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邓通今天辞职了吗 > 第3章 邓通没有辞职的第三天(重写)

两人进了城,赶车的韩大因为还要负责辑濯所的采买事宜,就先去了西市。邓通原本是打算来看看有什么工作机会的,决定先在城里到处转一转。两人在夕阴街分开,约定日暮时分在城南的平安客舍汇合。

邓通没有坐车,便就近去了东市。长安城的大街都是夯实的黄土路,路面宽阔平整,两边还有绿化树。只是大路中间是皇帝专用的驰道,两边留出来的道路才是专供其他人行走。

街道两旁,店肆作坊鳞次栉比,幌子在秋风中猎猎作响。空气中没有现代工业城市的汽车尾气,只有城市原本的味道。

有叮当锤响和炭火气的是铁匠铺。有生漆与桐油混合气味传出来的是漆器店。有腥膻和苦涩味道传出来的则是鞣皮坊。

走过了匠作坊聚集的街市,气味就好闻了许多。

米粮店里全是谷物自然成熟干燥以后的清香味,叫人一嗅闻仿佛就看见了金色阳光下的层层麦浪。

不远处有卖“糗”的小贩默默守着的陶罐,里面炒熟的米麦正散发着粮食的焦香。

“河东之枣,甘如饴兮——” 有粗壮的汉子正推着小山一般的麻袋在街边叫卖,拿起那在阳光下泛着深红油亮光泽的枣子咬开一个,就是满口甜脆的香气和汁水。

“炙彘肩!新炙的彘肩!” 街边还有坦露半边肩膀的屠户,正将一大块肥瘦相间的猪肩肉架在炭火上烤得滋滋作响,油脂滴落,爆起阵阵青烟和诱人的焦香。食客们围在摊前,咽着口水,等着切一块解馋。

人群摩肩接踵。有身着粗麻、脚踩草履的农夫,小心翼翼地数着手中的五铢钱,在街边的布店里想为家人扯几尺素娟。头戴巾帼、身着精织绢袍的商人,步履从容,正与来自南方的贾客低声交谈着胡椒犀角的价钱。偶尔有高车驷马驶过,车帷低垂,也不知是哪位显贵家眷。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蓬勃的、略显混乱的活力。

邓通逛着逛着就有点陷进去了,原本只是打算看看的人,手上不知不觉就多了许多包裹。等回过神,发现时间已经不早了,长安城是有宵禁的,邓通怕耽误了时间,决定雇辆车回去。

邓通记得之前逛街时好像在街尾看到过车肆,便循着记忆找了过去。结果发现这家车肆旁边竟然还有间小小的石器店。因为门脸太小,之前被挡在密密麻麻的车马后面,邓通当时都没发现。

这间石器店是卖石臼的,不过吸引邓通过来的并不是石臼,而是摆在店门口的一个石磑(wei)。这个石磑有点像后世的石碾,底下是一个大的石盘,上面有个横放的石柱,这个横放的石柱上面套了木制的连杆,可以转动。

邓通还没在汉朝见过这样的已经有点石磨样子的装置,心头一动,当即走进了店里,向店家询问情况。

店家说这是一个客人订做用来脱粒的,就是把谷物外面那层麸皮去掉。但是这个石磑很大,需要牲畜才能拉动,因为做得小了,不够沉重,面积不够大,脱粒的效率就会差很多。如果不是有人订做,他们也是不会制作。

邓通听了顿时眼前一亮,他忘记这还是手工的时代,很多东西都可以订做。邓通从前旅游的时候是见过那种老式石磨的,构造其实并不复杂。

一个石磨其实就分上下两扇,下扇中心有一个短的立轴,用于固定上扇,让它能围绕轴心旋转,同时又不会脱离。

上扇中心则有一个对应的轴孔,也就是磨眼,套在下扇的立轴上。上扇的侧面通常会凿有一个或两个插磨棍的方孔,用以推动磨盘旋转。

唯一有些复杂,也是石磨最核心的科技其实是磨盘上磨齿。为了能把粮食磨成粉,两个磨扇接触的表面会刻上规律且复杂的磨齿,一般呈放射线形或菱块形,这些凹槽可以将粮食从中心向外缘推送,并在过程中反复进行剪切、碾磨。

这种石磨小的女人和小孩就可以推动,大的也可以用毛驴或者骡子来拉,但是效率也更高。

邓通想订做一个石磨,以后去磨豆浆卖。至于为什么不是卖石磨,一是因为石磨构造并不复杂,有经验的匠人看一看恐怕就会做了,保密不了多久。二是他也希望石磨能早点推广开,这样多少能减轻一点百姓的劳作(不至于想吃点好吃的都得跟上刑似的),这样也会有更多丰富好吃的吃食了。

邓通觉得他卖豆浆就挺好的,容易上手,很适合他这个厨房苦手,而且豆浆卖不完他还可以做成豆腐。这个中学化学知识点邓通还记得挺牢的,他知道豆浆放入石膏也就是硫酸钙就会变成嫩豆腐,放入盐卤也就是氯化镁会变成老豆腐。

这个做豆腐的方子一时半会儿应该也不会被人破解,他就可以趁机占领豆腐市场。以后即便大家发现做豆腐的秘密了,因为招牌打得早,他在豆腐界也还是能有一席之地。没想到这转一转的还真把辞职以后的工作问题解决。不得不说,他可真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天才啊。

邓通十分高兴,当即和店家说自己想定一个石磨,又把想要的样子和店家详细描述了一下,怕店家不明白,他还随手搬来两块店里的磨盘和匠人详细比划起来。

作为一个身高体弱的大学生,邓通跟人讲话一向是很有礼貌的。而且他很尊重技术人员,并不和时下的人一样认为匠人身份低微。

结果他讲完以后问店家这磨盘订做要多少钱。店家没有说,只让他等一等,然后就去店铺后院请出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师傅。店家把石磨的情况跟这个老师傅耳语了几句。

老师傅打量了邓通一眼道:“你这个磨盘做出来若是能把米麦磨成粉,老汉不仅不收你的钱,以后卖石磨赚的钱还分你三成如何。”

邓通看着一把年纪身上还都是石粉的老师傅,连忙摆手道:“不用不用,您按正常价格收就行了,我这个磨盘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您要是做出来想卖给其他人都随您自己。不过要是您愿意,能给百姓卖便宜点让大家都能用上就更好了。”

“那定金二百钱,七日后来取。”老汉道。

邓通高高兴兴拿出二百钱付了账,领了取货的凭证就急急忙忙出门赶车去了。

“师父,您——”他们家用的都是好石料,这二百钱收得并不高,不过店家还以为他师父不会收这个小郎君的钱。

这个老汉并不是普通的匠人,而是墨家的弟子,姓徐,他学成以后觉得把技艺用在攻城掠地打打杀杀上于百姓无益,就在长安街开了这间石器铺子,因为物美价廉在这条街上很有些口碑。

“这个小郎君自己穿着简朴,却心系百姓,有我墨家之风。在钱财上拉扯倒是看轻了他,以后做出来的石磨就按石料的价格卖给百姓便是。”

“是,师父!”店家也赞同师父的做法,也高兴起来。

不好意思,重写了一下这章的情节,因为感觉之前的版本有点不符合我心中的设定(抱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邓通没有辞职的第三天(重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