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低处生存[县城文学] > 第1章 第一章

低处生存[县城文学] 第1章 第一章

作者:何金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7-12 11:06:39 来源:文学城

深圳的冬天不是想象中那样冷得硬,而是像个一直湿着脚的小孩,怎么也烘不干。

林策把雨衣脱下来搭在电动车前头,风刮得一角一直抖。他弯腰检查绑带的时候,右腿的小腿部分“咔哒”一声弹了回去,卡在塑料扣上,那个地方这几天老是松。要不是前几天刚下过一次大雨,他还没觉得这个假肢哪儿有问题。现在他知道了,下雨天,一松,就总往下滑。

他没去站点充电,手机剩14%,APP上刚响的那单,是一个熟悉的地址:宝丽达科技园西门,晚饭时间。

他骑得慢,电动车有点旧,避震也不好。他的假腿接触点正好靠在车身最硬的那一块上,每过一个井盖,他的骨头就像被轻轻锤了一下。

雨一直没停,不大,像人讲话含混的结尾,断不断,湿不透。

……

段行云等外卖已经四十分钟了。

她穿着厂里发的灰色工服,外面套着一件粉红色的旧羽绒服,坐在保安亭边的一排水泥墩上。那地方是厂妹们等饭、等班车、抽烟和打电话的万能角落。

她的外卖点了炸酱面,不是什么特别好吃的面,是她最近找到的最便宜还算能吃的一个小店,一份十三块,有个选项是多放香菜,她点了多放。

雨不大,但天色像水一样塌下来,她撑着伞,看了眼手机。送餐人离她只有600米,可一直没动。

等她又刷了三条视频后,她才看到那个外卖员的车慢慢地靠近。到了厂门口的时候,电动车停下了。是一个穿着塑胶雨衣的人,裤脚湿到膝盖,右腿的动作有些奇怪,不是一瘸一拐,但总感觉他和这条腿的协调不像是自然长出来的。

“炸酱面。”男人低声说,把袋子递过来。

她伸手接过,闻到一股香菜和辣椒混在一起的味道,挺热。她点头说了句谢谢。男人没说话,只是转身上了车。起步的时候有点慢,像是怕后轮滑了。

她看着那辆车慢慢地开走,没多想,只是把塑料袋挂在手上,往厂区走。进门的时候,保安打趣她:“怎么今天这么晚,没吃上饭吧?”

她咬着嘴唇笑笑,“吃上了,等了会儿。”

保安说:“那雨里跑腿的真够惨。”她点点头,没有再说话。

……

林策今天送了22单,最后一单是这个厂。再送完后,他没回站点,直接去了自己住的那栋楼。其实也不算楼,是“铁皮村”那一片的最边上,一排被遗忘的三层小屋,他住顶楼,8块钱一晚,一个月包下来也才两百块出头。

房间一进去就是床。床就是一块木板,下面有四块砖垫着。床边放着一壶电水壶,边上墙角有插座,这个月他还没交电费,用的还是上个月剩的电。

他脱掉裤子,把假腿卸下来,小腿往上抬时有点痛,但比不上地震那年的那次痛,那年山都塌了,屋也塌了,人脚也塌了。

那年他14岁,刚念初二。下课时他跑得慢了点,天摇地动,楼塌的时候他脚正好被柜子压着,之后怎么出来的他不记得,只记得他爹的手最后一把推了他一把,说:“往外爬。”

他爬出来,家里的人都没了。后来他被送去镇卫生院,再后来,村干部说“你这还能活命,是运气。”然后就没然后了。

假腿是社会上捐的,有个香港基金会,说他年纪轻,还有希望。也确实有用,他可以走路,可以送外卖,可以在夜里一个人回屋,脱掉那节金属腿,倒头就睡。但希望这事,说得太多了,就像雨,说得多了也没那么润。

……

第二天,他又接到一个熟悉的单子:宝丽达科技园西门,炸酱面,他到的时候,还是那个女孩。这次她撑的是蓝色的雨伞,穿着灰工服,羽绒服扣到脖子,等在同一个地方。

她还是说了谢谢。他点了点头。走之前,留了一句话:“我跟老板说,给你多放了点香菜。”

她有点愣,低头看了一眼袋子,笑了一下,“谢谢啊。”

……

从那之后,他开始注意她的订单,每天晚饭点,她都点一单炸酱面,固定时间,固定门口。她没换过头像,用的是系统默认图标,但他认得她。

他没想太多,只是觉得这一片人那么多,见面这么多次的,不多。

有天晚上他骑车经过厂区门口,看到她和别的女工一起蹲着吃饭,手里捧着饭盒,风吹过来,她的头发被吹到眼前,她拿手拨了一下,然后低头继续吃。

他想起他妹妹,小他两岁,如果还在,也应该这么大。

……

那天回家的时候,林策点了个小蛋糕,7块9。他点了个没有奶油的那种,说是给客户,其实是给自己。

回到屋里,他咬了一口,觉得有点甜过头。他看了一眼桌角贴的纸条,那是他两年前写的,写的是:“活着不是唯一的事,但活着之后要干什么,还没有想好。”

纸条有点湿气,边缘卷了起来。他也没管,就这么坐着,看着窗外的铁皮屋顶,雨还没停,像从他上辈子就开始下的。

……

林策有时候会去附近的理发摊坐着。理发摊就在城中村口,是一个收起的时候可以装进三轮车的棚子,撑起来后两面挡布,里面有镜子、有破风扇,还有一只总在睡觉的黄猫。

他不常理发,只是坐一会。老板姓陶,是个退休的铁路工人,说话慢,剪头发更慢。

“你这腿啊,最近滑得厉害啊?”陶师傅问他。

“雨多了。”林策说,“松了。”

“下回找我给你配个小绑带,缝纫机还能跑。”陶笑了笑,又说,“你这个年纪,得活得久点,不像我,能熬几年是几年。”

林策嗯了一声。他知道陶师傅其实腿也不好,走路拖着左脚。跟自己一样,走一步都得想清楚怎么迈。

回去的路上他买了一盒创可贴和一小瓶风油精。没什么特别的用处,就是觉得最近太闷,头一跳一跳的疼,晚上经常半夜醒,耳边还有机器声,那种厂房里铆钉机敲钢板的声音,他明明没去厂里过,可却总能梦见。

……

段行云最近换了晚班。

她白天睡觉,下午三点起来,在宿舍卫生间洗头,厂房里不许留长发,她头发剪到下巴,也不好吹干。吹风机是宿舍八个人共用的,一次两分钟,时间一到就断电。

她就站在阳台上晒太阳,边滴水边等干。

那天她刷着手机,突然刷到一个推送,“助残骑士林策:不等施舍,只靠双手”,她点进去一看,正是那个外卖员。

照片是他刚下车的样子,头发被雨打湿,雨衣半敞开,腿上那节银灰色金属暴露出来,一点不遮。文案写得很重:“地震失去双亲,一条腿,靠双手月入三千,补偿未果也不等天赐,笑着活下去。”

她一时没关掉。那篇文章结尾写着:“他的梦想是能有一个自己的小屋,不大,有门就行。”

她想起自己十七岁那年,也填过类似的问卷,问未来三年想做什么,她写的是去外面看看。

后来她出得最多的外面,是小卖部。

……

“炸酱面多香菜。”她这次下单时,写了一行备注。

备注上是:“晚上还冷,慢点也没事。”

林策看到这行字时,刚擦干脸上的雨。他把单子收入袋子时愣了一下,很少有人写备注是你可以慢点。

那晚他特意选了少走红绿灯的那条路,虽然泥多,但省时间。到厂门口时她正拿着一个黑塑料袋在擦鞋子,鞋子是灰色帆布鞋,左脚边缘磨破了。他把面递过去,她笑着点点头。

“谢谢你啊。”

林策把头一偏,“不冷吧?”

“冷,但不吃饭更冷。”

她说得轻巧。风吹过去,她羽绒服里头的拉链蹭出一点线,像未缝完的日子。

“你也是外地人?”她突然问。

“嗯。镇上的。”他顿了顿,“震那年,才14。”

她没有多问,低头打开塑料袋,“我也是,爸妈都没了,叔叔说不够条件,就没上名单。”

林策听见“名单”两个字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没有表情,只是说:“我知道。”

她没抬头,说:“但反正,我们还活着。”

林策点点头。

“对,活着。”

……

两人开始小范围地认识了。她不再总说谢谢,有时候会说辛苦了或你脸色不好。

他有时也会开个小玩笑,比如“今天的面老板放盐放错了,是甜口的。”

她咬了一口说:“那不叫炸酱面,叫黑芝麻糊。”

笑了。他也笑。

他们没有互加微信,外卖平台是不让的。可这种规矩,在这片地方,是最无力的。

……

十二月底,深圳降温。工厂发了年底福利,一箱方便面、一袋米和一小桶花生油。段行云扛回去的时候正好碰见林策,他从铁皮屋里出来,拿着一个破电饭锅,说是要拿去修。

她说:“我煮一袋面,你吃吗?”

林策犹豫了一下,说:“我买蛋。”

“别买,我宿舍有人寄了咸鸭蛋。”

他们第一次不在厂门口见面。她在宿舍楼背后的空地上支起了电磁炉,用纸箱挡风。风把她的头发吹起来,嘴里喊着,“别看我,电线短,一不小心就断电。”

他站在她身后,把自己的电瓶灯打亮,说:“我照着。”

风吹过去的时候,她轻轻说了一句:“你是不是还梦见过以前的事?”

他没答,她说:“我梦见地震时我跑不动,后来就开始不会跑了。”

他轻轻“嗯”了一声。

“我也是。”

火锅咕嘟咕嘟地响,水汽弥漫。那晚没下雨,但天空压得低,像憋了一整晚的眼泪。他们吃完面后没有说再见,只是各自收拾、回身、走远。

夜里风停了,深圳像是一块干了的毛巾,没有再滴水的力气。林策回去卸下假肢时,看着那截金属说:“有点冷。”

我觉得我的小说应该没有爱情魔法师那么大魅力,请只喜欢林策和段行云就好,[吃瓜][吃瓜][吃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第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