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地府黑莲花养成宝典 > 第9章 雪天湿滑难御剑 启舟倒叙红尘恋

“那是自然,微微家的地址,就是千百年后我也记得!”启舟在前面带路,骄傲地说。

“啧啧,”墨子归笑他,“你是痴汉吗?”

“子归,够了。”

不知为什么,司长霞觉得自己被骂了。

显然,墨子归意识到了这一点,连忙收起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

“到了。”

“确定是这里吗?”泰云摇吃完最后一颗山楂果问道。

她捏着竹签犹豫往哪扔,司长霞接了过来,施了一道法术,竹签瞬间灰飞烟灭。

泰云摇看呆了,她好想学。

司长霞也好,明缃也罢,他们都会些法术,而她好像什么也不会。

就是有点救人的法子,被安排到地府,也没有真的派上什么用场。

她记得她师父曾经跟她说,她是医药行当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

莫名被推到了这里,什么也做不了。

好遗憾。

可她很快就振作了精神,泰云摇是谁?

她可是天才!

她只是还没学,只要一学就肯定能学会。

边走边想,已来到一家门店前。

面前商户的大门紧闭着,抬头,商铺的匾额写了“王记糕点”,其中一颗钉子已经松动,导致匾额歪歪斜斜地挂着,上面还有许多蜘蛛网和灰尘,看起来很久没有开张了。

泰云摇随手抓起一个面善的路人,问道:“姑娘,请问这家铺子没人了吗?”

路人姑娘看到她跟一个面带斗笠的男人站在一起,嘴唇发抖,只敢侧目而视。

司长霞识趣地走开,到了无人之处。

路人姑娘终于肯坦言,道:“这家铺子自王姑娘出嫁后,生意惨淡,已有许多日不再开张了。”

“那你可知王姑娘去了哪里?”启舟心急如焚,才意识到作为鬼魂,凡人是看不见他的。

泰云摇就问:“那你可知王姑娘如今现在何处?”

“嗯,我很爱吃她做的糕团,每每馋了,我夫君去西南安明城办差时,都会为我捎上她亲手做的糕点。”路人姑娘说完了还不忘咽口水。

“娘子!”

身后有人叫住她,便道:“我夫君唤我回家吃饭了,告辞。”

“喂,小孩,你到底搞没搞错?”墨子归的语气中带了责备。

“我没有!我也不知道,谁没事会把时间记得那么清楚?”

启舟也恼了,“还有,别叫我小孩,咱俩谁大谁小还不一定呢!”

他真的记不清了,没人会把时间记得那么清楚。

他只记得王翠微遇到那个人那天,街道上人来人往,很热闹,是在正月。

那天许久不在家的王富贵一身酒气地回来,还烧香拜了财神,只有初五这天才会祭拜财神。

司长霞也从隐蔽处走了出来,他能理解启舟,就说:“可能是忘川阵法失灵,导致时空扭曲了。”

眼见时间已来到下午,天色晦暗,空中飘起鹅毛大雪,每个人的头上、肩上都堆了一层积雪。

“现如今已知道王姑娘去向,安明城离京华城路途遥远,雪天不便御剑飞行,不如先回寒舍坐坐,喝口热茶歇脚,待雪停了再出发也不迟。”

泰云摇第一个赞成:“我同意!”

“我没意见。”明缃道。

启舟犹豫了片刻,忧伤地说:“给大家添麻烦了,对不起。”

泰云摇摸摸他毛茸茸的头,道:“没事啦,我们的宗旨就是为亡魂服务。”

“你喝下孟婆汤,我可以赚三万冥币呢。”

“现在上哪里找这么轻松的差事?”

泰云摇安慰着,自己也挺心虚的。

要知道,她以前根本不缺吃的、喝的、穿的、住的,从无人问津的乞丐,到万人俯首的天子,她都治过病,还在皇宫当过一阵子太医,但宫中规矩颇多,实在不习惯,没多久又开始行走江湖了。

如今沦落至此,心里也拔凉拔凉的。

看她极力安慰的模样,启舟笑了。

“谢谢你。”

司长霞和墨子归并立走在前面带路,泰云摇和明缃、启舟走在后面。

适才说书先生的话,不知司长霞有没有听进去。

泰云摇加快脚步,跟上司长霞,想安慰一下他,又怕他已经忘记了,重新再提起,更会伤他的心。

就假装找了个话题,问他:“司命大人的家远么?”

司长霞垂眸,没有出声。

墨子归替他答道:“不远,翻过前面那座山坡就是。”

泰云摇吃瘪,脚步放缓。

启舟问:“那要走多久呢?”

墨子归笑道:“我们腿长,半个时辰便到了,你不行,小短腿的话,两个时辰恐怕都到不了。”

“你!”启舟的脸涨得通红,没再讲话。

墨子归将话锋一转,“不过话又说回来,小孩,你为什么要那么执着地寻这位王姑娘啊?”

“想知道?”启舟开始吊胃口。

“叫我声哥哥听听。”

墨子归:“……”

简直是倒反天罡,他说:“我活了五百二十年,与师父同岁,凭什么叫你一小孩哥哥。”

要论辈分,司长霞才是他一同出生的哥哥,不过不是同一物种,成长得慢了些,看起来更小。

启舟想了想,“大又如何,辈分与年纪无关,叫声叔叔也行。”

“……不说拉倒。”

身后沉默许久的人幽幽开口道:“因为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启舟小脸一红,对身旁的明大夫说:“哪有这么夸张。”

五人默默前行,山坡上夜阑人静。

启舟继续道:“既如此,多多便为诸位讲个故事吧。”

京华城明阳县永安镇,有一家王记糕团铺子,铺面不大,但在整个县城生意都十分火热,每日定售八百个,一售即空,便要再等明日了。

糕团卖得这样好,都与一位姓王名翠微的姑娘有关。

她心灵手巧,好读诗,更爱吟诗作对,上私塾就是她最大的愿望。

若是能考科举、做女官就更好了。

可时局动荡,上一朝代的寒门还可经举荐入朝做官,下一朝代的子弟便只能看家族势力评官定级了,出身才是第一位,拼的那是你投胎的能力。

农家子弟十年苦读归来仍是个童生,尚需卖字鬻画换得赶考盘缠,更有甚者干脆放弃不考了,回乡当个教书先生都没资格,只得面朝土地背朝天地农作,以维持生计。

如此惨淡的人生,更遑论地位弱势的女子,她不敢肖想。

王翠微家中算上她,拢共三口人,她的母亲赵萍,和她的父亲王富贵。

赵萍身子骨弱,起初王翠微还小,夫妻两个经媒人介绍认识,俩人合伙盘下了这家店,王富贵就出城置办材料,赵萍留在家中烹制糕团,照顾女儿。

味道嘛,不说很好,但能卖得过去,支撑一家三口的基础开销。

随着王翠微一天天长大,她出落得亭亭玉立,懂事又听话,到了金钗之年,就展现了非同一般的制团天赋。

相同的材料,她母亲做的就是市井上普通的口味。

而她做出来的,若是桃花、桂花等花瓣制成的花糕,便自带花香,松软可口,内馅还有不同口味的花蜜,解腻开胃;

若是酥饼、胡饼一类需炉中烘烤的点心,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烤出来十里飘香,温度冷却后,可谓外韧内软,越嚼越香。

王姑娘做生意也很有一番头脑,懂得因时制宜。

但逢夏季,还搭配梅子汤、冰酥酪一类的消暑甜饮一同出售,喝了美容养颜,惹得京城中的女子也要连夜乘坐马车来排队买了尝尝。

她的手这样巧,必然会有红眼病来坏她的生意。

但是没有,一家都没有。

她很聪明,将配方贴在门口,就连用时、用量都标得一清二楚,任由同行效仿。

许多同行前来学习,她也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虽然如此,同行们制出的糕点都仍旧逊色许多。

他们便知晓,美食传承更重要的不是材料,而是人心。

世人都道王翠微她制团天赋异禀,却没人知晓背后,她日复一日读了多少史册,试了多少材料,又为了调研民间口味跑了多少地方。

匠心独运,这四个字形容她绰绰有余。

“哦,我懂了,她做的糕团好吃,所以你因此牵挂她,不肯忘记她,宁愿不喝孟婆汤投胎也要来见她?”这样的因果关系,说出来连墨子归自己都不肯相信。

“当然不是。”启舟反驳道。

“那你倒是说重点啊,不然谁爱听?”墨子归很不满。

“我只想说,像微微这样好的人,却没好报,天不遂人愿。”

先前说到,王翠微有个爹,名叫王富贵。

每日清晨赶马车出门,他就有三件事要做,第一是进货,第二是赌博,第三是喝酒。

进货的时日不定,有时清晨走了,晚上便回家,有时三五天才回,久的时候也有一个多月。

喝酒时日也不定,有时高兴喝酒,有时不高兴也喝酒。

高兴的话,喝了酒还会为母女二人带点稀奇的礼品,花黄、胭脂或是发钗一类女子的装饰,可惜王翠微并不喜欢。

她想读书。

王富贵唯有赌博是一定的,赌输了喝酒是一定的,赌输了喝酒回家,平静地卸完货,把他的妻子赵氏揍得鼻青脸肿,也是一定的。

不知是他没文化、脑袋笨,还是赌博的庄家太精明。

他总是输,带着一身酒气回到家里,空有一身蛮力。

看着熟睡的妻子,气不打一处来,一把薅起她的头发,把她从卧榻上拽起来。

赵萍被惊醒,惶恐地跪在地上,王富贵摁下她的头,一遍又一遍地将她往桌角上撞,手撞酸了,就换成脚踢她的背。

她被一脚踹飞,仰躺在地上,王富贵还是不解气,又去踢她的肚子。

“你他妈倒是睡得香,知不知道老子在外头多辛苦?”

“娶了你老子倒了八辈子霉,连生三个也生不出个带把的。”

“你个臭婊子,要不是那个小婊子留着还有用,你俩老子一个都不想管!”

“他这话是什么意思?”泰云摇很生气,不解道。

启舟脱口而出:“赵萍生了三个,前两个都是女儿,总之或扔掉了、送人了,第三个就是微微,大夫说赵萍身子虚弱,不能再怀了,于是微微就留下了。”

不知不觉已走到山坡之下,远远望去,山脚有一座老宅,晦暗的雪色下很有古朴的韵味。

一行人加快了脚步。

“生在这种家庭确实惨,然后呢?”明缃收起书册,也饶有兴味地凑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