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电车轨上的吻痕 > 第65章 回国

电车轨上的吻痕 第65章 回国

作者:夏棠漱雪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02 03:44:22 来源:文学城

晨光透过病房百叶窗的缝隙,江知烨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天花板上剥落的石膏线,他动了动手指,触到身侧的亚麻床单——浆洗得有些发硬,带着阳光和肥皂的味道。

旁边的床铺空着。

床垫上铺着干净的床笠,边角掖得整整齐齐,却没有被子,也没有枕头。

他抬起自己的手。

那是双成年男人的手,手掌宽大,指节分明,虎口处有层薄茧,是常年握笔留下的痕迹。指甲修剪得整齐,甲床呈健康的粉色,没有丝毫破损。他翻转手掌,看着掌心的纹路,陌生而熟悉——这是他的手,却又像是第一次看见。

脑袋里很空。

像被彻底清空的硬盘,只有最基础的认知还在:他叫江知烨,二十岁,因为情感认知障碍和记忆损伤在马赛巷疗养院接受治疗。

至于为什么会在这里,以及治疗期间发生的事,都模糊得像隔着层毛玻璃。

他掀开被子下床,双脚踩在地毯上,柔软的触感从脚底传来。没有眩晕,没有踉跄,步伐稳当得像是从未生过病。他走到窗边,推开百叶窗——春日的阳光有些刺眼,远处的马赛港停靠着几艘白色的帆船,海鸥在桅杆间盘旋,发出尖锐的叫声。

一切都很正常。

仿佛那些溺水的梦境、火车的爆炸、还有血肉模糊的手指,都只是神经错乱时的幻觉。

“咔哒”一声,病房门被推开。

杜邦医生穿着笔挺的深灰色西装,取代了往日的白大褂,领口系着条暗红色领带。他身后跟着个中年男人,穿着藏青色长衫,戴着圆框眼镜,鬓角有些斑白——江知烨认得他,是自己的父亲。

“知烨,你醒了。”父亲的声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颤抖,他走上前,想伸手摸摸儿子的额头,却在半空中顿住,最终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感觉怎么样?”

“还好。”江知烨的声音有些沙哑,他看着杜邦医生,“医生,我可以出院了?”

“是的,”杜邦医生推了推眼镜,镜片在阳光下闪过一道光,“你的各项指标都恢复得很好,情绪稳定剂可以改为口服片剂,定期复查即可。”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牛皮纸信封,“这是你的病历和药物说明,回国后记得按时服药。”

父亲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谢谢医生,这段时间麻烦您了。”

江知烨的目光落在旁边的空床铺上,记忆的碎片闪过脑海,却快得抓不住。

他随口问道:“医生,那个空床铺……之前住的人呢?”

杜邦医生的眼神有一瞬间的紧张,他扶了扶眼镜,掩饰般地咳嗽了一声:“哦,那张床一直是空的,用来放医疗用品。你可能是治疗期间产生的幻觉。”他的语气过于平静,反而显得有些刻意。

江知烨看着他,没有说话。他能感觉到医生语气里的闪躲,但大脑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既不想追问,也没有怀疑,只是点了点头:“这样。”

父亲显然不想在这个话题上停留,他拍了拍江知烨的胳膊:“我已经买好了后天回国的船票,这两天收拾一下东西。”

接下来的两天,江知烨过得异常平静。他按照父亲的吩咐,把不多的行李装进木箱——几件换洗衣物,几本书,还有杜邦医生给的药瓶。他没有去护士站和玛格丽特道别,也没有再去顶楼看鸽子,只是坐在窗边,看着楼下花园里的梧桐树。

树已经抽出了新芽,嫩绿色的叶片在春风里摇晃。

登船那天,马赛港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巨大的客轮停泊在码头,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融入灰蓝色的天空。父亲忙着和搬运工交代行李,江知烨戴着顶黑色的呢子帽,站在甲板上,看着海浪拍打船舷,溅起白色的浪花。

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吹得他帽檐微微晃动。他闻着海风,只觉得冰冷,没有任何联想。

客轮缓缓驶离港口,马赛的轮廓在雾中渐渐模糊。父亲递给他一杯热可可:“先暖暖身子,海上风大。”

江知烨接过杯子,温热的触感透过瓷杯传来。他抿了一口,甜腻的味道在舌尖化开,却没有任何感觉,像在喝一杯温水。他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沉默地转过头,继续看着窗外的大海。

航行持续了半个月。

江知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船舱里,靠着舷窗看书,或者干脆发呆。父亲偶尔会来找他说话,聊些家里的近况,或是北平的时局,他总是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很少开口。那些药片被他按时服用,白色的圆形片剂吞下去,喉咙里留下一丝微苦的味道。

回到北平那天,正是初夏。

护城河的水泛着绿色,岸边的垂柳抽出了长长的枝条,柳絮在空中飞舞,父亲雇了辆洋车,载着他们穿过熟悉的胡同。青石板路上坑坑洼洼,洋车颠簸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

家里的老宅依旧是记忆中的样子,朱漆大门上的铜环被岁月磨得发亮,院子里的石榴树开着火红的花。管家福伯迎出来,看见江知烨时,眼圈瞬间红了,想说什么,却被父亲用眼神制止了。

“先回房休息吧,”父亲指了指东厢房,“我让福伯把你的东西送过去。”

江知烨点点头,穿过抄手游廊,走进自己的房间。房间里的陈设和离开时一模一样,书桌上还放着他临走前看的那本《海涅诗选》,书签夹在第37页。他走到窗边,推开木窗,看见院子里的石榴树,花瓣落在青石板上。

他在这里住了下来。

每天的生活简单得像一张白纸。清晨起床,在院子里散步,然后吃早饭,接着待在房间里看书,或者坐在窗边发呆。父亲偶尔会来和他谈生意上的事,想让他接手家里的绸缎庄,他总是摇头:“我不懂。”

父亲叹了口气,也不再勉强。

他按时吃药,白色的阿司匹林片被他放在床头柜的玻璃罐里,每天清晨醒来,就着温水吞下。药片很苦,咽下去后,喉咙里会留下长久的涩味。他不知道这药具体治什么,只是遵从杜邦医生的嘱咐,像完成一项不得不做的任务。

有时,他会出门。

戴着那顶黑色的呢子帽,穿着一身深灰色的长衫,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他漫无目的地走在北平的街道上,看着身边穿梭的人群,黄包车夫拉着客人小跑,小贩推着糖葫芦车吆喝,电车在轨道上发出“叮叮”的声响。

他的穿着和神态,在热闹的街市上显得格格不入。

别人穿着清爽的竹布褂子,他却裹着厚厚的长衫;别人谈笑风生,他却总是低着头,帽檐压得很低,遮住了大半张脸。他像个透明的影子,游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与周围的一切都隔着一层无形的墙。

他去过琉璃厂,在古董铺前站了很久,看着那些玉器瓷器,却想不起任何关于它们的知识;他去过西四牌楼,在小吃摊前闻着炒肝和包子的香味,却没有任何食欲;他甚至去过从前常去的那家书店,看着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却不知道该拿起哪一本。

记忆像是被人硬生生挖去了一块,留下一个巨大的空洞。他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这里是北平,知道父亲和家里的一切,却丢失了所有的情感和细节。那些本该熟悉的人和事,现在看来都像是隔着一层毛玻璃,清晰却又遥远。

一天傍晚,他走到后海。

夕阳把湖面染成一片金红,游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晃,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水中,随着波纹荡漾。几个孩子在湖边追逐嬉戏,笑声清脆,像一串银铃。

江知烨站在岸边,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地平线,天空由金红变成绛紫,再慢慢暗下来。湖面上吹来的风带着水汽的凉意,吹得他帽檐微微晃动。

他想起了什么。

模糊的画面在脑海里闪现:少年跪在地毯上,仰着下巴对他笑,说知烨的眼睛像马赛港的海水;杜邦医生递给他牛皮纸信封时,眼神里的复杂;电车里爆炸的火光,和少年沉下去时望向他的眼神……

这些碎片来得快去得也快,没等他抓住,就消失在脑海深处。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那里没有疼痛,只有一片空洞的麻木。

他不知道自己失去了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只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这逐渐暗下来的后海,看似平静,底下却藏着无尽的深渊。

他转过身,沿着湖岸慢慢往回走。帽子依旧压得很低,遮住了他的表情,也遮住了他眼中一闪而过的茫然。

夜色渐浓,北平的街道上亮起了灯笼,昏黄的光线洒在青石板路上,拉长了他孤单的影子。他像一个迷失在时间里的旅人,找不到归途,也看不见前方的路,只能凭着本能,一步步走在熟悉又陌生的城市里,身边是熙攘的人群,心里却是一片永恒的寂静。

回到家时,父亲正在客厅里等他。桌上的饭菜已经凉了,福伯正准备拿去热一热。

“回来了,”父亲放下手里的报纸,“外面风大,怎么不多穿点?”

“不冷。”江知烨摘下帽子,放在玄关的桌上。他的头发被帽子压得有些凌乱,脸色在灯光下显得有些苍白。

父亲看着他,欲言又止,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快去洗手吃饭吧,福伯把菜热一下。”

江知烨点点头,走进洗漱间。他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二十岁的年纪,眉眼清秀,鼻梁高挺,本该是意气风发的模样,眼神却空洞得像一潭死水,没有任何波澜。

他打开水龙头,冰冷的水溅在脸上,带来一丝短暂的清醒。他捧起水,一遍遍冲洗着脸颊,仿佛这样就能洗去那些模糊的碎片和内心的空洞。

但水流走后,镜子里的人依旧是那个样子,眼神茫然,表情淡漠,像一尊没有灵魂的雕塑。

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那些丢失的记忆和情感是否还能找回。

他只知道,自己像一个失去方向的火车,行驶在铁轨上,身边是无尽的雾,而那个唯一能指引方向的星星,似乎已经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彻底熄灭了。

他关掉水龙头,用毛巾擦干脸,然后转身走出洗漱间,走向那张摆着凉饭菜的餐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