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敌国皇子竟是白月光 > 第14章 姚家琇莹

敌国皇子竟是白月光 第14章 姚家琇莹

作者:山涧榆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6-03 00:27:51 来源:文学城

明芜一席话叫李采薇僵在原地,手中骨笛都险些掉落,她平复几秒后看来,古怪的说了声:“安平公主?明芜?”

照理说公主名字不是一般人能叫的,李采薇这话是僭越了,可明芜行走江湖多年,从没被规矩束缚过,更何况李采薇现在脑中定是一片波涛汹涌,转不过弯,也就不甚在意了。

明芜勾唇,有心找个事情叫她回神,随手抽了本书,恰巧不巧便是《娇花病玉》,她惊讶之情浮于脸上,打趣道:“李小姐还看过写我的话本呢?”

李采薇瞧见那书名,抿住唇,也不顾什么真假了,伸手抢夺过来,冷声说:“想不到堂堂公主殿下竟也做此种偷鸡摸狗之事,私闯民宅,不顾礼法!”

“今天臣女算是开眼了。”

她言辞凿凿,字字带刺,倒是不畏身份与境况。

明芜最是欣赏这般性格,毕竟她要做的事亦是如此,身在皇权中心,却要颠覆皇权。

所以,她回道:“这世间守礼法之人成千上万,可得到公道的却很少,既如此,何必固守呢?”

李采薇冷哼,回怼她:“公主不要混淆视听,你也说了,你有名有利,想碾死李家何其容易。”

“臣女手无缚鸡之力,无法相助!”

话都说到这个地方了,李采薇依然固执的不行,明芜算是知道了那些坊间传言的真实性,她本想给人留些底牌,现下只好一一抽出:“李小姐说笑了,你不肯松口,无非是不信本宫,可那书海斋便可信吗?”

她不急不慢,吐字说:“若我没猜错,书海斋背后之人也是皇室中人吧?”

明芜来到书案处,从暗格里拿出那支紫毫笔:“这支笔金陵罕有,皇家宝库都没几根,你也说了,你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官家小姐,是从哪里来的呢?”

她虽是猜测,可句句应上,李采薇心中五味杂陈,抢过那支笔,咬牙否认:“公主高看了,臣女还没那么大本事,能叫皇室多番牵挂。”

明芜抬眼看她,叹气道:“李采薇,我知道你身负血海深仇,行事艰辛,也知道你或许已有计划,正在实施,可若借我之势可以更快达成目的,何乐而不为之呢?”

她放软语气:“我阿娘也是因无中生有之事而死,我比谁都懂为母报仇的心情。”

李采薇一愣,放下了骨笛。

*

“殿下,此番顺利与否?”玉姑姑剪了下火烛,看着火苗变大这才搁下剪子,回头看着正在转飞刀玩的少女。

她一席素衣,长发散落塌间,脸上无悲无喜,却无端透着一番落寞,叫人心疼。

玉姑姑坐到人旁边,帮她理顺头发,手指轻揉又安心,明芜放下飞刀,启唇:“干娘,你说她过的好吗?”

玉姑姑停下动作,心下了然,将手搭在她肩头轻抚,眸色柔和:“公主,想阿娘了?”

明芜垂头,手指在锦被上揪了揪,故作轻松的回道:“今日忽然感伤罢了。”

玉姑姑摸了摸她的头发,摇头:“公主记挂小姐,小姐在天上看着,定会高兴。”

风声呼啸,树影摇动,木窗作响,火烛都摇曳,玉姑姑走到窗边,缓缓合上窗棱,身形一顿,无奈想到往事。

明芜阿娘未进宫时,也是楚国昭阳城世家大族的小姐,姚家幼女,可谓是受尽宠爱。楚国先皇还是王爷时,秋猎时分,得见此女,念念不忘,亲自求取,造就了当时昭阳的一幢美谈。

先皇登基,封为淑妃,得遇人人艳羡的荣宠,却只因钦天监一句“腹中此子克父弑兄,不宜留下。”而丧命深宫。

她姓姚名琇莹,人如其名,美如珠玉,合该被人捧在手心珍藏,可孩子将要被夺走时,却不顾颜面,在钦天监长跪。

只为求得一次重算,落得个无尽深渊。

明芜小时候总是哭,说阿娘给她起名“芜”字,是不是不想要她。“芜”字多荒凉,一无所有,山中野草,和阿娘的“琇莹”对比更甚。

可玉姑姑摇摇头,眼角含泪,说“芜”是充满生机的地方,小姐只希望姑娘快乐长大,会跑会跳,和所有孩子一般,会因为放纸鸢而手舞足蹈,会为了一根糖葫芦而开心,会为了世间所有美好的事物,而朝气蓬勃,仅此而已,又仅此而已。

明芜幼时听到这番话还会弯起眼眸,拉着玉姑姑的手要去放纸鸢,吃糖葫芦,在山间奔跑,把所有阿娘所愿之事全做一遍,以此寄思情。可越长大她越想不通阿娘的所作所为。

明明破局之法许多,为什么偏偏要以身殉道?

为一个刚出世的孩子,去飞蛾扑火,值得吗?

少女沉下眸子,摸上那把飞刀,她在青石山长大,读书学武,在江湖摸爬滚打,行侠仗义,见惯人间百态,也懂得探取人心。若真求一个缘由,那大概是阿娘是在爱里长大,自然对爱有憧憬,才会千方百计的留下她吧。

可“芜”字本身确实是野草,虽生命顽盛,解愁忘忧,她还是想当面唤一声阿娘。

*

郁辞今日寅时便收拾妥帖出府了,明芜这才想起他前些时候提过一嘴,齐皇允许他上朝旁听了,这对寻常皇子本就是惯例,加上郁辞一介病秧子,整日弱柳扶风的,看过的书也就是那些话本了,对皇位威胁不大,便没人放在心上。

不过,明芜还是挺好奇的,想初次见他时,那副呆愣模样,也不知站在金銮殿如何让面对那些文武百官,听得懂政事吗?

她倚在窗前看着那树杏花笑了,红衣素裙,明眸皓齿。

郁辞回来时便是看到这一幕,他愣在原地,偏头闷咳一声,接住一片垂落杏花,朝明芜走来。

明芜挑眉:“第一天上朝,习惯吗?”

郁辞柔声:“还好。”

“哦,那便好。”没得到想要反应,明芜心里微微失落一下,转而问道,“那今天有什么好玩的事吗?”

郁辞含笑,定睛看她:“确实有,过几日便要去山上秋猎,庆祝丰收,你应该会喜欢。”

秋猎?楚国皇室一般是在立秋时进行秋猎,想不到齐国是在深秋农收之后。不过,这也正好便利她找缘由出门。昨夜和李采薇一番交谈后,终于撬动其松口,明芜如愿以偿进了柜中密道。

她没猜错,那密道连接了李家暗室,李采薇带着她一路走到尽头,对着那空无一物墙面摊手。

明芜上手摸索,只看到细微划痕,还有一处孔洞,墙面厚度非常,无法用蛮力破开。

李采薇轻嗤:“都跟你说了,我无能为力。”她拿着烛台,抵在孔洞前不耐照着,“这些年我试了多种办法,也没办法打开这个门,找了许多江湖侠士亦是如此,怕是无解。”

她说完便收回烛台,准备转身,却被明芜叫住:“等等,再照一下。”

李采薇叹口气,看着这个所谓的公主殿下随手掏出一根铁丝,伸了进去,她刚想阻止,铁丝已经无影无踪。

“咔嚓。”不是开门声,是铁丝被吞噬殆尽的摩擦声!

明芜笑了:“果然如此。”看来她没找错地方。

李采薇不解的看她,又看向毫无变化的孔洞,见明芜一动不动,又放进一根铁丝,周而复始,笑容依旧。

她顿了顿,打算吭声,心想不至于吧,这公主总不会怒极反笑?

只是,明芜抢先发声说:“这是江湖名侠铁锁匠所打造,除密室主人外无人能解。”

李采薇应声,她虽早知结局如此,心里还是有些失落,冷下脸赶人:“既然如此,公主还是离开吧。”

明芜歪头看她:“我是得离开一趟,找到铁锁匠来开锁。”

她眼神清凌凌的,无波无澜,一片坚定。

*

郁辞笑了一声:“公主殿下?”

明芜回神,随口问:“何以见得?王爷竟如此了解我?”

郁辞顿了下,整理措辞道:“自古以来王公贵族,世家小姐,最喜秋猎,有人记载。”

这话说的也没问题,明芜多嘴问了句:“你听谁说的?”

郁辞:“话本……里?”

“我就知道。”

郁辞还想多说几句,明芜却啪的一声关上了窗,震得满天杏花飘散。

*

秋猎的场地自是皇家猎场,在金陵北侧的山间,路途不远,两个时辰便到,可皇室出行,准备繁琐,起得早到得晚,耗时自是久,这一行,枯燥无趣是免不了的。

可是在人感到无聊时,总有一些蠢货上赶着送来乐子。

明芜坐在马车里,掀帘透过缝隙瞥了眼前方。四位王爷除去郁辞,皆是高头大马,一身骑装,按礼制在御驾后面跟随。

可该出现在前头的郁澜,却掉头来到郁辞的马车旁,扬起马头,用力扯出嘶鸣声。

“三弟,怎么不出来骑行?你第一次来猎场,不知道这上山之路风景才是最好的,错过了多可惜。”郁澜这话说的滴水不漏,话语温和,实际上提高了音量,故意叫周围人听到。

郁辞无奈掀开帘子,闷咳一声:“皇兄说笑了,骑马耗神,皇弟体弱,还是坐在马车里吧。”

郁澜可不打算放过他,又提高了几分音量:“是吗,我还以为三弟是不会骑射呢!毕竟你连上书房都没……”

话未言尽,周围的大臣连带着官宦子弟却早已听明白,这康王爷不仅身体不行,怕是连大字都不识几个。

有些重臣就在康王府马车后边,离得近,听得可是一清二楚,联想前几日上朝时,这位王爷也是一声不吭,更加笃定了心中所想,连连摇头。

这位能当个王爷就不错了。要是想要皇位?那是痴心妄想!

明芜听见一众唉声叹气,皱起眉头,敲了敲车窗,还是叫道:“前方何人喧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