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门,午时正酣的时刻,却无人敢眠。无他,一列列巡逻士兵手持长矛,正挨家挨户搜查,奉皇命捉拿江湖刺客。
一时间人心惶惶,百姓们闭门等待,捂住稚童口鼻,尽量不闹出声响。
此时,康王府却有一辆马车悄悄从偏门驶出。木制车轮在地面滚动,留下压痕,直到被巡城士兵拦下。
高大威武的士兵用长矛直指车夫,怒喊道:“全城戒严,听不懂人话吗?!这时候出来找死!”
车夫惶恐的下车拱手,边说边塞了一个钱袋过去,脸上发苦道:“大人,实在是有急事要出城啊,您看能不能通融通融?”
那士兵掂量了下,把钱收入衣中,笑了下:“通融?”
车夫急忙颔首,却被士兵一下子用长矛戳得在地上打滚,头上传来阴沉声音道:“我们奉皇命行事,就算你是王爷,也通融不了!”
车夫大惊,身上又痛又疼,朝士兵觑了一眼道:“你,你不是收了……”
“闭嘴!不想死赶紧回去!”又是一长矛戳下去,车夫吓得再次痛呼一声。
一番闹剧后,马车内的人终于有了动静。帘子被掀开,一双纤细却遍布老茧的手露了出来,堪堪扒住车窗两侧木棱,传来一道小心问候:“怎么了?阿爹?”
车内人探出头,眼皮泛红,一副睡眼惺忪模样,正担忧的朝外望去。这正是易容成了男子模样的李采薇,她一身粗布麻衣,操着一口破锣嗓子又道:“没事吧?还能见到阿娘吗?”
士兵因这一道刺耳声音皱起眉来,仔细扫视了眼这车内中人,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小子。他也就有恃无恐了,只想赶快将人赶走,便和他们吵嚷了两句,没想到这一老一小顿时哭天喊地,招来了其他士兵的注意。
李采薇眯着眼看清来人后,眼中含泪,按照明芜教导的那样,亮出康王府身份,哽咽道:“大人们行行好吧,小人与父亲皆是康王府王妃院内的仆从,昨日收到家中来信,城外老母病危,幸得主人家慷慨,借了马车,这才火急火燎出城,要不然恐怕是这最后一面也见不上了啊!”
她这一口破锣嗓子,嘶嘶哑哑的穿透力却很强,唤得梁盛皱眉朝前一步。
那士兵见梁盛朝这走来,讥讽了句:“呦,这不是前任护城将军吗。怎么,您有闲功夫来管这些小事啊!”
梁盛不予理睬,看向李采薇问道:“你说你是哪家仆从?”
车夫也就是锁匠急忙亮出康王府的下人木牌,抢答道:“小人是康王府的,幸得王妃慷慨,这才得以去见老妻最后一程。”
那士兵见状脸上不屑,伸手便要把令牌抢走辨认真假,却被梁盛拦下了:“放行吧。”
士兵嗤笑一声:“你当你还是巡城将军呢,放行个鬼。”
梁盛冷笑,只重复道:“他们是康王府的人,该放。”
他抬眼看向城门,墙角处还残留着纸张糊过的痕迹,那是当朝李阁老被诬陷的罪证。可真的是“诬陷”吗?梁盛不知道,但他从楚国公主刺杀一案学到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做人做事,凡事要留一线。
人情在金陵城或许不是最值钱的,关键时候却能保命。
“情?情是世间最无用的东西,哪里比得上武林秘籍重要!”明芜手中握着一张白纸,面色不虞说道。
玉姑姑见状,垂眸读出白纸上那两句诗:“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她不解的问道,“奴婢愚钝,这是句歌颂友情的诗?此物与武林秘籍有何干系?”1
明芜叹息,趴在梳妆台上,长发随之倾泻而下,被玉姑姑抚上,轻揉梳理:“这是我在李家密室找到的木盒子里的东西,只有两张纸,一张写了这句诗,另一张写了一些勉励的话,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她气的牙痒痒,偏偏不能在玉姑姑面前显露,让她跟着徒增烦恼:“过三关,就是过的这么个白纸关!”
玉姑姑摇头失笑,帮她挽上珠花:“公主还是小孩脾气,一点儿也没变,依奴婢之见,这三关既然考验的不是外力,莫不是要考验情谊,诸如亲、友,爱一类。”
明芜颔首,瓮声瓮气的叹道:“只能如此解释了,”她偏头,朝窗外投去一眼,正了神色,“我怀疑,这之中定有一个背后之人在暗中观测,只待时机显露。”
“对了,李采薇那里都安顿好了吗?”
玉姑姑温柔笑道:“公主聪慧,他们一路畅通无阻,早早便出了城。”
明芜起身,站在窗前伸手出去,抓住一片落叶,捏在手心粉碎。秋日早逝,这怕是所剩无几的一片枯叶,却也在呈颓废之势埋入土底。
她当时在梳妆台前,与李采薇对望,少女眼中强忍不甘,还是恭敬垂首道:“虽然这句话快说腻了,但还是多谢公主相救之情,朝堂局势复杂,非一人能带来扭转,怪只怪我天真过分,昨夜没能直接杀了李延。”
明芜摇头,深深叹息一声,从小春那里拿来一块令牌递给她:“这不怪你,我说了要帮你一起给扬州翻案,却没做到。”
一个王朝的腐朽深埋在地底,又怎是挖一勺土能根除的呢?天下女子向来被身束府院之中,纵然读的百家书,却无发挥地,更何况未有机会识字之人呢?李采薇能只身在李府破局,已经是拼尽全力了。
“如今形势紧急,你若信我,便和锁匠一同去扬州。”明芜抬眼,她神色坚定,立于众人之中,接着道,“既然齐国君主做不了扬州的主,那我们便去破了这坚冰,自己去做主。”
天边麻雀叫了一声,衔走一片落叶。晨光从云际透出,照在少女摇曳的耳坠上,李采薇却稳了心神,从怔愣中脱离,道了声:“好。”
明芜拍了拍手,将落叶粉尘洒向空中,便支起下颌立在窗前不动了。
风扫地,月点灯。窗外一片墨水云色时,郁辞才堪堪从宫中回来,他一身王爷官袍,眉间流露出几分疲惫,经过窗前时,却还是强撑着弯唇一笑,柔声问道:“公主立于窗前可是在等我一同练武?”
明芜挑眉,转身关窗。末了,才传出一句:“王爷疲惫了一天,进屋说吧。”
郁辞推门进来,桌上摆满清淡小食,碗沿还是温热。他轻笑一声,眉间松快了不少:“这是特意给我留的吗?”
明芜无语:“爱吃不吃。”
她也不知是怎么了,自从上次和郁辞比武之后,这人便愈发口无遮拦了起来,仿佛在墙面贴近的那一瞬,关系拉近许多一样。
碗筷碰撞,发出微弱声响,却不惹人心烦。明芜坐在郁辞对面,直白打探道:“宫里还有什么事吗?”
郁辞放下勺子,一字一句认真说来,将全部托盘而出:“父皇发了很大的火,气的头疾复发,说一定给李阁老一个公道。”
他吃一勺粥,细细咀嚼后才蹦出下一句:“二哥觉得近日江湖人士在金陵作乱次数未免太高,怀疑有别国奸细,父皇便要求日后城门口戒严,出入皆要检查文书。”
肃王?郁柏?如今竟是装也不装了吗。也是,睿王倒台,剩下一个病秧子康王,一个不成器的景王,他是得开始布局了。
明芜垂眸思考,视线虚虚落在对面,随着那只呈粥的瓷白小勺而渐渐深入,最后竟定在了那只骨节修长的手上。
手和脸一样是可以易容的。今日李采薇离去前便是一行人大展身手,将女儿家变作了男儿郎,在效仿男子阔步而行,吃下些辛辣之物,故作嘶哑之声,也就辨不出真假了。
说起来,这其中锁匠可是帮了大忙呢。明芜眨眼,摸上了自己的勺,在粥中搅弄。她现在想起来那一手出神入化的易容术都会忍不住惊叹一番呢。
那阿词和郁辞的眉眼如此不同,会不会是用了易容术呢?
明芜见那只手妥帖放下勺子,又拿起一旁筷枕上的筷子,挽起官袍,夹起一只虾,放在了她的碗中?
明芜抬头看去:“?”她这才察觉不对,刚才思考入神,竟一时放松,盯着郁辞不放,太大意了,这放在江湖里都是致命伤。
什么时候她在郁辞面前竟如此放松了呢?还没确定郁辞和阿词的关系呢。
明芜叹口气,想解释一番,又无从下口。
还好郁辞主动递来台阶,解了这微妙气氛:“公主还有什么问题吗?我见你盯着这虾许久,还以为你想吃。”
明芜急忙动筷,顺杆而下,笑道:“让王爷看笑话了,我生于楚国,北方之地多没有海物,一时不知道怎么下口,这才盯久了些。”
郁辞迟疑的看了一眼,有些意味深长的说了句:“哦,原来如此啊。”他低头吃粥,可明芜分明看见了若有若无的笑意。
郁辞竟然在笑话她?
明芜低头,狠狠咬住这只虾,这才发觉整盘是剥壳做好的,根本不用细想如何去吃。
她这理由未免太过牵强,郁辞一定在心里觉得她在偷看他了!
好在这场面没有维持多久,在明芜苦思冥想日后如何和郁辞相处时,坊间突然流言四起,睿王与皇后被软禁之事走漏了风声,金陵大乱,说是皇帝被自己儿子勾结江湖刺客刺杀,卧床不起!
为此,齐皇大怒,借着皇家狩猎封赏的名号举办宫宴,邀请大臣携带妻儿进宫,以此平定人心。
1.出自《增广贤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金陵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