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帝师的教谕 > 第18章 第十八章

帝师的教谕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赏心心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12:40:42 来源:文学城

京兆府的大堂设计的很大,对面正对着大门,透过打开的窗户可以看见府门出来进去的人,门口训练有素身量高大的侍卫分两排镇守。

一开始众人心怀鬼胎坐着,但当看见不断有自家子孙辈的孩子被带到这里,在侍卫的押送下前往地牢方向之时,都慌起神来,争着要闯出去。

仪鸾司侍卫刀一拔,寒光闪现的刀尖就已经抵在各位大人的脖子上了。在场能跟着来祭祀的,都是职位不低的高官,他们除了在上级面前卑躬屈膝,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过敢对自己如此放肆的人。但刀剑不长眼,这些带刀侍卫不讲什么情理也不跟他们废话。

眼看着金尊玉贵的高官之后一个个进入地牢,众人都在心里带着恐惧想:到底是得罪了谁?

“贾大人,您说句话啊,大家平日可都以您马首是瞻,陛下今日到底要做什么,您老倒是跟大家透个底啊。”

“就是啊,哪有不让人出去的道理,您跟陛下好好说说,这事真不是我们干的,找罪魁祸首抓我们这些无辜的人做什么。”

在吵嚷声中,一道沉重靴子踩在地面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

来人身上带着血腥和寒气,斜挂在腰间的刀随着走路的动作摇晃,他扫视过在场的一众大臣,念出了几个名字,正是刚刚子孙一辈被带入地牢的几位。

“各位大人,陛下有请。”

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扫过,几个大臣纷纷拿眼神去看贾良求助,贾良没什么反应。他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就算这些人是跟他交好的下属,但他在这个位置上也没别的办法,因为如果是冲着这些人来的,那就是冲着他来的,最终总会让他去的。如果轻举妄动求情,反而就落入陷阱了。

京兆府正殿大堂地板上铺着青色方砖,中间一尺高的木台被四根柱子围绕,惊堂木旁边是两种颜色的令签筒,象征海晏河清的壁画前,宋南卿端坐在上,他摸了一把砚台,表情凝重。

被压着跪在下面正中间的那个农夫被捆住双手,从面色看是受了一些拷问,此时如受了惊的寒蝉,跪趴在地一个劲打哆嗦。

“把你刚刚说过的话,再清楚说一遍,是谁指使你今日来以双头牛之事报喜?”宋南卿一拍惊堂木,清亮的音色此时压低了一些,也带上了某种不知名的压迫感。

那个农夫哆哆嗦嗦说:“那日郗家公子大婚,小人作为郗家庄子上的租客,带了些土特产和野鸡前去贺喜,小人……每月会给各位公子带野味和…和一些小玩意儿,那日公子们喝多了高兴,跟小人多说了一些。”

“这双头牛,就是他们告诉小人,说今日府尹招待贵客,可去讨个彩头,如果成功了,也是我自己的造化。这双头牛不是小人故意谣传,是他们指使的啊大人!”

被扣押在一旁的几个官宦子弟都面露愤懑,还有指着他想开骂的,都被仪鸾司使按了下来。

宋南卿撑着下巴看向那群衣冠楚楚的子弟,问农夫:“你说的可是他们?”

农夫扭头看向那个方向,然后慌忙点头:“正是。”

宋南卿问:“你们有何话要说?”

平时肚子里没二两墨水只晓得骑马玩乐的世家子弟们明显慌了神。

宋南卿嘴角微挑:“这样吧,你们的父辈都是朕的肱骨之臣,你们自己说,谁是那个主使,其余人我念在你们自愿认错的份上,从轻发落。”

两排侍卫站在大堂左右,当今圣上亲自问责,更别提旁边还坐着那个,他们小时候一听见名头就会被吓哭的摄政王沈衡。传说他连斩十个敌人首级穿成串,而且最讨厌不听话的小孩。虽然这些传言随着他们长大知道这是夸张,但哪个京城孩子没被摄政王的阴影笼罩过呢。

此时那些大臣们还没被放进来,他们以为自家小孩还被关在地牢。众人你一言我一语,都想推卸责任,但他们还没有蠢到真的认罪。

沈衡坐在一旁开口道:“你一介农夫,有什么小玩意能让他们看上眼,月月去送?”

宋南卿手指在桌面轻敲了下,叫道:“魏进。”

魏进站在一旁低头道:“奴才探查清楚了,这个农夫的妻子平时在市集做小生意,他还有个弟弟,前月才在衙门里做了个小官,是受各位大人的公子引荐的。”

魏进一靠近,那个农夫就哆嗦着被吓得想跑,魏进站在他身边道:“双头牛谣言是谋逆大罪,他们推你出来传谣其实是害了你,如果识相一点说出主使,陛下自会公平决断,如若不然,刚才牢里的情况你也见到了,不止你,你的家人都会因为谋逆罪名被杀头。”

宋南卿两指捏起签筒里的一个黑色令签,左右晃了晃懒懒道:“还等着他们救你呢?你看他们有救你的意思吗?别跟他废话了,剁两根手指就什么都说了。”

“别在这儿剁,脏了陛下眼睛。”沈衡在旁边接话道。

魏进应了一声就要拖人下去,农夫大叫一声拼命拽着地上的垫子不肯放手,声音凄然道:“别!我说…我什么都说。”

京兆府的墙体很厚,地牢里无论多难听的声音都传不到上面来,内外也一样。当被叫到名字的大臣穿过一道爬山虎叶覆盖满的拱门后,看见自家子侄被仪鸾司侍卫扣押在原地,离得远了什么都听不见,他们着急忙慌往大堂赶,正要进门的时候,和旁边方向一道高大清瘦的身影撞在了一起。

那人看样子也很着急,被撞倒了也只是轻拂了下衣衫灰尘,随即迈着步伐朝大堂走去。

“这人谁啊,连句话都不说的。”兵部尚书被无视后,看着他的背影谴责道。

“你做官晚接触的不多,此人是郗文康,年轻时才情出众,但言行不慎得罪了先帝被罢官,一直赋闲在家呢。”旁边人解释说,随即疑惑道,“不过他已经许久不问世了,他怎么会来。”

京兆府大堂内,宋南卿一袭深蓝色云纹滚边衣袍,黑色腰带束在腰部显得精神十足,他垂眼坐在中间台前,对着依次向自己行礼的众大臣看去,最后目光落到了边角那个清瘦的身影上。

“情况就是如此,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买官成了一件如此稀松平常的事,在你们这些世家子弟眼里,成了敛财的工具,以至于有今天这种大逆不道危害朝廷的谣言传出来!”宋南卿让魏进把农夫为自己弟弟买官的事情简单说了一下,皱起眉头大怒。

这群人不学无术也罢了,仗着自己父兄手里那点权力,随便说两句话就能把随便什么人塞进官僚体系中做个小官捞油水,他们一个个都是族中的掌中宝,说几句话安插个人是手到擒来的事,但背地里收了人家大把银钱挥霍。因为大盛的文官每月俸禄并不多,靠两袖清风做官那真是两手空空。

那天郗家长子结婚,他们喝多了之后胡说了两句典故,真让那来送礼的农夫听去想讨贵人欢心博前程,只是没料到马屁拍到了马腿上,差点酿成分裂天下的大祸。

宋南卿沉下声音说:“只是不知这件事只有他们这些小辈品行不端,还是各位有所授意呢?”

别有深意的眼神扫过众人,他们背后出了一层薄汗。但以往这种时刻,都有贾良坐镇,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的权力都有贾大人保障着,再不济,还有王潜那个一张嘴叭叭说不停的为他们的共同利益辩解,但现在,二人都不在,他们这些习惯了有人庇佑的除了一个劲认错保证之外,说不出什么花来,只能说自己绝对没有谋逆不臣之心,双头牛天下将分的谣言也都是小辈胡说的,绝对没有他们半分授意。

“有心也好,无心也罢,之前陈立文说科举改制之事朕还不以为然,但如今看来,再那么下去,世家子弟不学无术靠家世荫庇就能轻松做官,他们也没有努力上进真才实学的必要。对个人,长成废材是可以预见;对家族也是拖累;对朝廷而言,更是培养一群蛀虫。”

宋南卿甩了甩袖子道。

“别说什么年纪小不懂事的话了各位大人,在座有几个比陛下年纪还小的?”沈衡听见众人辩解吵闹的声音,出声道,“年级小的可不是都不懂事,各位教的不好可别都把责任推到孩子身上。今日涉事子弟禁足三个月,父兄罚俸半年,有异议吗?”

沈衡坐在侧边椅子上,头顶悬着巍峨端正的泰山红日图,此话一出,众人安静。

三月之后,正是科举之日,此道旨意一旦发出,此次在郗家宴会上涉事的就无缘此次科举了,而下一次,还要再等三年。

“之前御史陈立文把科举改制的草案交到了礼部,陛下一直惦记各位都是大盛肱骨之臣,子弟也应多受庇护,一直没有启用。但事到如今,各位还有何话要说?”沈衡截断了想要说话的户部侍郎,“知道你要说什么,还是钱的事。他们私底下收了那么多行贿钱款,陛下脾气好,只是罚他们谣言之事小惩大诫,真追究下去,你以为只是禁足就能了事吗?”

宽阔的房间里回荡着沈衡说一不二的声音,他虽然不坐在正位,但事关要紧的事全都是他在发言,宋南卿甩着袖子在玩桌上两种颜色的令签筒。

“今日之事只有在座各位知晓,从买官里获了多少利本王不管,这次科举改制需要的钱款,你们补上,此事就算翻篇,三年之后诸位子弟坐新的考场,如若不然,回去坐地牢。”沈衡说话直接又简单粗暴,平淡着一张脸端着儒雅的派头,说出的话却是像土匪头子一样直接威胁。

宋南卿偏头看向沈衡,在心里默默鼓了下掌。

此时,刚刚一直站在角落未置一词的郗文康出言道:“陛下,今日之事都是在我郗家宴席上发生,郗家难辞其咎,草民愿意代表郗家为科举场所修缮捐助钱款,也算是为朝廷尽一点心意。”

他在家听说前些天郗渐大婚时请来的世家子弟,都被带走拷问,郗渐父亲他的二弟被外派巡视回不来,郗渐又跟着新娘子回娘家了,怕为郗家招来祸患,他才赶紧来看看到底是出什么大事。

宋南卿垂眼看他,这个他娘亲写在书信中的男人确实有和旁人不同的风姿,至今仍然未婚。如果当年母亲没有被父兄强迫入宫,大概这一生会过的更幸福吧,不过那样的话就没有他了。

他不着痕迹打量了郗文康几眼,说:“郗家有如此风骨,倒是让朕耳目一新。”

“朕之前听闻,你善建造制图,可有其事?”

郗文康还是第一次见当今圣上,自他被罢官之后,虽然弟弟还在朝廷活动,但他本人已经避世许久,现在这个少年天子,是前朝贵妃贾娴之子……他怎么也想不到,最后会是他当上了皇帝。

宋南卿的眉眼间有他母亲的样子,微微上挑的眼尾,跟贾娴一脉相承。郗文康不敢多看,连忙低头回话道:“草民只是略有研究,称不上擅长。”

他曾经主管过翰林院的建造修缮,在工部任职,不做官回家之后也给人设计园林建造,在他年轻时,人人都称赞他才情出众,是不世出的天才,连神童郗渐,大家都说是继承了大伯的天赋。只是一步踏错惹先帝厌弃,这才闲赋在家。

宋南卿点头道:“略有研究已足够,既然你为科举场所修缮捐了银子,那么只有你来亲自规划,朕才能确保每一两银子都用到它该去的地方去。”

“郗家长子大婚本是喜事,你也预料不到会有人在宴席上生出这许多事来,既是刚刚大婚,就别让这些是非给喜事添上晦气了,你安心去工部做事就好。”

郗渐也是今年科考,有了陛下这句话,他就不必因着这事被牵连了。

宋南卿在即将散场之时,端起茶杯没送到嘴边,似是突然想起什么似的对沈衡说:“那日我去舅舅府上,还看到他在为寒门子弟开设小课堂教学,同为人臣,有人教子不严惹出祸事,有人两袖清风为百姓纳福,着实天壤之别。”

摄政王:各位教的不好可别都把责任推在孩子身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