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邓通今天辞职了吗 > 第5章 邓通没有辞职的第四天

邓通今天辞职了吗 第5章 邓通没有辞职的第四天

作者:井上瓷鱼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23:50:28 来源:文学城

赌徒们正激情满满地为代王的皇帝生涯押上自己的身家,但是实际上此刻的代王虽然已经来到了长安,但是并没有接受皇帝的印玺,他也没有去未央宫,而是住在自己长安城的代王府中。

夜色如墨,此刻的长安大街已然宵禁,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一道出现在代王府里。

代王也没有问这两位白日里才率领百官配合他三辞三让过的老臣为何深夜又出现在了自己的府邸,只是像寻常人家待客一般,亲自在茶炉面前为两位深夜到访的客人煮茶。

代王身着素色深衣,发髻微松,似是准备安寝时匆匆起身。不过他面上并无疲倦不耐的神色,一双凤眼依然明亮有神。他平静地跪坐于茶炉前,手持竹夹,细心地拨弄着炉中炭火。

“大王——”周勃声音洪亮,在这静夜里显得格外突兀。

陈平轻轻按住他的手臂,向刘恒微微欠身:“深夜叨扰,实非得已。”

“无妨。”刘恒抬手示意他们入座,“秋夜寒凉,正该煮茶驱寒。”

红泥小炉上,陶釜中的水开始泛起细密的气泡。刘恒取出一块茶饼,置于小火上缓缓烘烤。茶香随着热气弥漫开来,带着些许药草的清苦。

周勃按捺不住,正要开口,却被陈平以眼神制止。

“这是代地百姓日常常饮的苦茶。”刘恒不疾不徐地用茶碾研磨着烤好的茶饼,“味道粗粝,不比长安的精细。”

水沸了。刘恒撒入一把盐,又将研磨好的茶末投入釜中。他用竹筴轻轻搅动,茶汤在釜中旋转,泛起深褐色的泡沫。

“不过寡人觉得这苦茶醒神,能明心见性。”刘恒笑道,“两位大人不妨也尝尝看。”

刘恒将煮好的茶汤分入三只陶碗中。他先自取一碗,轻啜一口,方才将另外两碗推至二人面前。

周勃与陈平对视一眼,端起了陶碗,浅饮了一口。茶汤苦涩,两人都被苦了一个激灵。明心见性暂时不知道,这神是真醒了。

只是代王目光殷殷,又深夜亲手煮茶,两人即便不用讨好代王,出于礼貌也不好不饮了大半盏才说明自己的来意。

“吕氏已诛,朝堂肃清。臣等与阴安侯、列侯顷王后、琅邪王及宗室、大臣、二千石官共同议定,迎大王入继大统。”周勃还是白日那套说辞。

书房内静得能听见炭火轻微的噼啪声。刘恒伸手提起陶釜,为周勃已然半空的茶碗续上茶汤。

“此非高帝遗命,恒实不敢当。且恒德薄,恐负社稷之重。”

陈平缓缓开口:“如今高皇帝诸子中,大王最长,又以仁孝闻于天下。如今天下思洽,万民仰望。合该大王承继大统,为高皇帝嗣。”

汉朝普遍认可的还是嫡长子继承制。有嫡立嫡,无嫡就是灰色地带了。立母亲位份最高的庶子说得过去,立年纪最大的庶子也说得过去。

陈平这话一是表示他们老臣愿意从法理上确认刘恒继承的合理性。高祖的嫡子惠帝已死,庶子如今只剩下两个,虽然从小由吕后抚养的淮南王身份更为高贵,但是他们愿意站在无嫡立长这个立场。这个还是很有份量的,因为一旦承认了刘恒继承的合法性,即便是陈平和周勃以后想要再推翻,也是不可能的。

二是老臣们愿意从个人素质上承认刘恒继承的合理性。这个就有水分了,倒不是说代王品格不好,而是大家十几年不见面,品德好不好的你也不了解,而且以后要改口也说得过去,因为人的品性是可以变得。但是仁孝向来是天子需要具备的品质,有个仁孝的名声自然也是做皇帝的加分项。

刘恒的目光掠过两位老臣。周勃手握北军虎符,陈平智计百出,两人一文一武,是如今功臣集团的代表。他们联袂前来,已经昭示了功臣集团的选择。只是这还不够。

他端起茶碗,看着碗中深色的茶汤,道“宫中天子尚在,你们迎我,置他于何地。我若应允,又与篡逆何异?”

听到代王仿若诘问的话语,陈平和周勃都没有露出意外的神色。惠帝母亲为吕氏,是高帝嫡子,他去世,毫无疑问,他的儿子们才是更为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所以吕后生前立了两位少帝,都是惠帝的儿子。

太尉周勃一直紧绷的神色甚至松弛了几分:“大王,有件事臣下正要向您禀告。如今宫中所谓的少帝刘弘,及梁王、淮阳王、常山王等,经查证,皆非孝惠帝亲子!乃吕后以计诈取他人子,杀其母养于宫中,令孝惠认为己出,立为太子、诸侯王,旨在强吕氏之翼,非刘氏血脉!”

他顿了顿,让这番话在寂静中沉淀,然后继续道:“今吕氏已灭,此等子嗣,名不正言不顺,岂可承宗庙、奉社稷?”

代王刘恒露出一点恰到好处的愕然:“竟有如此内情?”

“所以为了刘氏江山,也为了天下苍生计,请大王勿要再推辞!”周勃和陈平不约而同道。

代王朝着未央宫的方向揖首下拜,郑重道:“高皇帝之业重于泰山,既然宗室、大臣不弃,恒不敢再辞。”

茶尽,人散。刘恒独自坐在炉前,看着将熄的炭火。他添上一块新炭,火苗又重新跳跃起来。

宋昌从书房一面的屏风中悄无声息地转了出来,影子一样站在了房间的书架旁边。

“太尉和丞相已经为您解决了最大的麻烦,为何大王似乎还是有些忧虑?”

刘恒嘴角浮上一点嘲讽的笑意:“他们愿意为寡人解决这个麻烦,不是他们有多支持看好寡人,而是因为这也是他们的大麻烦。”

“诸吕已灭,他们同吕氏有灭门之仇,他们如何敢让惠帝的子孙以后能有机会能问鼎帝帝位。”

刘恒去代地就藩,成年以后,他的嫡妻和妾氏都是由吕后指派。嫡妻出身吕氏,刘恒并没有像其他娶了吕氏女子的刘氏宗亲一样不甘不愿,纳婢蓄妾,而是同这个女人举案齐眉,生下了四个儿子。吕后对他的服顺很是满意,所以他在封地这么多年一直平安无事。

他对吕氏没有情爱之心,但是他感激吕氏带来的庇护。如果他只是一个藩王,他愿意给吕氏和她的孩子们一个平安的结局。但是他如果做了皇帝,吕氏这个代王后便是皇后,她的几个孩子就都是嫡子。惠帝的儿子他们不肯放过,吕氏的这几个儿子恐怕也不会是例外。

“你安排好人手回代地一趟,安顿好王后和几个孩子。”

宋昌转念之间便明白了刘恒的用意。好在这件事倒也不需要作出额外的安排,因为之前代王奉密旨来长安,众人也不知是福是祸,便已经商讨过对王后和几位小公子的安排,如今不过是依计行事罢了。

宋昌退出了书房,屋内只余烛火在案上轻轻跳动,映得刘恒的脸半明半暗。刘恒望着窗外未央宫的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已然冷却的茶盏。

就在数月前,他还在北疆的代国,每日同下属们商量着琐碎的政事,谨慎地计算着赋税,治理着那一方不算富庶的土地。他的人生轨迹,本该是作为高祖一个不起眼的庶子,在权力的边缘安然度过一生。然而,长安的腥风血雨,吕氏的轰然倒塌,像一只无形的巨手,将他从命运的角落里猛地拽出,抛向了漩涡的中心。

未央宫,那座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宫殿,在黑夜的想象中,仿佛是一头沉默的巨兽,正张开幽深的巨口,等待他自投罗网。

那种从代地一路奔赴长安的不真实感终于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恐惧。不过在恐惧的冰层之下,有一股炽热的、连他自己都不愿完全承认的野望在涌动。

执掌天下,号令四海,实现自幼诵读圣贤书时所怀的抱负……这些念头像鬼火一样,在心底闪烁冲撞着。

刘恒饮下手中已然冰冷的残茶。最终,所有这些翻涌的心潮,都被一种极致的冷静所覆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