,不多不少,不聚不散,就很普通。

这“砸船”说到底,就是这边有钱的商人之间流行起来的攀比游戏嘛。

“这金波城里的老爷们都相信有,那就是有吧,反正无非图个吉利、求个心安。”那兄长回答。

“你说得也有理。”少年若有所思的点头。

嗯,好吧,不能叫攀比,说好听点,人家那应该叫信仰充值。

总算解决心中所惑,少年轻松地离开码头,重新回到城里,一点儿也不嫌弃午后的阳光毒辣,悠哉悠哉在街道上闲逛,了解更多此地的风土人情。

少年在街头逛了半天,花掉3个铜板,买了一块饴糖饼,喜滋滋地吃,甜蜜的味道化在嘴里,让他眼睛眯缝起来,形成两道幸福的小月牙,张嘴咬第二口时,两颗小虎牙暴露出来,平添几分俏皮可爱。

吃完他又满足地舔舔唇,脑海自动浮现妙用这种饴糖的菜品不下十数种,不由感叹起原身那沈小二自己不惜命。

他生前肯定是个顶厉害顶厉害的大厨。

沈小二有他这样的外挂,随便跟他学学做菜,不出3年,便能脚踢南城悦牙轩,拳打东城朵颐欢的,干嘛要那么想不开?

人啊,最忌讳自轻自贱了。

沈小二的身世算不上好命,小小年纪便无亲无故,在诺大个金波城里孤苦伶仃,没个照应,去当饭馆的店小二,还被大厨掌柜不喜,最后被排挤到距离本店好几条街的“边疆”独守凉棚,伺候性格粗俗的力夫。

这让沈小二的性格变得有些自暴自弃的,总幻想着一步登天,于是大字都不识几个的沈小二花光几乎所有积蓄,从走贩那里买了修炼秘籍和鼎。

那本修炼秘籍写的是狗屁不通,沈小二自然更不可能读懂,于是便把心思都花到了随书附赠的小鼎上,也不知道沈小二是传说故事听多了还是怎的,以为滴几滴血就能让那口鼎认主,于是对着鼎天天割腕子放血。

终于有一天,刚好“死”在附近他被那股血腥味薰醒了。

沈小二见着了他,便真以为是得了大机缘,对他是纳头便拜,哭着求着、吵着闹着让他教修道。

他一孤魂野鬼,自己的道都找不着,哪儿可能教授别人修道?

不过自他跟着沈小二这段时间,见沈小二每天都早起烧水揉面做面浇头的,也想起不少吃食配方来,就不停劝沈小二放弃幻想,先跟他好好学做菜,把日子过起来。

可惜沈小二就是不愿信他,昨天还喝得酩酊大醉发酒疯,去招惹了一群泼皮,最后被打得体内脏器出血,惨死在路边。

那灵魂也着实弱小,居然半点儿坚持活下去的信念都没有,任他怎么输灵力都难以坚持,直接随风溃散而去。

最后到底还是便宜了他这孤魂野鬼,白捡得沈小二的身体死而复生。

想到这里,少年决定再去买一块饴糖饼,修复出血的脏器太耗费灵力了,他得多吃点儿好的。

刚出锅的饴糖饼烫嘴得很,少年拿着饼一边吹一边用舌头试着温度,还一边左右手捣腾,忙乎得不得了。

然而还没吃,就听身后有人叫他:

“欸,那边吃糖饼的小孩儿,那边穿黄麻衣吃糖饼的傻小孩儿。”

“是叫我吗?”少年转头,见对面一字画摊边,坐着一素衣老头正笑得一脸和善地招手。

“对,就你,你过来。”那老头把少年招至跟前,摇摇手中的扇子,

“小孩儿,你知道城北的博闻茶堂怎么走吗?”

“不知道。”少年眼珠子一转,看见老头桌上的书信,

“不过我可以问问。”

“不远,从这根道走下去,到第三个路口左转,再走三个路口,就到了。”那老头笑笑,把桌上的信递给少年,顺便从袖里数了3个铜板,

“我腿脚不便,你帮我跑一趟路,把信送到博闻茶堂掌柜的手上,你手里这糖饼当报酬了。”

“好的呀。”少年欣然接过那封信和3个铜板,顺着老头所说的路走去,一边走一边傻乐呵,

“真没想到,走路上还能接个支线任务……嗯?支线任务这词儿怎么总感觉怪怪的?”

“算了,管他的。”

圣诞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金波城里宴归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