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点卯识妖 > 第6章 卯时七刻

点卯识妖 第6章 卯时七刻

作者:梦槐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21 01:19:51 来源:文学城

冰冷的河水似乎还附着在皮肤上,带着濠河特有的淤泥与腐朽气息。叶舟回到赁居的小屋,闩紧门扉,背靠着冰冷的木门,才允许自己剧烈地喘息起来。心脏在胸腔里狂跳,如同擂鼓,每一次搏动都震得耳膜嗡嗡作响。

他脱下湿透的夜行衣,手指因寒冷和紧绷后的松弛而微微颤抖。屋内没有点灯,只有清冷的月光透过窗纸,在地上投下模糊的光斑。他摸索着走到桌前,将怀中小心翼翼护着的油纸包取出——那卷晶莹的血蚕丝,几张墨迹未干的结构图,还有他在混乱中顺手捞起的两个已完成的小巧“雀”型傀儡。

将证据在桌上摊开,叶舟就着微弱的月光凝视着它们。那“雀”做得极其精巧,血蚕丝编织的羽毛纹理分明,琉璃眼珠在黑暗中泛着幽光,腹腔内是更复杂的木质齿轮与连杆,核心处嵌着一小块不知名的、散发着微弱胶脂味的黑色物质。结构图上,则详细绘制了这种“雀”的骨架分解、丝线牵引节点,以及一种利用机括和那黑色物质驱动的原理简图,旁边标注着一些扭曲的、他看不懂的倭国文字。

这不是简单的杀人灭口。

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反复回响,带着沉甸甸的分量。赵员外与倭人松平口中的“北边的大人”、“市舶司”,像两块巨大的阴云,笼罩在宁波府的上空。刘老六,一个微不足道的卖豆腐的,他的死,竟然只是这巨大阴谋掀开的一角?自己无意中,竟撞破了如此泼天的大事?

一股寒意从心底深处蔓延开来,比濠河的冰水更刺骨。他想起张班头将案子丢给他时那意味深长的眼神,想起同僚们的嘲讽与孤立。他们是真的不知情,还是……早已被渗透,或者选择了明哲保身?衙门之内,还有谁可以信任?通判大人?知府大人?他们在这张网中,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我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重量,几乎要将他压垮。他只是一个无权无势、连俸禄都时常被克扣的小捕快。对手却是盘踞宁波多年的地头蛇赵员外,以及手段诡谲、背后可能牵扯境外势力的倭人。将证据直接上交?若上司与此事有牵连,那无异于自投罗网,这些拼死得来的证据会瞬间消失,他自己也可能“被消失”。暗中调查?凭一己之力,如何对抗这庞大的阴影?刘老六的下场就在眼前。

恩师,若您在此,会如何抉择?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那本随身携带的《洗冤集录》。恩师李正阳一生耿直,教导他的是“人命大如天”,“律法之下,人人平等”。可眼前的局面,早已超出了普通刑案的范畴,牵扯的是官场、利益、乃至……国事。

内心天人交战。理智告诉他,最安全的选择是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将刘老六案以“惊吓猝死”结案,这是张班头和通判大人最初就期望的。他可以继续做他的“点卯王”,在奇闻异事中寻找慰藉,苟全于这复杂的世道。

但另一个声音,来自他内心深处从未泯灭的正义与热血,来自恩师的教诲,也来自看到刘老六尸体时的那份刺痛,都在尖锐地反对。

如果连我都退缩,那刘老六就白死了吗?这通敌叛国的阴谋,就任由它滋长吗?我读圣贤书,习刑名术,为的难道只是苟且偷安?

他想起发现刘老六手中灰烬时的那份执着,想起在仓库中看到那倭人操控傀儡时的震惊与愤怒。有些线,不能越过。有些事,知道了,就无法装作不知道。

良久,叶舟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胸腔里的犹豫和恐惧都排挤出去。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他不能退。不仅是为了给刘老六讨个公道,更是为了心中那份未曾磨灭的信念。但这并不意味着他要莽撞地硬碰硬。

必须借助外力,必须找到可靠的盟友。

他将证据重新用油纸包好,寻找屋内最隐蔽的藏匿之处。最终,他挪开墙角一块松动的青砖,将油纸包塞了进去,再仔细恢复原样。这些证据,是他唯一的筹码,也是最大的危险。

然后,他坐下来,开始仔细复盘整个事件,尤其是仓库中听到的每一句对话,看到的每一个细节。赵员外提到“北边的大人”,需要这些傀儡“雀”“助成事”,目标是“市舶司”。什么样的“事”需要用到这种精巧的、不易察觉的傀儡?刺探军情?传递密信?还是……其他更阴毒的用途?而掌控市舶司,就意味着掌控了东南沿海海上贸易的命脉,其间的利益足以让任何人疯狂。

那个倭人松平,显然精通傀儡术与刺杀之术,是此计划的关键执行者。那些“工匠”,训练有素,绝非普通工人。赵家提供场地、资金,可能还有官方层面的掩护。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目标明确的阴谋团体。

而他自己,现在就像惊涛骇浪中的一叶扁舟,随时可能倾覆。赵家此刻必定在全城秘密搜捕昨夜潜入者。他们不确定潜入者是谁,拿到了多少证据,但肯定如同惊弓之鸟,会加紧抹除一切痕迹。

**时间不多了。** 叶舟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

天亮后,他如同往常一样,准时到衙门点卯。他刻意表现得与平日无异,甚至带着一丝查案受阻的沮丧。张班头见到他,例行公事地问了句:“叶舟,‘画皮鬼’案查得如何了?五日之期可近了啊。”

叶舟垂下眼睑,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为难:“回班头,仍在走访,暂无……确凿进展。那刘老六人际简单,现场也无更多线索,或许……或许真是意外。”

张班头似乎很满意他这个回答,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宽慰”道:“嗯,查案嘛,有时就是这样,尽力就好。不必太过执着。”那眼神深处,却似乎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放松。

叶舟心中冷笑,面上却唯唯诺诺。他注意到,今日衙门里的气氛似乎有些微妙,几个与赵家有些来往的胥吏,看他的眼神带着一种探究。他佯装不知,点卯后便借口去永宁街附近再走访,离开了衙门。

他没有直接去听海阁,而是在城里绕了几圈,确认无人跟踪后,才从后门溜进了茶馆。

吴老板见到他,先是松了口气,随即又紧张起来,压低声音:“老弟,你昨晚……没出什么事吧?今天一早,市面上就有些风声,说赵家库房进了贼,丢了些不值钱的玩意儿,但赵员外大发雷霆,派了不少家丁四下打听。”

叶舟心中一凛,赵家的反应果然迅速。他将吴老板和白先生引到内间,关好门,才将昨夜所见所闻,除了藏匿证据的具体地点外,尽可能详细地说了出来,包括他的分析和担忧。

“……事情便是如此。刘老六之死,恐只是冰山一角。赵家与倭人勾结,所图非小,可能危及海防乃至朝局。”叶舟的声音低沉而严肃。

吴老板和白先生听完,脸上都露出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通倭……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吴老板倒吸一口凉气,“赵德昌(赵员外)真是利令智昏!”

白先生沉吟良久,缓缓道:“此事确已非你一力所能及。衙门之内,敌友难辨,贸然上报,风险极大。”他看向叶舟,“叶小友,你欲如何?”

“我需要帮手,需要将消息送出去,送到……能信任的,且有能力干预此事的人手中。”叶舟目光坚定,“但我初来乍到,在官场并无根基。二位久居宁波,见多识广,可知这宁波府内外,可有哪位大人,是真正清廉刚正,且不畏权贵的?”

吴老板和白先生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思索。

“或许……有一人可试。”白先生缓缓道,“浙江按察使司佥事,王守仁王大人。”

“王守仁?”叶舟一愣,这个名字他似乎在金华时便听过,据说是个学问大家,提倡“心学”,但为官如何,他并不清楚。

“正是。”白先生眼中露出一丝敬意,“王大人虽以学问名世,但为官刚直,屡平贼寇,现任提督学政兼巡海道佥事,分管刑名与海防,恰是职权所在。且他并非本地官员,与宁波各方势力瓜葛较少。只是……王大人行踪不定,时常深入沿海卫所巡查,此刻是否在宁波,却不好说。”

按察使司佥事,分管刑名海防!这确实是职权上能压制宁波府,并且可能对此事感兴趣的上官!叶舟心中燃起一丝希望。

“无论如何,这是一线生机。”叶舟下定决心,“必须设法联系上王大人。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稳住赵家,不能让他们狗急跳墙,销毁证据或杀人灭口。”

“你是想……”吴老板若有所悟。

“我需要演一场戏。”叶舟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一场让赵德昌以为我查错了方向,或者已经放弃追查的戏。让他放松警惕,为我们争取时间。”

他压低声音,将自己的初步想法说了出来。包括继续在永宁街附近装模作样地调查,甚至散布一些关于刘老六可能因债务或旧怨惹上麻烦的流言,将水搅浑。

“同时,白先生,吴老板,还请你们动用关系,务必尽快查明王守仁王大人的确切行踪。这是我们破局的关键。”

白先生和吴老板郑重地点了点头。他们知道,自己已被卷入这场巨大的风波,但看着眼前这个虽然年轻却目光坚定、心思缜密的小捕快,他们心中也生出了一股豪气与责任。

“放心,叶小友(老弟),我们这就去办。”

离开听海阁时,已是午后。阳光刺眼,街市依旧喧嚣。叶舟走在人群中,感受着这份虚假的平静。他知道,暗潮已然汹涌,脚下的土地并不坚实。他握紧了袖中的拳头,感受着那份孤注一掷的决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