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殿下 > 第2章 上任

殿下 第2章 上任

作者:魏泊之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6:22:22 来源:文学城

邓蟠从前极不喜欢这个伴读,只因薛观出身将门,身上常有些冷肃之意,又不苟言笑,总不肯叫邓蟠开怀。

她幼时爱打秋千,每逢宫人们拍掌笑闹,官家女郎争拉秋千上的绳索,将她推到槐树边、鸟儿跟前,嚷着“再高些,再高些”的时候,薛观一准打破这欢快的氛围,掷出那道催命似的声音。

“殿下,时辰到了。”

于是众人面面相觑,只好将邓蟠请下来。

有一回,邓蟠充耳不闻,故意将薛观晾在原地,女郎们越推越高,叫邓蟠得意不已。不曾想乐极生悲,她撑不住摔出秋千,狠狠砸在了石道上。

薛观罕见地惊慌失措,抱起她回了昭华殿。

薛观只比她大两岁,但生得很高挑,邓蟠拽着她泛着草木香的外袍,心中感动,豪言道:“你是个好的,将来我封你做大将军。”

她目不转睛,只等着薛观感恩戴德,不料对方竟将她交给掌事姑姑,后退一步,垂头道:“您是公主,不能封我做将军。”

邓蟠生平从未受过质疑,登时怒了:“我是永宁公主,我说要封谁,就能封谁!你如今仗着家里的军功,还有我母后喜欢你,便敢忤逆于我,我不要你这样不忠不义的伴读!”

话音刚落,宫人们纷纷跪倒,替薛观哀求起来。

薛观也跪在她裙边,一言不发。

邓蟠自幼随太子一道进学,明白人心之重,当下便后悔失言,她有些沮丧,问道:“是不是我做了太子,就能赏赐你了?”

这回薛观仰起头,茫然道:“殿下不能做太子。”

“为什么?”

“因为历朝历代的公主,都不曾做过太子。”

年幼的邓蟠从未听过这种话,她自出生便见帝后二圣临朝,自忖与皇子们并无分别,她吓得追问掌事姑姑,却得到了同样的回答。

原来成了公主,就一辈子都得是公主。

邓蟠愤懑极了:“不识好歹的东西!”

薛观分明是她的伴读,却只巴望着太子的赏赐,邓蟠自觉与她不合,自此不再多话。

后来皇后病逝于薛府,邓蟠求皇帝严惩薛氏,却只得了一句“不可”,她愈加怨恨薛观,不时便要提人入宫,含沙射影一番羞辱。

直至咸定二十八年,薛观被她逼离京城,前世的邓蟠为此大快不已,甚至连日饮酒作乐,染了一场极重的风寒。

看来她是回到病愈当日了。

宫人们察言观色,在邓蟠沉面时敛了笑意,压低气息退到一旁。

掌事姑姑劝说道:“殿下可是不满意?薛小将军满门忠烈,不似旁人,说打发也就打发了,陛下也是怕落人口舌,这才叫她到陉口关剿匪……”

“替我更衣!”

邓恶倏然回神,自行奔至铜盆前梳洗,一边催众人为自己装扮,一边分神给掌事姑姑:“你接着说,陉口关是个什么地方?为何有匪患?”

昭华殿登时兵荒马乱,端盆声、瓷器磕碰声、衣袍摩擦声此起彼伏,窸窸窣窣好不热闹。小宫人取来十数件凤纹深衣,在邓蟠跟前立得整齐。

邓蟠蹙眉道:“我要骑马,换一套短襦来。”闻言,宫人们瞥一眼掌事姑姑,而后乖顺地退了下去。

掌事姑姑道:“自京城往西行六百里是陉口关,此处多山少田,困顿贫苦,自来易生匪患,地方上年年派兵剿匪,却总也没个章程,这差事实在清苦,说不准就丢了命呢。”

邓蟠前世只知薛观去的是陉口关,至于此地境况如何,她一概不懂,如今听掌事姑姑细说,她心中七上八下,尤其听到那句“说不准就丢了命”,更是心急如焚。

“穷则生匪,朝廷为何不批银子?”

掌事姑姑失笑:“殿下,金银有余,人心不足。”

那不就是被贪了?

这群蛀虫!

邓蟠急似火烧,转头道:“快点!再快点!”她一边催穿衣的宫人,一边自行将头发绑好。

叮叮当当的钗环被她一把拍开,从髻边摔落至梳头宫人腕前,又顺势碎开在玉石地上。

“殿下恕罪……”宫人吓得半死。

邓蟠来不及听她辩白,吃一口热茶便往外奔,众人纷纷放下手里的活计,拎起裙裾,浩浩荡荡地追了出去。

“别跟着我!我要去找父皇!”邓蟠一开口,秋风呜呜地往她喉咙里灌。

此时早朝刚散,宫道上满是朝臣和引路的宫人,邓蟠听见一连串的“永宁殿下”。

有说她疯了的,有说她打死了人,来找皇帝撑腰的,更有甚者,说她是舍不得薛观的美色,想将其召回昭华殿,再叙多年前任伴读时的情谊。

这群人疯了吧!

枉她前世看他们个个都好,个个都是肱骨之臣,不想私下里竟如此编排自己!

人人皆知她母后已死、外戚势弱,唯一的兄长是个药罐子,恐怕太子之位已不久矣,若换作母后在世时,何尝有人敢下她的脸面?

邓蟠哀从心来,大步闯进紫极殿内,见四根攀龙柱伫立其间,一切宛如隔世。

“殿下留步。”御前宦侍慌忙拦她。

邓蟠置若罔闻,径自掠过整个紫极殿,带着身后一串连呼带喘的宫人,哽咽着跪到皇帝面前。

大孟立国不久,早年间根基不稳,太祖便在紫极殿内另设一内室,入则批奏议事,出则朝见群臣。

邓蟠正是闯入这座内室。

远远地,皇帝惊诧抬目:“永宁,你这是怎么了?”

她怎么了?

邓蟠顺着皇帝的目光,伸手抚上木然的面颊,然后摸到了满掌水意。

她止不住地落泪:“父皇,儿臣做了错事。”

皇帝不解其意,忙放下手边奏章,大步到邓蟠身前将她扶起,劝慰道:“往事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父皇,您召薛观回来吧!”邓蟠死死拉着他,不肯起身。

“胡闹,”皇帝微微沉面,回绝道,“你也十六了,该留在宫里相看儿郎,待会儿朕与王夫人说一声,叫她替你掌掌眼,省得你今日催朕赶走薛观,明日又将她召回京城,哼!”

天子一言如九鼎,不可朝令夕改,皇帝自然不会应她。

邓蟠有苦难言:“儿臣大病一场,明白了白石似玉,奸佞似贤,儿臣以为的宝物,实则一文不值,被儿臣弃之如敝履的,也并非眼见时那样。”

永宁公主纨绔久矣,有此一言实乃奇景。

皇帝登时摆手屏退四下,问道:“这么说,你不恨薛家了?”

“是,”邓蟠仰起头,“当年并非薛家的过错,宴上有数十宾客,百来个仆从,儿臣不怨这些人,却偏偏怨恨一同长大的伴读,父皇,薛观之今日,便如儿臣之明日。”

薛家之今日,也如皇家之明日。

古语说一叶障目,可叶落本该归根,为何偏偏障她的目?除非有人刻意持叶,掩了她本能看见的天光,这群人在暗处生长,只引她走入火中,再无翻身之力。

简而言之,她成了旁人夺权的刀了。

邓蟠死过一次,知道朝中棋局难以转圜,前世薛观受自己压制,使世家势大,酿就了那场不知真相的宫变。

重来一回,她不愿再为人愚弄,为今之计,必要先查明薛观身边的私兵。

皇帝若有所思,半晌缓行至案前,端起一份奏折,目光平静。

他招了招手,邓蟠立即整衣敛容,快步附了上去。皇帝指着奏文道:“薛观临行前上书,称若不能使陉口关脱离苦海,她誓不回朝,你想召她回京享富贵,恐怕是不能了。”

日色如刀,将一纸奏文割作明暗两半,邓蟠忽而攥住那明处一角,微微用力,将其整个夺了过来。

她心中震动,仿佛第一次认识薛观。

奏章上字如林间松,文辞雅缜,洞见卓绝,绝非邓蟠所以为的靠家族荫庇的蠢物。

为何她前世二十年余,偏偏认定了薛观一无是处?

邓蟠心中一团乱麻,恨不得立刻见到薛观才好,她半是悔恨,半是羞愧,禁不住俯首请命,坚定道:“请父皇许儿臣同入陉口关。”

紫极殿前铜铃摇曳,皇帝沉凝半晌,提笔写下一道圣旨。

世人皆知,永宁公主与孟朝历来的皇女不同,她有着曾“二圣临朝”的母后,有一个病弱愚钝的长兄,还有一群虎视眈眈的庶出的兄弟姐妹。

先皇后权盛之时,曾命邓蟠与太子一同进学。她幼而聪敏、文武过人,尤其一手骑射极好,可于马背上百步穿杨。

邓蟠久不策马,如今亲驾奔离京城,带着身后浩荡的一众随侍,日行千里,终在五日后抵达陉口关。

因急于上任,邓蟠无暇准备皇家仪仗,连掌案都是临走前随手挑的,一路上堪称枕霜眠雪,眼睁睁离了繁盛的中原腹地,见陉口关一带如同蛮荒。

想到薛观被自己逼至此处,她越发心虚,盼望着入城后好生弥补,以取得薛观原宥。

邓蟠满腹豪情地策马至行辕,迅速安顿好随从,整面更衣等待薛观拜谒。

然而她从日升等到日落,接见了几个无足轻重的小官,连茶都吃空了两壶,依旧没盼来知州的拜帖。

邓蟠怒了。

她一挥袖摔碎茶盏,向前来请命的侍卫道:“把薛知州给我提过来,我倒要看看她究竟是死了,还是瞧不上我这个半路出家的黜陟使!”

替她保管文书的掌案是表姐韦氏,唯恐邓蟠弄巧成拙,忙阻拦道:“殿下不可!您忍一忍,忍一忍啊!”

“我正是太给薛观脸面,惯得她不知天高地厚,做了个我指缝里漏出来的知州,便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

邓蟠轻视薛观已不是一年半载的事,即便如今改过,又如何能忍受被人怠慢?

她自到陉口关行辕,紧张地吃不下一粒米,每每听到门房禀报,便盼着是薛观登门,此刻连做晚膳的锅都洗完了,薛观还是没来!

没来!

她不用侍卫,径自提剑步出马厩前,牵马要去寻薛观。

韦掌案带着一群人拦她:“殿下三思,薛大人比咱们早到十来日,定是被差事耽搁了!”

“才不是呢,虎落平阳被犬欺,我看她就是不把殿下放在眼里!”

宫人方珍儿自幼侍奉邓蟠,喜公主所喜,恶公主所恶,她一见韦掌案替薛观说话,便知邓蟠要怒。

邓蟠果然蹙眉转面,但却不是对韦氏:“什么被犬欺,你说谁是狗?”

韦掌案幸灾乐祸:“殿下这么风光霁月的人,竟也有如此托大的奴才。”

“你!我……”方珍儿急得快哭了,侍从们与她交好,登时七嘴八舌地辩起来,而韦掌案也不甘示弱,以一力舌战群儒,成功点燃了烽火。

“好哇,你敢说朝廷命官是狗!”

“我等齿落舌钝,不知还有这层意思,还是掌案您伶俐!”

“哪里哪里,这是方才殿下说的啦。”

千钧一发之际,门房终于赶来。

“都别吵了,薛大人的拜帖来了!”

四下登时静可闻针落,侍从们低眉顺眼地退到一旁,邓蟠扔了剑,将发汗的手在胡乱一搓,两步奔到门房面前。

“帖子呢?”她颤声道。

门房耳听八方,敏锐觉出异样,他战战兢兢,将其呈到邓蟠面前:“回殿下,不是拜帖,是辞帖,薛大人在下头看窑火,今日……来不了了。”

霎时间,众人齐齐觑向邓蟠,心中异口同声。

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