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底层奋斗手册 >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底层奋斗手册 第154章 第一百五十二章

作者:燕寂无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1 03:17:34 来源:文学城

马车紧赶慢赶还是用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进了西安城。雪娘前世的时候曾到西安出差。若是一年前,她肯定兴奋的要看看这座历史名城的古今差异。而如今,她整个人怏怏的窝在马车里,兴趣全无。

陈安宁在一旁不时冷嘲几句:“看看吧。外边的景象可不是你在榆次那种小地方能见到的。”

一路上类似的话陈安宁没少说。雪娘也懒得理她,半垂着眼睛权当没听见。

马车行到一处窄巷口停了下来。陈安宁只拿了一个最小的包袱,剩下的都往雪娘怀里一丢,道:“拿上。到地方了。”

这里是一片居住区,巷子两侧都是一个个相连的低墙小院。雪娘跟着陈安宁又走了一会儿才到一户红漆半落的院门前。

门半开着,陈安宁一推门进去就高声喊道:“累死了。可算回来了。”

话音未落,一个五、六岁的男孩高兴地从屋内跑了出来,一把抱住陈安宁的腿。

“娘,你回来了。我可想你了!”

陈安宁俯下身,在他的脸上各亲了一口,满脸笑容道:“娘也想你。快让娘看看长福瘦了没。”

“怎么今日才回来?比原定的晚了三、四天。”

一个粗狂的声音在长福身后响起。随着声音一起到跟前的还有一股浓浓的酒气。

陈安宁没好气的看了李四平一眼,道:“我这么久没回去过,多待几天不行吗?”

李四平一脸讨好的笑容,道:“可以,当然可以。我就是怕你回来晚了,误了正事。”说着往陈安宁身后看了眼,“就你一个?”

陈安宁抱着长福,转身冲着门口吼道:“还不进来。傻站在门口干什么!”

雪娘这才挪着步子进门。

院子并不大,甚至比陈家的农家小院还小一点。正对院门的三间土砖房,屋顶上的青瓦有些许残缺。院子左侧是一间低矮的厨房,窗下堆着长短不齐的柴火,打开的窗口能看到里边土灶台上的陶罐。一条窄而弯曲的碎石小径从院门右侧延伸,贴着主屋东墙绕至屋后,尽头处隐隐可见还有一间独立的土坯房,估计应是茅房。

雪娘抱着几个包袱站在院子中间,很不舒服的忍受着李四平对自己的上下打量。

“这孩子比想的要小一些,是不是家里穷得吃不饱饭?”

雪娘立刻回怼道:“家里是不富裕,可爹娘从没让我们饿过肚子。”

陈安宁在她肩头一推,沉着脸道:“大声嚷什么!这里不是你家,以后我们说话不许回嘴。”转头又对李四平道:“这不是我说的那个。这个是妹妹,叫雪娘。比原来说的那个小两岁,看着自然小些。”

李四平微微点点头,脸上还是疑惑的表情:“怎么带了她回来?会不会小了点?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当年她姐姐进府的时候也是这个年纪。”

李四平还要开口,见陈安宁一个眼神甩过来,忙改了口:“赶了这么长时间的路,快进屋吧。我去给你们做点吃的。”

陈安宁把长福在东侧的主屋中安顿好,领着雪娘到西屋。西屋的墙边一个物架上放满了杂七杂八的工具和一个旧马鞍。旁边摞着两个褪色的樟木箱,最上面的箱盖上的漆已有些剥落。窗下的空绣架一看就是许久没人用。墙角排放着好几个空酒瓶。木床上随意铺散着一张发黄的棉被和几件打补丁的衣服,脚下竟还有个捆好的草料袋。

“你姑父在府里的车马房当差。这里一多半都是他的东西。你不要乱动。”

开玩笑!自己是有多想不开会去碰这些脏乎乎的东西!

雪娘强忍着心里的厌恶,问道:“姑姑刚提到大姐。她现在在哪儿?我想见她。”

陈安宁却不答她,只将床上的东西胡乱收整到一堆,腾出半张床的位置。

“你人小用的地方不大。反正过两日就进府了,这几日先在这里凑合一下。你收拾收拾,等会儿出来吃饭。我这么长时间不在家,家里实在太脏了,吃了饭要好好打扫。”

她自顾自说着走了,最后一句话像是在给雪娘安排工作。

晚饭很简单,一人一个粟面饼,一碗菜汤。只不过雪娘的饼比长福的还要小些,汤里只漂了两片叶子。雪娘不经意的一瞥,似乎还在他的碗里看到了几小块肉。

饭后,从洗碗到打扫几乎都是雪娘一个人做。这些对如今的她来说已不算什么。入睡前,陈安宁给她另外拿了一床铺盖。虽也是旧的,但比原来床上的要好很多。即便如此,雪娘还是到天蒙蒙亮的时候才浅睡了片刻。

连日赶路的疲乏加上几乎一夜未睡,早上雪娘的精神看着就很不好。以前在家的时候,白日里还能补补觉。在这里,陈安宁除了买菜这种要过钱的,其余大小事都交给雪娘来做。两三日下来,雪娘就面容憔悴,整个人如蔫掉的菜心。

午饭后,李四平透过窗子看着在院子里洗衣服的雪娘,陈安宁商量道:“明天就要进府了。这孩子这个样子,不会选不上吧?不如今日让她歇歇?”

陈雪娘在哄长福睡觉,眼皮都没抬一下。

“这次去接她花了不少钱,等进了府后很长时间也见不到。不让她这个时间多干点活,就太亏了。”说着,突然问道:“我走之前交代你的事,都做了吧?”

李四平装作在炕上找个舒服的坐姿,心虚地连连点头,道:“放心,都打过招呼了。东西也送过去了。”

陈安宁熟知他的性子,还是有点不放心。

“我不在家的时候,你没在外边乱来吧?”

“没有没有。这段时间我一直府里,也是你到家前两天才回来。何况,你走的时候就没留下几个钱,哪够买酒的。”后半句的声音,已低不可闻。

陈安宁细算了一下。为了主人用车方便,也为了能随时照顾马匹,府里车马房的规矩是马夫每十日才能回家休息一日。自己走的时候把长福交给邻居照看,李四平自是乐得在府里待着更自在。

李四平见陈安宁不再细问,偷偷松了口气。看着她的哄孩子的温柔样,心里又犯了痒。往陈安宁身边蹭了蹭,把头凑到她耳边,沉着声音道:“我这段时间都没喝酒。娘子可要奖我?”

陈安宁把头一偏,语气里满是难掩的嫌弃:“一边儿去!满脑子就惦记着这些,不如想想如何多赚银子回来!”

李四平泄了气,缩了脖子不再说话。

窗户半开着,两人也没有刻意压低语调,声音高一句低一句的传到雪娘耳中。路上就知道,陈安宁带自己来并没安什么好心。她并不在意,只想着入府后要怎么找到大姐秋娘。

第二天一早吃了饭,陈安宁拿来一身半旧不新的衣服让雪娘换上。

“这可是为了你进府特意做的。你原来那身不能穿了。”说着,也觉得雪娘脸色不太好,用自己脂粉在她脸上胡乱抹了几把,提醒道,“等会儿机灵着点,别和平时一样呆愣愣的。”

雪娘闻着脂粉劣质的香气,看着衣服上粗陋的针脚,一看就是匆忙改的。

陈安宁领着雪娘穿行了几条街,在经过悬着黑底金字“王府”匾额的黑漆大门时,雪娘回想起多年前给榆次县王家送菜时的情景,心中不由一阵难过。

两人进了一条能任四人并行的私巷。

巷道笔直,在两侧七尺高的青砖墙夹衬下让人感觉压抑。主街上的喧哗热闹与巷子内的静寂更是对比鲜明,进去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虽已做好了准备,但和当年刚到这个世界时一样的紧张感和不安感,还是让她停下脚步。

陈安宁不耐烦地催促道:“快走。以你的身份该不会还想着要从正门进吧!”

雪娘深吸一口气,小跑着跟了上去。

陈安宁快步走在前边,边走边给雪娘介绍。

“这道门通往前院的书房。以后都离远点,别往跟前凑。”

“这道门通往厨房,每日只有卯初开门收当日的食材。”

“旁边冯宅的主家是城里有名的商贾,生意都做到关外了。若不是曾在京里做过侍郎,哪配得上和咱们府里做邻居。”

“进府后要多做事,少说话。我都打点好了,会给你安排个好去处。”

最后两人在一道有些掉漆的木角门前停下。

“记住这道门。府里的下人进出都是走这里。”

说完,陈安宁上前叩门。

门立刻应声而开。

守门的崔婆子面色平平地看着陈安宁道:“人带来了?”

陈安宁脸上堆笑,把雪娘往前一推:“这就是。”像是预料到对方下来要说的话,又补充道,“看着小,但在家里干活也是把好手,什么活都能做。”

崔婆子自上而下扫了一圈,问道:“叫什么名字,几岁了?”见陈安宁要开口,马上呵阻道,“让她自己说。”

“我叫雪娘。今年十岁。”

声音不大,却不卑不亢。

陈安宁在她胳膊上一拧:“不是给你说了吗,要称奴婢。”转对崔婆子赔笑道,“乡下来的,还不懂规矩。”

崔婆子并不理她,侧了侧身,让雪娘进来。

“行了。跟我走吧。”

陈安宁紧忙拉住雪娘,在她耳边低声道:“进去后好好做。若是被赶出来,看我不轻饶你!”说完,一脸假笑的把她重重推进门。

雪娘险些没摔倒,站定听着门在身后关上,头也没回。

崔婆子领着雪娘进到一个院子里。院中已站了七个女孩,有的看上去和雪娘差不多大,有的估计有十三、四岁。其中四人围着一个穿桃红色衣衫的女孩,低声说话,看着氛围很好。另三人则站的分散。

她们看到雪娘,有的面露好奇,有的眼神中还带着警惕。

崔婆子把人领进来就走了。她刚离开,穿着桃红色衣衫的女孩笑着跳到雪娘跟前。圆脸圆眼睛,看着很可爱,比雪娘要高半头。

“你叫什么?是哪家的?”

“我叫陈雪娘。我姑姑是陈安宁。”

圆脸姑娘的笑容看着就冷下来:“没听过。原来你是新买进来的啊!”

“采买”两字还特意拉长语调。

雪娘刚生的些许好感立刻没了,下意识的回道:“我爹娘榆次给王家种地。我姑姑以前在这里当丫鬟。姑父现在在车马房当差,叫李四平。”

说完就后悔了。

采买的怎样?家生子又怎样?都是为奴为婢,谁又比谁能好多少?放在自己的世界,都是给人打工的。自己何必跟人叫这个劲。

“原来是春桃家的啊。”圆脸姑娘眉毛一扬,换上一副洋洋自得的表情,“我叫红杏。我爹是蓝田县的庄头。我舅舅在外院的采买房做二管事。哥哥和姐姐也都在府里。”

雪娘不喜欢红杏的性子,不打算和她深交,“嗯”了声,转要去和一个穿着青布粗衣的女孩打招呼。

红杏在她身前一拦,眼风瞥了眼旁边的人,道:“这几个都是新买进来的,在府里谁都不认识,被分去的地方也不会有前途。理她们做什么!我给你介绍几个,都和咱们一样都是家生子。”

“会不会有前途在于人,不在于地方。你没有听过这句话吗?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红杏没听过这句话,但她听明白了雪娘是在拒绝她的拉拢,脸上最后一点笑容也没了。

“我倒要看看,等你到了被分去的地方,是否还能说出这样的话!”

两人的对话自然都被院里的其他人听到耳中。红杏回了自己的小圈子。和她一起的几个女孩看雪娘的表情也都透着一股不识好歹的劲儿。那个青衣女孩怕惹麻烦,低头避开雪娘的视线。

雪娘索性独自站在一边。

很快崔婆子又领进来两个女孩。这次没等红杏上前了解身份,一个穿着体面的仆妇领着一个婆子进入院中。

走在前边的李妈妈四十多岁,穿着藏青色暗花比甲,梳圆髻插素银双福簪,是内院的管事妈妈。她的目光扫过院中的女孩,眼尾微微上挑,带着几分不怒自威的沉静。

红杏的脸上绽开了花,热情迎上去,刚要开口,声音在这目光中戛然而止,忙下意识地低下头退回人群中。

李妈妈身后的刘妈妈打开手里的册子,提声道:“叫到名字的都上前一步。家生的站左边,采买的站右边。”

说完,对照着名册一个个念名字和年龄。

十个女孩,七个家生子,三个采买的,分站两列。

念完后,李妈妈拿过册子,将每个人又对应了一遍,道:“我不管你们家里是做什么的,在家如何,今日即入了府,以后就是王家的人。这几日跟着刘妈妈在这里学规矩。日后不论分到何处都要用心当差。若做错了事,不论是谁,一律严惩。”

李妈妈走后,先前念名字的刘妈妈站到中间,严肃道:“刚才李妈妈的话你们都听到了,这几日都好好学。有不认真的,我第一个不放过。以后的三天你们都要待在这个院子里,不允许到处乱走。两间屋子你们自己分一下,领了衣服进屋去把自己的东西放好,换了衣服就出来。”

红杏带着几个人率先走进稍大的一间。雪娘随着其他三名采买的女孩进了另一间。

进门正对的就是一排靠墙的通铺。一张方桌和四条长凳,是屋里仅有的家具。幸好屋里还算干净,也没什么奇怪的味道。

“还以为进府后就都是好的,看来也不过如此。”

循声看过去,说话是十三岁的何月桂,也是这批进府的女孩里年纪最大的。

“姐姐小点声。被外面的妈妈听到定是要挨骂的。”一旁的沈四妹提醒道,“像知府这样的大官,家里的用度都有规制。这里靠近府里的后门,应是专给入府的外人临时居住用的,自然各方面都很简单。咱们也只是这三天在这里学府中的规矩,等安排了正式的去处就不住这里了。”

“少胡说!你也是新来的,怎么会知道的这么清楚?”

何月桂一脸不信的表情,声音却很老实的放低了。

“我三个姐姐都是在其他府里做丫鬟。她们去的人家就是这样,我想这里应该也差不多。”

何月桂轻哼了一声,把包袱往最里侧的铺位一丢,道:“我年纪最大,这个位置我要了。”

沈四妹紧忙把旁边位置占住:“我睡觉轻,若晚上有人起夜开门准醒,就睡这儿了。”说完,像是担心有人和她抢,紧忙把自己的东西都在床铺上摊开。

冯兰在屋外不敢和雪娘搭话,此时看着她精神不好的样子,有心示好道:“离门近容易有风,你往中间睡吧。”

雪娘对刚才的事并不在意,并且自己晚上失眠与睡哪里无关,此时不想白白落人情,摇头拒绝道:“我睡哪里都一样,那个位置你睡吧。”

冯兰刚要再说,门“吱”一声打开。

小娟抱着包袱,紧张地走进来:“那边住不下,我住这边。”

何月桂不满道:“你们挑了间大的还说住不下,难道我们这儿就能住下了!既然瞧不上我们,那你们这些‘家生子’挤挤不就好了。跟我们一间,多委屈啊!”

小娟根本不敢看她,挪到雪娘身边,“这里又不是只有你,雪娘也在。我,我和她一起。”

何月桂直接被她带有拉伙意思的话激恼了,呵道:“一起又怎样?刚在外边我没说话,真当我怕你们不成!”

沈四妹紧忙出来打圆场:“算了算了。大家既一起进府,也算是种缘分。这个地方应该也是临时的,以后分了不同的地方,再见面也不容易。这三天就好好相处吧。”

冯兰也跟着附和道:“四妹说的对。而且雪娘跟她们不一样,刚在外边就为咱们说话了,对吧?”

雪娘不愿和两拨人有任何牵扯,只想平顺过完这三天。可冯兰的话将几人的目光都引到自己身上。特别是在冯兰真挚、期盼的眼神中,自己的回答稍有欠缺就会激化两方的矛盾。

不等她想好怎么回答合适,屋外响起刘妈妈的声音。

“别在屋里闲聊了,换好衣服就赶快出来!”

几人不敢再耽搁,紧忙换了衣服出去。

十个人在院中分站两排。本是十来岁的活泼年纪,却着一身棕绿色粗布衣,在刘妈妈严厉的目光下,更显院子里的压抑。

“这是知府的宅邸,比寻常人家多出三层规矩。你们日后一切要以主子为重。今日的话我只讲一遍,都好好记住了。”说着,往廊下的椅子一坐,介绍起府中的情况。

“府里除了老爷、夫人外还有一位小姐、两位少爷、一位姨娘。老爷除上衙外多在前院书房办公见客。那里不是你们能靠近的,都给我离远了。夫人身体不好,喜静,在正院当差最忌喧哗,吵闹。杜姨娘住在正院西边的院子,不要记错了。大小姐这几年一直帮着夫人管理府中事务,年纪虽轻已是理家的好手。两位少爷都是读书的年纪。枫少爷平日在书院读书,每十日回府一日。桐少爷则是请了先生在家中坐馆。你们若是做了影响少爷读书的事,都小心自己的腿。”

“刘妈妈,烦你把主子的喜好、脾性都给我们细细讲讲,免得我们日后服侍的时候说错话,做错事。”何月桂的眉眼弯成细细的弧度,声音也在屋内压柔了许多。

“府里的第一条规矩,就是不得打探主子。你们只管做好自己的差事,其他不相关的,一律不准问,不准看。”

红杏几人嗤笑出声。

何月桂不敢再多言,只甩了几个眼刀过去。

刘妈妈一声轻咳,院中立刻安静下来。

“府里的迎来送往,四季采买,内外账务都由前院的钟管家负责。前院的一切都与你们无关,都把好奇心给我收起来。李妈妈是夫人身边的管事妈妈,统管后院的浣衣房、针线房、灶房等各处。另有一位徐妈妈,专管正院的人和事。除此外,大小姐和两位少爷身边都各有一名管事妈妈。府里的丫鬟分三等。一等丫鬟贴身服侍主子,主子的衣食起居,珠宝首饰和四季衣裳都要经她们的手。二等丫鬟负责房中洒扫、铺床叠被、日常针线,给主子跑腿传话。三等丫鬟是粗使丫鬟。虽干的都是粗活,但也有分。若是在主子院中,是做院中的粗活,包括烧水提桶,清扫庭院,浆洗主子贴身衣物,留守各处院门。若是分到各处当差,挑水、劈柴、洗衣、择菜,甚至倒恭桶,全是她们的活计。”

除了红杏外,院中众人的脸色齐刷刷变得难看起来。

刘妈妈对她们的反应很是满意,微微点点头,才继续道:“你们刚进府肯定是从三等丫鬟做起。至于会被分到何处,就看你们这几日的表现了。”

此话一出,有人面露得意,有人一脸焦虑。

雪娘心里也是阵阵忐忑。

红杏快步上前,倒了杯茶递到刘妈妈手中:“妈妈先喝口茶。我一定好好和妈妈学规矩。就是有些人天生蠢笨,妈妈要白费心了。”

刘妈妈笑着抿了茶,和颜悦色道:“原也不指望人人都如你一般。许久不见你娘了,她最近可还好?”

红杏自小就认识刘妈妈,她刚进来的时候就想和她打招呼。被李妈妈的眼神呵止后,才不敢再表现出来。听刘妈妈这样说,立刻道:“其他都好,就是最近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

刘妈妈感慨道:“当年我和你娘一起干活,吃住都在一处。说起来,她腰痛的毛病就是那个时候落下的。前不久我新得了几副药膏对腰疼最是有效,晚点就找人送过去。”

“谢谢妈妈,妈妈人真好。不怪我娘在家时常夸您,说当年在府里的时候多得您的照顾。进府前她还再三叮嘱我,让我一定要听您的话,您会好好教我。”

“教”字念得格外有深意。

“哈哈,这是自然。”

两人又开心的聊了好一会儿,红杏才回到队伍中。

刘妈妈也不管其他人看自己的眼神,继续介绍起府中的情况。从府里院落格局讲到各处的人员安排。从通过服饰着装判断下人等级讲到何时发放月钱,甚至连年节的额外赏赐都讲了。为了防止有人听的不认真,还会时不时的提问。若有回答不上来的,立刻就会被责骂。

一天下来,女孩们个个都疲惫不堪。不光是因为要集中精神应对刘妈妈,最主要的是整个培训过程她们都是站着听刘妈妈讲话。按刘妈妈所说,若以后她们有幸到主子身边服侍,站一天是常有的事,所以要提前练习。

到吃晚饭的时候,大家都累的不想说话,连红杏也没了白天的张扬。每个人都默默吃着饭,就想着吃完了早点回房休息。

雪娘正脑子放空中,就听红杏突然冒了句“没出息”。

不等她细想,紧接着就是何月桂质问道:“你说谁呢!”

“说谁谁心里清楚。”红杏小口吃了口葱花饼,慢悠悠喝了口豆腐汤,一副文邹邹模样,任谁看了都觉得做作。

“不过也不能怪你。这葱花饼是一半细面一半粗面做的,自然比自家纯粗面做的好吃。忍不住多吃也正常。可也犯不着抢别人的啊!”

何月桂气道:“冯兰没胃口,吃不下又担心被刘妈妈说浪费,才把她的分了一半给我。”

冯兰也紧忙解释:“确实是我分给月桂的。她没抢我的。”

红杏甩了个白眼,不说话了。没想,何月桂又阴阳怪气道:“午饭的时候,有人只挑肉菜吃。应该是在家许久不见荤腥,忍不住多吃很正常。”

这说的是谁,众人都心知肚明。

中午就豆芽炒肉一道荤菜,每个人都会多夹几口,唯独红杏每次都专夹里边的肉丝。

红杏自是不会承认,羞恼道:“你胡说!你哪只眼睛看到了!”

何月桂特意睁大双眼,还做出模仿红杏夹菜的动作。

“这屋里但凡有眼睛的都看到了。”

随着此话,红杏的视线绕桌扫了一圈。

立刻有人给她帮腔道:“我是看到了。看到是你一口吃的别人两口的量。那盘豆芽炒肉大半都进了你的肚子!”

紧接着又有人跟着应和。

何月桂一人难对多人,冲着沈四妹和冯兰道:“你们也说句话啊。大家身份都是一样的,凭什么让她们欺负!”

冯兰两边都不敢得罪,急得只道“我、我,大家、大家”,说不出一句完整话。

沈四妹惯常的两边劝和。

“我嘴馋,我中午吃了很多。”

“豆芽和肉丝都细细长长,一筷子下去哪能分的那么细。”

可惜她的话完全被淹没在其他人的嘴仗中。

结束下午的教学刘妈妈就回去休息了。不用担心被责骂,几人吵得越来越起劲,声音越来越大。

雪娘被吵得头嗡嗡响。三两口吃完饭,端起碗就往外走。

她一起身,桌上立刻安静下来。

冯兰满脸感激地跟了上去。

沈四妹也硬拉着何月桂往外走:“回去试试床铺舒服不。明日要早起,晚上睡不好可不行。”

屋内一下子就只剩下红杏几人。

红杏啐了口道:“假清高。看你能装到几时!”

雪娘收拾好自己的碗筷,简单梳洗完在院中让脑子静下来后才回了屋。

何月桂和沈四妹坐在炕上说话。何月桂撇了一眼就移开视线。沈四妹友好的朝她笑笑。

冯兰热情迎上去,道:“我帮你把床铺好了。”

“谢谢。以后不用麻烦了。我自己做就行。”语气有些疏离。

冯兰并不在意,仍笑着道:“不麻烦不麻烦。都是顺手的事。”

白天的床铺安排是何月桂和冯兰睡在离门最远的里侧。小娟不敢离她们近,只得选了靠近门的另一侧。冯兰本来想让雪娘睡中间,因小娟硬要挨着雪娘便换成了自己。

雪娘再次客气表示了谢意。

何月桂道:“吹灯。站了一天我腿都是僵的。”

冯兰提醒她:“小娟还没回来。”

“凭什么等她!”何月桂已躺下盖好被子,“你忘了刘妈妈说的吗,各屋用的灯油量都是有定数的。今日用的多了,难不成后边让我们晚上摸黑吗!”

正说着,小娟回来了。

“既瞧不上我们,还回来干什么!怎么不干脆等我们都睡熟了再进屋。那样把我们吵的晚上休息不好,明日正好显得她们的本事。”

饭桌上小娟就知道回来定少不了冷嘲热讽,全程一句话没说。此时也不敢多言。默默脱了衣服缩进被子,恨不得把整个人都贴到墙上。

黑暗中,很快想起熟睡的呼吸声。

雪娘睁着眼睛,努力寻找透进窗户的微弱月光。疲惫如同潮水汹涌而出,眼皮在层层拍打下,逐渐支撑不住,黑暗很快包裹住全身。半年前的回忆突然撕开困意。头皮阵阵发紧,嘴里满是破布的臭气,手中的冰凉如同一条毒蛇顺着手臂蜿蜒而上,最后在心口处狠命一咬,疼的整个心都抽缩一团。

雪娘猛坐起身。

人醒来了,掌心的冰凉还久久不散。

“你没事吧?”一旁的小娟轻声道。

“没事。不好意思,吵醒你了。”

“我有择床的毛病,本身也没睡着。”小娟调整了下姿势,把头往雪娘跟前凑了凑,身体却还保持着距离。

“你是做噩梦了吗?”

“算是吧。”

听出雪娘不想细说,小娟没再追问,只自言自语道:“我娘说睡不着的时候就属羊,从一数到一百睡着了。可我一数羊,脑子里就都是羊叫的‘咩咩’声,所以我喜欢数鱼。边数边想着鱼儿游动摇摆尾巴的样子,感觉人都很舒服。”说完,便轻声数了起来。

“一条鱼,两条鱼,三条鱼,四条鱼……”

她的声音很低,轻飘飘的传入耳中,让人莫名有种很安心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