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 第18章 寒梅

殿下为何如此心虚 第18章 寒梅

作者:西瓜炒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7 19:36:14 来源:文学城

周溢年思量片刻,接话道:“应当只有小怨,没有大仇。”

以他对苏涯一面之缘的了解,还有从楼轻霜这段时日对苏涯的只言片语中推测,这小骗子行事颇为洒脱随性,定然是个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真有什么深仇大恨,恐怕已经直接拔剑相战了,不论如何也不可能顶着仇家的姓行走在外。

挂着苏氏的名头,更像是少年人调皮作闹的小心思,惹出祸来便全让苏氏背黑锅。

——他们不也来找苏家了吗?

周溢年觉得棘手:“如果说苏涯和苏家有小怨……世家大族,得罪人的小事不知凡几,这查起来不知要查到何年何月……”

楼轻霜只道:“查。”

男人话音刚落。

这时。

有人穿行于人群中,快步走过,路过两人身边,仿若急得没瞧清路一般,撞了周溢年一下。

周溢年还未出口的话语全被吞了下去。

他手中多了张暗卫递来的纸条。

他回过身,背对着长街,展开纸条一看,笑眯眯的表情忽而被吹过的凉风冻住,只余下沉肃。

“……刚才陛下命人杖毙了余昌辅。”

-

“魏公公,那是怎么了?”

沈持意掀起幕帘,稍稍探出头来,看向长道旁。

他们已入了好几道宫门,眼看临华殿将近,轿辇行过长满梅树的椒芳道。

可沈持意出宫时盛放的梅树竟半数都掉了花枝,地上密密麻麻,全堆着剪落的梅花。

传旨太监魏白山犹豫了片刻,还是如实答道:“今日高妃请了方士入宫,说寒梅冷峻,不利子嗣……”

因此便差人折了花枝?

沈持意对这个高妃有点印象。宣庆帝的皇后是楼氏,已逝太子的生母是裴氏,但如今最为得宠的是这个高氏。

可高氏入宫晚,盛宠之下并无所出,对子嗣的执念近乎疯魔,连这种无稽之谈的方士之言也信。

寒梅只折了一半,想来正好是立他为储的圣旨下了,高妃自然没那个心思继续和区区梅花计较了。

可怜这梅树傲立多年,凌寒而放,刚刚在风雪下绽放出最美的模样,却因一句方士之言而半数摧折。

他让轿辇停下,披着鹤氅,猝然跳了下去。

魏白山一惊:“殿下!”

“无妨,我刚刚是被苏二气得有些郁结,轿中一路行来已经好多了,”他摆手,“只是瞧着这些梅花落在雪里怪可惜的,我捡一些回去摆着,也不算费了它们一整年的努力。”

他拢着大氅,笑了笑,“冬末夜寒,公公和各位禁军兄弟们也辛苦了,就此回去歇着吧,此处离临华殿不到一刻钟的脚程,我和乌陵走回去。”

魏白山还想劝。

可沈持意主意已定,也不想因着自己一时起意,拉着这么一群人在风里等着他做完捡花这等小儿嬉戏之事,根本不给魏白山反应的时间,带着乌陵径直穿过列队,走了出去。

魏白山无法,却又不敢当真放这位体弱多病的太子殿下乱跑,便遣走了禁军,独自同乌陵一起跟在沈持意身后。

青年长袍稍稍曳地,鹤氅拖过铺了满地的白雪,一下一下地停在满地折枝之前。

魏白山和乌陵在他身后打着灯笼,白雪拥着烛火、抱着月光,映着他同月光一般皎洁无瑕的脸。

魏白山在宫中见惯了貌美妃嫔,此时依然看得出了神,回过神来时,小殿下怀中已经抱满了梅花,愣是没让他们帮忙拿着一枝。

如此良辰美景,前方却陡然逆行而来数人。

两个太监一左一右,拎着个浑身鲜血、发髻凌乱、衣裳破碎之人。

那人的两只手被太监们拽着,就这么双脚着地,拖着雪地而过。

瞧那副样子,似乎已经是个死人。

果不其然,乍一靠近,血腥味便扑鼻而来。

魏白山怒斥:“哪来不懂事的奴才,冲撞了殿下!”

两个太监面色一变,却松不开手,急忙躬身道:“奴才有罪!殿下恕罪,是此人今日大逆不道,陛下下令杖毙,刚行刑完毕。奴才这就把人送出宫去!”

“还不快走!”魏白山踹了离得近的小太监一脚。

“是,是……”

“公公,”沈持意看着人走远,喃喃道,“刚才那人,身上穿着官服,怎么……怎么会杖毙于宫中?”

魏白山心想这位小殿下当真是全无遮拦的好奇。

得亏是成了太子,过问这些事情也说得过去。

他恭敬道:“殿下刚刚回宫,还有所不知,那个是御史台的御史。今日,殿下手里拿的圣旨还未拟出来,御史居然不知从哪里提前知晓了东宫有丧……”

难怪立储圣旨来得这么突然。

原来是太子病逝的消息已经瞒不住,先行传了出去,宫中这才连夜将旨意传到还没回宫的他面前。

他见魏白山踌躇半晌:“你但说无妨。”

“……御史不知从哪里提前知晓了东宫有丧,竟然大逆不道,上疏谏言,胡言乱语,将皇嗣稀薄一事污蔑在陛下扩疆拓土的不世之功上。陛下给他机会,召他进宫自辩悔过,他却不知悔改,还当着陛下的面高声念诵《休政九论》……陛下再宅心仁厚也容不得此等悖逆之举,便赏了杖毙。”

“嗒——”

沈持意怀抱梅花的双手微微一松,最外侧几枝掉落在地。

他恍惚俯身捡起梅枝,喃喃般问:“是陈康翊的《休政九论》?”

这个名字多年未被提及,魏白山乍然听见,惊慌跪下:“殿下!”

青年敛眸低语:“跪着干什么,别怕,我知道,这是个‘逆贼’写的‘悖逆之言’。”

《休政九论》是前太傅陈康翊所写,这位帝师桃李满天下,当年盛名响彻南北西东,却实在不忍宣庆帝为了一己功绩,横征暴敛,大兴战事,写了这么一封谏言。

谏言之中毫不避讳地痛斥君主弑兄篡位,强夺臣妻,得位不正,好大喜功,为了史书功绩,不计百姓生计,四处征战,遍起战事,除此之外,其中还有诸多堪称不要命的直言。

当年还气盛至极的宣庆帝自然大怒,当场夺了陈康翊官职,处以凌迟极刑,命百官观刑,以儆效尤。

自此之后,莫说是念诵《休政九论》,便是昔年门生遍地的陈康翊之名,都无人敢随意提及。

看过原著的沈持意知道,《休政九论》字字珠玑,全然没有骂错。

也许书中人也知道。

朝中那么多远比他厉害得多的精明重臣,就算没有原著,恐怕也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可看得清楚,便只能活得糊涂。

他一直想远离主线,其一是因为他已经亲自尝试过,剧情的过程或许会有变化,细节也会有所不同,但最终主线需要达成的结果无法干预,重要人物命运不可改变,其二便是他有自知之明。

他不过就会一些三脚猫功夫,做个快意恩仇的游侠或许可以,在这种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做个执棋之人就太难了。他玩不过这些人,做得不会比书中人好,还会因此牵连身边之人。

他以为如今的朝中已是遍地沉疴,却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竟有人敢借太子薨逝之机,在宣庆帝面前再提陈康翊,直言国祚之危,大兴之弊病。

沈持意侧过头去。

他看着那已经逐渐远走的太监身影,目光自尸体拖拽而出的血痕处收回,有些懊悔刚才没能庄正看看对方的样子。

“是御史台的哪位御史?”

“余昌辅。宣庆十二年入仕,从前便是个臭石头,得罪不少人,仕途不顺,但因才能出众,最终还是得了个御史的位子,没想到他平时心高气傲口无遮拦也就罢了,怎么……”

魏白山说的话,沈持意没太听进耳朵里。

他低头,瞧见自己面前有一处已经渗入白雪的血洼。

想来是人刚死,两个太监又在自己身前停了片刻,滴下来的血汇得多,他跟前血色比前后的血痕还要明显得多。

他又仔细看了看自己怀中的梅花,从中选了几枝最为齐整漂亮的。

他说:“公公,我想自己一个人走走,你回去吧。”

魏白山再三劝说,终究还是奈何不得沈持意,告退离去。

沈持意将剩下的梅花放到了乌陵怀里,单独拿出刚刚精挑细选好的那几枝。

他默念着这个名字,单膝跪下,俯身把这几枝寒梅插在渗了血洼的积雪之上。

最近风雪大得很,又一直断断续续的,内侍还未来得及洒扫这一次的落雪。

积雪厚重,正好立得住梅枝。

待梅枝站稳,青年松开手,缓缓起身,垂眸凝望了片刻,领着侍从,无声远走。

椒芳道再无人烟,又过了片刻,刚停了不到半日的雪絮再度簌簌飘零而下。

飞雪遮盖了红砖绿瓦,覆过广袤土地,匍匐在千街万道里。

宫道中拖拽而出的血痕再也瞧不见踪迹,血洼被飞雪掩埋,唯有几根梅枝挺立于雪中,冒出头来。

一阵轻风走过,雪絮上漂,吻过朵朵寒梅,共沉入夜里。

“咚——”

宣庆二十三年,二月初二,子时。

大兴帝都坐北,春日总是来得迟,立春过了许久,料峭春风才紧跟最后一场雪的脚步而来。

正是寒冬远走,绿意悄然等候之时。

秘不发丧多日的前东宫终于敲响丧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寒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