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敌国皇子竟是白月光 > 第2章 朝堂妙辩

敌国皇子竟是白月光 第2章 朝堂妙辩

作者:山涧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6 23:33:04 来源:文学城

金銮殿上,明镜高悬。那镶刻在帝撵宝座上的刚玉,是齐高祖在一次刚愎自用,误杀贤臣后用来警醒子孙后代,莫要重蹈覆辙。

宝石高高挂在帝王头上,鉴往知来。

明芜却唇角轻嗤,只觉伪善,像是在用霞光珠玉来刻意造一个谎。

“哒哒。”手持玉笏的红袍文臣恭顺弯腰上前,痛心疾首的高呼道:“陛下明鉴啊!”

他虽背身而立,唇枪舌剑却字字刺向楚国使者,前来和亲的安平公主:“两国和亲,本是幸事,邦交稳固,利在千秋。昨夜,楚公主在金陵遇刺一事,臣身为巡城御史,造成过失之咎,今日朝会愿领陛下降罪。”

“可——黑甲卫在押送刺客时却无意在其身上发现桃花木牌,上面刻有梅花墨文。”

此话一出,满堂大惊,齐皇眉头紧皱,当即把那黑甲卫头目,巡城将军梁盛叫来问话。

明芜眉头一挑,这梁盛昨夜救下她们一行人时,瞧着老实本分,处处周到,连玉姑姑都客气的对他道谢,夸赞齐国待客有道,本以为是个善人,却措不及防给她来了出偷天换日。

梁盛恭敬递给宦官那呈堂证物,确信不疑的说:“禀陛下,陈大人所言不虚。”

齐皇经宦官之手,只掠一眼便断言道:“既如此,安平公主你还有何话可言?”

少女早已卸下红袍,身着公主华裳,手持扇柄,透过那一面白纱低低说道:“刺杀一事即已有眉目,安平惟愿早日将真凶惩戒。”

她一副不谙世事,柔弱无骨的模样,一时引得满堂无言。

此事荒谬至极,齐皇半真半假的震慑:“大胆,桃木纸,梅花字,这可是你楚国皇室独有,当年涉水一战,你楚国出动御前暗卫,投机取巧,才赢下此战,天下皆知。”

明芜扇面摇晃,直下坠到那明眸秋波,讶然道:“竟是我楚国信物吗?安平自小长于山野,史书只通一二,多有粗鄙,倒是糊涂了。”

她面色沉静,似是在思索刚才言语,紫芝眉宇纠在一起:“此事多半有误,楚国怎会谋害自家公主?”

毕竟,楚国派来的人,她早已解决,便是那当年能以一抵十,千里取人项上人头的御前暗卫。她有些发笑,倒不知不通文墨的人是谁,楚国自从那一战后,被天下各国结盟逼迫,暗卫被追杀四逃,秘籍丢失,现今早已是草台班子搭戏台,错漏百出了。

他们是真欺她楚国势弱,才如此荒唐质问啊。

陈之信转过身,冷笑道:“公主此言差矣,齐楚和亲本就源于战争,定是楚国战败,心中愤恨,才想出这阴私诡计来想讨一份利!”

他又转过身,声音激动,只差高呼,对君主道:“陛下也知,楚国前有派暗卫投机一事,做出此等不堪之事也情有可原。”

齐皇眼眸犀利,手虽扶额思索,却已是深信不疑,当即挥手:“既如此,来人,先请安平公主在大理寺暂住几日,等此事水落石出—”他端正身姿,冕旒轻抵刚玉,帝王威仪彰显“朕自会给公主一个公道,但也不会姑息在我大齐偷鸡摸狗,暗地搞鬼之人!”

明芜心中冷嗤,面上却一派娇弱,垂头害怕道:“安平知晓了,多谢齐皇陛下。”

宦官已侍立在一旁,等待启程,可少女却拂过发丝,将发簪抽下,乌云发鬓瞬间散落肩头,本是殿前失仪,有损天颜的丑事,却无端让她显出些凛凛微风,但只是一瞬,便慌乱启唇:“安平失礼了,只是突然想起昨日刺客劫船之时,小厮与之争斗,倒下的那人,脸上生疤,用的与这木簪倒是一样。”

她手心伸平,让众人观摩,陈之信吞下粗话,不可置信道:“哼!一支木簪而已,街头小贩处处叫卖,有何惊奇,公主未免急功近利了些!”

明芜只是摇头,解释道:“大人有所不知,这木簪是本宫的侍女小春在扬州所买,出自扬州商贾,每支都有独特标识,用作记载购买出处与时间。”

她举起那支木簪,只说:“我这支,便有最新标识。安平只是想,如若从此处出发,倒不失为一个破案良策。”

陈之信还欲再言,却被内阁大学士张阁老打断,对圣上说:“陛下,说到这木簪,臣倒是想起一些趣事,这有些官宦世家,培养侍卫便会向扬州特意定做自家标识的木簪,就好比李阁老家。”

“所以,老臣以为公主所言,的确在礼。”

李阁老被点,当堂站出来,满脸不虞的与张阁老辩论,二人一言一语,明芜皆未注意了,在牛鬼蛇神的注目中,最终带着“礼居鸿胪寺”的待遇,被宦官接了出去。

鸿胪寺内,烛光如豆。明芜手执白子,正在复刻一盘残局,玉姑姑从背后为她拢发,手指轻柔,长发摇曳,不免忧心道:“公主,今日朝上,我们算平安无事了吧?奴婢私下打探过了,这张阁老乃齐国三代肱骨之臣,深受重用,又力主和平,何况与李阁老乃多年政敌,今日助我们,未尝不可。”

明芜放下棋子,侧首看她,只道:“他非我族类,焉知其心?更何况那刺客的木簪本就是我伪造的,这张阁老突然冒出来认可,实乃怪异。”她垂眼落下一子,进了个圈中圈,套中套,起身道:“不下了,师兄也是好计谋,留下这残局便走。”

玉姑姑见她如此,当是心中伤感,放下手中玉拢,劝慰道:“公主,小词那孩子品行端正,勤于律己,定有自身缘由,再者他对公主的好,奴婢都看在心里,万万不会忘记公主的。”

明芜不语,穿好玄色外袍,紧贴木窗,笑道:“我没伤心。”

她脚步一蹬,便隐入长夜,叫玉姑姑只听得模糊回音,像是嘀咕,又是切齿。

隐隐落下一句:“该伤心的是他。”

毕竟,离别三年之久,总角情谊只剩笔墨之交。再次相见,明芜可不会眼巴巴的贴上去笑闹。

她要阿词师兄爱她,时刻相见。如若不能,也不介意囚龙困雁,造一个“心甘情愿”。

明芜衣袍猎猎,黑纱敷面,翻过一条街,径直奔向了陈府,府内灯火已灭,唯有书房处留一盏暗灯。窗内人影正在执笔卧案,叹息声长长传来,夹杂着粗鄙话语。明芜无声揭开一块瓦片,看到了陈之信激愤的揉皱纸团。

她散漫坐下,掏出火折子,轻吹一声,朝下扔去,在合上瓦片,一气呵成。

“哧。”看好戏似的笑声入耳,明芜飞快甩出一枚飞刀,旋身盯住角落暗处,飞刀了无声息,不知是命中目标,还是——被人擒住!

明芜不敢自大张狂,听音辨位,两只飞刀如雪花薄片,倏地穿破黑暗朝那人身影再次袭去,力度精准,绝不出错。

可那人却镇定自若,八风不动,矗立在原处,截住刀片。

明芜脚步轻点,长剑出鞘,心中不免诧异,又隐隐生出些荒诞念头。若论武功,她和方老头相比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天下能与之为敌的只有一人。

可那人三年不见,怎会现身他国?

她不敢奢求,只好握紧寒泉剑,直指前方。

恰巧此时,脚下一阵兵荒马乱,陈之信惊恐的跑出书房召唤下人,火舌从瓦片下透出光亮,勾勒出对面高挑身影。

玄色面具,长发披散,一步一步踩过瓦片,碎玉锵金。

说不清故人相逢,道不明经年未见。

明芜忽地笑了,见他不言不语,仿若无事般从袖中掏出一个月白锦囊,伸手递来,好似昨日才见,不过是她贪玩把师父布置的任务甩在脑后,死到临头时少年变戏法似的拿出探来的消息帮她兜底。

可这不是三年前了。

少女眼神一错不错的盯着面前人,故作轻松道:“师兄,好久不见。”

阿词喉头滚动,似有千言万语,最后只是低低应下,把锦囊递到明芜面前,竟连一句问候都不欲多说。

明芜倾身向前,学着他一步一步逼近,她愉悦笑着,手中剑垂落身侧,看着不断后退的人,发问:“师兄竟连一句话都不肯多说吗?给我锦囊又是做什么?”

少女有些恼怒的抬起剑,架在他脖颈,蚀骨剜心般笑道:“是了,你我三年未见,师兄定是不知,阿芜即将与齐三皇子成亲,到时师兄可要记得抽空来吃喜宴。”

阿词只是摇头,面具下神色一如平常。他双手温柔,把锦囊挂在明芜腰间,指尖轻抵寒泉剑身,唇角星星点点勾起微末笑意,夜风乍起,便步入琼楼玉宇,一如从前。

明芜心头一跳,被内力轻柔推开,后退几步,眼眸只剩阿词离开的背影,身姿挺拔,如竹似玉。她调动轻功,前方突然漫起大火,躲避之时便失了那人踪迹,陈府围墙火光烛天,陈之信哀嚎痛哭,大骂这无妄之灾。

腰间锦囊滑落,明芜只得打开,抽出纸条,正面潦草写着:“师妹,陈,梁两家只是饵,可查大理寺卿陆家,届时师兄会暗中相助。”

正事已阅,她下意识翻转背面,昔日师兄常常用来书写一些无关琐事来逗她开心,本以为会看到一纸空白,却让她咬牙切齿,恨不得吃人解恨。

白纸黑字,笔锋凌厉,倒比情报还要珍重。

阿词只道:“天缘巧合,实乃不易,此为贺礼之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