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地球重组中 > 第2章 第 2 章

地球重组中 第2章 第 2 章

作者:栖春刀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5-11-20 01:05:27 来源:文学城

跟随随柯铎进来的不止有陆远明,有几位明显是从事研究的学者,甚至还有研究武器机械的军工人员:一位副总师和两位高工。

跟在后面的几个人中,有两位外国顾问隐约让人觉得眼熟,在来人走近的一瞬,沈莘莱忽然意识到:在高移研究所共同研究的项目中,她曾和两位顾问有过合作。

梁果手里文件一卷,直接站起来把副总师拦住:“韩老师,我来交材料,这最后一期了,我们的项目也着急呢,我想您能理解吧!”

“任何工作都需要有条理、有步骤的推进,但如果不能保持连续连贯的研究,一开始就不应该加入。一个共同研究的项目,我很难允许有人中途退出。”

“可这项目不合适,”梁果道,“你们的项目一直由外介调人员,其中不少从各所里抽调出的研究员,项目不是只有你们军工有,我们的人员缺口该怎么补上都不知道。再说了,军工和研究的试验要求千差万别,你们这是在用不对口的人做不对口的项目。”

“梁果,你说要怎么做?你是研究员,不是参与统筹的军工,你作为一个研究员只是参与你的一部分的工作,整个项目极度需要所有参与人员重视,严格协调完成各自的任务目标,有人有问题吗?所有人都没问题,是只有你有异议,如果你真的无法完成任务目标,你应该马上向你的上级提出报告。”

“那你们是不知道了,我们所里跟我想的一样,我那不是事实?”

“都一样,”韩岑接过文件,“无论什么想法,都不该影响整体统筹,你不了解这个项目的特殊性。”

“是的,”一位高工道,眼下陷着明显的黑青,“我们需要更多的高级人员加入。”

旁边的另一位高工神情疲惫,眼里显然蒙上了一层雾。

“这么累吗?”沈莘莱道。

“我们需要帮助。”高工的声音夹杂着茫然和未知。高强度的项目工作似乎就在眼前:技术归零、管理归零,漫长的时间没有尽头。长期在黑夜里保持工作状态,恍惚已经分不清白天黑夜。

沈莘莱看到她的眼睛透过来,涣散的瞳孔中偶尔聚焦一点。

这是人,还是已经非人化了?

“关于大家的意见,我已经看过,调整需要时间,现在有更需要解决的任务,”韩岑道,“请大家打起精神,共同协作。”

与会的两名高工看了沈莘莱一眼,对面几名顾问的眼神也移过来,一行人的眼神聚焦太明显,沈莘莱有些疑惑,眼里只剩茫然。

“沈博士,你是否参与过加拿大国际研究团队主导的共同研究项目?”韩岑问道。

“是和研究所的短期合作,都是和团队方普通的学术交往。”

“普通?”韩岑解开一封文件,看向沈莘莱。黑体大写的项目名称和内容,很难不眼熟。

和印象中的不同,项目数据下接页的是军工化的零件设计图,很明显是军用武器文件。军工方的文件跟她有什么关系?

对上韩岑的目光,沈莘莱才明白她所投射过来的目光,更多的是审视,与尊重无关,疲惫的目光观察着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意图解读出表情下的谎言。现在,沈莘莱真正觉得自己在被审判。

“沈莘莱,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博士,曾就职于北海高移研究所,从事光带系强度分布研究,曾以第一作者在量子物理学领域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1篇,以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篇,其中2篇入选全球1%高被引用论文,获授权发明专利3项,获国家级荣誉1项,作为研究骨干参与过多项国际研发计划——”

“你曾参与加拿大国际研究团队主导的共同研究项目,并于同年7月在《科学期刊》发表研究论文:《超高能中微子在同介粒子中的反应作用》,想起了吗?”

韩岑抬了抬搭在鼻骨上的眼镜,略显沧桑,似乎比正被审视的沈莘莱更疲惫,长期高强度的工作显然消磨了她的精神。

每年的工作如潮,关键性任务一个一个下压。韩岑任装备部副总师,去年主导定向能武器子系统的技术攻关和项目管理——传统射频武器正面临新的变革。由草图到建模,模拟加速的电子束将导入扭轨磁场系统,作为子系统的负责人,她将负责观测及调控数据。无需通过透射电镜,完整电子束的运动轨迹将在系统中呈现。

模拟中的自由电子束正在通过环形加速器,电子能量瞬间提升,在主加速段中射频直线加速,穿过波荡器结构,完成电子动能向电磁辐射能的转换。整个过程瞬时快速,一闪而过的反应过程,几乎看不到尾迹,高强度的模拟电流在极短时间内已经产生极为强大的电磁场。

所有操作都由她控制调度,复杂的数据与模块重叠相交,密密麻麻相互层叠,仿佛电子数据的乱码,相互堆叠,几乎完全依靠高强度的精神和惯性判断。

连续半个月的数据修复,时间近乎湮没在操作台间。面前钢铁的金属机械没有褪色,属于人的血肉却在一分一分下陷,巨大的屏显半环绕着她,苍白的眼色映出幽蓝的光,仿佛灵魂已然从肉/体中跳出。

“什么老玩意,居然还在生产?”门锁发出一声响应提示。

韩岑闭上眼睛,页面隐藏后的屏光熄灭,高度集中的精神一瞬间从虚拟中脱出。跟在一位高工身边的是一位年轻女性,脸隐在阴影面,似乎是来工作,手上抱着一叠文件包,看起来和身边的高工很熟,两人的语调熟稔。

“什么事?”

“传输接口的加工,”高工介绍道,凑向韩岑递过一张文件表,“现在这个效果,要按以前的材料来,最后数据可能对不上,这个接口的精度还得再调……用原来的肯定不行。”

韩岑看向一边的年轻女性,浅淡的室内光映照在她脸上,面容上和几年前刚进军工所时一样,甚至是显得更精神了,眼光神采流转。

“你们这空调制冷能力,热得要命啊。”何一帆松了松衣领。

“是这样的,一直就没换。”高工道。

“不是我说,这开和不开都差不多,噪音大得要命,一看故障率就不低,”何一帆看了眼空调机的外标,“这还生产呢,别抠得跟杨白劳似的,你摸摸这后机烫的,操作间都成火炉了。”

“申请新设备那得申请,预算不够,我们有我们的难处,我看这机子还能用,它六七月不太好用,十一二月还挺有用。你不清楚,凡是还能动的,往上批大概不会过。”高工解释道,语气里透出阴阳怪气的调子。

所有文件都叠在操作台上,确认韩岑签字以后,何一帆没有停留,和高工直接出了操作间的门。

韩岑想起前几年何一帆刚进军工所那会,还只是学院里刚毕业的年轻学生,站在队伍最后,从来不显眼,微弱而沉默,如同一片寂静的森林之眼。当眼前饱满的面容和回忆中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时,韩岑讶异地发现自己无法将眼前的何一帆和过去的她合并成一条轨迹。

……或许是从军工所离开以后,对何一帆来说,是开启了新的生命——生活已经从过去的寂寞脱离,转向了鲜活的、完全不同的面向。

韩岑忽然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寂寞,大概是一直坚持着,生命里却少了一根可能性的弦,从前觉得不重要,现在却觉得有些遗憾。

韩岑消瘦的脸朝向沈莘莱:“我们在空中拦截了向外运输的三批新型武器:量子脉冲枪,并且在收缴的器械里发现以你为主的大量研究文件。”

“什么意思?”沈莘莱直接站起来,下意识地开口质问,尤其是韩岑面对她时疏离且审视的神态,那是一种完全不信任的语调,和柯铎隐含责备的意图无出其右。

“我没有参与过任何非法性研究,无论什么,一切与我无关。”沈莘莱眼神透出无力且愤怒。

“没人说跟你有关。”韩岑摘掉眼镜。

“韩老师的意思是让你看看文件,”梁果凑向沈莘莱一边道,“这批东西的精度很高,技术也很复杂,截回来头天,光是拆都拆了小半天。”

沈莘莱心里紧绷的一根弦莫名地松了一点。

“什么文件?”沈莘莱疑惑道,从过往的研究数据和项目中,她找不到一丝与定向能武器有关联的文件,她的研究方向根本和武器制造无关。

“截获的器械里确实发现了与你有关的大量研究文件,几乎每一批里都能找到,对于是否有人以你的研究原理为依据制造了大批新型武器,这个目前还在试验中,沈博士,我们知道你没有接受过武器制造相关的知识基础训练,或许你能辨认出与你有关的研究逻辑。”

沈莘莱一脸茫然,有关武器制造的部分,对她来说都是未知。

“沈博士,研究同介粒子的学者不在少数,但所有人,只有你,既发表了同介粒子的反应作用理论,又模拟出了实体的反应模型。你能不能告诉我,怎么做到的?”

一直摆放在手边的圆弧球体被启动,极其微小的上万亿个同步闪烁的电子,在同介粒子中一同前进,由弧形壁垒放大折射数倍,以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反应作用,在这么一个小装置的空间中急速闪烁。

柯铎将操作关闭,道:“这是由你的研究理论所复刻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