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没有想过,哥哥在庄子上搞起了实验,难怪近几年,哥哥常常出门,我还以为是跟小兄弟们聚会去了。
哥哥是个踏实,有耐心的人,也还是把百姓放在心上的人。不愧是大家说上神转世的人。
这天,哥哥突然跟我说:“粮食收了,亩产350多斤。”我一下站了起来,“多少?多这么多?”要知道,原来风调雨顺的年间,也不过250多斤。
“明天,我会叫母亲一同前往。”哥哥说道,“一起去吧。”
“好,哥哥,你真是太厉害了。”哥哥很开心地笑了笑。
我看着哥哥,心里满满的骄傲,哥哥的婴儿肥还没有下去呢,满满都是青涩感,也可能是因为比那时的他要胖一点的缘故。真好,现在的哥哥是很明亮的少年。
第二天母亲休息,我们一家三口早早便出发了。嗯,父亲需要照顾刚出生的妹妹,没法出门。
母亲那边倒是一大早就催,还把我从床上拎了起来。也是,差点昨晚就出发,被我们一起劝住了。
等上了马车,我还是没忍住哈欠连连,不由抱怨,“粮食又不会跑,干嘛非要这么早。”
此话一出,惹来母亲的一路教育。无非是粮食产量关乎民生,乃天下大事等等之类。
好吧,一家子都是忠君爱国的正直人士。也无怪乎皇帝如此信任。
父亲也确实能给皇帝捞钱,就连自家的香皂等产业推广也不忘分皇帝姑姑一成纯利润,归于国库。也是很大公无私了。
我觉得皇帝姑姑肯定是看中母亲这点才让母亲在户部扎根的,毕竟,家里有粮,心中不慌。钱就是底气!其他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事。
一到庄子下了车,母亲便奔向粮仓,连我跟哥哥都不顾及了。
等我们走到那,只见母亲正欣喜若狂,嘴里念念有词,“好啊,好啊。”然后又详细地询问了几亩地共产出多少。问完后又兴致勃勃地冲了出去,我跟哥哥也只来得及看见纵马而去的飞尘中的身影。
我无奈的问哥哥:“母亲是把我们忘记了吗?”哥哥倒是淡定,笑着走向庄子里的宅院,“估计是等不及明天上朝了,走吧,去备些吃食,中午应该就在这凑合一下了。”
我亦步亦趋的跟着哥哥,感觉哥哥连背影都在发光。
果不其然,不到两个时辰,一群人风风火火地来了。看到前面的身影,我跟哥哥急忙行礼。皇帝姑姑摆摆手,脚步未停,“免礼,免礼。先去粮库看看。”太女拉了我一把,我跟哥哥也忙跟了过去。
皇帝姑姑又把相同的问题问了一遍,后又详细地询问了怎么做到的。哥哥慢斯条理地把配良种,做肥料等细细道来。
司农也积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等粮仓那边的粮食复核完毕,去掉这几天晾去的水分,也达到了340斤左右的产量。
皇帝姑姑高兴不已,都不由上手拍了拍哥哥的肩膀,“好样的,不愧是静安侯府出来的孩子,都是国家栋梁啊!”
众大臣也在叽叽喳喳地讨论。我深深吸了口气,忙过去转移皇帝的注意力,“皇帝姑姑,午时了,不如在这用膳?”
皇帝姑姑笑得见牙不见眼,“走走,安岚带路。”
就这样,凑活了一顿,众人又风风火火地走了,当然,这次也带上了我和哥哥。毕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更详细地询问。
一直到天色渐暗,皇帝才放众人离开,独留了我们一家用膳。皇帝姑姑问哥哥想要什么赏赐。哥哥很是平静道:“能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好就已经是最高的赏赐了。”
皇帝不由看向我母亲,“子路,你是个有大福气的人啊。不过这次必须得赏了。之前,你们给工部出的那些改良农具和税银的增加,姑姑都给你们记着呢。”
母亲和哥哥再三推辞,皇帝姑姑也很坚持。
回去的路上,我不由问哥哥,“哥,你觉得会赏什么?”哥哥看了母亲一眼,“应该就是些财物类的。”母亲虽然在闭目养神,倒是也开了口,“不止。”
我跟哥哥对视一眼,也便闭了口,各自回屋休息了。
果不其然,待母亲下朝后不久,传旨的侍女便到了。“于大人,带于公子接旨吧。”侍女非常客气地说。
我跪在哥哥后面,只听圣旨言,“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靖安侯府长公子于氏,门袭钟鼎,闲怀忠义,才德兼备,心思黎庶,赐封县君,赐食邑百户,赐黄金千两,允朝堂觐见。钦此”。
我跟哥哥均是一愣,允朝堂觐见这是我们怎么也没想到。估计今天的朝堂上为此也吵的不可分交。
“县君,接旨吧。”侍女温和道。“臣接旨,叩谢圣恩。”我们一起跪拜。
“越侍留下来喝盏茶再走吧。”母亲跟侍女相熟,开口道。
“不留了,于大人,皇帝那边还等着奴呢。县君,皇帝让奴传话,以后,您这边有什么事情,尽可进宫或上朝传报。,奴就先行告退了。”
旁边自有人递上一个荷包,“奴谢于大人赏,这等喜事,奴也沾沾喜气,就不推脱了。”母亲把侍女送出房门,留我跟哥哥两人面面相觑。
待母亲回来,我们便一起到父亲房中,哥哥走过去逗妹妹,我自坐在桌旁。母亲看了哥哥一眼,“估计,皇帝和君后要后悔没给你跟太女定下婚事了。这样,三皇女那边就很有可能了。”哥哥没有吱声,我也不由有些发愁。
父亲瞅了眼哥哥,“能拖尽量拖拖吧。”
看来,不知何时,哥哥就婚事跟母父通过气了,也或者,父亲看出了哥哥对婚事淡淡的样子。
哥哥向来跟外人有股疏离感,外人无法察觉,我们倒都看得很清楚,尤其对女子,很是不感兴趣。
出门后,我一直欲言又止,哥哥叹了口气道:“走吧,去我那坐坐。天没塌下来,别乱想。”
我很是遗憾自己比哥哥小太多,还无法撑起哪怕一点天地。也幸好,我们托生的家是个开明幸福的家。母父从来不要求我们一定要怎样,最大程度的对我们想法做法给予了无声地支持。
关上房门,就只剩了我们兄妹俩,我不由焦急出声,“怎么办,哥。万一皇帝那边下旨赐婚?”
我在屋里转来转去,“本来三皇女那愣子就迫不及待,这下更如她所愿了。都怪那个愣子,就她那皮猴子样,还想娶你,她也不照照镜子。”
哥哥看我在那转来转去,还嘀嘀咕咕攻击三皇女,噗嗤就笑了。“你还有心情笑。”我一个没忍住,口气都冲了一点。
这下,哥哥更是忍不住了,笑了好一会。我无奈的只能坐在桌旁托着下巴看着他乐。
好半天,他终于止住了,还擦了擦笑出来的眼泪。也是让我更加无语了。
“慌什么?一、圣旨没有下来,就说明还有很大回旋的余地;二、三皇女也不是那种强人所难的人,既然之前我拒绝过了,她一定会先来争取我的同意;三、不管怎样,我们也是靖安侯府,皇帝必不能强迫我们。四、实在不行,我带你一起嫁过去,绝不会让你没了哥哥。”
说完,自己又乐呵半天。我能怎么办,我只能说:“那就这么说定了,一定要带我一起。”
说着,我自己都不由地笑了。这时,哥哥倒是逗起我来了,“岚岚,你不会是喜欢哥哥吧,咱俩现在可是亲兄妹。”
我故作亲昵状,往前凑去,“是呢,哥哥你才看出来,我喜欢的不行呢,要不你等我几年,咱俩凑活凑活得了。”顺便还咧着嘴呵呵几声假笑。
哥哥也故作姿态,往后退了退,“我可不搞骨科。”
我吃了一大惊,“哥你知道的还挺多。”哥哥白了我一眼,两人相视一眼,不禁都笑了起来。
不管怎样的世道情况,我们兄妹俩总是能相依为命,不离不弃共进退的。
这时候的皇宫内,也出现了我们猜测的情景。
“老三,母皇给你跟安然赐婚怎么样?”皇帝看着三皇女说道,“你不是喜欢他吗?”在君后的宫内,皇帝在饭后跟三皇女交谈。
三皇女耳朵都红了,没想到母皇问的这么直白。她心里很是激动,但还是说:“我之前问过安然,他不想嫁人。”
“男子哪有不嫁人,你个傻孩子。”君后不由发言,“你喜欢,就让你母皇提亲,她们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三皇女喃喃道:“我...我还是自己争取一下吧。哎呀,母皇君父你们别管,我自己再去问。”
君后看着她摇摇头,“你个不争气的。”
皇帝想了想,“那就再拖拖吧,既然我们有这个意思,估计子路那边也不会随便把安然嫁了。”
......
过了没几天,三皇女到府上找我来了,虽然我也不知道,她十八,我十二,有什么好说的。虽然小时候也经常跟着捣蛋就是了。
我对着她哼哼唧唧,他挠挠头一脸傻笑,让我更是大为恼火。气冲冲地出去让知夏去通知一下哥哥。然后我就坐回屋里,两人也不言语各自喝茶。不一会儿,哥哥过来了,让侍仆在门外等候。
三皇女站起来,傻笑着打招呼,“安然。”
哥哥礼貌行礼,而我不由翻了个白眼。待哥哥坐下,三皇女就一眼一眼地瞅我。我自当没看见,岿然不动。想孤男寡女地单独待在一个房间,没门。
“安岚”三皇女没忍住,“辰熙姐姐,你有事找我吗?”哥哥打断三皇女的话。三皇女瞅了瞅我,到底还是开了口,“安然,昨晚母皇问我要不要给我们赐婚。”
我没忍住,不由接话“你答应了?”
“没没,我还想先问问你。”三皇女忙摆手。
哥哥温柔开口,“我上次跟你说的,不是搪塞你,我真没打算嫁人。最起码,现在是不打算的。”
三皇女支支吾吾,“可是,你怎么能不嫁人呢?”
我迅速接话,“怎么就不能不嫁,我家里养得起我哥一辈子。”
“岚岚。”我哥瞪我一眼,可能是嫌我没礼貌吧,我撇撇嘴。
“可是,律法规定男子不能超过20结婚,超过18就已经要交罚款了。”三皇女正式道。是的,为了人口,律法是强制性要求结婚的,过了20不结婚,国家就强制婚配了。
哥哥沉思了一会说:“可能以后我会改变想法吧。”
三皇女走得时候忧伤地问我,“你哥哥是不是只是不喜欢我,所以才不同意。”
我扫视了她一下“你想多了,就嫁人来讲,我哥哥是平等的不喜欢外面所有女子。”
我摸了摸自己下巴,“不过,你确实也不是我哥哥喜欢的类型,我哥应该喜欢成熟一点的。”
闻言,三皇女更忧伤了。
食不甘味,寝不成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 6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